發展沿革,設計背景,研製歷程,定型生產,技術特點,結構設計,性能特點,武器系統,性能數據,基本參數,武器配置,衍生型號,服役動態,蘇聯,越南戰爭,中國,其他國家,總體評價,
發展沿革
設計背景
在裝備雷達的
米格-17PF進入蘇聯國土防空軍服役後不久,蘇聯軍隊就發現這種飛機的性能不足以攔截英國的坎培拉PRⅢ和美國的
RB-57D偵察機。另外,美軍的
B-29“超級堡壘”轟炸機改為夜間轟炸,
米格-15無法發現並攔截他們,這促使蘇聯加速發展一種
全天候的截擊機。
1950年,蘇聯政府命令米格設計局研製一種飛行速度能夠超越音速並且航程要大於該設計局以前研製的所有戰鬥機的飛機。在此之前,雖然單發的米格-15LL和一些
米格-17的試驗型號可在短時間內作超音速飛行,但是它們都無法持續保持這個速度。於是米格局提出了SM-1雙發超音速戰鬥機的驗證機計畫,該計畫的主要目標是解決如何持續進行超音速平飛和超音速飛行所帶來的操縱問題,這項計畫最終的成果時米格-19戰鬥機。
研製歷程
SM-1(I-340)計畫:從SM-1設計伊始,米格設計局就與前蘇聯中央流體動力研究院和中央發動機研究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在米格局進行結構設計的同時,亞歷山大.米庫林設計局開始同步進行AM-5渦噴發動機的研製。由於這是米格設計局首次在截擊機設計中引入雙發概念,為了驗證新飛機上的並列雙發設計,一架標準型米格-17“壁畫”A被改裝成了一架雙發推進飛機,這就是SM-1原型機。
1959年底蘇聯試飛員格利高里·瑟德夫駕駛SM-1在距莫斯科東南56公里的茹科夫斯基飛行試驗中心開始了試驗飛行,試驗結果表明SM-1發動機推力不足,因此米格設計局決定為飛機更換兩台新型的帶加力的AM-5F發動機。隨後進行的飛行試驗數據證明米格局的並列雙發設計方案是可行的,但同時也發現了兩台AM-5F發動機的推力對於一架真正的超音速戰鬥機來說仍然是不夠的,會導致整架飛機的推重比偏低。
SM-2(I-360)計畫:1950年7月30日,史達林在克林姆林宮召開會議討論蘇聯空軍未來戰鬥機的發展。米格設計局被要求在米格-17的基礎上發展一種加大航程的型號(後來發展成了米格-19)。米格設計局的新機計畫被賦予了SM-2的設計代號和I-360的軍隊編號。該機的總設計師是阿納托利·布魯諾夫,他的助手洛斯提斯拉夫·貝利雅科夫負責米格設計局內參與新機子系統設計的各部門的協調工作。
SM-2與SM-1的區別有:SM-2的機身加長了1.6米,翼展從9.62米縮短到9.04米,最大起飛重量由5210Kg增加到6820Kg。SM-1的機翼上有3個翼刀(標準的米格-17的機翼),而SM-2隻有一個。SM-2的著陸燈從左翼下移到了機鼻下方,主起落架和起落架艙門也作了修改,腹鰭面積有所增大。SM-2還有一個明顯特徵是採用了T型
水平尾翼。
定型生產
在試飛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後,伊-360 升級為伊-370,1955 年 8 月 31 日定型後,改稱米格-19。在定型前,米格-19 已經在土希諾航展上露面,一定型,生產型米格-19 就交付空軍進行作戰試飛,
1952年5月首次開始了飛行試驗,但因為發動機不能達到要求需進行改進,直到1954年2月在解決了SM-2的大部分缺陷後才完成設計定型,蘇聯航空工業部在1954年2月17日下令批量生產該機,命名為米格-19“農夫”戰鬥機,3月第一批米格-19戰鬥機進入蘇軍服役。蘇聯航空工業部給的代號是“型號25”,而米格-19僅是其的公眾代號,在官方的生產序列和其他檔案上,該型都被稱作“型號25”。
米格-19戰鬥機當時也創造了1.3馬赫的飛行速度紀錄。米格-19戰鬥機產量並不高,遠不及米格-15戰鬥機和米格-17戰鬥機,很快就被
米格-21戰鬥機所取代。
技術特點
結構設計
米格-19採用頭部進氣設計,部分機型在進氣口上方有裝有雷達的錐形整流罩,或在進氣口內有整流錐。身蒙皮材質為鋁質,尾噴口附近使用少量鋼材。翼展19米,採用後掠翼設計,機翼前緣後掠角58°,在離翼尖約1/4處變為55°,兩翼上各有一具翼刀,高32厘米。機身可拆分為由進氣道和其後的管道組成的前部與機身後部,兩部分通過4個可快速拆卸的螺栓相連線。
性能特點
米格-19是第一種配備
減速傘的米格戰鬥機,這種 TF-19減速傘被裝在位於左側
尾翼後下方的容器內,展開後長 4.5 米。使用該傘可將著陸滑跑距離由不開傘時的 800 米縮短到 600 米。米格-19的翼展9.19米,其翼梁採用了D-16-T 鋁合金,機翼前緣後掠角 58°在 1/4 處變為 55°,每邊機翼上有一個高32厘米的
翼刀。飛機的副翼和
襟翼由液壓驅動,襟翼在起飛時展開角為 15°,在降落時為 25°。飛機由右發動機為液壓系統提供動力,雙重冗餘的液壓裝置可提供 20.67兆帕的壓力。這套液壓裝置可為起落架、襟翼、減速板收放提供動力並可作為飛行控制系統的後備動力。
米格-19具有極為出色的機動性,特別是在爬升率方面。米格-19爬升至10,000米高度只需66秒,爬升至15,000米高度也僅用3分30秒,而同時期的F-100“超級佩刀”戰鬥機爬升至10,500米高度需要將近4分鐘。米格-19也有較出色的高空高速性能,其最大升限為17500米,可在10,000米高度以1,451千米/小時的速度飛行。
武器系統
米格-19 去掉760 升副油箱後,其翼下掛架可攜帶 50Kg-250Kg 範圍內的炸彈。此外還可掛載帶 8 枚S-5無制導火箭彈的火箭發射巢。S-5 火箭彈有兩種型號,S-5M 是空對空火箭而 S-5K 是對地攻擊火箭。在翼根處安裝有兩門23 毫米N-23機炮和機鼻右下方的一門37 毫米N-37D機炮。其中 N-23 機炮是由 A.紐德曼和 A.A.日茨特研製的,每分鐘射速850 發,N-37D 機炮射速為每分鐘400 發。
性能數據
基本參數
乘員:1人
長度:12.5米(41英尺)
翼展:9.2米(30英尺2英寸)
高度:3.9米(12英尺10英寸)
機翼面積:25.0平方米(270平方英尺)
空重:5447千克(11,983磅)
最大起飛重量:8832千克
動力系統:2×圖曼斯基RD-9B或RD-9BF-811加力
渦輪噴氣發動機,
推力:2 ×25.5千牛(最大推力),2 ×31.9千牛(加力推力)
最大飛行速度:1.36馬赫(1,455千米/小時)
實用升限:17,500米(57,400英尺)
航程:685千米,2,200千米(空戰)(43英里 / 1,375英里)
作戰半徑:
爬升率:180米/秒(35,425英里/分鐘)
翼載荷:353.3千克/平方米
推重比:0.74
續航時間:1小時43分
武器配置
四個翼下掛點可攜帶2500千克 (550磅)總外掛,包括:R-3飛彈(北約稱AA-2“環礁”),S-5M空對空火箭,S-5K對地攻擊火箭。3門NR-3030mm機炮,機翼機炮每門載彈75發,機首機炮載彈55發。
航電設備:PCИУ-4B通信電台、PB-2無線電高度表、MPП-56信標機、CPO-1識別器、APK-5無線電羅盤、ACП-5H瞄準具(S型用CPД-1M瞄準具,P型裝有PП-5雷達)
衍生型號
米格-19:最初生產型米格-19,內部編號“型號25”,北約稱“農夫-A”。可掛載8枚S-5M空對空火箭或S-5K對地攻擊火箭,並有兩門N-23機炮與一門N-37D機炮。垂尾指示燈上裝備有Syrena2雷達警告天線和SRD-1“Konus”測距儀。
米格-19P:即
米格-19П戰鬥機1955年開始裝備部隊,北約稱“農夫-B”,在機鼻處裝備一具RP-1“綠寶石”雷達,具有發射R-3(北約稱AA-2“環礁”)飛彈的能力。
米格-19PG:米格-19P改進型,裝備有“地平線-1”地面控制數據鏈。
米格-19S:米格-19P改進型,1956年開始裝備部隊,北約稱“農夫-C”,是產量最多的一種米格-19。加裝一具“Svod”遠程導航接收機。使用全動水平尾翼,加裝了減震器,以防止在亞音速下的震顫。
米格-19R:偵查型米格-19S,機鼻處的機炮更換為照相機,採用升級後的RD-9BF-1發動機提供動力。
米格-19F:使用RD-9BF-1發動機提供動力的米格-19S。
米格-19SV:高空截擊型米格-19,1956年開始裝備部隊,用於擊落
北約的偵察氣球,1956年12月6日創下20,740米(68,045英尺)的高度紀錄。
米格-19SVK:米格-19SV使用新型機翼的改型,升限較米格-19SV略有提升,未大規模生產。
米格-19SU(SM-50):用於攔截
U-2的高空截擊型米格-19,裝備有液體燃料助推火箭,但因高空操作性能不佳,容易進入尾旋狀態,最終項目被取消。
米格-19PF:裝備了雷達的單座全天候截擊機,少量製造。
米格-19PM:1956年開始裝備部隊,裝備4枚K-5M飛彈(北約稱AA-1“鹼”),拆除了機炮。
米格-19PML:米格-19PM改進型,裝備有“Lazur”地面控制數據鏈。
米格-19PU:裝備有液體燃料助推火箭,與米格-19SU相似。
米格-19PT:單座型米格-19,裝備4枚R-3飛彈(北約稱AA-2“環礁”)
米格-19M:由米格-19與米格-19S改裝的靶機。
試驗機
SM-6:2架米格-19P改造的K-6飛彈與“Almaz-3”雷達的測試平台。
SM-12:米格-21原型機,共生產4架。
SM-20:Kh-20巡航飛彈(北約稱AS-3“袋鼠”)的測試平台。
SM-30:裝備有PRD-22助推火箭的零距離起飛(ZEL)試驗機。
SM-K:K-10巡航飛彈(北約稱AS-2“鮭魚”)的測試平台。
其他國家米格-19
殲-6:中國以米格-19為藍本建造的米格-19。參見
殲-6。
服役動態
蘇聯
作為蘇聯空軍與東德空軍的主力裝備,米格-19參加了大量對西方飛機的攔截行動。
1957年秋季,一架米格-19的駕駛員報告稱發現了一架
偵察機,事後發現這是一架
U-2。在U-2後來執行的幾次任務中,米格-19多次起飛試圖攔截,但由於升限限制均未成功。在攔截中,米格-19採用了一種被稱為“倉卒向上射擊”的機動(動力躍升),即通過打開加力衝刺至本機升限(甚至略微超過),然後用機炮或火箭彈攻擊上方的U-2。這樣的危險動作導致許多米格-19進入尾旋狀態無法改出而墜毀。
1960年擊落加里·鮑爾斯所駕駛的U-2的行動中,由於指揮混亂,一架米格-19P被己方的一枚S-75(北約稱SA-2)擊落,飛行員謝爾蓋·薩夫羅諾夫陣亡。
1960年7月1日,一架米格-19擊落了一架RB-47H(編號S/N53-4281),但北約方面聲稱該機當時正位於北極圈內的公海上空,機上6名成員中4人死亡,2人被俘,1961年被釋放。
1964年1月28日,一架誤入東德領空的T-39被米格-19擊落,機上3人死亡。
越南戰爭
1969年,越南成立了第925航空團,裝備米格-17與米格-19(大部分為中國提供的殲-6),該團團部設在安沛。到1969年4月,9名米格-19飛行員開始戰鬥值班。北越裝備的米格-19基本上是來自中國的殲-6,數目在最多時不超過54架 。
相比高機動性的米格-17與速度更快的米格-21,北越空軍的飛行員並不喜歡米格-19。越南空軍的米格-19與參加線衛-1與線衛-2行動(又稱聖誕轟炸)的美軍飛機進行了空戰。越南軍方聲稱擊落了7架
F-4。越南空軍的米格-19一直服役至20世紀80年代。
中國
中國引進仿製了米格-19後發展的殲-6曾一度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主力裝備,並被改裝為攻擊機(
強-5)、教練機(
殲教-6)與其它試驗機型。所有殲-6於2005年退役,強-5仍在服役,最後一架於2012年10月交付,部分殲教-6仍在服役。有一些將殲-6改造為無人攻擊機或靶機的傳言。
其他國家
阿富汗:1964年從阿富汗皇家空軍處繼承了36架米格-19。
阿爾巴尼亞:1959年從蘇聯獲得了12架米格-19PM,20世紀70年代與中國交換為殲-6。還從中國以軍援方式獲得了另外70架殲-6。
孟加拉國:24架巴基斯坦贈送的殲-6在孟加拉空軍中服役。
保加利亞:米格-19自1958年至1973年在保加利亞空軍中服役。
高棉:1975年越南與紅色高棉發生邊境衝突後,中國於1977年援助了16架殲-6,但只有6架完成組裝,這些飛機後來作為戰利品被入侵高棉的越南軍隊帶走。
捷克斯洛伐克:裝備米格-19S、米格-19P、米格-19PM並通過許可證生產S-105。
埃及:米格-19在埃及軍隊中服役並參加了中東戰爭。1979年以1.67億美元價格從中國購入殲-6飛機44架、殲教-6飛機6架、渦噴-6發動機220台、渦噴-8發動機28台。
印度尼西亞:1961年印度尼西亞空軍獲得了一些米格-19S,這些戰機於1970年退役。
朝鮮:朝鮮能夠自行組裝米格-19,殲-6仍在朝鮮空軍中服役。
巴基斯坦:在第三次印巴戰爭中,巴基斯坦空軍獲得了一些殲-6,這些殲-6進行了一些改裝使之能發射美軍提供的
響尾蛇飛彈與從法國購買的魔術飛彈。2002年5月27日全部退役,但仍在一些機場保存。
波蘭:22架米格-19P和14架米格-19PM,1957年開始服役,1974年全部退役。
羅馬尼亞:17架米格-19P和10架米格-19PM1958年(米格-19PM為1959年)至1972年間在羅馬尼亞空軍中服役。
索馬里:與
衣索比亞的戰爭後,索馬里曾用本國漁業資源與中國交換了一些殲-6,後該項目因該國政府被推翻終止。
總體評價
雖然存在一些問題,但米格-19仍然是一型性能優秀的戰鬥機。米格-19的爬升率突出,可以在1分06秒內爬升到10,000米高度,爬升到15,000米也僅用3分30秒,其升限為17,500米,在10,000米高度,速度可達1,451公里/小時。米格-19出色的爬升率將與其同一時代出現的西方戰鬥機遠遠甩在了後面。例如米格-19最直接的對手――美國F-100“超佩刀”戰鬥機要花將近4分鐘才能爬升到10,500米高度。米格-19在最大速度、爬升率和升限上都超過了比其晚服役4個月的F-100戰鬥機,並且F-100還比米格-19重大約73%。這是歷史上蘇聯的主力戰鬥機首次在性能上全面超越它的美國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