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品莊嚴淨土分

《第十品莊嚴淨土分》出自佛教重要經典《金剛經》,通過解構佛本身的莊嚴,闡明佛法的真諦是“莊嚴淨土”。淨土極樂世界不只在西方,或是某個縹緲的所在,也可以就在身邊,就在當下。《壇經》:“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剎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遙如何得達。”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注釋,作品譯文,作品評析,出處簡介,

作品原文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1)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2)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3)。”“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4),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5)。”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1)然燈佛:即燃燈佛,又名定光佛,釋迦牟尼之前的佛,他印證釋迦牟尼將成為佛,是釋迦牟尼的老師。佛教中說燃燈佛是過去佛,釋迦牟尼是現在佛,彌勒佛是未來佛。
(2)莊嚴佛土:大般若的淨土,佛的淨土,不是僅指西方極樂淨土。所謂莊嚴淨土就是一念不生全體現,是心清淨,心空,真淨土。
(3)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金剛經》常用這種論辯方法,所謂“莊嚴佛土”,只是一句形容的話;“即非莊嚴”,實際上不是想像的那種莊嚴。“是名莊嚴”,絕對的清淨,絕對的空,絕對不是可以想像的,所以叫做不可思議。
(4)須彌山王:須彌山又名彌樓山、妙光山等,佛教認為每一個世界中都有一座須彌山在當中。
(5)大身:文殊菩薩問佛什麼是大身,佛回答說:“非身是名大身,具一切戒定慧,了清淨法,故名大身。”大身就是指覺悟了的佛心。

作品譯文

佛告訴須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樣?如來以前在燃燈佛的教化所在,對於無上正等正覺法,有所證得嗎?世尊,如來在燃燈佛那裡,對於無上正等正覺法,那是虛幻中的事,什麼也沒有,實在沒有任何所得。須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樣?菩薩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六度萬行來莊嚴佛土嗎?沒有,世尊。為什麼呢?因為菩薩莊嚴佛土,如同虛幻中的事,本來沒有佛土待莊嚴,只是名叫做莊嚴。所以,須菩提,諸大菩薩,知道一切相都是虛幻的,應當如是生無上正等正覺的清淨心,不應當住在物質現象上,而想要生無上正等正覺心,一旦住在物質現象上,那是凡夫的虛妄心,不應當住在聲音、香氣、滋味、細滑、記憶等現象上而生起凡夫的虛妄心,應當無所住,無上正等正覺心自然現象。無所住不是什麼事都不做,也不是什麼事都不想,如果什麼事都不做如同無色界天人而已,如果什麼事都不想,如同無想天人而已,如果心念寂然不動,不像木石那樣無知,也只是如同非想、非非想天人而已,都還是住在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虛妄境界上。應無所住,並不妨礙起心動念,不妨礙行住坐臥。比如鏡子,笑臉來照顯笑臉,惡臉來照顯惡臉,鏡子不留笑臉也不排拒惡臉。無物所照時,自然不留一物,雜亂現象對鏡時,也自然不排拒雜亂相,鏡子如如不動,不因為雜亂現象而使鏡子失去本來的清淨。更重要的是,鏡子從來沒有不照物,無物所照時就是照到空境,那也正是妄想境。因此,當知無上正等正覺心不住虛幻境,住相是虛妄相,不住相時,虛幻相本來沒有生滅,和不生不滅的無上正等正覺心沒有兩樣。須菩根,比如有人,他的身體如眾山之王的須彌山那樣,高廣三百三十六萬里,你的意思如何?像這樣的身體,大不大?須菩提說:很大,世尊。為什麼呢?佛說那是虛幻身,只是名叫做大身,事實上這世界上沒有那么高大身體的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也如同這個道理,是虛幻中的事,如果執取應無所住可以生無上正等正覺心,又落在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當連無住也不住。

作品評析

此世尊往昔行菩薩道,初登第八地時之事也。望於後成正覺,仍為因地。而望於初發心人,則為果位。今引此事,是為發無上菩提心者而說。故將此往因一科,並判入約果廣明中。
然燈佛事,及為世尊授記本師事,見《本行集經》及《瑞應經》。(然燈未出家時,本名錠光。(有足為錠,無足者為燈。)以生時一切身邊如燈光故。)世尊時為七地菩薩(名曰儒童,又曰善慧),正修行第二阿僧祇劫將滿之際。遇佛聞法,證無生法忍而登八地。然燈為之授記云:是後九十一劫,名曰賢劫,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也。無生法,即謂真如實相。忍者,通達無礙不退之意。所謂理智相冥,忍可印持也。大乘證無生法忍,有種種說。智論謂登地便得。仁王等經,得在七八九地。須知圓初住上即已分證。(所謂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至於八地,則證圓滿,故稱無學。直至等覺,見性,猶如隔羅望月。唯究竟覺,乃證得究竟耳。
菩薩修因時,六度萬行,一一功行,回向淨土。此之謂莊嚴。所謂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是也。然則菩薩豈有不莊嚴佛土者。舉此為問,正欲修行者明了莊嚴之道耳。不得其道,則所莊嚴者,皆在相上,與自性無涉,便成有漏功德矣。此舉問之深意也。須知莊嚴佛淨土,淨字最要緊。土云何淨,由心淨耳。既須心淨,所以莊嚴,不能著相,若心取相,便不清淨矣。此意云何?必須明了上文不應取法兩句之意,方為真實莊嚴之道耳。何則,莊嚴而著相是取法也。若誤會不著相之意,而絕不莊嚴,是取非法也。舉此以問,正是探試果能領會得兩邊不取之真實義否耳。
複次,上來疊舉果德無住問答者,原為闡明因行亦當無住。至此正說到因行上矣。莊嚴佛土之菩薩,即發無上菩提之菩薩也。明得嚴土之道,便明得布施等之道矣。不也,活句。猶言非有所莊嚴,非不莊嚴。何以故下,正釋其義。莊嚴佛土者句,標舉之詞。則非句,明其不著有,即是不應取法。是名句,明其不著空也,即是不應取非法。蓋約心性言。性體空寂,(空寂,即所謂真諦。真諦者,明其非虛相。欲證真諦,必應離相,故曰則非也。非,有離意。)豈有所謂莊嚴,故曰非也。而約事相言,可聞可見,(可聞可見,即所謂俗諦。俗諦者,世間相也。假有不實,故曰名也。)明明具足莊嚴,故曰是也。意若曰:因其名相是有,故不應著空而取非法。菩薩應勤修六度萬行以莊嚴之。因其心性本空,故不應著有而取於法。菩薩雖精進莊嚴,而心中若無其事也。如此一心清淨,則土自淨。此之謂莊嚴佛土,方得莊嚴之道。須知修因克果,而得勝妙之報身,清淨之佛土,皆由心現。且皆由心淨,乃能現之。譬如磨鏡,塵盡而後像顯。故唯識論云:大圓鏡智,能現能生身土智影。總之,莊嚴佛土,應不取著,不斷滅。則非者,明其不取著相也。是名者,明其非斷滅相也。又甫言則非,即接言是名者,明其雖非而亦是。性必現相,性相從來不離。若知其非而不取著時,何妨莊嚴其相也。欲言是名而先言則非者,明其雖是而卻非。因相本以性為體,相從性生。故於行其是而不斷滅時,仍應會歸於性也。此是佛與須菩提問答闡明之要旨。吾人必應領解此旨,依教奉行者也。
則非是名兩句,即開念佛法要也。則非者,明自性清淨,本無有念也。是名者,明妄念繁興,必須執持名號以除妄念也。必應念至無念而念,念而無念,妄盡情空,一心清淨而後可。是之謂一心不亂,不亂即所謂清淨也。如其心淨,即佛土淨矣。
佛解釋什麼叫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禪宗六祖初步悟道,就是這一句話,聽到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開悟了。此心本來無所住的啊!因為你不明白此心無所住,無所住是畢竟空;有個空的境界,就不對了,就有所住了,就住在空上了,那是住法而生心,住在空法上。
所以真正的清淨心,不是有個光,有個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聲香味觸法,他說真正的修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該隨時隨地無所住,坦坦然,物來則應,過去不留。用常談的這兩句話,勉強來描寫,就是此心無事,像個鏡子,心如明鏡台,有境界來就照,用過了就沒有。

出處簡介

金剛經》是佛教重要經典。根據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梵文Vajracchedika-prajñāpāramitā-sūtra。《金剛經》傳入中國後,自東晉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為流行(5176字或5180字)。唐玄奘譯本,《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共8208字,為鳩摩羅什譯本的一個重要補充。其他譯本則流傳不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