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變更 “符騰堡”這個名字的起源尚不清晰:學界已經否認了曾經流行的說法,即從“Wirth am Berg”而來。有人認為它由一個專有名詞而來:Wiruto或Wirtino;其他人認為從凱爾特地名,Virolunum或Verdunum而來。無論如何,它指的是斯圖加特市
羅騰堡 區附近的一座城堡和周圍的鄉村地區,而隨著這裡的領主的領地逐漸擴大,這個名字指稱的就是很大一片區域,直至達到今天的規模。初期它可以被稱為Wirtenberg, Wirtembenc或Wirtenberc。Wirtenberg這個詞由來已久,在16世紀後半葉,Würtemberg和Wurttemberg的叫法也出現了。1806年,Württemberg成為正式名稱,但Wurtemberg也經常使用,有時還出現在官方檔案甚至標著日期的硬幣上。
地域居民 符騰堡已知最早的居民是
凱爾特人 ,之後蘇匯維人到來。在1世紀,羅馬人征服了這裡,建立了一座大理石要塞防衛此地。3世紀初,
阿勒曼尼人 將羅馬人趕過萊茵河河易北河,但是之後他們在486年的決定性一戰中負於
克洛維 統治的
法蘭克人 。
在將近四百年間,這片地區都是法蘭克帝國中有
伯爵 統治的一部分,但是在9世紀德意志的士瓦本公國吞併了這裡。
歷史沿革 1495年之前的符騰堡伯爵
霍亨斯陶芬家族 在康拉德在1268年死前一直控制著士瓦本公國,之後公國的一大片土地落入符騰堡
伯爵 ,康拉德·馮·布特爾斯巴赫手中,他是一個自1080年首次被提到的家族的代表,該家族得名自祖先居住的符騰堡城堡。對符騰堡伯爵最早的詳細歷史記錄是烏利希一世的,他1241至1265年在位。他是
士瓦本 的軍隊總領和烏爾姆城的保護人,在
內卡河 河萊姆斯河谷有大片領地,在1260年又取得了烏萊西。在他的兒子烏利希二世和艾伯哈德一世及其繼承人統治期間,家族的勢力在穩定發展。艾伯哈德一世(死於1325年)與三位德意志國王對抗,有時還成功過;他將伯國領地翻了一番,還將居所從符騰堡城堡遷到今天在斯圖加特市中心的“老城堡”中。
符騰堡紋章 他的繼承人可能沒有他那樣優秀,但是也不斷為符騰堡添上新的領地。1381年他們買下了泰克公國,1397年又通過與蒙特
貝利 阿德的女繼承人結婚收取了該地。符騰堡家族曾經在族內各支之間多次被分割,但是1482年的《穆恩希根條約》將領土重新統一,宣布
伯國 不可分割,由艾伯哈德五世
伯爵 統治。這項安排得到了
神聖羅馬帝國 馬克西米連一世 的批准,1495年帝國國會也同意了。
1457年起,符騰堡就有了兩院制議會,也稱符騰堡國會,它必須接受新稅,這在德意志是不常見的。1477年,伯爵艾伯哈德建立了
圖賓根大學 。
符騰堡公國(1495-1805)
1 中世紀公國和奧地利統治
艾伯哈德五世是符騰堡精力最充沛的統治者之一,1495年他的
伯國 成為
公國 。他於是就成為
公爵 艾伯哈德一世。他在1496年去世後,他的侄子公爵艾伯哈德二世只繼承爵位兩年就被廢黜了。幼年即位的烏利希公爵統治期間(1498-1550)是這個國家最動盪的時代,很多傳統都是由這位天分頗高,野心勃勃而不擇手段的人流傳下來的。他為了支持自己驕奢淫逸的生活試圖向人民勒索錢財,激起了一次被稱為“貧窮的康拉德”的起義,這與英格蘭
瓦特·泰勒 的起義不無類似之處。當局很快恢復秩序,在1514年的《圖賓根條約》中,人民將負擔公爵的債務,因此也得到各種政治特權,這就為符騰堡的
憲政 自由打下了基礎。幾年後,烏利希與士瓦本同盟發生爭端,其軍隊(得到
巴伐利亞 公爵
威廉四世 的支持,他被
烏利希 對妻子,巴伐利亞公主薩比娜的所作所為激怒)入侵符騰堡,驅逐了公爵,並將公國以22萬盾的價格賣給了
神聖羅馬帝國 皇帝
查理五世 。
艾伯哈德五世 查理將符騰堡交給了自己的弟弟,德意志國王
斐迪南一世 ,他在名義上統治了這裡幾年。但是不久
奧地利 的壓迫統治就激發了不滿,德意志的動盪導致
德意志農民戰爭 和
宗教改革 掀起的暴亂都給了烏利希復辟機會。在黑森伯爵和其他新教諸侯的支持下,他在1534年5月的勞芬戰役中擊敗了斐迪南的軍隊,在之後的《卡頓條約》中再次成為公爵,但公國成為奧地利的封地。他之後引入了新教教義,並開始在全國大建新教教堂和學校,在1536年建立了
圖賓根 -斯蒂夫特神學院。
烏利希 與
施馬爾卡爾登聯盟 的聯繫使他再次被驅逐,但1547年
查理五世 重新任命他為公爵,但這一次他不得不接客群多條件。
2 宗教改革
烏利希的兒子和繼承人克里斯托弗(1515-1568)完成了使符騰堡改宗新教的工作。他引入了政府管理教會的體系,它的一部分一直延續到20世紀。在位期間他建立了一個
常務委員會 主管財政,其成員都屬於上層階級,在國家中取得了可觀的權力——主要在城鎮開支上。
克里斯托弗的兒子路易,
圖賓根 高級執行委員會的建立者在1593年無嗣去世,他的同族親戚弗雷德里克一世(1557-1608)繼承了公國。這位精力充沛的公爵完全無視尚屬原始的憲法對他權威的限制。在交納一大筆錢之後,他在1599年說服皇帝
魯道夫二世 解除了
奧地利 對公國的主權。這樣符騰堡再一次成為帝國的直屬封地。與他不同,下一任公爵約翰·
弗雷德里克 (1582-1628)沒能成為專制統治者,還承認了其權力可以被監督。他在1628年7月去世之前,儘管公爵沒有參加
三十年戰爭 ,符騰堡已經飽受其苦。但是他的兒子和繼承人艾伯哈德三世(1628-1674)一到成年的1633年就加入了與法國和瑞典的同盟,但是在1634年的諾丁根戰役後,帝國軍隊占領了公國,公爵本人也不得不流亡多年。界石《威斯特伐利亞條約》,公國復辟,他回到這片人口稀少,滿目瘡痍的故土,他在餘下的時間裡致力於恢復曠日持久的戰亂帶來的傷害。
弗雷德里克一世 3 專制統治的嘗試
艾伯哈德·路德維希統治期間(1676-1733)——他父親威廉·路易公爵在1677年就去世了,他即位時只有一歲——符騰堡遇到了另一個強大的敵人,
法國國王 路易十四 。1688,1703和1707年,法軍進入公國,給當地居民帶來了巨大的苦難。由於人口稀少,公國歡迎韋爾多派流亡者,他們為恢復公國的繁榮做了些事情,但是渴望滿足情婦克里斯蒂娜·威廉明娜·馮·格拉文尼茨奢侈品味的公爵對此花費浩大,抵消了部分收益。
1704年艾伯哈德·路德維希開始仿照
凡爾賽宮 在
斯圖加特 以北修建
路德維希堡 宮。1733年繼任公爵的
查理·亞歷山大 在
奧地利 服役時就已經成為
天主教 徒了。他最欣賞的顧問是猶太人約瑟夫·蘇斯·奧本海默,人們一直懷疑二人想要壓制議會並復辟天主教。但是查理·亞歷山大在1737年的猝死給這些計畫畫上了句號,之後攝政符騰堡-鈕恩施塔德的查理·魯道夫絞死了奧本海默。
路德維希堡宮 1744年親征的查理·歐仁(1728-1793)似乎頗有天分,但品行不端,驕奢淫逸,很快就淪入無意義的事業中。他將大筆錢花在斯圖加特和其他地方的“新城堡”建設中,在1756至1763年的
七年戰爭 中對
普魯士 作戰,他的新教臣民對此頗為不滿。
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緊張關係貫穿於他整個統治期間,而公爵非正規而專制的募集資金方式也引起了廣泛不滿。皇帝,甚至外國也對此進行干涉,他在1770年簽訂一項正式的協定使民怨梢減。查理·歐仁沒能信守自己的諾言,儘管他在晚年進行了進一步的讓步。
4 法國大革命時期
查理·歐仁死時沒能留下子嗣,於是他弟弟路易·歐仁即位(死於1795年),他死時也沒有子嗣,於是他弟弟
弗雷德里克 ·歐仁即位(死於1797年)。弗雷德里克曾在弗雷德里克大王的軍隊中服役,兩人還有姻親關係,即位前他管理著家族在蒙特
貝利 阿德的領地,他按照新教徒說法語者的模式教育孩子們。之後符騰堡家族所有成員都是他的後裔。因此在他的兒子
弗雷德里克二世 在1797年成為公爵後,公國重歸新教,公爵家族自此也堅持新教信仰。
弗雷德里克·歐仁短暫的統治期間,
法蘭西共和國 入侵符騰堡,迫使公爵從帝國軍隊中撤出並交納賠款。儘管他只統治了兩年,他還是成功維護了公國的獨立。通過子孫的聯姻,他與歐洲各國都有相當聯繫,包括俄國,
奧地利 和英國王室。
弗雷德里克二世 (1754-1816)以弗里德里克大王為榜樣,違背人民的意願參與對法作戰,當法軍再次入侵,橫掃公國的時候,他則退隱到
埃朗根 ,他在1801年2月9日《
呂內維爾和約 》簽署之前一直呆在那裡。根據1802年3月與法國的私人協定,他將萊茵河左岸的領地割讓出去,獲得9座帝國城市(包括洛特
林根和 海爾布隆 )和其他一些領地,加起來一共有2200平方公里和124000名居民。1803年,他還從
拿破崙 那裡獲得了
選侯 頭銜。這些新領地並未併入公國;它們被稱為“新符騰堡”,沒有議會。它還在1803至1806年間的德意志領土重整中獲得了其他一些地方。
弗雷德里克二世 1805年符騰堡站在了法國一方作戰,在1805年12月的《普雷斯堡條約》中選侯還得到了
奧地利 在
士瓦本 和在該區的一些領地。
符騰堡王國(1806-1918)
符騰堡王國 存在於
拿破崙 戰爭結束至一戰結束。1815至1866年間,它是
德意志邦聯 成員國,1871年至1918年則是德意志帝國的一個邦國。
萊茵同盟(1806-1813)
1806年1月1日,公爵
弗雷德里克二世 稱王,稱國王
弗雷德里克一世 ,他廢除了憲法,將新舊符騰堡統一。之後他將教會領地控制在國家手中,還在重整過程中獲得了一些之前的自治區域。1806年他加入萊茵同盟,又得到了有16萬居民的領地;之後不久在1809年10月的《維也納條約》中,又有約11萬人成為他的子民。作為這些獎賞的回報,
弗雷德里克 加入
拿破崙·波拿巴 對
奧地利 ,
普魯士 和俄國的戰役,他派出的16000名征俄士兵只有幾百人活著回來。之後在1813年10月的萊比錫戰役中,國王弗雷德里克拋棄了時運不濟的法國皇帝,當年11月就與梅特涅在富爾達簽署條約,他的國王頭銜和新領地都得到確認,而他將與盟軍一同進入法國。
德意志邦聯(1815-1871)
1815年國王加入
德意志邦聯 ,但
維也納 和會上沒有對他的領地範圍作出變更。同年他向人民代表提交了新憲法大綱,但他們拒絕接受,
弗雷德里克 就在這樣的混亂中去世了(1816年10月30日)。新國王
威廉一世 (1816至1864年在位)馬上開始處理憲法問題,在經歷了大量討論後,在1819年9月頒布了新憲法。這部憲法經歷了多次修正一直使用到1918年。之後是一段平靜期,王國的教育,農業,商業和工業都得到認真的關注,同時厲行節約的國王威廉一世在私人和公共事務上都恢復了千瘡百孔的國家財政狀況。但是《1819年憲法》頒布後,對更大政治自由的渴望並未完全消退,1830年之後又發生了一些動亂。但是這些動亂很快平息了,同時符騰堡加入
德意志關稅同盟 ,鐵路也開始建設。
威廉一世 1848年革命期間,王國內部並未發生暴力衝突,但這不意味著革命對其毫無影響。
威廉 國王被迫將約翰內斯·施萊耶(1792-1860)和其他大臣解職,向革命者提出更自由派的觀點——統一德意志。威廉國王確實頒布了一部民主憲法,但是革命運動一過,他就將自由派大臣解職,1849年施萊耶和他的副手們重新掌權。通過干涉民眾選舉權,國王和他的大臣們在1851年召開了一次權貴國會,國會放棄了1848年以來獲得的全部特權。這樣當局就恢復了《1819年憲法》,官僚們重新掌權了。與教皇的宗教協定是威廉漫長統治期間的最後一次重大行動,但是國會否決了協定,試圖按照自己的方式規範國家與教會的關係。
1864年7月,查理(1823-1891,1864至1891年在位)繼任國王,幾乎是一即位就遇上了很多困難。在
奧地利 與
普魯士 爭奪德意志霸權的鬥爭中,
威廉一世 一直堅定的站在奧地利一邊,新國王和顧問們也延續了這項政策。1866年符騰堡在
普奧戰爭 中支持奧地利,但柯尼
格拉茨 戰役(1866年7月3日)之後三周,他的部隊就在塔博比斯霍夫海姆大敗,王國在普魯士面前無能為力。普魯士占領了符騰堡北半部,在1866年8月雙方達成和議:符騰堡將交納800萬盾賠款,但是它馬上就與普魯士達成了攻守同盟。符騰堡是1868年《
聖彼得堡宣言 》的簽約國。
德意志帝國
與
普魯士 鬥爭的結束為符騰堡民主運動復興,但這在1870年中法國與普魯士的大戰之時並未產生實際效果。儘管符騰堡繼續推行對抗普魯士的政策,王國還是被捲入席捲德意志的民族熱情中,其軍隊在沃斯戰役和其他戰役中也出力頗多。1871年符騰堡成為新成立的
德意志帝國 的一部分,但是仍然保持了對本國郵政,
電報 和鐵路的控制。它還在稅收和軍隊方面有一些特權,在下十年中,符騰堡熱情支持新秩序。許多改革,尤其是在財政領域的,不斷出台,但與德國其他地區的鐵路體系合併的提議失敗了。在1889年減稅之後,憲法改革成為當時的重要議題。查理國王和他的大臣們希望加強內閣的保守派成分,但是1874,1876和1879年的法律對
憲政 改革影響很小。1891年10月6日,查理國王突然去世;他的侄子
威廉二世 (1848-1921,1891至1918年在位)即位,繼續先王的政策。
對憲政改革的討論仍在繼續,1895年的大選中民主黨派強勢回歸。
威廉 國王沒有兒子,他唯一的新教親戚尼古拉斯公爵(1833-1903)也沒有;結果繼承權最終落到家族的天主教支繫上,這種前景又對國家與教會關係提出了新的問題。1910年時的王位繼承人是天主教公爵
阿爾伯特 (生於1865年)。
1900至1910年間符騰堡的政治史是以憲政改革和教育問題為中心的。1906年
憲法修正案 頒布,教育困難也在1909年解決。1904年鐵路與德國其他部分合併。
後王國時代的符騰堡
在1918年11月一戰行將結束時的革命運動中,國王
威廉二世 在11月30日退位,共和政府隨之建立。符騰堡成為新的
魏瑪共和國 的一個邦。在1918至1919年革命高潮後,1919至1932年的五次大選中 左翼政黨的選票越來越少。1934年符騰堡-霍亨佐倫大區又併入霍亨佐倫省。1945年二戰結束後,符騰堡被分為英美占區的符騰堡-
巴登 和法占區的符騰堡-霍亨佐倫。兩者在1952年共同組成
巴登-符騰堡州 。
巴登-符騰堡州旗 相關介紹 符騰堡是德國最大的紅葡萄酒產區,也是德國少數紅葡萄酒產量高於
白葡萄酒 的產區。符騰堡共有11204公頃葡萄園。
產區概況 位置:
符騰堡(符騰堡(Wurttemberg))的多數產區位於Heilbronn和Stuttgart之間,並沿著Neckar、Rems和Enz河分布。Fellbach的南部和東部以及Tubingen附近的葡萄園也是符騰堡(符騰堡(Wurttemberg))產酒區的一部分。
葡萄園面積:
11,204公頃
葡萄品種:
Trollinger(22%)、Schwarzriesling(16%)、Lemberger(6%)、
Riesling (24%)、Kerner(9%)、Muller-Thurgau(9%)
葡萄酒特點:
葡萄酒果香突出,強勁有力,餘味帶有獨特的土味。
紅、白葡萄品種比例:
31%白葡萄,69%紅葡萄
氣候:
因有高山遮擋,產區氣候十分溫和。河流有很好的蓄熱能力,對夜間寒冷的葡萄樹起到保暖作用。
土壤:
Wurttemberg的土壤非常多樣,在這裡可以發現石灰岩、黃土、黏土和考依波統。
產區詳情 符騰堡是德國最大的紅葡萄酒產區,也是德國少數紅葡萄酒產量高於
白葡萄酒 的產區。符騰堡共有11204公頃葡萄園,種植24%的
雷司令 (
Riesling ),22%的Trollinger,16% 的Schwarzriesling,9%的Kerner,9%米勒-圖高(Muller Thurgau),6%的Lemberger;有6個子產區:Remstal-Stuttgart, Wurttembergisch Unterland, Kocher-Jagst-Tauber, Bayrischer-Bodensee, Wurttembergischer Bodensee, Oberer Neckar,16個酒村,205個單一葡萄園。這裡更靠南部,氣候更為溫暖,但是本地人似乎更加偏愛顏色淡,瘦弱而無特點的紅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