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二世(英語:William II,1056年—1100年8月2日),英格蘭諾曼王朝第二位國王(1087年—1100年在位)。號稱“胡佛”及“紅臉威廉”,或許是因為他的紅臉頰外觀。他是征服者威廉的次子,自1087年成為英格蘭國王直到1100年。其勢力也覆蓋諾曼第,以及在蘇格蘭也具有影響力。但他在擴大威爾斯的控制上表現並不是很成功。雖然威廉是個具有戰鬥力的軍人,但是他是一個冷酷無情的統治者。威廉本人的性格似乎很暴躁。他以兇悍和暴烈的性格給人們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他終身未娶也沒有私生子。他最寵幸的是蘭道夫·福萊蒙巴德,他於1099年被任命為達勒姆主教。這很大程度上源於政治需要,從中可以看出這是一個重要的封建封邑。
基本介紹
基本資料,早年生活,外表,權力鬥爭,二世朝政,不尋常死亡,胡佛紀念碑,
基本資料
威廉二世(又名“紅臉威廉”,或許是因為他的紅臉頰外觀)(1056年-1100年8月2日)是征服者威廉的次子,自1087年成為英格蘭國王直到1100年。其勢力也覆蓋諾曼第,在蘇格蘭也具有影響力。但他在擴大威爾斯的控制上表現並不是很成功。
雖然威廉是個具有戰鬥力的軍人, 但是他是一個冷酷無情的統治者以及在他統治的地方只被少數人喜愛; 在盎格魯薩克森年代史的記載, 他是“被所有的人民所痛恨”。當然,這也並不算是很出人意料。在那個年代,編年史的寫作一般是由教會人士編寫的,長久以來他們堅持反對胡佛。在諾爾曼傳統中,威廉胡佛是很並不是很看得上盎格魯薩克森民族和他們的文化的。(Cantor 1993, p 280)
威廉本人的性格似乎很暴躁。他以兇悍和暴烈的性格給人們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他終身未娶也沒有私生子。他最寵幸的是蘭道夫·福萊蒙巴德,他於1099年被任命為達勒姆主教。這很大程度上源於政治需要,從中可以看出這是一個重要的封建封邑。據說威廉二世是一個同性戀者。
早年生活
威廉確切的出生日期不詳,但日期是位於1056年和1060年之間。他出生於他爸爸在諾曼第的公爵領地,而這領地在適當的時候會由他的兄長羅貝爾二世·柯索斯繼承,在他的青年時期,由於他是家族中第三個兒子,儘管接受了法式教育,但是他也只可能成為一個偉大的貴族而不是國王,征服者威廉的二兒子,也就是他哥哥的死使他得以成為王位的繼承人選。由於他是父親最鐘愛的兒子,他得以在父親死後繼承王位。儘管他們最小的弟弟,亨利一世於1091年年發動的政變促進了他和他長兄的和解,但是總體上他們兩兄弟的感情並不融洽。
三兄弟的感情不睦源於1077年或者1078年發生在雷加的一段往事:威廉和亨利,因為無聊於是想要作弄一下他們的弟兄羅伯特,他們在樓上的門廊上對準羅伯特潑污水。這一行為激怒了羅伯特,他深以為恥。事情至此,兄弟間的爭吵不可避免,最後,他們的父親,威廉一世國王都被迫介入,在他的調解勸和下才勉強恢復了兄弟間的關係。
外表
根據瑪爾斯伯里的威廉的記錄,威廉胡佛是一個“短小粗壯,大腹便便,穿著華麗,時尚流行。儘管人性格粗暴,但是他仍留著一頭金色的長髮,髮型中分一直披到臉上,這樣就可以遮住他已經微禿的前額,在他紅色,易怒的臉上,有一雙變色眼。皮膚上則微有雀斑”。(Barlow)
英格蘭與法國
征服者威廉的土地一分為二使得在英吉利海峽兩岸都裂土分茅的貴族進退維谷。因為年輕的威廉和羅伯特生性不合,使得貴族們擔心他們不能同時取悅雙方。因而很可能因為取悅一方領主而得罪另外一方(甚至得罪雙方)。當時看來僅有的解決方案莫過於在領主的旗號下再一次聯合英格蘭和諾曼第。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征服者威廉同父異母的兄弟,廣有勢力的主教,貝也的歐多的領導下,貴族們開始反對威廉並投向羅伯特最後終於釀成了1088年反叛。而威廉憑藉手中的銀子和對建立更好的政府的許諾獲得了英格蘭人民的支持,擊退了叛亂。羅伯特沒能在英格蘭重振旗鼓並從此再也沒有踏上英格蘭的土地。1090年,威廉二世進攻諾曼第,摧毀了羅伯特的抵抗力量並強迫他放棄了自己一部分領地。他們事後達成了一致,威廉同意幫助羅伯特恢復他在法國的失地。特別是法國的緬因省。
這樣,威廉胡佛就保障了這個歐洲最強大的王國。(與撒利王朝的解體形成了鮮明對比)(撒利王朝是神聖羅馬帝國法蘭克尼亞王朝的別名),在英格蘭境內,他也最少受封建責任的羈絆,在諾曼第,出於他的封建義務,迫使他修建了修道院並設立主教。在授權爭論的年代,他在諾曼第授權的傳統在沒有異議的情況下被帶到了英格蘭,威廉藉此成功地將撒利族的君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逐出了教會。盎格魯-諾曼第的皇家機構在中世紀的歐洲效率如何已經不得而知了。在當時的法國,通過地方法院傳達出的國王權威具有無可匹敵的效果。而這些威嚴有的則是通過各級教堂的宗教儀式來體現出來的。進而通過國王的管理權和法律來統一王國。因而,威廉想要證明的是,國王在羅馬教廷的譴責面前享有一定的豁免權。
權力鬥爭
威廉胡佛繼承了盎格魯諾爾曼的所有權,這些都在1086年的末日審判書上詳細地反映了出來。做這樣的調查在當時的歐洲是不可想像的,這充分反映出威廉已經完整控制了這個國家。但這並不是源於威廉本人超凡的政治手腕和超凡魅力。好景不長。1089年,威廉就失去了他的顧問和心腹,羅馬教廷在諾爾曼的坎特伯雷大主教,蘭法郎克。
蘭法郎克去世後,大部分威廉的屬地與教會產生了激烈的矛盾。他沒有立即任命一個新的大主教,在這個過渡時期,他延遲分配了教會的收入,這引發了廣泛的批評。最終,在1093年,就在威廉身染沉疴之時,羅馬教廷任命了一位當時最偉大的神學家安塞姆為坎特伯雷大主教。這導致了君權與教權的長期鬥爭。與蘭法郎克相比,安塞姆更加傾向於支持教皇格利高里改革。威廉和安塞姆在教會問題上分歧極大。英格蘭的牧師,由於在優先居住權問題上得到了國王的幫助,並沒有旗幟鮮明地支持安塞姆。1095年,威廉在北安普敦郡的羅金厄姆召集教士召開了一次集會,本想要罷黜安塞姆但教士們堅持應該將他送回羅馬發落。1097年10月,安塞姆遭到驅逐,把在英格蘭的遭遇向當時的教皇烏爾班二世做了匯報。烏爾班是一位老練變通的教皇,他並不想擴大他和君主之間的矛盾。當時日爾曼的皇帝支持一位僭立的教皇,這使得他急需得到其他君主的支持。因而,烏爾班與威廉胡佛達成協定,威廉承認烏爾班的教皇權威,而教皇則批准盎格魯-諾爾曼教會享有特殊地位。在安塞姆流放期間,威廉獲得了坎特伯雷大主教的稅收。在威廉的繼任者,英格蘭的亨利一世掌權之前,安塞姆將一直處於流放狀態。
1096年,威廉的哥哥羅貝爾二世·柯索斯參加了第一次十字軍東征。他需要金錢去提供這冒險活動的資金所以他向威廉抵押他的公國以換取10,000馬克的付款;等於威廉的整年稅收的四分之一。為展示由征服者開始、有力的諾曼稅收,威廉徵收一個特別,繁重,和更怨聲載道的稅款,於全英格蘭以籌集金錢。接著,在羅貝爾二世·柯索斯不在管理國家下,威廉以攝政王身份統治諾曼地-----在1100年九月,威廉死去一個月後,羅貝爾才回到諾曼地。
二世朝政
威廉胡佛並不尊重教會;最熱烈反對他的人都是神父等神職人員。11-12世紀英國歷史學家埃德瑪 敘述威廉胡佛試圖說服猶太人改變信仰,或試圖使猶太人重新信奉猶太教的兩件事件;事變插曲易發生的;伴隨而來的矛盾愈演愈烈。在和坎特伯雷大主教安塞姆的爭吵中,威廉聲言,昨天他“就很恨他(坎特伯雷主教),今天他更恨他,明天和將來,對他的仇恨將與日俱增。”
梅爾斯伯里的威廉形容威廉胡佛的朝廷,按照他的說法,充斥著穿著奢靡衣服,腳著花哨鞋子,柔腔柔調的青年男子,根據記載,這樣的同性戀和雞姦者是威廉胡佛朝中最受寵愛的人。令人滿意的是當英格蘭的亨利一世繼位後,他的第一個行動就是下令讓他國內那些長發男人剪髮。
不尋常死亡
威廉胡佛最讓人記憶深刻的可能是他在新森林打獵時的意外死亡。他被一箭穿心而射殺。但事情的真實情況至今不得而知。
在1100年8月的一個白天,威廉組織了一場在新森林的遊獵,奧德利克·維塔利斯詳細地描述這次打獵的準備情況:一個軍士長為胡佛準備了六支箭。國王很快高興地拿起了這些箭,表揚了軍士長的工作,自己拿去了四支。剩下的兩支箭交給沃爾特·泰爾......說道:“照道理說最鋒利的箭應該給那些能夠一箭中的的人”。
在後來的狩獵中,這幫獵手展開隊伍追捕獵物,被分配在沃爾特·泰爾的行伍中。潑伊克斯爵士則與其他人隔離開來,這是威廉生前最後一次在人前露面。
第二天,威廉被一大群農民發現。躺在樹林裡,一支箭正中肺部。威廉的屍體被貴族們遺棄在他倒下的地方,因為無論是按照英格蘭的法律還是習俗,他們不得不趕回自己在英格蘭和諾爾曼的封地去確保自己領地的安全。傳說中他們被留在當地的炭房裡,一個叫普吉斯燒炭工人將國王的屍體用自己的大車拉到溫徹斯特大教堂。
根據那些編年史的作者的記錄,威廉之死並不是出於謀殺,沃爾特和威廉一起去打獵,沃爾特瞄準了一隻雄鹿,一箭射去卻正中威廉的胸膛。沃爾特試著想要去救助威廉但此時已無能為力。因為害怕被控弒君,沃爾特驚慌之中,躍馬而去,這個傳說版本被保留在梅爾斯伯里的威廉1128年編寫的“英國國王編年史”中:
“在國王去世的前一天,國王夢到他去了天堂,他突然被驚醒。他命令侍衛掌燈,並禁止僕人離開他。第二天他走進森林,他由幾個人陪著。沃爾特·泰爾陪著他,其他人則追隨著他。太陽下山了,彎弓射箭,輕傷了一隻從他們身邊穿過的雄鹿。鹿還在往前跑。由於陽光直射,國王眯縫著眼睛窮追不捨,一直追了好長一段路。說時遲,那時快,當沃爾特瞄準了另外一隻鹿,即刻彎弓射箭,噢,天哪!箭卻正中國王的胸膛。
受了重傷的國王一聲不吭,只是一手摺斷了射入他胸口的箭。這加速了他的死亡,沃爾特趕緊抱起他,卻發現他已經不省人事,他躍馬而去,拚命地逃跑,儘管當時沒有人在追蹤他:有些人為他感到遺憾,有的人則協助了他的逃亡。
國王的屍體被放在一輛大車上被運往溫徹斯特大教堂。鮮血一滴一滴往下掉。在那裡他被埋葬在塔里。第二年,塔就倒了。威廉胡佛死於1100年,終年40歲,教會對他的死深表遺憾,卻無法拯救他的靈魂。他深得士兵的喜愛但是他曾經掠奪過地方的人們卻很仇恨他。”
對那些編年史作者而言,他們常用例如不可抗力這樣的辭彙來形容這個邪惡國王之死。當然,幾個世紀以來,關於威廉二世是被謀殺的傳言屢禁不止,因為這樣征對威廉二世的蹊蹺事件層出不窮,歷史學家認為像沃爾特那樣的神箭手,是不可能出這樣的紕漏。威廉的兄弟亨利一世,曾經參與了那次狩獵活動,是威廉之死的直接受益人。在威廉死後不久他就登基。
泰爾的朋友,沙迦教士,在他亡命法國的時候保護過泰爾。之後曾經說過:有個貴族曾經聲言,沃爾特·泰爾就用一隻箭射死國王,但是我經常聽說他,他無所畏懼,無所希翼,曾經就那一事件莊嚴宣誓保證說,他既沒有在國王打獵的那片林子出現,也根本沒有在樹林裡看到過國王。
胡佛紀念碑
一塊叫“胡佛石”被立在那個據說他落馬而死的地方。
胡佛石上的碑銘如下:
“在這棵橡樹下,一支沃爾特·泰爾爵士射向雄鹿的箭卻射中了威廉二世(本姓胡佛)的胸膛,正是因為此箭,國王暴斃。公元1100年8月2日,威廉二世(胡佛)被殘殺。按照以前記述的那樣,被放在大車上,從這裡運往溫徹斯特,最後埋葬在這個城市的大教堂。”
這塊紀念碑是由鐵鑄成並於1865年立在這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