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管樂

笙管樂

笙管樂一詞,既是中國民間俗稱,又是當前學術界的學名,是指以管子(古稱篳篥)為主奏樂器,以為框架,兼有其它吹管樂器弦樂器打擊樂器而構成的樂隊演奏形式。在其歷史發展中,形成了獨自的宮調體系、樂譜曲目、演奏風格和社會功能,是中國傳統音樂重要的組成部分。

說它是民間俗稱,因為佛、道、俗各派藝人都稱其為笙管樂、笙管、管樂、管子、音樂、音樂會等等。意旨很明確:管子為主奏、笙管不分家。

笙管樂成為當前學術界的學名,是有一個發展過程的。起初是將它作為鼓吹樂形式的一種,由於主奏樂器的突出,又稱其為管樂(如冀中管樂等)。

於2006年5月20日,笙管樂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笙管樂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遺產編號:Ⅱ-121
  • 申報地區:瓦房店市、建平縣,新密市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 遺產級別:國家級
歷史淵源,藝術特色,代表作品,研究冠名,傳承意義,

歷史淵源

中國傳統笙管樂流布於中原及廣大的北方地區,從現今留存笙管樂種的地域分布看,是以華北地區為中心,成輻射狀於周圍地區,主要流行在河南省、河北省、山西省、陝西省、甘肅省、遼寧省、山東省、湖北省及京、津地區等區域的民間、寺院和道觀。這些地區在歷史上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區域,古都文化成為其時代的強勢文化,歷代相襲而成為文化傳統,在中國這樣一個封建制度超穩定達兩千年之久的社會背景中,傳統音樂文化的超穩定性,表現得尤為突出。所以,傳統笙管樂既是現代的樂系概念,也是歷史的、文化的概念,在中國傳統音樂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從歷史觀看,笙管樂的形成與統治階級、宗教發展、民風民俗分不開,它的發展伴隨著整箇中國封建社會制度的發展與變遷;從社會套用觀看,它貫穿於歷朝歷代的朝廷、軍旅、官府、宗法鄉里、寺廟、道觀和民間,它既是各種禮儀和儀軌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又與上至皇廷、下至民間各階層音樂生活緊密相聯,並隨著意識形態文化的前進與變化而發展變化,承載著不同歷史階段的音樂文化信息,體現著中國傳統音樂的“高文化”品質。
笙管樂

藝術特色

冀中管樂的演奏者全部是不脫離農業生產的農民,除農忙季節小几乎每天晚上都要聚集起來演奏。特別是那些求知慾望強烈的青少年,無論男女,是學習和繼承吹歌技藝最積極最努力的對象。除自娛外,有時也參加民間婚、喪、喜、慶的儀禮演奏(在本村演奏不受酬,被聘到外村演奏時則收酬勞)。特別是每年的燈節(正月十五)前後,更是吹歌會的活動高峰,各村吹歌會都要受聘到鄰近的友好村莊夫"串村",一路不停地演奏,樂隊一進村則鞭炮齊鳴,鑼鼓喧天,熱鬧非凡。

代表作品

《普庵咒》是各地民間笙管樂種都演奏的傳統 套曲之一,清代蒙古族文人榮齋所編《弦索備考》中,也有以弦索樂器演奏的該套曲的曲譜。普庵是宋代著名僧人的法號,他為教信徒學習梵文編有梵文字母的經咒式的韻文,所以晉北的《普庵咒》就是佛門僧侶每日功課所用《普庵大德禪師釋談章神咒》的簡稱。《普庵咒》旋律平緩深摯,伴奏常以笙管 的和音包腔,表現出一種靜謐超脫的心境。唱誦中,笙管伴奏,虔誠肅穆又充滿生機。這套大曲,因宗教傳派、班社傳承、聲唱器奏之不同而有很大變化,但基本的旋律則大體相同。

研究冠名

50年代初,以楊蔭瀏為代表的一批音樂學者,有計畫地對北京智化寺京音樂、河北定縣子位村吹歌會、湖南宗教音樂、西安鼓(古)樂社等進行了實地考察。留下了系列採訪記錄。學者們把這些採訪對象都 作為孤立的地方性樂種,分別冠以不同的樂種名稱。 楊蔭瀏在《中國古代音樂史稿》中,將陝西省西 安地區民間樂器社用笛、笙、管子等吹管樂器和鼓、 鐃、鈸、鑼、雲鑼等打擊樂器合奏的音樂稱為“陝西鼓 樂”,把演奏“鼓樂”的何家營樂社、周至縣南集賢東 村和西村樂社、西安西倉樂社等都稱為“鼓樂社”;將 北京智化寺等寺院用管子、笙、笛、雲鑼、鼓、鐺子、 鐃、鈸等樂器演奏的音樂稱為“管樂”;將山西五台縣 東冶鎮一帶流傳的7首笙管套曲和1首嗩吶套曲合 稱“山西八大套”;將冀中農民“吹歌會”用管子、海笛 (小管)、笙、笛、梆胡、胡琴、龍頭胡琴(低音胡琴)、雲 鑼、小鐺鐺、大鼓、小鼓、大鈸、小鈸、鐃、梆子等樂器 演奏的音樂也稱為“管樂”。當時樂 種研究的個例還不多,陝西鼓樂、智化寺管樂、山西 八大套、冀中管樂的研究和介紹都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20世紀70年代後期,笙管系樂種的研究有了新的進展。

傳承意義

作為中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無論是在透過文化考究歷史上還是保護傳統民族文化中,都有必要進行傳承和保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