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蔭瀏

楊蔭瀏

楊蔭瀏(1899年—1984年2月25日),字亮卿,號二壯,又號清如,音樂教育家,中國民族音樂學的奠基者。對無錫道教音樂、青城山道教音樂、中國基督教聖樂、北京智化寺音樂、西安鼓樂、五台山寺廟音樂、湖南宗教音樂等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堪稱宗教音樂研究領域的先鋒。

建國後,楊蔭瀏任中央音樂學院研究部研究員、教授,音樂研究所副所長、所長,及中國音樂家協會常務理事。他用30多年時間和畢生心血編著了《中國古代音樂史稿》。完成專著20多種、論文近百篇。其中有《天韻社曲譜》、《雅音集》、《文板十二曲琵琶譜》、《古琴曲彙編》、《關漢卿戲曲樂譜》、《語言音樂學初探》等。

楊蔭瀏會多種樂器,尤擅竹笛,得到吳畹卿嫡傳,夙負盛名。吹奏時,高音晶瑩清澈,低音細若遊絲,故被譽為“楊笛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蔭瀏
  • 別名:字亮卿,號二壯,又號清如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無錫留芳聲巷
  • 出生日期:1899年
  • 逝世日期:1984年2月25日
  • 職業:音樂教授
  • 畢業院校上海聖約翰大學
  • 主要成就:我國音樂史成有樂譜的音樂歷史
  • 代表作品:《中國音樂史綱》《中國古代音樂史稿》
人物生平,人物經歷,幼年故事,交情,人物貢獻,個人作品,

人物生平

楊蔭瀏自幼酷愛音樂,從近鄰道士穎泉學習笛、笙、二胡等民族樂器。12歲起加入無錫“天韻社”,從名曲師吳畹卿學唱崑曲及演奏琵琶三弦等樂器。1916年考入江蘇省立第三師範學校,後入輔仁中學學習。1920年至1930年間從美國傳教士郝路易女士學英文、鋼琴和作曲,後又得到丁燮林博士幫助,學習音響學
楊蔭瀏楊蔭瀏
1923年進上海聖約翰大學文學系學習,後轉入光華大學經濟系(今華東師範大學)。1926年輟學回鄉,先後在無錫、宜興任中學教師。1929年應基督教聖公會之聘從事讚美詩譯製、編輯工作。1931年任聖公會聯合聖歌委員會委員、總幹事。1936年至1937年任北平“哈佛燕京學社”音樂研究員,並在燕京大學音樂系講授中國音樂史。1941年至1949年在重慶、南京任國立音樂學院教授兼國樂組主任、國立禮樂館編纂和樂曲組主任、金陵女子大學音樂系教授。1979年起任中國藝術研究院顧問,兼任民族音樂委員會主任、第三至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等職。1984年2月25日在北京逝世。他一生致力於民族音樂遺產的蒐集整理和中國音樂史、樂律、音韻、古譜的研究。1950年,他專程回錫搶救錄製阿炳的6首名曲,並整理編成《阿炳曲集》出版。“文化大革命”期間,楊蔭瀏下放河北懷來縣五七”幹校,1973年患突發性腦痙攣肺氣腫亦日趨嚴重。1984年2月25日楊蔭瀏在北京逝世,終年84歲。

人物經歷

幼年故事

阿炳原名華彥鈞。拉二胡的“瞎子阿炳”,在當年的無錫是人人耳熟能詳的傳奇人物。他3歲喪母,8歲隨父在雷尊殿當小道士,學習鼓、笛、二胡、琵琶各種樂器,12歲就能熟練地演奏各種道教音樂,以後被譽為“小天師”。
有一天,流芳聲巷楊宅請他們去做道場。當天,楊宅門外臨時用毛竹搭了個高台,一個穿鮮艷龍袍圖案的拜懺道士手拿寶劍在台上揮舞作法,下面穿黑色道服的道士們在打鼓、合鈸、吹管、敲木魚,有的拉二胡、彈琵琶奏出美妙動聽的道教音樂,熱鬧非凡。在人群中,楊宅的兩個小男孩很好奇地看著。大人告訴他們,這是道士在降妖驅魔,為死者超度亡靈,祈求上天賜福。小傢伙對大人的話一句也沒聽進去,反而關注道士手中的樂器,美妙的道教音樂很吸引他們。而兩個孩子中年齡小一點的弟弟,就是後來成為中國民族音樂奠基人與開創者的楊蔭瀏。

交情

在學習中,楊蔭瀏了解到,阿炳為何有如此功力。原來,在冬天,為了彈好琵琶,阿炳用冰塊摩擦雙手鍛鍊指功。夏夜練二胡時,將腳泡在水裡,以防蚊蟲叮咬。他還了解到阿炳父親教他迎寒擊石,模擬擊鼓,練習各種節奏,成為當地有名的司鼓手。楊蔭瀏悟出了一個道理,一切都是勤奮啊!而這一段學習,使楊蔭瀏的琴藝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學到了不少民間樂曲。
但楊蔭瀏的父親沒有看到這一方面。他看到的是阿炳缺少禮貌,處事隨便,沒有穎泉老成,更不願看到自己的兒子和小道士一起,於是就中止了兒子和阿炳的學習。可楊蔭瀏還是深深地思念著阿炳——這位埋沒在民間的道教音樂家,給他留下了深刻的、不可磨滅的終身影響。
1937年春天,楊蔭瀏回無錫度假。這時阿炳已44歲,雙眼早已失明,他從雷尊殿的當家道長變成一個潦倒不堪的街頭藝人。族人看他孤單一人,難以生活,便介紹江陰農村貧窮善良的寡婦董彩娣同居照看。於是,無錫街頭巷尾,人們經常看到蓬頭垢面的董彩娣牽著身穿破舊長衫、戴一副墨鏡、腋下夾著的一根小竹竿的阿炳,在無錫的大街小巷走著。阿炳背上背著一把琵琶,胸前掛著笙、笛,二胡在他手中咿咿呀呀地拉著。頓時,空氣中飄揚著賣藝乞討所奏出的悽厲欲絕的二胡聲,仿佛訴說自己遭受磨難的悲歌。人們聽到這斷腸之音,也都忍不住感嘆。
不過,阿炳雖然窮困潦倒,仍然堅持他的“三不窮”:“人窮志不窮”,“人窮嘴不窮”,“人窮名不窮”,他為人正直厚道。
回到家鄉的楊蔭瀏自然忘不了啟蒙老師。阿炳雖看不見他身影,但記得他的聲音。異常激動地握著他手。而談話自然三句不忘本行,又談起民族音樂。當阿炳知道琵琶曲《將軍令》,便要楊蔭瀏撥著他手指,在琵琶上摸到了《將軍令》曲調“澈鼓”的彈奏方法,直到熟練了才罷休。
隨著時間的流逝,阿炳生活越來越艱難,身體也越來越虛弱。1947年,他的肺病發作了,劇烈地咳嗽,再也不能到街上賣藝求乞了,無錫的街頭小巷人們也不再聽到阿炳那悽慘、悲涼的二胡聲了。
1916年秋,楊蔭瀏高小畢業後考入江蘇省立第三師範學校(今無錫師範),22歲時以優良成績畢業,任石塘灣縣立第五高等國小國文教員。一年後,入無錫輔仁中學學習英文、數理。1923年畢業。同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先後在經濟系(1950年8月併入上海財經學院,即今上海財經大學)、文學系學習。在校期間,擔任該校國樂會會長,經常參加各大學舉辦的音樂會。
楊蔭瀏自幼酷愛音樂,每當道士做法事時,總要去聽他們的演奏。七八歲時,便同哥哥楊蔭溥一起向三清殿年輕道士穎泉學習簫、笛、 笙、胡琴等民族樂器,後來又跟雷尊殿道士阿炳學習琵琶,可惜他父親不喜歡阿炳,阿炳僅教了他兩個半天。12歲時,他由老師黃緒初介紹入天韻社,師從吳畹卿學習。天韻社是江南著名民間音樂(崑曲)團體,社友皆無錫音樂界名流,社長吳畹卿的笛、三弦、琵琶功力深厚,並精研音韻之學。楊蔭瀏入社後,除學習樂器外,對音韻、音律、樂器構造等發生了濃厚的興趣,曾參予天韻社與來訪的美國音樂家亨利愛希姆在聖公會的中、西音樂交流。
民國初年,美國人郝露易女士來無錫聖公會做傳教士,她有較高的 音樂修養,楊蔭瀏曾從郝露易學習英文、鋼琴和西洋音樂樂理。1921年,又向她學習和聲、對位、復調等西洋作曲法
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後,楊蔭瀏因積極參加反帝愛國運動,遭校方壓制,憤而離校,入中國人自辦的光華大學經濟系學習。為了示威遊行宣傳需要,他將《金陵懷古》曲調填以宋代民族英雄岳飛的《滿江紅》詞,用以鼓舞人心,這首歌曲影響深遠,迄今還在全國廣泛流傳。1926年2月因家貧輟學。回鄉後,先後在輔仁中學、工商中學、縣國中、榮氏女校、無錫美專、宜興中學任教。其間曾短期擔任無錫通俗教育館館長。
1929年,楊蔭瀏應基督教聖公會之聘,先後在南京、杭州做讚美詩的編輯工作。1931年,基督教成立六公會聯合聖歌委員會,楊任委員、 總幹事。1932年赴北京與燕京大學劉廷勞博士編譯修訂讚美詩,並共同主編宗教期刊《紫晶》及《真理與生命》刊物中的“聖歌與聖樂”專欄。這項工作一直延續到1941年。楊所編輯出版的讚美詩集《普天頌讚》,獲國際聖經展覽編輯優良獎,所載讚美詩在國內外教徒中廣為傳唱。
楊蔭瀏在北京期間,在燕京大學音樂系旁聽作曲、西洋音樂史和音樂欣賞課;並在該校圖書館閱讀了大量英、法等國有關音樂的專業書籍。
1936年,任哈佛燕京學社研究員,同時在燕京大學音樂系講授中國音樂史。1937年暑假回無錫度假,後因“七七”盧溝橋事變發生,不能北上。8月下旬去南京,暫代中央機器廠總務主任,12月,隨廠遷湘潭,翌年8月遷昆明。

人物貢獻

他曾多次去雲南、河北、廣西、江蘇等地,對民族民間音樂進行深入調查,蒐集了許多珍貴的音樂資料。同時在戲曲音樂和宗教音樂方面也作了大量的研究。
楊蔭瀏在研究中國音樂史方面具有傑出的成就。早在1925年他就用英文寫出了《中國音樂史綱》論文。1981年又完成《中國古代音樂史稿》,該書65萬字,人民音樂出版社1951年出版。這是他在音樂歷史與民族音樂、音律學等方面綜合研究的豐碩成果,使我國音樂史成為有樂譜的音樂歷史。
他通過運算和實驗,先後發表了有關樂律方面的專著和論文,把我國民族音樂實踐中經常遇到的樂律問題及樂律史的研究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他對我國民族音樂遺產包括民間音樂、戲曲音樂、宗教音樂的發掘、搶救、蒐集、整理、研究工作,都有相當成就和貢獻。
他對家鄉的音樂事業十分關心,每次回無錫,總要對民間音樂團體華光國樂團進行指導,不厭其煩地進行示範;興之所至,甚至同意領銜演出。
他曾為無錫樂器店排老紅木優質琵琶品位,解決竹笛音準問題,提高樂器質量。並根據大量實驗結果,製成笛尺,可以按尺開笛孔。

個人作品

楊蔭瀏畢生著述除巨著《中國古代音樂史稿》外,先後出版著作27種,論文近百篇,在我國民族音樂學術的思想寶庫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楊蔭瀏對無錫瞎子阿炳的樂曲進行了搶救和整理,並編成《阿炳曲集》,他在這方面的功績是舉世公認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