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竺法
- 拼音:zhú fǎ
- 注音:ㄓㄨˊ ㄈㄚˇ
- 釋義:佛法
竺法護是譯經家的稱謂。鳩摩羅什尚未來到中國以前,中國佛教初期最偉大的譯經家就是竺法護。大乘佛教最重要的經典《法華經》,即竺法護以《正法華經》為題譯出,...
引證解釋 佛法。 明 李贄 《缽盂庵聽誦並喜雨》詩之一:“竺法驚朝雨,經聲落紫煙。”1 ...
竺法深,東晉僧人...... 字 法深竺法深,東晉僧人。因為佛教傳自印度,印度古名天竺。故當時僧人以竺為姓,而不同於現世以釋為姓。名潛,或稱道潛,字法深。俗...
竺法汰(320年—387年),東莞人,少與道安、竺法雅等師事佛圖澄。佛圖澄圓寂後,法汰以師禮事道安。道安避難至新野,即命法汰下京。法汰與弟子曇一、曇二等...
竺,中國漢字,讀音zhú。同本義,竹也——《廣雅》王念孫疏證:“竺、竹同聲字。方言有重輕,故又謂竹為竺也。”形聲,從二,竹聲。...
《竺法護傳略》是2011年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尚全。本書講述了竺法護聯通中西佛法,交流聯絡的生平經歷。...
竺法蘭,東漢僧,中印度人。諷誦經論數萬章,為天竺學者之師。據梁高僧傳卷一載,東漢明帝派遣蔡愔至西域求取佛經,師遂於永平十年(67)與大月氏僧迦葉摩騰結伴前來...
竺叔蘭,居士。原籍天竺,父世為避亂而來中國河南定居。少好遊獵、嗜酒。後崇佛法,“博究眾音,善梵漢之語”。西晉元康元年(291)在陳留郡倉垣(今河南開封北)水...
竺(Zhú)姓,源出有二,一是出自竹姓,以國名為氏,後改為竺姓。夏、商、周三代有孤竹國,到了春秋時,其國君之子伯夷、叔齊之後以國名為姓,稱竹氏。至漢代,...
竺佛圖澄(232—348),西域人。本姓帛氏(以姓氏論,應是龜茲人)。九歲在烏萇國出家,清真務學,兩度到罽賓學法。西域人都稱他已經得道。晉懷帝永嘉四年(310)...
竺法潛身世家大族,是晉朝丞相武昌郡公王敦(字處仲)的弟弟。18歲時出家,事中州名僧劉元真為師,劉元真早年就以才華出眾享譽當世。竺法潛24歲時開始講說《法華經...
1.竺法護及其譯籍2.《光贊般若》的思想特色第二章 般若學派第一節 兩晉之際的般若學者一、道安和竺法汰1.道安2.竺法汰二、竺法深三、支敏度和竺法蘊...
《正法華經》,十卷,西晉竺法護譯。西晉竺法護於泰康七年(286)譯於長安。是一部早期大乘佛教經典。經中宣揚佛陀設教化以普渡眾生,使人人得以成佛,並宣說了...
法護,西晉僧人,佛經翻譯家,原籍月氏,世居敦煌。本姓支,8歲依竺高座出家,故名竺法護。梵名Dharmarakşa, 音譯曇摩羅剎,剎亦作察。博學強記,通曉多種語言...
西晉佛教,是說從晉武帝泰始元年(265)到愍帝建興四年(316)建都在洛陽,共五十一年間的佛教。在這個時期,著名的佛教學者竺法護、安法欽、??梁婁至等人分別在...
除後秦鳩摩羅什譯的7卷28品,為後世廣泛流傳者外,尚有晉竺法護譯《正法華經》10卷27品;隋闍那崛多和達摩笈多重勘梵文,譯為《添品妙法蓮華經》7卷27品。...
《生經》由講述佛陀及弟子之本事、本生因緣之小經匯集輯而成,共有五十五經。據《開元釋教錄》記載,晉武帝太康六年正月十九日,由竺法護譯出此經。...
西晉譯經居士。恆居關洛。明解有才幹,博通經傳,復善於撰文。曾參與竺法護之譯經工作,篤志務法,參正文句,而有筆受之功。最初竺法護譯出超日明經時,詞句繁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