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技運動能力綜合評定實驗室(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

《競技運動能力綜合評定實驗室》1、以套用研究為先導。通過承擔高級別的科研項目,探索競技體育科研和訓練的新思路與新方法,尋求新突破,提升實驗室的整體研究水平。

2、以科技服務為根本。通過備戰奧運會、全運會的科技攻關服務,提高實驗室為運動實踐服務的水平和質量。

3、“以研究帶服務,以服務促研究”服務與研究有機結合,通過多學科的科技攻關與服務,提高科技在運動實踐中的套用程度與效果,為我國和上海市運動員在奧運會、全運會上奪取優異成績提供科技保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競技運動能力綜合評定實驗室
  • 主管部門: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
一、基本信息
地址:上海市吳興路87號
依託單位: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
實驗室主任:李之俊研究員
二、總體定位與研究方向
(一)總體定位
1、以套用研究為先導。通過承擔高級別的科研項目,探索競技體育科研和訓練的新思路與新方法,尋求新突破,提升實驗室的整體研究水平。
2、以科技服務為根本。通過備戰奧運會、全運會的科技攻關服務,提高實驗室為運動實踐服務的水平和質量。
3、“以研究帶服務,以服務促研究”服務與研究有機結合,通過多學科的科技攻關與服務,提高科技在運動實踐中的套用程度與效果,為我國和上海市運動員在奧運會、全運會上奪取優異成績提供科技保障。
(二)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機能評定與訓練監控、運動康復與體能訓練、運動技術分析與診斷、心理測評與調控、低氧與高原訓練、營養補充與調控等。
三、主要研究成果
(一)奧運全運科技攻關成效顯著
在2008年奧運會和2010冬奧會科技備戰過程中,本實驗室參加了國家隊田徑、跳水、水上、女排、散打、腳踏車、射擊射箭、游泳、現代五項、冬季項目共10個項目的科研攻關與保障;共有8名科研人員直接長期跟隨國家隊參加奧運備戰,20多名科研人員間接參加奧運攻關任務。共完成奧會科技攻關課題10項,其中游泳2項、帆船2項、田徑1項、女排1項、散打2項、腳踏車1項、冬季項目1項,為我國運動員在奧運會上取得優異成績提供了有效幫助。
在備戰2009年全運會的科研攻關與科技服務中,本實驗室近30名科研人員組成游泳、田徑、水上、射擊射箭和自劍五大科研團隊,發揮重點實驗室多學科和綜合研究優勢,形成以科研團隊為主體,科研監控、指導、評價與訓練有效結合的科技服務和保障體系,為上海市體育代表團實現全運會運動成績重返前六,為“上海體育‘十一五’規劃”中“三個突破”目標的實現,做出了積極貢獻
(二)科研水平與學術成果質量明顯提升
近年來,本實驗室共承擔國家科技部、國家體育總局、上海市科委、上海市體育局和其它橫向科研項目40多項,獲得研究經費1300多萬,科研水平明顯提升,學術成果豐碩。同時,本實驗室科研人員共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3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多部;獲發明專利1項,申請國內發明專利2項;獲得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三等獎3項,國家體育總局奧運會科研攻關與科技服務一等獎2項、三等獎2項,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科學技術三等獎2項。
四、科研隊伍建設與人才培養
近年來,科研隊伍建設與各類人才培養顯現成效。實驗室現有專職科技人員27人,其中正高職稱8人,副高職稱8人,博士6人,在讀博士7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6人,人才結構合理、素質優良。近年來,通過制定實施“上海體科所體育科技人才培養計畫”、《中青年骨幹科研人員出國(境)進修管理辦法》、建立“研究生科研工作站”、在職攻讀博士等一系列人才培養制度和措施,為科研人員事業進步營造寬鬆環境。三年間,共有32人次國外培訓、學術交流和訪問,43人次參加國內各學科專業培訓。
五、對外開放與交流
1、整合和綜合利用上海科技資源,加強橫向聯合,積極開展與高校科研院所學術交流——與上海體院、華東師大建立研究生科研工作站,與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中科院、西安體院等進行合作研究、聯合攻關等。
2、參與國際合作,促使重點實驗室成為國際、國內上具有學術影響力的競技運動研究基地——與美國伊利諾大學開展能量消耗、與德國進行低氧訓練合作研究等。
六、研究條件
本實驗室面積為1310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價值約4500萬元人民幣,主要包括:游泳水槽實驗室、低氧訓練實驗室、運動生理、運動生化、運動心理、康復體能、技術診斷與分析、運動營養實驗室等,實驗室儀器設備可完全滿足運動員備戰奧運和全運的各項科研支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