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州(中國古代行政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端州,中國古代的一個行政區,轄區最大地域約相當於現廣東省肇慶市、雲浮市大部。

秦朝前,境域屬百越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平定百越,建南海郡、桂林郡及象郡;境域隸南海郡。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境域所設的廣信、高要、端溪、封陽等縣隸屬蒼梧郡。
南北朝梁天監六年(507年)九月,高要縣升為郡,並置廣州都督府於高要郡。
隋時廢郡置州。開皇九年(589年)置端州,高要廢郡改為縣,端州轄高要、端溪、樂城、平興、新興、博林、銅陵7縣。開皇十年,改成州封州;開皇十八年,改梁信縣為封川縣。大業三年(607年),改端州為信安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廢郡置州,信安郡復稱端州,轄高要、平興2縣。屬嶺南道。天寶元年(742年),改端州為高要郡。至德三年(758年)廢高要郡,復置端州,仍以高要為治所。
五代十國時期,境域屬南漢,端州轄高要縣、平興縣2縣。
宋代,境域屬廣南東路。開寶五年(972年),廢平興縣入高要縣;廢康、瀧、勤等州置端溪(並晉康、悅城、都城入端溪,治今德慶縣)、瀧水2縣,端州轄高要、端溪、瀧水3縣。熙寧六年(1073年)端溪縣從端州分出,復置康州;原屬廣州之四會縣劃入端州,端州轄高要、四會2縣。元符三年(1100年)改端州為興慶軍。政和三年興慶軍升為興慶府。政和八年(1118年)十月,興慶府易名肇慶府,轄高要、四會2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