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宋文化”景點之肇慶古城牆,位於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宋城路南側,南鄰西江,始建於宋政和三年( 1113年),周長2801.2米;披雲樓附近城牆高出地面約10米,南城牆高出城內地面6.5米;東城牆長403.4米,寬8.47米至9.14米;西城牆長376.9米,寬度16.1米;南城牆長992.3米,寬8至10米;北城牆長1028.6米,寬度8至11米。城牆兩邊為磚牆(中間填土),厚 0.6—1.2米。城牆外圍有28個突出的城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肇慶宋城牆
- 地理位置:廣東省肇慶市
- 始建於:宋政和三年( 1113年)
- 周長:2801.2米
宋城牆簡介,歷史沿革,重築擴建,作用,重建,
宋城牆簡介
城牆體上有宋、元、明、清、民國歷代的青磚,甚至保留了整段宋磚築砌的城牆,宋代青磚規格為:360×180×60(毫米)。磚有九種不同的規格,是歷史上多次修葺的證據,明清兩代歷經近20次修聾,堪稱“磚的博物館”。宋代的城牆開四門:東曰宋崇、西曰鎮南、南曰端溪、北曰朝天。城門之上各有城門樓1座,四門之外有瓮城,城牆四角各有角樓1座,城外還有護城河。端州宋城牆因保留了廣東唯一的、全國極少見的主體及城周基本完整的宋代磚城牆,於2002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保護單位。
肇慶宋城牆
歷史沿革
肇慶是歷史悠久的嶺南名郡,位於廣東省中西部,西江流域中下游,扼兩廣交通咽喉,控西江幹道,歷代為兵家必爭之地。在宋代以前,肇慶沒有城牆,1041年,廣西部落首領儂智高起兵反宋。1052年,他率軍沿西江揮師連續攻陷邕州(今南寧)、封州(今封開)、康州(今德慶)等州府後直逼端州(今肇慶)。當時的端州守臣丁寶臣,因無城可守而竟倉惶而逃。後來,朝廷派大將軍狄青才平定了這場叛亂。鑒於這一歷史教訓,為抵禦敵兵,知州江柬之在宋皇祐三年(1053年)根據建城要依山靠水的原則,修築土城。城池坐北向南,背靠將軍嶺,面向西江河。將州衙、縣署所在的兩個小土崗及南面部分溪塘用城牆圍起來,並在城西三台崗建真君堂、三聖堂等道教寺院,開始了官廨與道觀為主的府城建設,當時土城也叫“子城”,主要目的是為了守護府衙。
重築擴建
宋政和三年(1113年),知州鄭敦義在舊城的基礎上周密規劃,精心設計,重築擴建後,改土城為磚城,城牆周長七百四十二長八尺、厚一丈五尺、高二丈二尺、城有四門,分別是宋崇、鎮南、端溪、朝天。整座城牆建有護城河、水門、吊橋、瓮城、城樓、敵台、角樓、敵樓、點將台、馬道、垛口、女兒牆以及漆木、擂台撞車、叉竿、飛鉤等一系列守城器械和防禦設施。城上還有大小炮台二十多座和兵房多間。北城牆西段有披雲樓可俯視城內外,監察敵情。城南東段有始建於清朝的文昌閣望西江南北,這樣就形成了一座完整的防禦體系和作戰指揮中心。
作用
另外,古城牆在歷史上防水患多於禦敵,所以從明代開始,便將河堤與城牆相連,這樣對保護城裡百姓的人身和財產安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從築牆後的777年間,記載西江洪水為患的有104次,聯圍缺口13次。特別是在民國四年,西江河水暴漲,城外是汪洋澤國,城內卻安然無恙,可見古城牆的建造不但起到了禦敵作用,更顯抗擊洪水的功能。
民國十三年至十五年(1924-1926年),由於事變愈劇,冷兵器世代結束,城垣占地面積廣,平時即為交通的障礙,戰時又無防守的可能,於是有拆城的提議。廣州開先河,其他城紛紛效仿。當時的肇慶修理城壕公所總理梁贊,曾兩度上書西江善後督辦李濟深,以“城牆一拆,田園店墓,頓成澤國”申述城牆在防洪和文物保護方面的重要性,力陳拆牆之弊,後經議定,保住了城牆。但城牆上的城門樓、角樓、雉堞、瓮城被全部拆毀,用以填塞城門和護城河以利交通,城牆除披雲樓段外全部拆低了約七市尺。
重建
1987年至於1996年間,肇慶市人民政府為保護名城的標誌性建築,發展旅遊事業,曾多次撥專款搶修北段城牆,本著“整舊如舊”、“恢復原貌”的修繕原則,恢復了“朝天門”、墩台和雉堞,並重建了披雲樓,使肇慶古城牆得以重現,肇慶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得以再度輝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