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古城牆

肇慶古城牆

肇慶古城牆是一座體現宋代漢族建築風格的標誌性建築。位於肇慶市區舊城區,周長2800米。據史料記載,肇慶始為土城牆,宋政和三年(1113年)將土城擴大,並築為磚城。該城牆歷史上雖然歷盡滄桑也經過20多次修葺,但城牆和城門位置未改。宋代始建的城牆至今仍然保存完整,全國罕見。

肇慶古城牆始建於宋,故又稱為肇慶宋城牆。是肇慶最具標誌性的建築,有肇慶小萬里長城之稱。

肇慶古城牆是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肇慶古城牆
  • 外文名稱:Zhaoqing ancient city wall
  • 地理位置肇慶市區舊城區
  • 開放時間:24小時
  • 門票價格:無需門票
  • 周長:2800米
發展歷史,建築規模,

發展歷史

肇慶古城牆始建於宋皇佑年中(1053年)。雖經過953年的風風雨雨,但古城牆位置與周長始終未變。像肇慶古城牆這樣主體和城周基本完整的宋代磚城牆,是廣東僅有,全國極少見的。
史載廣西壯族首領儂智高反宋,兵鋒直逼端州,端州太守丁寶臣因無城牆防守,棄城逃跑,被朝廷撤職。狄青平定儂智高后(1053年),肇慶始築土城牆。宋政和三年(1113年)郡守鄭敦義將土城擴大,築為磚城,開四門:東曰"宋崇",西曰"鎮西",南曰"端溪",北曰"朝天"。宋城建成之後,經歷250多年,到明洪武元年(1368年)才作首次修葺。明成化元年(1465年)至清同治十一年的407年間,先後修葺了20次,其中成化十六年(1480年)知府李在披雲樓護城濠的近濠處增建了樓下磚城堵,加大了部分城牆的厚度。並且刻了四門的石匾額,改東門為"慶雲",西門為"景星",南門為"南薰",北門仍為"朝天"。崇禎十四年(1641年)肇慶府總督張鏡心主持,對古城作了更大規模的修葺,把城牆增高了3尺5寸,使城牆之高度增至2丈5尺5寸。同時,改建了四門的月城,增築了城門馬路。清代,城牆多次在戰火中損毀,為加強城池的防衛。清順治八年(1651年)總兵許爾顯、知府張之璧在城上增建炮台6座、窩鋪148間、水城炮台2所,拆除離城4尺以內的房屋,增置修葺樓堞。此後直至民國初年,城池保持完好。
1915年,乙卯洪災,城垣抵禦了洪災,使城內仍安然無恙。但城垣因此受到損害。1916年,肇陽羅鎮守使李耀漢即撥款修葺城牆,浚治東門外的濠道。從1924年至1926年,將城牆上的城門樓、雉角樓、文昌閣、月城炮台,城牆除披雲樓段外全部拆低了約7市尺,並填塞城門,修成斜坡以利交通。
宋城內歷史上曾有過端州府衙、兩廣總督府、端溪書院、校場、廣濟倉和商業街市等。按照我市名城保護規劃和文化建設規劃,對古城牆將分期進行整體恢復和保護。與此同時,對宋城內和周邊地區,將加大整治力度,保護好並逐步恢復有關文物遺址。
肇慶"宋文化"景點之肇慶古城牆,端州區的古城牆,始建於宋政和三年(1113年),周長2800多米,高6.5一10米,寬8.5一18米。城牆外皮砌磚,內為夯土。宋代的城牆開四門:東曰宋崇、西曰鎮南、南曰端溪、北曰朝天。城門之上各有城門樓1座,四門之外有瓮城,城牆四角各有角樓1座,城外還有護城河。明清兩代歷經近20次修聾。
肇慶古城牆始於宋朝建成,並投入軍事使用,在明朝、清朝兩代歷經近20次修聾。期間雷雹洪災,風吹雨打,然而主體保持完好。
中華民國十三年至十五年(1924-1926年),城牆上的城門樓、角樓、雉堞、瓮城被全部拆毀,用以填塞城門和護城河以利交通,使城牆遭到極大的破壞。
肇慶古城牆
1924年-1926年,城牆上的城門樓、角樓、雉堞、瓮城被全部拆毀,用以填塞城門和護城河以利交通,使城牆遭到極大的破壞。
1987年以後,肇慶市政府為保護名城的標誌性建築,曾多次撥專款搶修北段城牆,恢復了"朝天門"、墩台和雉堞,並重建了披雲樓,使肇慶古城牆得以重現。但到今天,宋城牆除了北側一段,四周仍處在後世建築的包圍之中。如何使城牆擺脫包圍,恢複本來面目。肇慶市有關部門在開通北側宋城一路以後,又投入巨資建設宋城二路,使之與宋城一路連線,將北側首先展現給世人。
1987年至於1996年間,肇慶市人民政府為保護名城的標誌性建築,發展旅遊事業,曾多次撥專款搶修北段城牆,本著“整舊如舊”、“恢復原貌”的修繕原則,恢復“朝天門”、墩台和雉堞,並重建了披雲樓,使肇慶古城牆得以重現,肇慶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得以再度輝煌。其中歷史價值最高的是宋城路一帶城牆的北段,在其內部為廣東肇慶中學國中部和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舊址。
解放後,人民政府依法保護和分期維修城牆,逐步整治周邊環境,使其雄姿再現。它是歷史文化名城肇慶最具標誌性的建築,1989年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規模

肇慶古城牆蜿蜒2800多米,巍然屹立,位於城牆西北段最高處的披雲樓高高聳立。青磚壘成的斑駁城牆和鑽出牆縫的頑強小草,向人們訴說著千年的歷史滄桑和這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的變遷。
宋代的肇慶古城牆,其城牆一共開有四門:東曰宋崇、西曰鎮西、南曰端溪、北曰朝天。因此在城牆的周邊有四個名稱分別為“東門”“西門”“南門”“北門”的公共汽車站。
城門之上各有城門樓1座,四門之外有瓮城,城牆四角各有角樓1座,城外還有護城河。明成化五年(1469年),知府李璲增厚了部分城牆,並親自題書四門石匾額,改東門曰慶雲、西門曰景星、南門曰南薰、北門曰朝天。
現古城牆周長2801.2米,其中東段403.4米、西段376.9米、南段992.3米、北段1028.6米。城牆寬8米至18米,兩邊砌磚,中間填土,磚牆厚60厘米至120厘米。城牆外圍有28個突出的敵台。城磚有9種不同的規格,是歷史上多次修葺的見證。當時為禦敵兵,築土牆,規模“僅容廨宇”。城牆歷代有擴大和修整。宋政和三年(1113年),知州鄭敦義將土城擴大,築為磚城,開4門,東曰宋崇,西曰鎮南,南曰端溪,北曰朝天。4門之外各有半月形子城,稱月城。月城各開一門,稱廓門,月城之上各有小樓一座。城牆四角亦各有角樓一座,北城牆西段有披雲樓,南城牆東段有文昌閣。城上有空心炮台6座,小炮台17座,兵房13間,城外有濠塹,城內有內濠。明洪武元年(1368年),由江西行省郎中攝府事黃德明主持了首次修葺。明成化年間,又先後6次修葺,增加了串樓810間,加厚了城牆厚度,並刻了四門石匾額,東門曰慶雲、西門曰景星、南門曰南薰、北門曰朝天。明清以來,先後10多次修整,其中規模較大的有:崇禎十四年(1614年),肇慶府總督張鏡心將牆體增高3.5尺,改建4門月城。清順治八年(1651年),總兵許爾顯,知府張之璧增建炮台6座,窩鋪148間,水城炮台2所,拆除城牆附近的房屋,增修樓堞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