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正東路

肇慶正東路,以前叫做東門正街。它東起閱江樓,西至宋城牆東門斜坡頂,全長約430米,寬15米左右。有資料記載,清嘉慶年間宋城牆的東門(慶雲門)外已有商鋪和民居,這條街之所以稱之為東門正街,是因為它在城之正東方位而得名。

東門正街有聞名遐邇的閱江樓,以前叫“崧台書院”,明宣德年間由肇慶知府王瑩以石頭庵改建,其側有古崧台。古崧台是肇慶歷史上著名的名勝古蹟,因此,閱江樓之西到鎮南路口一段以前也稱古崧路,今已劃入正東路。緊依著“崧台書院”,就是著名的歷史建築肇慶學宮(文廟)。肇慶學宮始建於北宋崇寧初,這條路段至今名勝古蹟與民宅雲集,商業繁華。
要說正東路的故事,講起來真有一匹布咁長。
古崧路在清末、民國和新中國成立初期又叫鴨仔欄,也是肇慶最熱鬧的街道之一。因為這條路上的商鋪大多從事鴨苗、雞苗孵化和出售,一籠一籠的鴨苗、鴨苗擺滿了街道且成行成市。所以,閱江樓廣場一帶舊時又被人們稱之為大簡圩。直至民國時期,這裡仍然是經營鴨苗、雞苗、豬仔和其他牲畜的圩場。
東門正街確實有些奇形怪狀,不但街道狹長彎曲,路的西段還興建在宋城牆東門斜坡上,與古城牆基本等高,而且街道兩側的天寧南路(水街)、天寧北路、新街、豪居路、麒麟街都依偎著正東路向兩旁斜坡延伸,構成魚骨形走向。
東門正街及兩旁的街道奇特走向,與肇慶城區歷史上的防洪有著密切關係。
東門正街原屬景福圍中的一段,它保護著街道北面的民宅、農田以及肇慶古城的安全。舊時,為防禦洪水侵襲,地方政權每欲施工增高培厚,以有妨於商業而止。據記載,民國4年(1915年)農曆乙卯年,西江河水暴漲,肇慶遭受特大洪水侵襲,洪峰過境時竟然高達13.16米,致使景福圍決堤,肇慶古城水浸。當時天寧寺門前(後改建為天寧百貨大樓)水深高達2米。
民國12年(1923年),桂系軍閥因爭奪廣東地盤,粵軍將領聯合討伐桂系沈鴻英部,向盤踞在肇慶城裡的沈軍進行強攻。兩軍先在鎮南路、文廟前一帶激戰。沈軍不敵後退到城內,以肇慶堅固城池頑抗,粵軍憑藉東門正街商鋪掩護,擬開挖地道攻城。但為沈軍偵悉,於夜間以棉花黏油點火,從城上擲下,城下商鋪及民居住宅均成一片火海。沈軍乘機出城淫掠,殃及東門正街、水街(天寧南路)、新街、麒麟街、豪居路一帶民眾,被焚店戶800餘間,粵軍討伐挖掘工程也一度受阻。後來,討伐軍在城東北隅的麒麟街開挖地道並引爆地雷,終將城牆炸崩10多米。粵軍乘勢從缺口衝進城內,與桂軍激戰兩個多小時後,桂軍不敵,向北城門、西城門潰敗,後被殲滅於城西。
粵軍討伐桂系之戰結束後,肇慶著手開始重建家園。將東門正街兩旁戰火中被毀的商鋪及民宅清除,拓寬後改造成馬路,曰:正東路。這也是肇慶古城擁有馬路的開始。期間,還藉機擴建增高了正東路的路面以增強堤圍防洪作用。兩旁被毀商鋪也按規定圖式,一律改建成如今見到的這種具有劃時代特色的,適合嶺南地區氣候而興建的,體現出中西建築融合的騎樓街。
由於正東路培高后路基高達13.2米~13.5米,比乙卯年水位13.16米稍高。可以說,那時的正東路其實就是以前肇慶古城具有交通、商貿、防洪於一體功能的“江濱堤路”。由於正東路整條路段培高了路基,正東路兩側臨街的騎樓商鋪、店戶都出現了負一層,被人們戲稱為“地牢”。
話又說回來,到了民國時期,隨著冷兵器時代的結束,城牆在戰爭中的防禦功能已大為削弱,加上戰事將肇慶宋城牆的樓門、城門樓、月城和雉堞摧殘,而且當時全國各地掀起拆城之舉,肇慶也將宋城牆上與防洪功能無關的建築構件拆除,慶雲門(東門)則以土填塞之,使其與正東路相接以利交通,於是出現了城門口斜坡,謂東門斜坡。
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正東路兩側的天寧南路(水街)、天寧北路、新街、豪居路、麒麟街最終成為我們所看到的那樣,都沿著正東路向兩旁斜坡延伸。但是,無論怎樣,正東路是我市歷史文化名城具有嶺南特色的騎樓古街,內涵豐富,我們應好好地保護它,珍惜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