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故事(廣州市天河區銀河國小提供的微課課程)

端午節的故事(廣州市天河區銀河國小提供的微課課程)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端午節的故事》是廣州市天河區銀河國小提供的微課課程,主講教師為梁曉君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端午節的故事
  • 提供學校:廣州市天河區銀河國小
  • 主講教師:梁曉君
  • 類別:微課
課程簡介,設計思路,

課程簡介

《端午節的故事》是北師大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六月的節日”中《端午節》的第一課。課本的內容只有簡單的一頁,文字的介紹也只有短短的50字,但是卻蘊含著非常豐富的傳統文化內容。本微課作為專題系列微課《端午節》的第一課,課程首先以遊戲開啟講授,為引入新課做好鋪墊。接著以尋寶故事的形式講述端午節的風俗常識,讓學生在愉快的體驗中認識端午節,激發對屈原的崇敬之情並感受民間的智慧。最後,以尋寶獎勵作為引子,預告下一課的學習主題,給學生的後續學習留下懸念。整個微課把看似抽象、深奧的學習內容融入與兒童喜好相契合的學習情境,力求做到內容充實又通俗易懂。 專題系列微課,是指圍繞某個有意義的教學主題或專題內容或學習主題而設計開發的多個內容相對獨立的微課。《端午節》專題系列微課以全面認識端午節為知識主線,包含故事敘述型微課《端午節的故事》和信息呈現型與技能演練型並存微課《我們這樣過端午》組成。 專題系列微課的設計,旨在實現學生對端午節的學習能達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結構化的學習效果,擺脫單純教科書講授的生搬硬套,讓一年級學生通過動腦思考、動手實踐的方式來參與學習活動,在活動中體驗端午節的愉快和美好。學生能利用微課,把學習的熱情延伸至課堂之外,增進對端午節這一傳統節日的感情,達到傳承“傳統文化”的目的。 《端午節的故事》在設計上,利用繪本故事的角色扮演進行適時的提問和引導,平添了學習的趣味性。繪本畫面鮮活,能賦予這些傳統元素直觀的視覺表達,提高孩子對節日氛圍的感知。本味可在內容編排上,抓住了端午節所在的時令特點,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的習俗等內容進行介紹,學生可以通過微課,感悟端午節,並在課後任務單的指引下,進一步深入學習。

設計思路

國小低年級兒童的品德教育以“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作為主要指導方針,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作為具體教學目標。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堅持以兒童發展為本,以兒童生活為基礎,以符合兒童的特點的學習方式設計活動。 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一年級的學生的認知發展處於前運算階段,其思維特點呈現出明顯的直觀性,以文字為主的講解難以喚起他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北師大版一年級《道德與法治》 加強了關於傳統節日的宣傳與教育,但一年級的學生並沒有形成系統性的“傳統文化”知識結構,他們對於“端午節”的認識,多數停留在過節時可以“吃粽子”和“賽龍舟”。因此,教師需要以生動活潑的形式串聯學習內容的關鍵點,讓孩子體會端午節背後蘊含著人文情懷,以便讓學生形成對端午節的美好期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