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介子推
在我國的山西一帶認為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介子推而產生的,《琴操》中說:“介子綏割腓骨以啖重耳,重耳復國,子綏獨無所得。綏甚怨恨,乃作龍蛇之歌以感之,終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子綏抱木而燒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發火。”
山西著名民俗學家聶元龍說:“漢代末期,山西寒食節的風俗異軍突起,影響廣遠。民間百姓為紀念晉國介子推而舉行禁火寒食,以蘆葦葉包裹黍米煮熟,於寒食期間食用。雖然介子推的端午節起源說更多讓位於寒食節起源說,但與端午節吃粽子習俗相同的是,由於粽子是即可用來祭奠又可用作冷食的食物,在禁火期間把粽子作為主要寒食食品,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很多地方民眾依然在寒食節吃粽子,這與端午節吃粽子習俗可以說是一脈相承的,都是為紀念介子推而形成的風俗。
山西表里山河,人文薈萃,文化厚重,奔湧向前的黃河為三晉大地孕育出無數英雄豪傑,仁人志士。介子推,晉國賢臣,寒食節便因其而生,為後人所念,成為中國民俗文化的重要內容。然而,流傳千年的端午吃粽子習俗也因介子推而生,知道的人卻不多。端午節的由來,作為端午文化的一部分,因時間和地域的不同,歷代學者各有不同的認知,國內也有多個關於端午節起源的版本。屈原說、伍子胥說、曹娥說等等,關於歷史人物與端午節的故事,眾說紛紜,各不相同。在眾多傳說中,屈原說一直占據主流,在民間有著廣泛的影響力。實際上,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晉國的介子推而形成的民間節俗,只是這一端午源起之說鮮為人知而已。
東漢蔡邕的琴曲專著《
琴操》記載:晉文公重耳,與子綏俱亡,子綏割其腕股,以救重耳。重耳復國,舅犯、趙衰,俱蒙厚賞,子綏獨無所得。綏甚怨恨,乃作《龍蛇之歌》以感之,遂遁入山。其章曰:“有龍矯矯,遭天譴怒,卷排角甲,來遁於下。志願不與,蛇得同伍,龍蛇俱行,身辨山墅。龍得升天,安厥房戶,蛇獨抑摧,沉滯泥土。仰天怨望,綢繆悲苦,非樂龍伍,惔不眄顧。”文公驚悟,即遣求得於綿山之下。使者奉節迎之,終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火熒自出。子綏遂抱木而燒死。文公哀之,流涕歸,令民五月五日,不得舉發火。
文章大意為:晉文公重耳與介子推,流亡在外十九年,大臣介子推曾偷偷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煮給重耳吃。後來重耳回國稱君,封賞所有隨他流亡的王公大臣,惟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甚為怨恨,便做《龍蛇之歌》以感悟晉文公,然後就背著老母親跑到綿山隱居起來。《龍蛇之歌》的意思為“有一條矯健強壯的龍,遭到了上天的譴怒,卷角棄甲,遁跡於下土。志願不能實現,蛇也和他同伍,龍蛇一齊行走,在草野中仍有分別。龍等到了升天之日,安居於他的龍庭,唯有蛇依然蹉跎失意,沉滯在灰色的泥土。抬頭望著天空滿懷怨恨,纏繞於心的是無限悲苦。並非樂於與龍為伍,憂心如焚是因為他沒有絲毫的關心和眷顧。”重耳讀此文後,悔之莫及,親自到綿山尋訪,但介子推拒不出山。重耳無奈下令放火燒山,想以此逼他出來。誰知火燒了三日,介子推竟抱著大樹和母親被活活燒死。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五月初五不得生火。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粽子作為寒食的一種,五月初五端午食粽子做為一種傳統民俗慢慢就流傳了下來。由此可以得出結論,端午節,五月初五這個日子,最早便是用來紀念介子推的。
走黃巢說
據傳說,陸河端午節的起源是紀念“走黃巢”。公元875年的唐朝末期,黃巢領導農民大起義。公元881年,起義軍攻下唐都長安。當時陸河人的祖先居住在外省,由於受到官府的欺騙宣傳,認為黃巢和起義軍是魔鬼,以訛傳訛,大家非常害怕他們。在黃巢起義期間的一年農曆五月初五,大家聽說黃巢的軍隊馬上要打過來,忙於逃命。逃難的路上,一位婦女背著一年紀較大的男孩,手裡拉著一個年紀較小的男孩,恰好遇見了黃巢,但並不知曉他的身份。黃巢看見這位婦女的行為不對勁就問她:“你為什麼大的孩子背,小的孩子拉?”這位婦女直率地回答說:“背的是我的侄兒,拉的是我的小孩。一旦黃巢追來,我就放棄自己的小孩,背著侄兒快速逃走。侄兒已亡父,若被殺,他家就斷根絕後了。兒子若被殺,我還年輕可再生。”
黃巢被她這種崇高的德行所感動,於是對她說:“我就是黃巢,你不用怕,更不用逃,回去在自家的門楣上插上艾,我的軍隊就不會殺你們。”這位婦女回去照這樣做。訊息一傳開,左鄰右舍紛紛效仿。起義軍來到這個村子看見家家戶戶的門楣都插上艾,認為他們都是好人,便沒有殺他們。從此,人們每年都把“五月初五”當作一個節日來過,以示紀念“走黃巢”,還要在門楣上插艾,以保全家平安。幾百年前,陸河人的祖先遷到陸河,也把這種風俗帶到陸河。
紀念屈原
據《
史記》“
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
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
離騷》、《
天問》、《
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端午節,用紙筆寫下了絕筆作《
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太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太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於是便發展成為了
粽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掛艾草與
菖蒲、沐蘭湯、佩豆娘、鬥草、吃
五黃、放風箏、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流言中引用的所謂紀念屈原、伍子胥或曹娥的說法都是古已有之的。然而,這些說法都早已為學術界所拋棄。關於屈原的生平經歷,可見最早的文獻莫過於《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第二十四》和《楚辭》了。今的學者對屈原生平的了解,幾乎全部來源於這兩份材料。然而,遺憾的是,這兩份文獻本身的可信度並不高。傳世的《史記》中這一篇存在著多處顯而易見的錯誤,而《
楚辭》更是難以判斷其標各篇注的創作時間和具體作者是否可信。正是因為這些文獻並不是很可靠,從清末開始,甚至有部分學者乾脆懷疑屈原此人是否存在。今雖然絕大多數學者都承認屈原應該是真實的歷史人物,但對於這兩份文獻中存在的各種具體問題的爭論卻從未停息。《史記》和《楚辭》中對於屈原死因的記錄是他被楚頃襄王流放到“江濱”,“三年不得復見”,“於是懷石,遂自沉汨羅以死”。然而,無論是傳世的《史記》,還是傳世的《楚辭》各篇,都沒有明確說明他投江的事件具體發生在什麼時間。屈原是楚國人,春秋時各國曆法均不相同,如屈原真是楚歷五月五日投江,秦歷也只會記作二月五日(據睡虎地秦簡,秦“五月,楚八月”),則端午節只能改期。
最早記錄屈原死於五月五日的文獻,是南朝梁的吳均所作《續齊諧記》。而這本《
續齊諧記》是一本志怪小說集,是講述各種奇聞異事的文學作品。這本書今天早已亡佚,幸虧有一些圖書轉引過它所記載的故事,使得該書中的部分內容得以保存至今。其中有一篇就講了一個關於屈原的故事。這裡抄錄《藝文類聚》卷四《歲時中》對此段故事的引用如下:“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長沙區回白日忽見一士人,自稱三閭大夫,謂日:“君常見祭,甚善。但常所遺,苦蛟龍所竊。今若有惠,可以楝樹葉塞其上,以五彩絲縛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回依其言。後人作粽,並帶五彩絲及楝樹葉,皆汨羅之遺風也。”——這段文字的大意是,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而死,楚地的人就用竹筒裝上米去祭奠他。建武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年號。建武年間,長沙有個人叫區回的,大白天看見個“人”,自稱三閭大夫屈原的,跟他講,區回經常祭祀他,他對此很開心,但是他們祭祀的米很多都被蛟龍搶走了。以後祭祀時可以改用楝樹葉把米包好,再拿五彩絲把它捆上,蛟龍怕這些東西,這樣屈原就能避免手慢無。於是區回就照他說的做了。後人的這些風俗,也都來自這裡。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與《
楚辭》都沒有明確說明屈原投江事件的具體發生時間,最早記錄屈原投江於五月五日是南朝梁吳均所作的神話志怪小說《
續齊諧記》。由於《屈原列傳》存在種種問題,指其不可信的學者頗多。如胡適說,“《史記》本來不很可靠,而屈原、賈生列傳尤其不可靠。”《屈原賈生列傳》矛盾之處甚多,以至被懷疑是司馬遷或後人拼合、杜撰之作。20世紀初,一些學者提出“屈原否定論”時,總結了《屈原賈生列傳》的種種疑點。有很多學者,對《史記》所載“屈原”事跡持懷疑態度:廖平認為,《離騷》的作者是秦朝方士,是寫給秦始皇的“仙真人詩”。胡適認為,《史記》中屈原“理想的忠臣”形象,是漢朝文人改造出來的。在廖平之後,胡適從思想史方面入手,指出屈原即使真有其人,也不會生在秦漢以前。在他看來,屈原是“一個理想的忠臣”,“但這種忠臣在漢以前是不會發生的,因為戰國時代不會有這種奇怪的君臣觀念”。胡適認為,今天“儒教化”的屈原及《楚辭》的始作俑者是“漢朝的老學究”。還有學者認為,《離騷》真正作者是漢朝人劉安或者賈誼。“
絕大多數民俗節日來自日常生活的需要,與英雄人物發生關係往往是人為建構的結果。端午節並非為紀念屈原而設立的節日,但是端午節之後的一些習俗受到屈原的影響。據專家考古考證及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古越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紀念歷史人物說,無論是伍子胥、介子推,或者曹娥、陳臨、屈原等說,學術界大都認為是後世杜撰附會之辭。據考,許多流傳至今的端午習俗也與屈原毫無關係。比如粽子,最早文字記載出自許慎的《說文解字》,食粽子習俗早於屈原去世400多年;西晉周處在《風土記》中稱“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可見古人在夏至也吃粽子,非端午專利。但千百年來,屈原已廣泛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的其中一個傳說,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
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同意了。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里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在《國語·吳語》中,伍子胥死前還有一段戲劇化的情節:“將死,曰:‘以懸吾目於東門,以見越之入,吳國之亡也。’王慍曰:‘孤不使大夫得有見也。’乃使取申胥之屍,盛以鴟鴺,而投之於江。”這裡伍子胥提出的要求是在他死後把他的眼珠摳出來,掛到吳(今蘇州)的東門上,以便親眼看到吳國的毀滅。這個重口味的要求惹得吳王勃然大怒。“鴟[chī]夷”指皮袋子,多用來裝酒。這裡是說把他的屍體裝在袋子裡順流漂走。這段故事未必真實。而伍子胥(被)投江的傳說就來源於這裡。
現存最早的認為伍子胥與端午有關的文獻,就是《荊楚歲時記》的注了。該書在講了屈原的故事後,又說:“《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時迎伍君,逆濤而上,為水所淹。’斯又東吳之俗,事在子胥,不關屈平也”。這裡的“伍君”就是伍子胥,為“迎伍君”而“逆濤而上”卻不幸“為水所淹”的則是曹娥的父親曹盱。然而,這條文獻本身的問題很大。因為《曹娥碑》是一份著名的書法傑作,其摹本至今尚存,其中並沒有“五日”這兩個字。這種一筆一划都會講究保持原狀的書法摹本,其文獻學意義上的可信度是很高的。此外流言中還有一個小問題,那就是吳都在今天的蘇州,蘇州旁邊的江是長江,不是錢塘江。如果伍子胥的屍體真的被拋棄到了江中,那條江也應該是長江。錢塘江確實有過紀念伍子胥的風俗,但那只是因為錢塘江也屬於吳地而已。而流言中所謂的到伍子胥被投錢塘江,則反映了流言編造者歷史、地理常識的匱乏。
此外,從理論上思考一下的話,碑文上說曹盱“逆濤而上”,這應該是在弄潮,而弄潮一般都選擇在有壯觀的大潮的農曆每月月初、月中或月底,很少有人選擇初五這樣沒有大潮的時間來進行弄潮表演的。《荊楚歲時記》的注之所以說這件事發生在五月五日,應該是承襲了《
後漢書》上的說法,而《後漢書》這裡的“五日”二字很可能只是作者或某位傳抄者的筆誤。如果追溯其文獻來源以細細考究,這條材料基本上反而可以作為古人的伍子胥紀念日不在端午節的一條證據。此外,還可以看到,早期文獻中介紹的紀念伍子胥的風俗主要是弄潮,與吃粽子、焚艾草、和雄黃酒等等熟悉的大部分端午風俗根本不搭界。端午是紀念伍子胥的說法,相比紀念屈原說還要缺乏解釋力。
紀念女詩人秋瑾
端午節還曾被定為詩人節,起源主要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和秋瑾。
秋瑾字睿卿競雄,號鑑湖女俠,小字玉姑,浙江紹興人,幼年擅長詩、詞、歌、賦,並且喜歡騎馬和擊劍,有花木蘭、秦良玉在世的稱號。28歲時參加革命,影響極大,在策划起義時為清兵所捕,至死不屈,於光緒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紹興軒亨口英勇就義。後人為敬仰她的詩,哀悼她的忠勇事跡,於是,與詩人節合併來紀念她,而詩人節又是因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定為端午節。
民俗專家
陶思炎說,眾所周知,端午是紀念詩人屈原的節日,但端午真正被定為詩人節,是在60多年前的抗戰年代。當時,曾每年舉行隆重的詩人節慶典。1940年6月10日的端午節,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在重慶舉行了紀念屈原的詩歌朗誦會,會上有人提議以每年的端午為中國的詩人節——這就是詩人節的來歷。後來由於戰爭原因,詩人節紀念活動漸趨式微。陶思炎說,端午節還跟另一位詩人密切相關,她就是現代革命家、女詩人秋瑾。秋瑾6月5日殉國,後人為敬仰其詩作,復哀其忠勇,就將紀念她的活動與詩人節合併舉行,也就是端午節。
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書法名作《
孝女曹娥碑》中這段碑文最早記錄了漢代“孝女”曹娥的故事。孝女曹娥者,上虞曹盱之女也。……以漢安二年五月,時迎伍君,逆濤而上,為水所淹,不得其屍。時娥年十四,號慕思盱,哀吟澤畔。旬有七日,遂自投江死。經五日,抱父屍出。曹娥的這個投江行為,不管是解釋為殉父,還是解釋為貿然打撈屍體,都顯然是不值得提倡的。這裡姑且不看這種愚孝思想,單看故事本身。前面分析過,弄潮的時間一般都是月初或月底。既然曹盱是五月出的事,即使按照五月初一來計算,“旬有七日”是指十七天,那么曹娥投江的時間最早也是五月十七日,屍體浮出水面的時間則更是不早於五月二十二日,很明顯沒辦法與端午節所在的五月五日產生關係。這樣簡單地做一推敲,這一說法便不攻自破了。以上起源說均存在明顯的漏洞,古代學者就已經普遍認識到其不可信了。
紀念勾踐
勾踐是春秋時代後期的越國君主,他也是最早提出以划龍舟來操練水兵的人。越國先是被吳國打敗,勾踐臥薪嘗膽,日夜操練水軍,最後終於打敗吳國,成為新的春秋霸主之一。勾踐操練水軍首創了划龍舟的方式,在江上數艘龍舟奮力向前,人們一邊划槳,一邊對敵作戰。因此,有人認為後世過端午節划龍舟比賽就是為了紀念勾踐。
紀念陳臨
陳臨是東漢末年廣西蒼梧太守。據《初學記˙歲時部》引謝承《
後漢書》記載:陳臨任蒼梧太守,“推誠而理,導人以孝悌。”治理蒼梧,移風化俗,頗有政績。後來陳臨卸任調走之時,蒼梧郡人於五月五日送至東門。人們為了懷念這位政績卓著的地方長官,每年五月五日“令小童潔服舞之,”以紀念陳臨。
龍圖騰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在長江中下游以南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
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說示明,他們有斷髮紋身像龍子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為生活用品的罈罈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群的標誌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的文字記載,漢後其地改為郡縣,此後“百越”這名稱不見於史載。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經歷史發展,大部分百越人已經演變為今漢族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龍的節日:
聞一多在《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中,以翔實的史料考證端午節起源於古代南方百越圖騰祭祀活動,在時間上早於屈原。聞一多還認為,端午最初是包括今江蘇蘇南地區在內的長江下游吳越民族的風俗。東漢後,隨著吳越地域逐漸被開闢,端午作為節日才漸漸傳播到了長江上游以及北方各地。《
端午考》一文指出,古代的越民族以龍為圖騰,為了表示自己是“龍種”身份,他們不僅有斷髮文身的風俗,而且在每年端午這天,舉行一次盛大的圖騰祭。其中便有類似於今天的競渡遊戲,這就是競渡習俗的由來。
其主要理由是:
(一)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水裡常被蛟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
(二)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係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髮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系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蹟。
專家表示,聞一多的考證是比較科學的,近些年來,大量的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我國
兩廣、
福建、
浙江、
上海、
江蘇乃至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以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存。這種文化遺存的族屬,從歷史傳說和地理結合來看,這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文飾和歷史傳說表明他們有斷髮文身的習俗。他們自比是龍子龍孫。這既是他們的節日,也可以說是一個龍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最古老的民俗大節,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游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於春秋之前就有在端午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龍圖騰祭祀的習俗。端午節標誌性食俗是吃粽子,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稻米和竹葉、竹殼、茭白葉等,稻米與竹主要產區在南方地區。浙江河姆渡遺址和田螺山遺址的史前文化證明,早在五千年至七千年前,就有了獨木舟和木槳。而龍舟最初原形是單木舟上雕刻龍形的獨木舟,後來發展為木板製作的龍形船。
夏至說
首倡夏至說者為黃石先生,1963年他在《端午禮俗史》(香港秦興書局1963年出版)一書中提出,端午節如涓涓之水發源於遠古時代,三代匯為川流,秦漢擴為河,唐宋納百川而成湖海。
端午節源於夏至說聞世後,學者吞吐百家,從更廣泛的視野去研究。1983年,劉德謙先生在《端午始源又一說》(《文史知識》1983年5期)中,認為端午來自夏、商、周時期的夏至,且提出端午節中“鬥百草”、“采雜藥”等與屈原無關。
劉德謙在《“端午”始源又一說》和《
中國傳統節日趣談》中,提出三個主要理由:
(一)歲時著作《荊楚歲時記》並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節日風俗,卻把吃粽子寫在
夏至節中。至於競渡,隋代
杜台卿所作的《
玉燭寶典》把它劃入夏至日的娛樂活動,可見不一定就是為了打撈投江的偉大詩人屈原。
(二)端午節風俗中的一些內容,如“踏百草”、“鬥百草”、“采雜藥”等,實際上與屈原無關。
(三)《歲時風物華紀麗》對端午節的第一個解釋是:“日葉正陽,時當中即端午節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節又可稱為天中節。由此端午節的最早起源當系夏至。
2006年12月在韓國首爾舉辦的國際學術會上,中國社科院民族學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何星亮先生,再度完善了夏至說,又提出端午節即夏至。
惡月惡日說
古時我國南北風俗各異,漢代時我國北方人認為,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且有“不舉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嬰兒無論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撫養成人。一旦撫養則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現了“五月到官,至免不遷”,“五月蓋屋,令人頭禿”等說法。據說這一習俗至遲從戰國開始流行,迄至漢代盛行不衰。此俗在漢人王充的《論衡》、應劭《風俗通》以及《後漢書》中,多有記載。
蓄蘭沐浴說
據成書於漢代的《
禮記》中說,端午是源於周代的蓄蘭沐浴。古人五月採摘蘭草,盛行以蘭草湯沐浴、除毒之俗。《大戴禮記?夏小正》“五月……煮梅為豆實也蓄蘭為沐浴也。”屈原《九歌?雲中君》“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南朝梁人宗懍《荊楚歲時記》雲“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此俗流傳至唐宋時代,又稱端午為浴蘭之月。
《大戴禮記》為漢文帝時禮學名家戴德選編的,是研究上古社會的珍貴資料。如果此說成立,端午節在先秦時代已出現,迄今歷時二千餘年可謂淵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