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恐慌

童年恐慌

“童年恐慌”指兒童因面臨巨大壓力,導致了童年缺失,進而出現的一種較強烈的焦慮心態。這種壓力主要來自於父母過高的學歷期望、只注重成績的教育評價以及扭曲的社會價值觀念。在這種情況下,兒童極易扭曲學習動機,產生焦慮情緒,使他們對自我產生極大的不信任,甚至可能導致他們對生活的絕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童年恐慌
  • 外文名:Childhood panic
  • 類別:現象
  • 介紹:因面臨巨大壓力而產生焦慮心態
  • 對象:兒童
  • 提出者:孫雲曉
概述,表現,原因,期望過高,評價指標單一,錯誤的社會導向,措施,

概述

“童年恐慌”是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提出的一個觀念,指兒童因面臨巨大壓力所導致的童年缺失而出現的一種較強烈的焦慮心態。兒童的日常生活中,與學習有關的壓力是他們面臨的最主要壓力,且呈現逐漸增長的趨勢。巨大的學習壓力扭曲了兒童的學業動機和人格發展,導致兒童認知需要缺乏,競爭需要強烈,人際關係不良,使兒童失去快樂,童年過於短暫;而且對於應對能力不足的兒童來說,沉重的學業和發展壓力容易使他們對未來產生不可預知的疑惑和恐懼,致使兒童厭學,厭惡生活,甚至採用極端手段來逃避壓力。我們將這一現象稱為“童年恐慌”。
童年恐慌童年恐慌

表現

第一,“童年恐慌”首先表現在兒童承受著與學習有關的巨大壓力
與學習有關的壓力是兒童日常生活中面臨的最主要壓力。兒童日常對幸福和苦惱的體驗大都與其學習狀況關係密切,學業上的成功往往是他們快樂的主要源頭,學業上的壓力和不成功往往又成為他們煩惱的源頭。
巨大的學業壓力最直觀表現在兒童沉重的書包上。據《北京晚報》報導,沉重的書包甚至壓彎了孩子的脖子。天津市康復醫學會、磁醫學研究會對天津市中小學生書包重量的實地調查發現,一年級小學生的書包重量在3公斤左右,到了國小六年級書包重量就增加到6.5公斤左右,到了中學一年級更達到驚人的9.6公斤,而孩子們頸部所能承受的重量僅在5公斤左右。沉重的書包、不當的姿勢體位、超負荷的學習導致兒童頸椎病高發,嚴重影響兒童正常的生長發育。
近年來,兒童的壓力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兒童的學習負擔越來越重,學習壓力越來越大。兒童做家庭作業的時間持續增長,而娛樂休閒時間以及睡眠時間卻日益減少
而且,兒童的壓力還呈現出下移的趨勢。由於中國小名校考試錄取率遠低於高考,為就讀名牌國小和名牌中學,許多小學生甚至幼兒被迫參加更多地培訓班,以增加應考時的砝碼。公共外語考試本來是對中學以上學生或成人的,可2005年北京的公共外語考試中,小學生卻成了主角。不少兒童從上幼稚園開始,就背負起沉重的升學壓力。兒童被一遍一遍的告知:“不能上重點國小就不能上重點中學,不能上重點中學就不能上重點大學,以後就找不到好工作……”。這個可怕的壓力鏈條將觸角深到天真爛漫的幼兒身上,使兒童感到將來的生活非常地可怕,很小的時候就對未來產生了恐懼。
第二,“童年恐慌”表現在兒童扭曲的學習動機和較高的成就焦慮上。
心理學研究發現,在人的學習過程中,不同的學習需要其效果也是不同的。以學習知識本身為目的的認知需要,是最穩定、最持久的內在需要,而把學習作為競爭的手段從而提高自己在群體中地位的競爭求勝需要,是最消極、最扭曲的學習需要。競爭需要較強的學生攻擊性也較強,他們很難體驗到和諧與快樂,甚至無法接受別人的成功。沉重的學習壓力和激烈的升學競爭扭曲了兒童的學習動機,強化了兒童學習的競爭需要,弱化了認知需要,使大部分兒童喪失了學習的興趣和內在持久的動力,陷入成就焦慮之中。相當多的兒童具有較強的競爭需要,他們將學習看作是一場競爭,把其他同學看作是競爭的對手,他們更關心的是與其他人的比較,總是擔心不能超越別人或被別人超越,因此經常處於緊張不安之中,難以享受學習本身的樂趣,也影響了良好人際關係的建立。
第三,“童年恐慌”還表現在兒童焦慮不安的情緒體驗和較低的心理健康水平上。
當兒童感到周圍環境中有太多的壓力,而兒童又無法迴避這一切時,就會對周圍的一切產生不合理的恐懼反應,嚴重地影響其心理健康水平。相當多的兒童因考試或學業壓力而心情不好、鬱悶和煩躁,部分兒童因此睡不著、不想學習、自卑,還有少數兒童甚至對生活絕望

原因

童年本應是一生中最美好、最快樂的時光,而如今卻變得如此沉重,充滿了壓力、緊張,甚至絕望。反思“童年恐慌”現象產生的原因,是採取相應措施解決問題的重要前提

期望過高

父母過高的學歷期望和不當的教育方式是導致“童年恐慌”的一個直接原因。
調查發現,父母對兒童的學歷期待與現實可能性嚴重脫節。絕大多數父母希望孩子獲得大專以上學歷,一半以上的父母希望孩子讀到博士學位,但大學擴招到今天,高校入學率也只在19%左右,能獲得博士學位的更是少之又少。如此高的期望和要求,對於大多數兒童來說,是絕對不可實現的,因此,很多兒童成“失敗者”,喪失了自信,陷入恐慌和痛苦之中。
另外,父母不當的教育方式也渲染了壓力和恐慌氛圍。不少父母對教育規律知之甚少,教育方式簡單,在與孩子的日常交往中不考慮孩子的壓力承受能力,將成人的恐慌心理直接轉嫁到孩子身上。例如,當孩子考試沒考好時,不少父母就會警告孩子將來沒有好工作、沒有好前途。

評價指標單一

教育評價指標單一,學校過度追求升學率,是導致“童年恐慌”的重要原因。
一些學校把提高升學率排在最重要的位置,將升學率放在最重要位置的學校,對學生的評價也必然集中在學習成績上。評價指標的單一,不僅導致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將過多的精力用在提高學生學業成績的重複、低效, 甚至無效的勞動上,而且使學生髮展中許多真正重要的方面常常被忽視,限制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剝奪了孩子生活中的許多樂趣,也使孩子喪失了釋放負面情緒,緩解壓力的渠道。

錯誤的社會導向

社會上扭曲價值觀念和輿論導向是導致“童年恐慌”的深層原因
社會普遍存在的一些浮躁心態和狹隘的成功標準給兒童帶來了負面影響。如媒體對高考狀元的熱捧和對十幾歲孩子考大學的宣揚,都將追逐“所謂”成功的壓力直接對準了兒童,使兒童對未來望而生畏,內心恐慌不已。“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這句口號,被廣泛的誤導成競爭越早越好,完全背離兒童的身心特點和教育規律。據《中國教育報》和《中國青年報》報導,幼稚園教育出現了國小化傾向,天津河西區一所幼稚園已開始應父母要求教孩子用豎式算3位數的加減法,而這是國小二年級的課程。上海一所國小名校招生不到300人,報名達3000人之多,6歲的孩子被父母逼著識更多的字,解更多的題。“橘、凳、醬、藕、墨”這些原在國小三年級才會學到的字,也出現在《學前500字》之中。天津一個叫靳美琪的小女孩,因為總聽父母說要去參加名牌國小的考試,夜裡做夢還在說算術題。後來,甚至掉起了頭髮,開始是一根一根的掉,後來就一片一片的脫髮了。媽媽帶著她去看病,結論是精神緊張所致。
現在兒童獲取信息的渠道非常豐富,他們對現實的了解越來越多。但是,兒童由於思維能力的局限,缺乏對成人世界信息的綜合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缺乏足夠的心理承受力和應對能力,因此更容易對某些負面信息產生恐慌。

措施

“童年恐慌”是一個社會問題,它的解決是一個系統工程,既需要教育體制的改革,也需要社會環境的改善。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健康人格,而實現這一目標的根本措施是,在國家的強力主導下,深化教育改革,學校、家庭、社會密切結合,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並建立起素質教育的評價體系,真正實現均衡教育和教育公正。全社會要樹立起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確立行行出狀元、在任何勞動崗位都能實現人生價值的觀念,營造平和的教育氛圍。社會不再將學歷、文憑作為用人的惟一標準,家庭以平常心對待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學校教育重在學生素質的全面培養和提高。只有這樣才能為兒童營造幸福、快樂的成長環境,才能使兒童對學業和未來發展不至於有太大壓力,不會感到太多恐慌和不安,使童年成為孩子一生幸福、快樂的源頭
共青團少先隊作為中國青少年兒童的民眾組織,在解”童年恐慌“問題,還給孩子快樂童年方面,應該而且能夠發揮積極的作用
第一,少先隊是兒童快樂的集體,是捍衛童年的陣地
快樂的童年,是每個兒童與生俱來的權利。兒童,尤其是獨生子女的快樂體驗、快樂發展離不開群體,只有在群體中才能充分實現。中國共產黨委託中國共青團領導少先隊組織,而少先隊作為兒童的民眾組織,首先應該成為兒童快樂的集體,滿足兒童對快樂的心理需求,讓每個孩子在集體中體驗到快樂。在這方面,全國的共青團和少先隊組織已經創造了豐富的經驗,例如共青團中央和全國少先隊工作委員會開展的“中國少年雛鷹行動”、“中學生素質拓展計畫”、共青團北京市委開展的“陽光心語”等活動,都廣受中小學生歡迎。這裡簡要介紹一下上海市少先隊開展的“創建快樂中隊集體”活動經驗
2002年8月,上海市少先隊工作委員會在全市中國小發起了“創建快樂中隊集體”的活動。該活動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讓孩子在少先隊集體生活中享有一個幸福的快樂童年,並在其中獲得健康的快樂發展。快樂隊建的內容包括:快樂的共同目標、快樂的民主組建、快樂的民主管理、快樂的自主活動、快樂的探究學習、快樂的奉獻服務、快樂的環境陣地、快樂的團隊銜接、快樂的評價激勵和快樂的民主輔導
泗塘第二中學的“我快樂”中隊,提出了“你快樂、我快樂,共同創建五快樂”的快樂目標。一要讓每個人的眼睛快樂,他們的口號是“用你明亮的眼睛,捕捉最美的瞬間”。他們將教室環境的改善作為讓眼睛快樂的第一步,繼而又開展了“火眼金睛”活動,用自己的眼睛來發現社會上的不和諧並及時加以美化。二是讓每個人的耳朵快樂,口號是“耳聽八方,感受快樂”。他們開展了“文明止噪”活動,讓耳朵清淨下來;休息時間播放音樂,讓耳朵高雅起來;創立了“每日聚焦”新聞社,讓耳朵也關心起“窗外事”。三是讓每個人的四肢快樂,口號是“手動動、腳動動、動中取樂,其樂無窮”。面對單調的娛樂活動,他們讓“時光倒流”,重拾起父輩們兒時的遊戲;他們發揮自己的創造力,自編“快樂室內操”。四是讓每個人的頭腦快樂,他們的口號是“動腦筋、好學習,獲取知識真快樂”。“金點子俱樂部”是難題的匯聚地,更是成功的體驗場,“電子小報”是知識的樂園,也是創意的天地。五是讓每個人的心情快樂,他們提出的口號是“主宰自己的心情,做快樂的小主人;使自己心情快樂的同時也想著使他人的心情快樂起來”。“心語心愿”是敞開心扉、暢快交流的地方,“寧靜港灣”是調整心態、尋求心理平衡的心理諮詢陣地。在快樂的中隊集體中,兒童們一起探索快樂、體會快樂、分享快樂,宣洩掉壓力和煩惱,真正擁有了快樂的童年。
第二,少先隊是兒童自主的天地,為童年提供自由發展的空間
童年需要自由發展的廣闊空間,在每個兒童心裡,都渴望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能夠自由飛翔的天空。而只有獲得充分的自主自由,兒童才能享受充分的快樂。少先隊作為兒童自己的組織,是兒童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自由地參與活動的快樂天地。在這方面少先隊也做出了很好的嘗試。
兒童的學習負擔不僅僅來自學校,也來自家庭。當許多父母給孩子布置了超量的作業時,上海汽輪國小的少先隊員們以主人的姿態,與父母協商合理地安排學習生活。如畢業班的王越同學與父母一起制定“作業平衡計畫表”,在保證學習質量和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大大減少了作業量,僅一個月就多獲得了19個小時的自由支配時間。
為了滿足兒童自由發展興趣愛好,展示自我,發揮自我潛能的渴望,上海市上南路國小將創辦學生社團的主動權還給孩子,創建了“紅領巾社團”,從報名到組建社團、競選社長、制定章程、設計章目、活動開展等每一個環節都體現兒童的自主自動。社團活動充分尊重兒童的興趣愛好,全校18個社團都是在民意調查和自願報名的基礎上組建的;社團中沒有年齡限制,不同年齡的兒童在一起相互交流,更激發了兒童的興趣;社團的活動內容由兒童提出,自主選擇,社團的導師只進行一些必要的指導,而且導師也由兒童自己聘任,實現雙向選擇。社團活動成功地為兒童搭建了興趣培養和個性發展的舞台,真正實現了以兒童的發展為本,使童年變得多姿多彩。更值得欣喜的是,少先隊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雛鷹爭章”活動,成為許多學校全面評價學生的新體系。
第三,少先隊是動員和凝聚社會資源紐帶,是快樂童年的強大支持系統。
兒童的快樂,兒童的成長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兒童問題的解決不是學校或教育系統單獨努力可以完成的,需要全社會一切力量的配合與協作。共青團少先隊作為一個民眾組織,能夠動員和凝聚各類社會資源,共同關注兒童問題,為兒童的成長服務。
廣大兒童的父母是共青團少先隊為兒童服務的最可靠的同盟軍合作者。每一位父母都非常關注孩子的成長,每一位父母都可以成為兒童組織的志願者。為了動員父母支持團隊的工作,上海市盧灣區第三中心國小採用向父母述職的制度,每學期末讓中隊輔導員用各種形式向父母介紹中隊的特色,展示中隊的活動,讓父母看到孩子在少先隊組織中的快樂和進步,得到了父母對少先隊工作的肯定、信任和鼓勵,為孩子贏得了參與活動的時間和機會。上海市上南路國小還嘗試依託父母的社會資源,拓展紅領巾社團活動的校外實踐基地。比如有的父母是藥物研究中心的工程師,有的父母是煉鋼廠的技術人員,有的是託兒所所長,這些父母的工作地點就成了社團成員的實踐基地,拓展了兒童活動的空間,開闊了知識視野,更好的滿足了兒童成長的需求。
社區是兒童生活學習的重要空間,少先隊作為兒童的民眾組織和自主性組織,要讓兒童擁有快樂的童年,必須承擔起在社區教育兒童的職能。社區少先隊的組建就是少先隊整合社區教育資源的有益嘗試。上海市靜安區開創了少先隊的組織建設進社區,少先隊的輔導隊伍進社區,少先隊的自主活動進社區的“三進”工作模式,形成了有效的社區少先隊工作機制,充分發揮了社區在教育兒童中的時間和空間優勢,調動社區的各種教育資源,促進兒童素質的全面提高,滿足了兒童快樂生活的需要,讓孩子在社區找到了童年。
快樂的童年是一生幸福的營養。兒童的成長是不能等待的,兒童的名字不僅僅是明天,而首先是今天。積極應對“童年恐慌”問題,捍衛孩子快樂的童年,是全社會的重大責任,需要一切關心下一代的人們緊急行動起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