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社會學名詞)

集體(社會學名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集體,是一種組織形式團體,具擁有一定的活動範圍,共同的經濟基礎、思想基礎、政治目的和共同的社會利益。分社會性質團體和國家機構性質的團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集體
  • 外文名:collective 
  • 類別:社會學名詞
  • 闡釋:人合起來的有組織的整體
  • 反義詞:個人
集體,概念,闡釋,相關研究,集體問題的研究,研究歷程,集體的特徵,發展模式,意義,相關名言,相關事例,

集體

概念

是一種組織形式團體,具擁有一定的活動範圍,共同的經濟基礎、思想基礎、政治目的和共同的社會利益。分社會性質團體和國家機構性質的團體。社會性質團體像一個黨派,一個班級,一個隊伍,一個民族。國家機構性質的團體是一種所有制形式,像一個村集體,一個工廠集體,一個教育機構,一個醫院,一個銀行,一個縣政府,一個電力集團,一個部隊等。在這種組織形式中,其組織成員的結合對群體和個人都有意義,擁有共同價值、共同活動目的和任務。其人際關係對個人有意義、對社會有價值。從人類歷史的發展來看,群體是從部落的一部分家庭產生的。但是,並非任何群體都是集體,只有具有高度團結、高水平的整合能力、有團隊精神傾向並且有高度組織能力的群體才能稱為集體。因此,一個班級、一個生產單位產生之後,需要經過一定的發展時期才能成為一個集體。由此可見,集體是群體的一種,是群體發展的高級階段。
憲法中第十條規定:“城市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集體土地是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也叫做勞動民眾集體所有的土地。這裡的集體,是專指鄉(鎮)、村,村民小組等類同性質的農業集體經濟組織對土地的所有權。

闡釋

人合起來的有組織的整體,跟“個人”相對。 比如:一個公司的人綜合在一起成為集體,集體的表現為多數人在一起互相工作,合作。因為人是社會的人,人必須在集體中生存和發展。應當適當限制人性中的某些惡,比如欲望等的極度發揮對集體利益的影響。換句話說,就是個人在行使自己的權利的時候應當顧及某些集體的規則,比如法律等。管理心理學認為,集體是群體發展的最高層次。它不同於一般群體。集體的特點在於,其成員之間不僅有著共同的目標,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活動,而且彼此之間聯繫密切,具有鮮明的組織任務,成員不僅要認識到群體活動對個人和本群體的利益,而且還要認識到對組織、對整個社會的意義。在集體中,成員之間彼此建立有穩定合作和相互友愛的關係。例如,學校的班級、部隊的班、排、連隊,工廠的車間、班組等都是集體。
多個個體為了實現某些功能而通過互動形成的立體結構。集體是由個體形成的,以實現功能為目的,個體之間有互動,集體的結構是立體的即個體之間是存在相互制約和不平等的。
個人從屬於群體,個人利益應當服從群體利益。是共產主義和無產階級世界觀的重要內容。其科學含義在於當個人利益和群體利益發生矛盾的時候要服從群體利益。一切行動和言論以群體為重個人為輕。

相關研究

集體問題的研究

蘇聯社會心理學家認為,集體問題是馬克思主義社會心理學中的一個特殊問題。傳統社會心理學一般不研究這樣的問題。其原因是:①傳統社會心理學是在西方資本主義條件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遵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社會是不大可能產生像集體這種高級類型的人類共同體的,最多只能產生集體的雛形。因為集體勞動在資本主義社會任何一種組織中都不可能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礎上的自由勞動。真正的集體性只有在社會主義社會中才能實現,真正的集體組織形式只有在社會主義社會才能產生。因此,在傳統的社會心理學面前,根本就沒有集體這樣的研究客體。②傳統的社會心理學沒有一個研究群體的確切理論,即首先應該從共同活動的觀點來研究群體。這與西方社會心理學的一般方法論立場有關。西方社會心理學家主要在實驗室條件下研究小群體,不分析群體活動的內容方面,因此不會提出集體的問題。
然而,在社會主義條件下,集體作為勞動者在社會生活一切領域(生產、文化和科學系統、教育、運動等領域)中的基本組織形式,不僅成了馬克思主義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實際上幾乎一切社會科學(哲學、倫理學、法學、教育學、社會學、經濟學等等)把分析社會主義社會中的集體現象作為自己的研究的方面。社會心理學則著重研究集體成員相互關係和相互影響的社會心理現象,其中包括集體的團結、集體成員間的相容性、心理氣氛、集體成員對集體的知覺、個人在集體中的自我感覺、自尊以及與集體前途相聯繫的個人前途等方面的問題。

研究歷程

蘇聯心理學有較長的研究集體問題的歷史和傳統。1921年Β.Μ.別赫捷列夫出版了《集體反射學》一書,把研究集體和群體的發生、發展和活動以及集體中個人間的交往作為研究對象。但是,在20年代對集體問題的有成效的研究觀點,並不是在社會心理學領域,而是在教育學領域中最先形成起來的。到了30年代,對集體的研究主要是與Н.κ.克魯普斯卡婭和A.C.馬卡連柯聯繫在一起。他們在解決集體教育問題的同時,還明確提出應由社會心理學專門研究的那些問題。馬卡連柯認為集體的最主要的特點並不是任何的共同活動,而是對社會起積極作用的、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那種共同活動。因為集體之所以能夠產生,正是因為它能團結人們去完成對社會明顯有益的活動。因此,集體作為一種特殊群體,其首要的特點就是它的傾向性。他還指出,集體不是一個封閉系統,它包含在社會關係的整個體系之中。因此,只有在集體的目標和社會的目標一致的情況下,集體的行動才能獲得成功。這些想法實質上提出了蘇聯社會心理學關於集體理論的一些基本原則問題,對以後蘇聯社會心理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50~60年代對集體問題的研究作出貢獻的有κ.κ.普拉托諾夫、Ε.С.庫茲明、Л.И.烏曼斯基、Ε.Β.肖洛霍娃、Α.Β.彼德羅夫斯基等人。

集體的特徵

蘇聯社會心理學家比較一致地認為集體具有以下 4個本質特徵:①集體是人們為了達到社會讚許的某個目標而形成的聯合體;②這種聯合體具有自願的性質,但決不能把這種自願性理解為集體形成的自發性,因為群體不單單是由外部情況決定的,對參加群體的個體來說,群體已經成為一種在共同活動基礎上積極建立起來的關係系統;③集體的最重要特點是整體性,表現為它總是活動的某種系統,具有自己的組織、職能分工、一定的領導和管理機構;④集體是成員間相互關係的一種特殊形式,這種形式保證著成員的個性發展,而且成員的個性發展和集體的發展協同進行、互不牴觸,即個性的發展是隨著集體的發展而發展的。

發展模式

蘇聯社會心理學家大都認為,集體是分階段發展形成起來的。目前,在蘇聯社會心理學中存在著幾種有關集體發展的模式。最流行的一種模式包含在彼德羅夫斯基提出的“群體積極性分層概念”之中。這種理論把群體看成是由3個層次構成的。每個層次有一定的原則,依據這些原則建立群體成員間的關係。在第1個層次上,人際關係是建立在直接接觸、情感聯繫基礎上的比較表面的關係,如好感和反感、群體的相容、動作的協調、接觸的難易、趣味是否相投、受暗示性大小等等。在第 2個層次上,人際關係是以群體共同活動的內容與價值為中介,人與人的關係表現為把別人看成是群體共同活動的參與者,工作上的同志。在第3個層次上,所有成員都接受群體共同活動的統一目的,並在此基礎上發展群體的內部關係。這是群體內人際關係發展的最高水平,正因為達到了這一水平,群體才變成了集體。在這3個層次之間存在著相互聯繫,構成了集體中人際關係的多級結構,這種結構稱為層次測量結構。
近幾年來,蘇聯社會心理學家對集體的特殊社會心理參數進行了實驗研究,這些參數主要包括:團結作為價值定向一致集體成員自決團隊精神自居作用、人際選擇動機的社會重要性,集體對成員的高度參照性、對協同活動的結果承擔責任的客觀性等。這些研究證實,西方社會心理學中的群體動力學派以及其他學派所揭示的小群體中的人際相互關係的規律性不適用於集體,集體的社會心理規律根本不同於在低水平發展的群體中起作用的規律性。

意義

研究社會主義社會中的集體問題具有重要意義:①描述與分析集體這種群體的最發達的形式,為研究其他各種群體提供了一把鑰匙。②克服與彌補了傳統社會心理學只研究群體而不研究其高級形式──集體的弊病,從而為社會心理學的理論與實驗研究開闢了新的途徑。③把集體作為群體發展的一個獨特水平來揭示,為建立嶄新的群體分類提供了理論根據。④提出集體概念能促進像群體和個人間的相互關係等問題的研究,並且個性形成過程也能得到新的解釋,因為集體對個性特性的形成無疑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相關名言

1、人,力不如牛,走不若馬,而牛馬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荀況?
2、眾志成城,眾口鑠金。——《國語·周語》?
3、眾擎易舉,獨力難成。——諺語?
4、人們在一起可以做出單獨一個人所漸能做出的事業;智慧、雙手、力量結合在一起 ,幾乎是萬能的。——美.韋伯勘探特
5、個性和集體融合起來,不會失去個性,相反,只有在集體中,個性才能得到高度 的覺醒和完善。——法.巴比塞
6、單獨一個人可能滅亡的地方,兩個人在一起可能得救。——法.巴爾扎克
7、事實上我們全都是些集體性人物,不管我們願意把自己擺在什麼地方。—— 德.歌德
8、誰若與集體脫離,誰的命運就要悲哀。——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
9、個人之於社會等於身體的細胞,要一個人身體健全,不用說必須每個細胞都健全。——聞一多
10、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幹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 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鋒
11、一堆沙子是鬆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以後,比花崗石還堅韌。 ——王傑
12、樹立高度的團隊精神思想,即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思想。——陶 鑄
13、個人的幸福只能包括在集體的勝利中,因為個人不過是大海中的一滴水,誰能從 苦海中撈出一滴甜水?——吳運鐸
14、單人是軟弱無力的,就象漂泊的魯濱遜一樣,只有同別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 許多事業。——叔本華
15、人不可能孤獨地生活,他需要社會。——歌德
16、人只有在人們中間才能認識自己。——歌德?
17、理想對我來說,具有一種非凡的魅力。我的理想……總是充滿著生活和泥土氣息。我從來都不去空想那些不可能實現的事情。誰若認為自己是聖人,是埋沒了的天才,誰若與集體脫離,誰的命運就會悲哀。集體什麼時候都能提高你,並且使你兩腳站得穩。----美.韋伯勘探特

相關事例

大地的兒子
古希臘神話中有一名著名的英雄叫安泰,是地神蓋婭的兒子,他的力量在於, 每當同敵人決鬥而遇到困難便往地上一靠,於是就取得了新的力量所以沒有哪一個英雄能與 他抗衡。可是他有一弱點,就是不能離開地面。海格立斯注意到了他的弱點,在交戰中把他 舉到空中,使他無法再靠近地面,在空中把他扼死了。我們每一個革命青年,每一個革命同 志,一定要熱愛集體,熱愛民眾,一刻也不能脫離集體,一刻也不能脫離民眾。只有把自己 和革命集體,和人民民眾密切聯繫在一起,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