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變型創新是經濟術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突變型創新
- 類型:經濟術語
突變型創新是經濟術語。
突變型創新是經濟術語。內容根據創新的過程是量變還是質變,可分為漸進型創新和突變型創新。突變型創新是一種快速的、急風暴雨式的創新,其特點是對現有系統進行力度較大的衝擊,創新程度很大,但過程不是很長,一般都是在一個較短的時間...
漸進型創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根據創新的過程是量變還是質變,可分為漸進型創新和突變型創新。漸進型創新是指通過不斷的、漸進的、連續的小創新,最後實現管理創新的目的。比如,針對現有產品的元件作細微的改變,強化並補充現有產品設計的功能,至於產品架構及元件的連線則不作改變。日本的企業多採用這種漸進式管理...
《公司財務與創新的實證研究》是一本2022年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毅。內容簡介 以公司財務與創新為研究方向,從融資約束、現金持有、股權融資、異質債務等方面分析對企業創新的影響,把握住上述關鍵科學問題,幾個問題的內在機制在理論與邏輯上科學合理。運用科學嚴謹的實證研究方法,基於上市公司的樣本進行...
《利用被引科學知識突變識別突破性創新》是2017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金柱。內容簡介 突破性創新識別對規劃技術發展方向、規避潛在落後技術、最佳化研發布局等具有重要意義。科學知識突變為引導技術創新突破發揮了基礎性作用,而科學知識突變從哪些方面誘發、如何誘發突破性創新發生還需深入研究。本書以專利引用科學...
《現代企業組織管理創新》是2007年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肖旭。本書綜合性地介紹了組織管理方面的前沿理論和發展趨勢,並以邏輯為基礎將其整合成一個完整的體系,這樣便於讀者系統地把握組織管理創新的脈絡。內容簡介 《現代企業組織管理創新》的特點可歸納為綜合性、系統性和實踐性。書中的一些內容雖然在...
一、智慧型手機是基於平台的開放式創新的典型模式 二、平台的實質是激發創新活力和集聚創新成果的網路 三、製造業企業轉型可借鑑基於平台的開放式創新經驗 四、促進基於平台的開放式創新的政策建議 更加重視漸進式創新 一、漸進式創新與突變式創新 二、借鑑日本漸進式創新的經驗 三、更加重視漸進式創新 深度利用國際創新...
《技術突變下後發國家自主技術創新戰略研究》是2014年2月1日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世龍、馬尚龍。內容簡介 《技術突變下後發國家自主技術創新戰略研究》在技術進步路徑視角下建立產業生命周期分析模型,比較技術突變下不同技術進步時序國產業生命周期差異及在同一時期不同技術時序國所處的不同產業發展周期階段,...
產業創新是指某一項技術創新或形成一個新的產業, 或對一個產業進行徹底改造。產業創新在許多情況下,並不是一個企業的創新行為或者結果,而是一個企業群體的創新集合。動力來源 產業創新是對舊產業結構的創造性破壞。創新理論的奠基人熊彼特把創新比作生物遺傳上的突變,“這類似於生物學上的突變理論,即不斷從體系...
技術創新通過嫁接、耦合、雜交而產生。既有遺傳、更有變異,且伴隨有混沌、中斷、湧現與突變的複雜過程。從技術進化漫長歷史考察,還存在路徑依賴、點斷平衡和遺傳漂變等複雜現象。本書從歷史的維度研究技術創新演化過程與演化規律,把技術創新放在歷史長河中去考察,系統地分析了技術創新作為一個系統的進化過程與進化...
基於灰色DEA模型的河南省科技創新投入-產出效率研究 河南省農業信息化水平評價 第二篇 創新能力篇 基於突變檢測的國際技術創新研究熱點和趨勢分析 企業持續創新能力內涵與特徵分析 企業持續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與模糊綜合評價 企業持續創新影響因素的因子分析 創新型企業持續創新能力分析與培育策略 創新型企業的要素...
《破壞性創新與在位企業執行困境的突破》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目錄 第1章 導論 1.1 全球化經濟條件下企業環境的變化趨勢 1.1.1 環境的快速變化給模仿式競爭帶來的挑戰 1.1.2 市場環境的變革與企業創新 1.1.3 破壞性創新與企業狀態的突變 1.2 本書研究動機 1.2.1 破壞性創新與企業執行力...
《2023年度(第二批)上海市創新產品推薦目錄》是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根據《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關於開展2023年度(第二批)編制申報工作的通知》(滬經信技〔2023〕640號)和《上海市創新產品推薦目錄編制辦法》等相關要求公布的推薦目錄。發展歷史 2023年11月29日,經過前期準備、企業申報、材料初審、專家評審...
此後所發展的平板影印培養法在微生物遺傳學中用於篩選不能在某種條件下生長的突變體的研究中有重要作用。DNA分子上的每一個部分發生突變的頻率並不相同,在某些位點發生突變的頻率遠遠高於平均數,這些位點稱為突變熱點。突變熱點的形成與自發突變機制有關。自發突變就其所產生的突變型特性來說,自然發生的和由人為突變...
技術系統包括分析基因在原核、真核及哺乳動物細胞內表達,並通過技術創新,保證分析體系的有效性和定量分析的可操作性。同時通過探討HNPCC中Muir-Torre Syndrome的分子基礎,綜合研究突變-功能結構域相互作用改變-疾病的臨床表現,揭示MLH1、MSH2基因型和表型的關係。本項目的實施不但可以加深對HNPCC發病機制的認識,對...
《創新,向未來》是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埃森哲中國。內容簡介 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中,行業顛覆已經成為持續存在的新常態。企業應對風險和不確定性,創新勢在必行。對於轉型領軍者來說,創新不是對危機的應急之策,而是面向未來的先見之明。《創新,向未來》探討了中國企業面向未來管理...
提出了基於分子空間結構特徵的等效變胞機構的設計方法、基於分子異構特徵的變胞機構構態組合方法、基於分子化學反應特徵的變胞機構生成方法、基於DNA分子突變特徵的變胞機構的構型演化。並提出了基於分子結構特徵的變胞變換描述及運算方法,藉助數學工具進行變胞機構設計。這些變胞機構的創新設計方法,將多樣化的微觀世界的分子...
毛照昉,運營與供應鏈管理系教授,研究方向為運營管理、精益供應鏈管理、智慧型製造、管理創新等。簡要情況 運營與供應鏈管理系 教授 研究方向:運營管理、精益供應鏈管理、智慧型製造、管理創新等 教育與工作經歷 學術兼職 [1] 國際生產與運作管理學會(POMS)原副主席(分管亞澳地區)[2]管理科學與工程學會工業工程與管理...
3.5.1 技術突變型創新路徑 53 3.5.2 技術植入型創新路徑 54 3.5.3 技術套用型創新路徑 56 3.5.4 技術融合型創新路徑 57 3.6 四種路徑對企業自主創新的啟示 58 3.6.1 自主創新及其與新興技術的關係 58 3.6.2 技術突變型新興技術與原始性自主創新 60 3.6.3 技術植入型新興技術與移植式自主創新 ...
《網際網路+:傳統企業的自我顛覆、組織重構、管理進化與網際網路轉型》是國內首部關於“網際網路+”的著作,在準確解讀國家“網際網路+”戰略深刻內涵的基礎上,從企業管理和經營的角度,深刻地闡述了傳統企業如何通過自我顛覆、組織重構、管理進化、創新變革和跨界融合來制定“網際網路+”戰略和行動計...
訪問學者 2015.1-至今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管理系 副教授 研究領域 現代企業管理, 企業生命周期設計, 企業組織創新, 農業企業組織運營 主講課程 《管理學基礎》 《現代企業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 《廣告學基礎》 《項目管理》 《組織行為學》(MBA課程)《管理溝通與談判》科研項目 出版著作 發表論文 獲獎情況 ...
第一, 有利於減少風險。率先行動者面臨著技術創新能否成功, 技術轉化為產品是否具有市場或市場不穩定, 產品或工藝反映的要素質量發生了變化,技術突變等方面的危險。而技術追隨者則可以避免這些風險或減少此類風險的機率。第二, 有利於節約成本。追隨者企業可以把用於新技術研究開發的部分費用用於支付率先行動者的技術轉讓...
檀潤華主要研究方向為技術創新過程與方法、發明問題解決理論、創新設計、定製設計等。人物經歷 1958年,檀潤華出生於河北省任丘市。1982年5月,從河北工學院機械系畢業,獲得學士學位。1985年,從河北工業大學機械工程一系機械製造工藝及設備專業畢業,獲得碩士學位。1985年1月至1994年5月,任河北工學院機械系助教、講師...
針對EGFR exon20ins突變型晚期NSCLC的中國原研創新藥 EGFR 20號外顯子插入突變(EGFR exon20ins突變)作為原發少見突變,其發生率約占非小細胞肺癌的2%-4%。EGFR exon20ins突變因插入片段的位置與長短不一,導致亞型繁多、異質性強,加上EGFR exon20ins突變結構特殊,對現有的一至三代EGFR TKI均不敏感,放化療...
5.2.2 從引進路線到自主路線的“突變”5.3中國工業的技術能力基礎及其與技術引進的關係 5.3.1分析技術能力基礎與技術引進關係的理論視角 5. 3.2中國鐵路裝備工業的技術能力來源 5.3.3大規模引進與中國工業技術能力之間的互動 5.3.4兩員“女將”的故事 5.3.5 自主技術的重生 5.4中國鐵路激進創新的動力 ...
”也是在這種意義上,要探討企業家才能與企業規模之間的關係,並且要進一步指出:企業家的制度創新能力或許是在未來幾十年內限制中國企業規模的最關鍵因素。監督方式 限制企業規模的企業家能力,其實就是企業家協調那些通過契約方式參與分工的人群的能力。現代制度分析則強調:契約方式(從而企業的規模)是社會博弈的結果,...
任何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在他整個的一生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失誤,但他們那種創新的精神,求實的態度永遠值得後人學習和讚美。單向轉移和F因子 1952年海斯(W.Hayes)的意外發現動搖了"細菌同宗配合"觀點,使細胞接合的研究又轉向正確的方向。海斯在重複萊德伯格和塔特姆的細菌雜交實驗之前,分別用高劑量的鏈黴素來處理A品系和...
67.高 宇、高山行、楊建君,知識共享、突變創新與企業績效-合作背景下企業內外部因素的調節作用,研究與發展管理,2010.2,P56-63 66.謝 言、高山行、江旭,外部社會關係能否提升企業自主創新?一項基於知識創造中介效應的實證研究,科學學研究,2010.5,P777-784 65.高 宇、高山行,企業戰略導向與管理者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