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窿(建築學名詞)

穹窿(建築學名詞)

呈半球形或近似半球形的由多個曲面體組成的頂蓋;見"穹隆"。

簡介,分類,

簡介

一種建築的構造,又稱穹頂、拱頂、圓頂,常指寬大的廳堂上空所修築成圓球形和多邊曲面的屋頂蓋,有的中央留有圓洞供採光用。它是古羅馬建築和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重要造型特徵
內表面呈半球形或近乎半球形的多面曲面體頂蓋,古代多用磚、石、土坯砌築。
建築物的穹窿頂在古代先出現於亞述、波斯和埃特魯里亞,後在羅馬得到完善和發展,文藝復興時成熟,巴洛克以後繁榮。中國的穹窿頂出現於公元前 1世紀的漢代。因為磚石有防腐、耐壓的特性,穹窿頂在中國歷史上長期作為墓室頂蓋的一種形式。在地面建築上,穹窿則用於某些磚塔的頂部以及後來的清真寺的窯殿中。穹窿頂築在地下時一般跨度為3米左右,發展到地面上砌築時,頂跨有達12米以上的。

分類

穹窿按砌築方法,大致可分為拱殼穹窿和疊澀穹窿兩類:
拱殼穹窿  大體可分四種:①球面穹窿。矢高較小的球面體穹窿,雖置於方形平面上,但無明顯的接縫脊線,猶如現代的雙曲扁殼,如河南省洛陽燒溝漢墓。②對角脊穹窿。置於方形平面上矢高較大的穹窿,由四塊三角形曲面體組成,在對角上形成明顯的接縫脊線,多見於東漢墓室。③盝頂穹窿。置於長方形平面上有對角脊的一種穹窿,由於其頂部中央採取一個長方形封頂方式,猶如盝頂建築而得名,始見於東漢,如甘肅省武威縣雷台漢墓。④十字脊穹窿。由四塊三角形曲面體組成,但曲面體是抹角砌築而成,其脊線相交於方形平面每邊的中點,從而形成十字形脊縫,脊線不如對角脊穹窿突出,出現於三國、兩晉時期。
疊澀穹窿  以疊澀方式砌築,形式及結構上的受力狀態同拱殼穹窿有很大區別。疊澀頂形式很多,有對角脊、多角形和圓形穹窿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