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甘肅省東南部。三國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一度設秦州。因秦邑而得名,從此有“秦州”的名稱。清世宗雍正7年(1729年),升為直隸州。州治秦(今甘肅省天水...
唐為秦州上邽縣。元為秦州成紀縣。明廢成紀入秦州。清雍正七年(1729年),秦州升為直隸州,隸甘肅承宣布政使司。民國二年(1913年)2月,秦州直轄地改為天水縣,...
三國魏文帝黃初元年,分隴右置秦州,始有秦州之名。北宋時置天水郡。明朝至清朝雍正元年廢成紀,秦城由秦州直接管轄。清代將秦州升為直隸州,治所在秦城。民國二年(...
旋調補秦州直隸州三岔鎮(今甘肅天水市境)州判,兼管軍糧、鹽、茶。為官清廉,分文不貪,還倡捐創辦書院。審案不用杖刑,悉得其情;誤罹法網者不治重罪,冤屈者...
元代,秦州轄成紀、秦安、清水3縣。明代,秦州轄秦安、清水、禮縣3縣。清雍正七年(1729年),秦州升為直隸州,直隸甘肅省,轄秦安、清水、兩當、徽縣、禮縣5縣。...
《直隸秦州新志》和《天水縣誌》均有東柯河口曾是上邽縣治的記載。《天水縣誌》上說:“上邽故城,在縣城(今秦州區)東五十里,即今東柯谷。秦武公十年代邽戎...
王權晚年閉戶著書,80歲時,突患中風致癱,但讀書寫作仍未停止。著《笠雲山房古文集》、《秦州直隸州新志》(與任其昌合纂)等著作10餘種。...
著有《笠雲山房古文集》、《笠雲山房詩集》、《秦州直隸州新志》(和秦州任其昌合纂)、《輿地辨同》、《辨同錄》、《典日方》、《訪剩》、《童雅》、《...
清世宗雍正七年(1729年),升秦州為直隸州,清水屬之。上邽民國時期 編輯 民國初年,廢秦州設定渭川道,清水為其所轄。民國16年(1927年),改渭川道為渭川行政...
三岔之名被官方所常用,是因為清朝乾隆年間,曾在這裡設立過“秦州直隸州三岔分州”,即三岔廳,為縣一級行政單位。一直到民國時期,還有三岔公安局建制。但吳砦這個...
地處陝西省西南部。因漢水而得名。元代設興元路。明太祖洪武3年(1370年)改設漢中府。北鄰鳳翔府和西安府,東鄰興安府,西鄰甘肅省秦州直隸州和階州直隸州,南鄰...
明代,秦州轄秦安、清水、禮縣3縣。清雍正七年(1729年),秦州升為直隸州,直隸甘肅省,轄秦安、清水、兩當、徽縣、禮縣5縣。 民國2年(1913年),2月,北洋政府推行...
清,雍正七年(1729年)兩當縣屬秦州直隸州。中華民國,兩當縣屬甘肅渭川道(治天水市秦州區)。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除道的建制,改縣的行政長官縣知事為縣長。兩當...
知雅州、軍州、騎都殿潛緋雷簡夫撰文書寫篆額,被收入《隴右金石錄》、《徽縣誌》、《金石萃稿》,《甘肅通志稿》、《徽縣新志》、《秦州直隸州新志》等史籍中...
隋唐時秦州地域縮小,元代,秦州轄成紀、秦安、清水三縣,明代,秦州轄秦安、清水、禮縣三縣,清雍正七年(1729年),秦州升為直隸州,民國2年(1913年)2月,撤秦州設...
除此之外,商至秦漢時期的作品,甲骨文、金文及《商書》《周易》《淮南子》《山海經》及地方志書《秦州直隸州新志》等均有“女媧生承匡”的記載與其在此活動的...
這些囉哩人又被官方稱為“囉賊”。據乾隆二十九年(1764)《直隸秦州新志》和光緒十五年(1889)《重纂秦州直隸州新志》“武備”門記載:...
甘泉寺位於天水市北道區南約十五公里的甘泉鎮。原名“太平寺”,因寺內有一眼醇香的泉水,也叫“甘泉寺”。據《秦州直隸州新志》載:“馬跑泉東南二十里為甘泉寺...
雙玉蘭堂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甘泉鎮甘泉寺內,甘泉寺原名“太平寺”,因寺內有一眼醇香的泉水,也叫“甘泉寺”。據《秦州直隸州新志》載:“馬跑泉東南二十里為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