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白水路記》摩崖刻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修白水路記》摩崖刻石
  • 保存地點:徽白公路的懸崖上
  • 鐫刻時間:北宋嘉祜二年(1057)
  • 文書作者:雷簡夫
  • 表現形式:摩崖刻石
  • 藝術定位: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特點,

簡介

《新修白水路記》摩崖刻石,是古蜀道上主要遺蹟。鐫於北宋嘉祜二年(1057),位於徽縣城南二十八公里大河鄉瓦泉行政村,其地為秦隴八川之要衝。

特點

刻石鐫於徽白公路的懸崖上,通高2.8米,寬1.83米,額篆《新修白水路記》6字,正文楷書,從右到左豎寫26行,行37字,筆力道勁,字跡工整。刻石為北宋宣德郎守殿中丞、知雅州、軍州、騎都殿潛緋雷簡夫撰文書寫篆額,被收入《隴右金石錄》、《徽縣誌》、《金石萃稿》,《甘肅通志稿》、《徽縣新志》、《秦州直隸州新志》等史籍中。 刻石詳述了白水路的的修建和變遷情況,為研究青泥古蜀道的興廢及書法藝術和李白"蜀遭難"詩篇提供了實物資料。1996年經隴南地區文聯主席盧開華考證,雷簡夫為宋代大書法家,該刻石是唯一保存下來的真跡,具有很高的書法研究價值和收藏價值。刻石於1993年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保存完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