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修白水路記摩崖石刻
- 位於:甘肅徽縣大河店鄉瓦泉村白水峽
- 距地面高:7米
- 碑通高:2.83米
基本情況,歷史淵源,記碑原文,
基本情況
“新修白水路記”碑,位於甘肅徽縣大河店鄉瓦泉村白水峽,徽(縣)白(水江)公路(即白水路)左側石崖之上,距地面高7米,碑通高2.83米,寬1.83米,碑面凹進石崖0.25米,拱頂額篆“新修白水路記”為書法家雷簡夫斗書,碑文顏體正楷,右起豎寫26行,每行37字,撰書於北宋嘉祐二年(1057)。碑文詳述了白水路和青泥古道的開修及變遷事實,文句練達,字跡遒勁,刻功老到,不僅是一篇修路記,更是一部900多年前陝、甘、川交界金三角地帶交通狀況的史料和寶典。同時,也是一幅難得的具有欣賞和研究價值的書法、金石碑刻傑作。
歷史淵源
白水路,是北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將原唐代由陝西關中長安至四川成都經鳳州河池(甘今肅徽縣)境內清泥路,改道修建的風州河池驛(今徽縣銀杏村)到長舉(今陝西略陽縣白水江鎮轄地)的陝甘入川咽喉重道。清光緒十七年(1891),陝甘總督楊昌浚對此路進行了為期2年的拓寬整修,內建橋樑14處,道路“可並轡而弛”,商運旺季“時行人騾馬,日以千計”。白水路全長60餘華里,它較青泥路縮短33華里,期間修閣道2309間,郵亭、營屋、綱院389間。白水路的貫通,結束了李白《蜀道難》中所描述的“青泥河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和“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玄天神路”——青泥道的重要交通史,以至成為我國北宋時期的“高速公路”。
徽縣“新修白水路記”摩崖石刻入列國寶,“新修白水路記”碑分別入編《徽縣誌》《秦州志》《隴右金石錄》《甘肅通志》《金石萃編》。1975年被徽縣人民政府確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甘肅省人民政府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文物局為之頒發了“中國文化遺產——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銅牌。
記碑原文
至和元年冬〔1054〕,利州路轉運使、主客郎中李虞卿以蜀道青泥嶺舊路高峻,請開白水路。自鳳州河池驛至長舉驛,五十里有半,以便公私之行。具上未報即預畫財費,以待其可。明年春,選興州巡轄馬遞鋪、殿直喬達領橋閣並郵兵五百餘人,因山伐木,積於路處,遂籍其人用訖。是役又請知興州軍州事、虞部員外劉拱總護督作,一切仰給悉令為具。命簽署興州判官、太子中舍李良佑,權知長舉縣事、順政縣令商應祥程度遠近,按事險易同督斯眾。知鳳州河池縣事、殿中丞王令圖首建路議,路去縣地且十五餘里部屬陝西,即移文令圖通乾其事。至秋七月始可其奏,然八月行者已走斯路矣,十二月諸功告畢。作閣道二千三百九間,郵亭、營屋、綱院三百八十三間,減舊路三十三里,廢青泥一驛,除郵兵驛馬一百五十六人騎,歲省驛廩鋪糧五千石,畜草一萬圍,放執事役夫三十餘人。路未成,會李遷東川路。今轉運使、工部郎中、集賢校理田諒至,審其績狀可成,故喜猶己出,事益不懈。於是斯役,實肇於李而遂成於田也。嘉佑二年〔1057〕三月,田以狀上,且曰:“虞卿以至和二年仲春興是役,仲夏移去,其經營建樹之狀本與令圖同。臣雖承之,在臣何力?願朝廷旌虞卿、令圖之勞,用勸來者。又拱之總役套用,良佑應之,按視修創達之,采造監領,皆有著效,亦乞升擢。至於軍士什長而下,並望賜與,以慰遠心。朝廷議依其請。初,景德元年〔1004〕,嘗通此路。未幾而復廢者,蓋青泥土豪輩唧唧巧語,以疑行路。且驛廢則客邸酒壚為棄物矣,浮食游手安所仰耶?小人居嘗(常)爭半分之利,或睢眥抵死,況坐要路,無有在我,遲行人一切之急,射一日十倍之資,顧肯默默邪?造作百端,理當然耳。
向使愚者不怖其誕說,賢者不惑其風聞,則斯路初亦不廢也。大抵蜀道之難,自昔青泥嶺稱首。一旦避險即安,寬民省費,斯利害斷然易曉,烏用聽其悠悠之談耶!而後人之見已成之不易,不念始成之難。苟念其難,則斯路永期不廢矣!簡夫之文雖磨崖鏤石,亦恐不足其請。請附於尚書職方之籍之圖,則將久其傳也。嘉佑二年二月六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