禿鸛

禿鸛

禿鸛(學名:Leptoptilos javanicus)是一種大而笨重的涉禽,體長110-135厘米,體重約10千克,站立時頸直起來,身高可達1.2米。嘴粗而長,腳亦甚長,上體黑灰色,具藍黑色金屬光澤。下體白色,頭和頸具稀疏而短的毛髮狀羽近似裸露,紅黃色。飛行時不像其他鸛那樣頸向前伸直,而是頭縮至肩上,主要通過兩翅緩慢扇動、鼓翼飛行。平均每分鐘153次。

以魚、蛙、爬行類、軟體動物、蟹、甲殼類、蝗蟲、蚱蜢、蜥蜴、嚙齒類、雛鳥和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

分布於中國、斯里蘭卡、印度東部和南部、尼泊爾、孟加拉國、緬甸、泰國、寮國、越南、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和加里曼丹。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遷徙,食性,習性,分布範圍,世界,分布,繁殖方法,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相關文化,

形態特徵

禿鸛兩性相似,但雄鳥明顯高大而笨重。嘴長而粗,呈楔形,嘴基部較厚,往先端逐漸變細。額和頭頂裸露無羽,後頭和頸亦裸露,其上僅分布有稀疏的毛髮狀羽。上體、翅和尾黑灰色,具藍綠色金屬光澤。中次級覆羽近尖端處有小的、橢圓形的銅色斑點,肩羽和大內側次級覆羽具窄的白色羽緣,其餘大內側次級覆羽黑色。下體白色,尾下覆羽較長,亦為白色。虹膜白色、淡灰白色或藍灰色。嘴黃色或暗黃色,尖端淡白色,基部綴有粉紅色或紅色。額和頭頂裸露皮膚淡綠褐色或淡黃色。後頭和頸裸露皮膚黃色,繁殖季節綴有磚紅色。腳和趾綠褐色到完全黑色。幼鳥似成鳥,但頸部羽毛多。上體少光澤,多呈黑褐色。翅覆羽無銅色斑點。
頸和腳均長,腳適於步行;嘴形側扁而直;眼先裸出;脛的下部裸出;後趾發達,與前趾同在一平面上。
大小量度: 體重♂10000g;體長1150-1320mm;嘴峰210-270mm;翅580-700mm;尾230-320mm;跗蹠220-258mm。(註:♂雄性;♀雌性)
(註:禿鸛圖冊圖片網址)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熱帶和亞熱帶山地平原和低山多沼澤的森林地帶,常在湖邊、水塘、水淹平原、沼澤、乾早河床、林中水塘與溪流以及水稻田中活動,有時也出現在海岸紅樹林、草地和退潮後的泥濘平坦地上。

生活習性

遷徙

留鳥。

食性

主要以魚、蛙、爬行類、軟體動物、蟹、甲殼類、蝗蟲蚱蜢蜥蜴、嚙齒類、雛鳥和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偶爾吃動物屍體。常單獨或成小群活動和覓食。捕獵食物時相當活躍和粗心,常在於的地上或淺水處慢慢的行走,主要通過視覺觀察和探測發現食物,立即用嘴尖啄食。

習性

飛行時不像其他鸛那樣頸向前伸直,而是頭縮至肩上,主要通過兩翅緩慢扇動、鼓翼飛行。平均每分鐘153次。禿鸛也能利用熱氣流在空中像一樣翱翔。站立時亦常縮著頸,頭縮於肩上,嘴斜向下方。

分布範圍

世界

原產地:孟加拉國、汶萊達魯薩蘭國、高棉、印度、印度尼西亞、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斯里蘭卡、泰國和越南。
可能滅絕:中國。
區域性滅絕:新加坡。
旅鳥:不丹。
禿鸛分布圖禿鸛分布圖

分布

在中國主要見於江西(7月)、四川重慶((10月)、雲南和海南島。

繁殖方法

通常營巢於多沼澤的森林中高大的樹上或海邊紅樹林中的紅樹上。營巢時間因地而異。巢主要用枯樹枝構成,內放一些小枝和綠葉,結構甚為粗糙。呈盤狀,大小為直徑60-150cm。高1.0-120cm。通常成小群繁殖,有時在一棵大樹上巢多達12-20個,也有報告營巢於岩石峭壁上的。每窩產卵2-4枚,卵白色,平均大小為76.4mm×55.3mm。孵化期28-30天,雛鳥晚成性,孵出後全身被有白色絨羽,頭和臉裸露,雛鳥由雌雄親鳥共同撫育。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禿鸛曾分布於中國江西、雲南、四川和海南島。自1954年10月1日西南師範大學在重慶北碚歇馬鄉縉雲山麓的山坡水田中採得一雄性標本後,以後40多年來再未見有任何有關禿鸛在中國出現的報告,或許在中國已經絕滅。
禿鸛在世界曾廣泛分布於印度、斯里蘭卡、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南亞和東南亞地區,是熱帶亞洲和鄰近島嶼特有種類。但由於森林砍伐、沼澤排水改農田、營巢生境和覓食生境喪失或惡化,再加之人類干擾和非法狩獵,致使種群數量日趨減少。據1987-1989年在印度阿薩姆邦的調查,大約有400隻,在斯里蘭卡雅拉國家公園,大約有100對,在越南有一小群,在馬來西亞大約有200隻,在印度尼西亞估計不會超過2000隻。據國際水禽研究局組織的亞洲隆冬水鳥調查,1990年孟加拉國43隻,印度779隻,尼泊爾14隻,斯里蘭卡3隻,印度尼西亞56隻,馬來西亞47隻,越南19隻;1992年孟加拉國2隻,印度124隻,尼泊爾41隻,印度尼西亞5隻,馬來西亞51隻,數量繼續減少。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易危(VU)。

相關文化

另據中國古籍記載,中國過去還分布有一種和禿鸛非常相似,但個體較大的大禿鸛(Leptoptilos dubius)。它和禿鸛的區別除了個體較大外,還具有一個裸露的粉紅色喉囊懸垂於前頸,頸基有一圈白色叢羽,翅上有寬闊的灰色橫帶,如今它僅分布於南亞和東南亞。
中國古籍《古今注》所描述的禿鶖“大者,頭高八尺”和《本草綱目》所描述的禿鶖“張翼廣五六尺,舉頭高六七尺,其嗦下亦有胡袋如鵜鶘狀”即指大禿鸛。很顯然過去大禿鸛的分布範圍遠不止現今的南亞和東南亞各國,而是分布到了中國大陸。在中國消失的原因中國古籍上亦有記述,就是大量獵殺。因為大禿鸛喜吃動物腐屍,頭頸又無毛,頸前又垂吊一粉紅色喉囊,形、色均較醜,古時被認為是一種不吉祥的鳥類而大加殺戮,唐代甚至將獵殺大禿鸛作為官府向人民徵收的一種賦稅。在舉國上下一齊射殺下,自然逃不掉絕滅的命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