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城隍廟

禹州城隍廟

禹州城隍廟,位於河南省禹州市西區禹州古城懷遠門(西城門)內,占地約有百畝,房屋近百間,是禹州最大的一處廟宇。始建不詳,城隍廟有史可考的最早記載是明洪武四年(1371),由當時任鈞州(今禹州)州判的龍濟對該廟進行的一次重修。其後,城隍廟歷經風雨,至523年後李樹基主持的最後一次廟宇修葺,共經歷了8次重修。

禹州城隍廟供奉何人已無從考證,重修碑文記載:有功德於民者則祀之,能御大災者則祀之,能捏大旱者則祀之。

城隍廟現存多系清代琉璃瓦建築物,有山門、戲樓、城隍殿、後寢殿、鼓樓、東西廊房和財神殿、灶王殿等保護較好的古建築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禹州城隍廟
  • 外文名稱:City God Temple of Yuzhou
  • 地理位置河南省禹州市西區禹州古城懷遠門東70米
  • 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約100畝
  • 景點級別: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信仰:道教
  • 所屬城市:河南省禹州市
隍廟綜述,殿堂布局,城隍文化,信仰,隍神職能,歷史沿革,地圖信息,

隍廟綜述

禹州城隍廟(City God Temple of Yuzhou),追溯歷史已有600多年,從明代開始始建到當代歷經滄桑,禹州城隍廟已成為河南省的省級文化保護單位,作為道教宮觀,禹州城隍廟可謂歷史悠久。
城隍又稱城隍爺,是古代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

殿堂布局

城隍廟原分正院和東西兩個側院。其中兩個側院沒有單獨的大門,全部由正院大門進入。正院大門外是一道琉璃磚瓦壘的影壁,大門是三間兩門建築,再向北是戲樓。戲樓正居院的中間,戲樓台下有拱洞可以出進走人,前台和後台是前後6間房連一起建的,樣式別具一格,戲樓前是能容納數千人的廣闊大院,再北是城隍廟大殿,大殿為歇山式建築,3梁起駕,滾龍脊,挑角獸,檐下安裝斗拱,氣勢異常雄偉。兩廡、拜殿、大殿、後寢殿等。東側院為八蜡廟(八蜡也就是上面所說的水庸),民間俗稱該院為“灶爺殿兒”,每年除夕前“二十三兒”祭祀。西側院的北端原有一所太尉廟大殿。

城隍文化

信仰

城隍神,是城市的保護神,“城”,就是城池;“隍”是乾涸的護城河,“城”和“隍”都是保護城市安全的軍事設施。

隍神職能

城隍神的職能:保城護民,懲惡揚善,監察萬民,祛除災厄。《太上老君說城隍感應消災集福妙經》中說城隍神:“公忠正直,有求必應,如影隨形,代天理物,剪惡除凶,護國保邦,功施社稷,溥降甘澤,普救生民”,“哀憫世間一切眾生,或有年災月厄,命運騫滯……,吾當速譴行瘟使者,收瘟聖眾,即除罪簿,永滅惡根。”“世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廣積陰功,行諸方便,施財周急,愛老憐貧……”則“增延福壽,世代榮昌,子嗣綿永,世世不絕。”“城隍尊神,顯化無邊,禱雨則甘霖蘇槁,禾稼成熟,祈晴則化陰成陽,應時朗晴。

歷史沿革

城隍廟有史可考的最早記載是明洪武四年(1371),由當時任鈞州州判的龍濟對該廟進行的一次重修。其後,城隍廟歷經風雨,至523年後李樹基主持的最後一次廟宇修葺,共經歷了8次重修。
民國期間,為了發展禹州經濟,禹州商務會長梁乾元協同商界知名人士,將城隍廟開闢成了中山市場,市場負責人是張紹棠和一位經商出身的湖南人。
解放後,城隍廟東院改建為農機廠,西院改建為西街學校。
2006年8月1日,禹州城隍廟成為河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地圖信息

地址:河南省許昌市禹州市韓城街道西大街禹州城隍廟(西街國小旁)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