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禮記·禮運
- 來源出處:《禮記》
- 作者:胡平生 譯註 / 張萌 譯註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ISBN:9787101128567
康有為為《禮運》作注,在註解中發揮了他有關變法維新的政治主張。按古代說法即認為《禮記·禮運》篇的“大同”之說是受墨家或道家的影響。內容簡介 《禮記》是戰國至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釋說明經書《儀禮》的文章選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
大同,就是世界和平的藍圖,所以孫逸仙先生將此篇從《禮記》中提出來,極力提倡”天下為公”。簡單地說,大同乃是你我一樣,沒有彼此、人我、是非之分別。人人自由,人人平等,就是極樂世界。 “大道之行也”:大道,就是共同遵守,...
《大道之行》是西漢戴聖所作的一篇文言文,出自於《禮記·禮運》,該作品描述孔子參加魯國在年終舉行的祭典後的一番感嘆,表達了儒家社會歷史觀和對禮的看法大道。 原文 昔者仲尼與於蠟賓⑵,事畢,出遊於觀之上⑶,喟然而嘆⑷。仲尼...
⑸在儒家“十三經”中,《禮記》一書最集中、最全面、最系統地記述、闡釋了儒家思想學說的核心內容。⑹《禮記·禮運》中,孔子與其弟子子游以答問的形式提出了著名的“大同”社會理想,並進而說明“天下為公”是大同社會的特徵,而禮制...
⑥為人:《禮記·禮運》作“為己”。⑦大同:儒家的理想社會。段落三 ①既隱:已經隱沒衰微。②天下為家:天下成為一家一姓的天下。③大人:指天子諸侯。世及:世代相傳。④由此而選:選:選拔。舊註:“言用禮義為之選也。”⑤...
《大道既隱》是一篇出自《禮記 禮運》的的文言文作品,釋義為大道已經消逝了。《禮記》是戰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或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儒家論說或解釋禮制的文章彙編,是儒家經典之一。作品出處 原文 今...
《禮記·禮運》對夏禹以前原始社會制度及人們倫理觀念的理想化描述,即“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鄭玄注曰:“公猶共也,禪位授聖。”《禮運》作者將原始民主制度稱為“禪讓制”,人盡所能,賢人在位,沒有家族...
《詩經·禮記·黃帝內經》:《詩經》是六經的頭一本,現存最古的詩歌集,共有周朝初年(公元前11世紀)到春秋中期(公元前6世紀)的詩歌305篇,這裡選的是小部分。《禮記》選了五篇。其中《禮運》講孔子“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夜...
禮記 禮運第九 道德經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
本書全選了《禮記》是四書之一。剩下的還有《論語》·《孟子》.目錄 前言 曲禮上第一 曲禮下第二 檀弓上第三 檀弓下第四 王制第五 月令第六 曾子問第七 文王世子第八 禮運第九 禮器第十 郊特牲第十一 內則第十二 玉藻第...
《曲禮·禮運》是2008年廣州出版社,廣東旅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鄧柳勝,葉國,方雋。內容簡介 《禮記》是儒家經典《三禮》(《儀禮》、《周禮》、《禮記》)之一。西漢尚《儀禮》,東漢兼講《周禮》,三國之後才興起講《禮記》...
《中華國學經典精粹·儒家經典必讀本:禮記》結構嚴謹,言簡意賅,意蘊深遠。圖書目錄 曲禮上 曲禮下 檀弓上 檀弓下 王制 文王世子 禮運 禮器 內則 玉藻 學記 樂記 祭法 祭義 經解 哀公問 坊記 中庸 緇衣 奔喪 問喪 大學 冠...
《大道之行也》是《禮記·禮運》開頭部分中孔子的一段話,是為闡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孔子是因為生活在一個動盪不止、變亂紛呈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現一個太平盛世,一個理想社會,所以才有了這番言論。作品鑑賞 ...
被稱為《小戴記》或《小戴禮記》。該書原為解說《儀禮》的資料彙編,後經鄭玄作注,使它擺脫從屬於《儀禮》的地位而獨立成書,成為今本《禮記》。全書共分《曲禮》《檀弓》《王制》《月令》《禮運》《學記》《樂記》《中庸》...
我們所見的《禮記》是西漢小戴(戴聖)《禮記》,在唐朝被列為經書。其內容龐雜,把許多不是申釋禮經的文字也吸收進來。正如李學勤先生所指出的那樣:“小戴禮記中《別錄》列為‘通論’的部分,如《檀弓》《禮運》《學記》《哀公問...
其間《禮記》對禮學的闡述最為精彩完備。《禮記》還結集了如《中庸》《大學》《禮運》等蘊含深邃的思想內容的學術論文,是中國學術思想史上的名作,影響極其深遠。它們是了解儒家的禮學思想的重要參考依據。原文及注釋 凡事預(豫)則立...
《禮記》不僅是一部描寫規章制度的書,也是一部關於仁義道德的教科書。其中最有名篇章,有《大學》、《中庸》、《禮運》(首段)等。《禮運》首段是孔子與子游的對話,又稱為《禮運·大同》篇,大同二字常用作理想境界的代名詞,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