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福建省氣象災害防禦規劃(2011—2020年)的通知
閩政辦〔2012〕218號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福建省氣象災害防禦規劃(2011—2020年)》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2年12月31日
規劃
福建省氣象災害防禦規劃(2011—2020年)
2012年12月
目 錄
前 言
第一章 現狀和形勢
一、現狀
二、形勢
第二章 指導思想、規劃原則和目標
一、指導思想
二、規劃原則
三、規劃目標
四、規劃編制依據
第三章 戰略布局重點
一、區域布局重點
二、城鄉布局重點
三、行業布局重點
第四章 主要任務
一、提高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能力
二、提高氣象災害風險評估能力
三、提高氣象災害綜合防範能力
四、提高氣象災害應急處置能力
第五章 重點建設工程
一、海西氣象監測預警體系
二、省氣象防災中心項目
三、氣象台站能力建設工程
四、多要素自動氣象站網建設工程
五、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
六、海峽氣象防災減災科技能力建設工程
七、公路交通氣象觀測網工程
八、海洋氣象綜合監測預警預報工程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二、推進法制化建設
三、健全綜合防禦機制
四、加大科技創新力度
五、強化隊伍建設
六、完善經費投入機制
七、提高防禦意識
八、加強國際合作和閩台交流
附屬檔案:福建省氣象災害風險區劃
前 言
福建地處我國東南沿海,台灣海峽西岸,依山靠海、海岸線長、山區多、地形獨特,兼受大陸與大洋氣候相互影響,氣象災害種類多、出現範圍廣、活動頻率高,是全國氣象災害最為嚴重的省份之一。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的持續變暖,各類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更加頻繁,災害性天氣的影響更加廣泛。
防禦氣象災害是國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的重要體現。編制和實施《福建省氣象災害防禦規劃(2011-2020年)》,對於加快福建省各級氣象防災體系建設,全面提升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和應對氣候變化能力,改善投資環境,維護社會安定穩定,推動福建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規劃》根據《國家氣象災害防禦規劃(2009—2020年)》,由省氣象局牽頭組織編制。《規劃》中所指的氣象災害包括颱風、暴雨、雪、寒潮、大風、低溫、高溫、乾旱、雷電、冰雹、霜凍、冰凍、大霧、霾、沙塵等所造成的災害,以及由氣象因素引發的衍生、次生災害,包括城市、農業、林業、水文、海洋、交通、地質、航空、電力等氣象災害。規劃基準年為2011年,規劃期為2011-2020年。《規劃》由福建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具體組織實施。
第一章 現狀和形勢
一、現狀
福建省歷來高度重視氣象災害防禦工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提高應對極端氣象災害的綜合監測預警能力、抵禦能力和減災能力”的要求,不斷加強對氣象災害防禦工作的組織領導,著力建設氣象災害預警體系、河海堤防工程體系、水利工程除險保全體系、地質災害防治體系和漁港防災減災體系等,氣象災害防禦能力不斷提升。氣象等有關部門依託福建沿海及台灣海峽氣象防災減災服務體系等重大項目建設,著力構建氣象災害預警體系,落實氣象災害防禦工作責任,做到預警到鄉、預案到村、責任到人,形成政府領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防災抗災工作機制,氣象災害防禦效益更加顯著,以人為本、關注民生、減災增效、防災維穩的防災減災理念日益堅定,科學防災、綜合減災的防災減災思路不斷強化,廣大人民民眾的防災意識和防災能力明顯提升。
(一)氣象災害監測預警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初步建成布局合理的綜合氣象觀測系統,站網布局由陸地向海洋拓展,建設了一批區域氣象觀測站、海島自動站、漁排自動站和風能資源觀測塔。開展了雷電、太陽輻射、大氣水汽及電離層閃爍和電線積冰觀測;增加了移動觀測手段,建成移動天氣雷達、移動探空雷達、移動自動氣象站和移動通信指揮平台。初步建立適應綜合觀測系統運行要求的分級保障業務體制,明確了各級氣象部門的職責分工和業務流程。開展省級維修中心、市級保障中心、氣象計量檢定平台、新一代天氣雷達技術保障分中心建設。建成集地面寬頻網、無線備份通信和衛星通信等多種手段相結合的綜合氣象信息網路,實現與中國氣象局及上海、廣州氣象區域中心網路的互聯互通;初步建立省、市、縣三級專網,建成氣象觀測數據的採集、處理和共享系統。建成省、市及部分縣(市、區)氣象遠程視頻天氣會商系統。
(二)氣象防災減災服務能力日漸增強。建立比較完整的基於數值預報模式的天氣業務系統,開展精細化預報,氣象預測預報服務能力、突發事件應急氣象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開展氣候環境評價和氣候變化研究,初步形成省、市、縣三級農業氣象服務體系,能通過電視、電台、手機、網站、電話、電子顯示屏等途徑將氣象信息傳送至各級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公眾,及時發布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提出防災減災建議,為各級政府防災抗災救災提供決策依據,為廣大人民民眾防災避險提供有效指導,氣象服務領域不斷拓展,人工影響天氣效益顯著,氣象預警信息覆蓋率達90%以上。
(三)多部門聯動的氣象災害防禦機制初步建立。頒布實施《福建省氣象災害應急預案》,逐步建立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氣象災害應急回響機制和多部門合作的氣象災害應急聯動機制,水利、農業、林業、國土資源、海洋與漁業、環保、衛生、民政、住房和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教育、安監、電力、廣電等部門、企業,以及各新聞媒體與氣象部門之間的合作更加緊密,防禦工作合力不斷增強。
(四)氣象災害防禦工作法制化建設穩步推進。修訂《福建省氣象條例》,制定《福建省氣象災害防禦辦法》,初步形成以《福建省氣象條例》為主,其它地方性法規、規章和規範性檔案為輔的地方氣象法規體系。氣象部門依法履行社會管理職能,建立了有專兼職執法人員組成的氣象行政執法隊伍和省、市、縣三級行政許可服務視窗,氣象行政許可工作成效顯著,社會影響不斷提高。
(五)氣象災害科普宣傳不斷深入。通過建設福建省氣象台科普教育基地、廈門市青少年天文氣象館等科普教育基地,宣傳普及氣象防災減災知識,組織開展防災減災知識競賽、氣象科技下鄉、氣象科普進校園、進社區活動,積極參與科技宣傳周、世界氣象日、全國“防災減災日”等科普宣傳活動,發放氣象科普宣傳材料,開展氣象網路宣傳,使社會公眾了解各類氣象災害的危害、特點、規律、預警信號及防範常識,增強公眾避險、自救、互救的能力。
二、形勢
雖然我省氣象災害防禦工作取得了較大成績,但與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氣象防災抗災水平、公共服務和應急處置能力、預報準確率和精細化程度有待進一步提升,預報預警信息發布渠道還需進一步拓展;氣象為農服務能力、應對氣候變化和開發利用氣候資源能力有待加強;氣象綜合觀測業務的基礎支撐仍然不足,觀測水平不能滿足精細化氣象預報預測的需求,技術保障的綜合能力和水平仍較低;氣象隊伍整體水平、科技創新能力、科研成果轉化能力以及氣象文化建設水平還有待提高。
在全球氣候變化和氣象災害頻發易發的大背景下,氣象災害防禦的形勢更加嚴峻,氣象災害監測預警、防禦和應急救援能力與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安康穩定需求不相適應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快氣象現代化建設,提高氣象事業水平,提升氣象災害防禦能力已成為當前迫切而艱巨的任務。
(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對氣象災害防禦提出更高要求。強調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對氣象災害防禦的針對性、及時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如何科學防災、依法防災,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最大程度地減輕防災的經濟成本和社會負擔,已成為氣象災害防禦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全球氣候變化對氣象災害防禦提出新挑戰。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的持續,超強颱風、流域性特大洪澇、全省性嚴重乾旱、高溫熱浪、極端低溫、特大雨雪冰凍等氣象災害出現的可能性增大。受污染物排放和城市建設的影響,大氣氣溶膠含量增加,霧、霾以及酸雨、光化學煙霧等事件也呈增多、增強趨勢。這些頻發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對氣象災害防禦提出了新的挑戰。
(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使氣象災害防禦面臨新的課題。隨著我省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社會財富迅速增加,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氣象災害對經濟社會的安全運行和人民民眾的安康福祉所構成的威脅更加嚴重。尤其是農業、林業、水利、漁業、環境、能源、建設、交通運輸、電力、通訊等重點行業受氣象災害的影響越來越大,損失越來越重。做好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的氣象災害防禦工作,解決氣象災害、氣候變化及其伴生的水資源短缺、大氣環境惡化等問題,已成為新的重要課題。
第二章 指導思想、規劃原則和目標
一、指導思想
氣象災害防禦工作以
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國家氣象災害防禦規劃(2009-2020年)》為依據,以氣象災害風險調查和區劃為基礎,以地方多發、頻發氣象災害的防禦為重點,充分發揮各部門、各地區、各行業作用,綜合運用科技、行政、法律等手段,著力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預報服務、風險管理和應急處置,建立健全政府領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氣象防災抗災工作機制,提高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全面提高防禦能力,趨利避害,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二、規劃原則
(一)堅持政府領導,社會參與。堅持政府在氣象災害防禦中的領導作用,建立各部門協同配合的氣象災害防禦聯動機制,積極引導全社會共同參與氣象災害防禦工作。
(二)堅持以人為本,趨利避害。堅持將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努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三)堅持預防為主,防抗結合。堅持預防為主,防抗結合,非工程性措施與工程性措施相結合,實施綜合防禦。
(四)堅持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堅持統一規劃,突出重點,兼顧一般。按照氣象災害防禦戰略布局的要求,逐步完善災害防禦體系。
(五)堅持依法防災,科學應對。堅持遵循有關法律、法規,注重與已批准實施的經濟社會相關規劃相銜接。尊重科學,注重創新,善於利用先進科技手段進行監測預測,科學合理制定災害防禦方案並認真組織實施。
三、規劃目標
(一)總體目標
到2020年,建立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與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相協調,以非工程措施為主、工程措施為輔的氣象防災減災體系,提高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評估和信息發布能力,健全氣象災害防禦方案,增強全社會氣象災害防禦意識和水平,完善“政府領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防災抗災工作機制和“災害監測預警、災害信息發布、防災科普宣傳”的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建設一批具有基礎性、全局性和關鍵性作用的氣象災害防禦工程,減輕各類氣象災害對社會經濟發展的不良影響,氣象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率減少50%以上,氣象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降低50%。
(二)近期目標(2011-2015年)
按照福建省經濟社會發展“十二五”總體規劃、任務和要求,加強氣象災害綜合監測和預警網路建設,建設功能齊全的國家氣象探測站和防災應急移動氣象站,氣象災害監測率達85%以上;建立多功能、全方位預警信息發布系統,預警信息公眾覆蓋率達95%以上;基本完成主要江海防洪、城市防洪排澇工程建設和地質災害隱患點治理、搬遷安居工程建設;完善氣象災害防禦組織領導體系和應急救援組織體系,突出重點,分類指導,建成非工程性措施與工程性措施相結合的較為完善的綜合氣象防災減災體系。進一步提高氣象災害防禦能力,力爭到2015年,實現我省氣象現代化水平位於全國先進行列,部分工作在全國領先。
(三)遠期目標(2016-2020年)
按照福建省經濟社會發展遠景規劃、任務和要求,加快氣象災害防禦工程和非工程體系建設。建成預報精細、傳遞高速的氣象災害預報預警系統,氣象災害監測率達到90%以上,預警信息公眾覆蓋率達到98%以上;中心城市、主要江海防洪工程建設、城鄉建設基本適應氣象災害防禦要求;城鄉居民防災減災意識和避災自救技能顯著提高,全社會氣象災害防禦能力全面提升,基本適應我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的防災減災要求。
四、規劃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
《福建省氣象條例》(2009年5月23日福建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修訂)
《國務院關於加快氣象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6〕3號)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的通知》(國辦函〔2009〕120號)
《氣象災害防禦條例》(國務院令第570號,2010年1月)
《中國氣象局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印發國家氣象災害防禦規劃(2009-2020年)的通知》(氣發〔2010〕7號)
《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氣象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閩政〔2006〕425號)
《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強我省農村氣象災害防禦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閩政〔2010〕33號)
《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國家發展改革委,2011年3月)
《中國氣象局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印發氣象發展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氣發〔2011〕100號)
《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福建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通知》(閩政(2011)14號)
《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福建省“十二五”防災減災專項規劃的通知》(閩政〔2011〕59號)
《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福建生態省建設“十二五”規劃的通知》(閩政〔2011〕84號)
《福建省氣象局關於印發福建省氣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閩氣發〔2011〕163號)
第三章 戰略布局重點
福建省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橫剖面近似馬鞍形;山丘多、平原少,俗稱“八山一水一分田”;海岸曲折,港灣眾多,灘涂豐富,海域遼闊。複雜的地形、地貌使得各種氣象災害的風險程度各不相同,城市、農村、沿海、山區、重要江河流域的氣象災害防禦側重點有所區別,農業、交通、電力、環保、水利等行業受氣象災害影響的程度不盡相同,以福州、廈門、泉州三大中心城市為代表的主要戰略經濟區受氣象災害影響的程度又相對其他地區更高。因此,要按照突出重點、兼顧一般、點面結合、全面防禦的戰略布局,有針對性地開展氣象災害防禦工作。
一、區域布局重點
(一)沿海及海島地區
沿海及海島主要包括寧德、福州、莆田、泉州、廈門、漳州六個設區市的沿海海島和半島,重點是平潭島、金門島、廈門島、東山島、福鼎和福清核電廠周邊區域。沿海及海島地區氣象災害多、危害大,尤以颱風對該地區經濟社會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構成的威脅最大;大風、海霧對航運、旅遊、漁業生產的安全影響較大;同時由於海島屬於資源性缺水地區,乾旱對居民生活、生產也有較大影響;因氣候變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對海島和沿海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正日趨嚴重。由於目前海洋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能力相對薄弱,海上氣象災害信息發布範圍不廣,許多漁船和運輸船舶難以及時獲取颱風等預警信息。此外,沿海許多建築物防浪、防暴潮和防風標準偏低,防災能力弱,防災設施和避難設施仍不夠完善。
沿海及海島地區的防禦重點是颱風、乾旱、大風以及颱風、大風伴生的暴潮和颱風暴雨。要加強海洋氣象台、海洋氣象災害監測網和多部門聯合的海洋監測信息共享平台建設,建立完善的海洋氣象災害監測預警業務和應急服務系統;提高預警發布能力建設,建設由海洋氣象預警電台、衛星廣播等組成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系統;開展沿海地區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和海洋氣候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的綜合評估,使區域內的重點工程建設避開氣象災害風險區,符合防禦氣象災害設計基準;修訂防浪堤等建築物防災標準,加強氣象災害防禦基礎設施和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嚴格控制沿海地區地下水的開採,加強大陸向海島輸水工程、海水淨化工程等抗旱措施建設。
(二)閩東南平原地區
閩東南平原地區主要包括漳州平原、福州平原、興化平原和泉州平原等四大平原,海拔80米以下的平原台地占全省土地面積的10%。這一類區域位於九龍江、閩江、木蘭溪、晉江等河流水系下游,地勢平坦,河網密集。由於降水量變率大、氣溫高熱期長、日照多蒸騰大,如果颱風登入和影響偏多則容易出現洪澇,反之則容易出現乾旱。同時,該區域雖然面積較小,但人口密集,經濟發達,商貿繁榮。由於區域內中小城鎮及農村防洪標準偏低,防洪設施建設進度遠遠落後於區域經濟發展要求,使該區域易受暴雨洪澇災害影響。
閩東南平原是洪澇高風險區,又是乾旱高風險區。要加快區域氣象監測網建設,加強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和應急服務信息系統建設,重點加強對颱風的研究,提高預測預報準確率,科學制訂防台抗旱防災減災應急預案,加強河流水系下游區域、城市防洪工程及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
(三)閩西北丘陵山區
閩西北丘陵山區以低山丘陵和盆地為地貌特徵,是暴雨、強對流、乾旱、高溫、低溫冷害、雨雪冰凍等氣象災害的重點影響區及高風險區。由於地形地貌及地質構造原因,該區域還常由於暴雨引發土石流滑坡等次生災害,同時山區雨雪冰凍對林業、交通、電力等行業也有嚴重影響。
該區域氣象災害種類多,突發性強,防禦難度大,要著力加強氣象、水利、國土資源等多部門的災害群防群策,聯合防禦及信息共享;加強小流域短時災害臨近預報預警,山洪地質災害風險評估;工程建設按區域特徵制定設計標準,並儘可能減少對生態環境、地質環境的破壞;開展氣候可行性論證;加強對山塘及病險水庫治理。
(四)重點戰略經濟區
環三都澳、閩江口、平潭綜合實驗區、湄洲灣、泉州灣、廈門灣、古雷—南太武新區、武夷新區、三明生態工貿區、龍巖產業集中區等重點戰略發展經濟區域,是福建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和先進制造業的集聚區。這些區域人口稠密,交通發達,綜合實力強,城市化程度高。同時,這些地區氣象災害的區域性和連帶性十分明顯,颱風、暴雨、乾旱、雷電等氣象災害危害程度高,造成損失大,因此也是防禦的重點區域。
重點戰略經濟區的氣象災害防禦,要突出區域聯防、點面結合,統籌規劃區域性氣象觀測網路,加強區域內先進探測技術和移動觀測系統的協同建設,提高突發性氣象災害的監測能力;建立一體化的精細化預報預測業務和災害性天氣短時臨近預警業務,發展氣象災害高影響行業的專項預警技術和服務;開展區域氣象災害影響風險評估,合理布局重大工程建設項目;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及時調整氣象災害防禦標準,加強重點戰略經濟區氣象災害防禦基礎設施能力建設,不斷提高防禦氣象災害的能力。
二、城鄉布局重點
(一)城市
以福州、廈門、泉州等中心城市為核心的海峽西岸城市群正快速發展壯大,中小城市迅速崛起,部分鄉鎮也初具城市規模。受人類活動和城鎮化快速發展的影響,城市特有的暴雨內澇、乾旱缺水、狹管風、高溫熱浪、空氣污染、霧霾等災害帶來的危害日益嚴重,導致城市人居環境惡化,影響和制約了城市群的發展和城市居民的生產生活質量。
防禦城市氣象災害,要大力開展城市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加強城市氣象災害的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增強早期預警、提前防範的能力。氣象及有關部門要共享相關的氣象數據和參數,為有關部門編制城市發展規劃和研究制定各類基礎設施災害防禦標準,加強城市民生工程的抗災能力建設提供依據。
(二)農村
農村占我省面積一半以上,是氣象災害防禦的薄弱地區,颱風、暴雨洪澇、乾旱、冰雹、低溫、霜凍、雷電等災害對糧食、經濟作物、林業、漁業生產及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對新農村建設和國家糧食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由於農村信息接收相對不暢,基礎設施抗災能力薄弱,防災意識不強,防災避災能力不高,災害防禦工作亟待加強。
防禦農村氣象災害,要著力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信息發布能力,擴大預警信息覆蓋面,保證信息能夠到村入戶;建設農村防災科普宣傳與技術培訓基地;加強災害防禦宣傳和農民防災避災技能培訓,增加氣象科技貢獻率,保障糧食等農產品穩產高效;開展新農村建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對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防災能力進行普查,修訂農村建築物和農業生產設施防災標準;指導地方科學規劃農業生產布局和新農村建設,加固、改造現有的農業與農村防災基礎設施和建築物。
(三)江河流域
福建河流眾多,水系發達,閩江、九龍江、汀江,晉江、賽江、木蘭溪等流域涉及我省20 多個縣、市、區,是山區人口主要聚居地和經濟活動區。東亞地區獨特的季風氣候,造成我省江河流域降水量時空分布不均,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極端強降水和乾旱發生機率均呈增大趨勢,江河流域洪澇災害重現期縮短,嚴重威脅流域內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區域經濟發展。
重要江河流域首要防禦大範圍暴雨和持續性強降水引發的流域性洪澇,要通過工程性與非工程性防禦措施的有機結合,構築完善的流域防洪減災體系,持續推進閩江、九龍江、汀江、晉江、賽江、木蘭溪重點防洪工程和海堤除險加固,實施重點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加強山洪災害防治,提高中心城市和縣城防洪排澇能力。持續推進水庫除險加固,全面完成規劃內各類病險水庫加固任務,消除中小型水庫和大中型水閘安全隱患,實現各類水庫和水閘的正常運行。建立跨區域、跨部門的流域洪澇乾旱聯防工作機制,合理布設流域氣象、水文監測網,及時獲取流域面雨量信息,並實現部門間信息共享;提高流域天氣預報的準確率和精細化水平,開展流域降水過程預報;建立健全洪澇、乾旱災害預警機制和應急回響預案;編制和更新流域洪澇、乾旱風險區劃,調整流域防洪標準,提高抗禦洪水的能力。
三、行業布局重點
(一)農業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也是最易受氣象災害影響的行業。目前,我省正著力完善農業現代產業體系,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優農產品和綠色、生態、安全農產品。特色農業、設施農業、創匯農業、觀光農業等呈現強勁的發展態勢,也對農業氣象災害防禦提出了更高要求。
農業氣象災害的防禦重點是建立健全農業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加強防災減災業務服務。要進一步最佳化農業氣象觀測站網與試驗站布局,著力加強農業氣象災害預報預警。健全農業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機制,及時發布重大農業氣象災害預測預報信息,實現重大農業氣象災害的災前及時預警、災中跟蹤服務、災後影響評估。增強農業抗禦氣象災害風險能力,提高氣象服務對糧食安全的保障能力,提高氣象科技對農業防災減災工作的貢獻率,減輕災害損失,促進糧食、蔬菜等農產品穩產高效。加強空中雲水資源綜合利用,建立綜合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指揮系統,提高農業抗旱能力。
(二)交通
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易受颱風、暴雨、冰雹、雷電、低溫冷害、雨雪冰凍、雪、大霧、大風等氣象災害影響。交通運輸氣象災害的防禦重點是發展專業專項的交通氣象災害監測預警技術和預警服務,建立健全交通氣象災害預警發布機制,根據預警標準及時發布預警信息;開展鐵路、公路沿線精細化氣象災害影響風險評估,建立交通氣象災害防禦設計標準;對高速公路等重大工程建設進行氣候可行性論證,為合理規劃布局提供依據;著力推動公路、鐵路、水路和海洋航運等交通氣象觀測系統建設,建立設施共建、資料共享的規範化機制,加強暴雨、雷電、大霧、大風、雨雪、高溫等影響交通安全的主要氣象災害的觀測,有針對性地增加路面溫度、道路結冰、能見度和道路實景的觀測;不斷提高應急管理水平,將氣象災害應急預案落實到突發交通事件日常管理中,建立預警、應急與快速恢復管理機制。
(三)電力
電力安全對保障經濟社會正常運行具有重要作用。颱風、暴雨、低溫冷害、雨雪冰凍、雷電、大風等災害,常引發電網輸電線路故障甚至導致電力基塔倒塌、線路中斷。提高電力系統防禦氣象災害能力,能夠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國民經濟正常運轉。
電力行業尤其是輸變電線沿線的氣象災害防禦重點是發展電力氣象災害監測預警技術和預警服務,根據不同預警級別及時發布輸電線路預警信息,實現部門間、行業間的信息與資源共享以及災害協同防禦;開展輸變電線沿線精細化氣象災害影響風險評估,建立災害防禦的氣象設計標準;建立輸變電線沿線工程設計氣候可行性論證制度,合理規劃和布局輸電線路。加快推動電力氣象觀測網建設,並納入到各類電力設施建設的總體規劃和工程項目中,在高溫、高濕、大風、暴雨、雨雪冰凍、雷電等氣象災害易發區補充建設電力氣象觀測站,重點加強影響電網安全的輸電線覆冰和雷電等災害天氣的觀測,保障我省各級電網的安全經濟高效運營。
(四)環境
環境與氣象條件密不可分,氣象條件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環境的優劣。高溫、冰雹、大霧、沙塵、酸雨、灰霾等氣象因素會直接導致大氣環境的變化。提升環境氣象服務能力、推動生態氣象建設的重點是要加強環境氣象災害監測預警技術和預警服務,根據不同預警級別及時發布大氣污染、沙塵、酸雨等環境氣象預警信息,實現部門間、行業間的信息與資源共享以及災害協同防禦;在城鄉規劃中開展精細化大氣環境風險評估,為大氣污染擴散等提供合理化建議;推進環境氣象觀測系統建設,建立灰霾、大氣成分、酸雨等環境氣象觀測,建立示範系統。同時,加快生態屏障建設,最佳化森林樹種結構,加強濕地、天然林、生態公益林保護和自然保護區、沿海防護林建設,抓緊實施江河流域、交通沿線、開發區、城鎮和村莊周邊的生態植被恢復工程,構築較為完善的森林生態和濕地防災體系。推進森林火災防控工程,重點加強火災預警監測、信息網路、指揮系統、撲救設備與保障建設,形成較為完善的森林火災預防、撲救、保障三大體系,不斷提高森林防火綜合能力。
(五)水利
水利條件的優劣直接取決於氣象條件。加強流域性洪水、嚴重乾旱、超強颱風、山洪等災害的預報預測預警服務能力,提升氣象災害防禦水平,對於推進水利建設、減輕災害損失、實現趨利避害具有重要的意義。
加強水旱氣象災害防禦,重點是建立健全水文氣象災害預警信息聯合發布機制,建立基層協理員(信息員)機制,做好災害預警信息進村入戶及災情統計上報,加強在應對氣候變化和極端氣候事件、防災減災方面的組織協調,建立開放的水文氣象信息共享機制和高效的會商切磋機制。加強水資源保障體系,實施閩東南沿海供水工程、閩西北蓄水工程,推進長泰枋洋水利樞紐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設,加快推進廈門蓮花水庫、龍巖何家陂水庫、明溪黃砂坑水庫、龍海九九坑水庫等蓄水工程項目。加強城市第二水源工程建設,合理規劃和建設跨區域、跨流域、跨時空調節功能的水資源配置工程,加快閩江“北水南調”項目前期工作,建成一批具有防洪、灌溉、供水等功能的綜合水利樞紐,確保城鄉供水安全。
第四章 主要任務
一、提高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能力
逐步建立結構合理、布局適當、功能齊備的氣象災害綜合探測系統,構建氣象災害綜合信息共享平台和公共氣象服務平台,開展精細化氣象預報業務,加強氣象災害預警的發布,不斷提升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能力。
(一)提高氣象災害綜合探測能力
一是提升災害性天氣監測水平。調整、最佳化國家和地方氣象站網布局,充實觀測項目,增加台站密度,提高地面和高空自動化觀測水平;加快推進新一代天氣雷達在重點區域的加密布設,發展地基遙感觀測系統和專用的飛機氣象探測系統;風雲靜止氣象衛星實行雙星觀測互為備份,風雲極軌氣象衛星實現組網觀測,增加雷達測量降水等新的探測能力,構建對地面氣象災害探測系統和空間天氣災害探測系統。建成由地基、空基、天基觀測系統組成的氣象災害立體觀測網,實現對氣象災害,尤其是對重點區域主要氣象災害的全天候、高時空解析度、高精度的綜合立體性連續監測。
二是提高氣象災害聯合監測水平。建設跨地區、跨部門的包括各類專業監測網在內的氣象災害綜合監測網,全面提高氣象災害的綜合監測能力,實現到2020年氣象災害監測率達到90%以上的目標。
(二)完善氣象災害信息網路
統籌發揮公共信息網路和專用信息網路基礎設施作用,加快推進氣象通信網路升級換代,使實時探測資料的收集傳輸和分發時效達到分鐘級;建成先進的分散式氣象信息存儲與共享系統,信息提取和共享能力達到同期國內先進水平。充分利用國家已有的公共資源,建設和完善各相關部門間氣象災害信息實時快速交換網路和共享平台,實現全省氣象災害信息的高度共享。
(三)提高氣象災害預警能力
進一步做好災害性、關鍵性、轉折性重大天氣監測預警,以及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預測,建立和完善氣象災害監測預警業務系統,提高預報的精細度、時效和準確率。加強部門合作,建立和完善氣象災害預警業務系統,建設服務國民經濟各部門各行業的專業氣象服務平台,加強精細化預報能力建設,大力提高氣象災害預警能力。加強數值預報業務系統建設,建設省級高性能計算機系統,吸收融合各類觀測資料,自主研發精細化數值預報模式,積極開展數值預報產品的解釋套用工作,為全面提高氣象災害預警能力提供科技支撐。
(四)加強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
建立和完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完善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制度,及時向公眾發布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提高信息發布頻次,實現滾動發布。到2020年,每天能向公眾提供未來10天天氣預報,突發氣象災害的臨近預警信息至少提前15~20分鐘送達受影響地區的公眾。
充分利用各類媒體、通信工具和通信資源發布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多種渠道將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及時有效地傳遞給公眾,尤其是人員密集場所的民眾。加強覆蓋城鄉社區的立體化信息發布體系,擴大預警信息公眾覆蓋面。到2020年,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公眾覆蓋率達到98%以上,實現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及時準確地“進農村、進企事業、進社區、進學校”。
二、提高氣象災害風險評估能力
按照《國家氣象災害防禦規劃(2009-2020年)》的相關要求,全面開展氣象災害風險調查和隱患排查,對重大工程項目進行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和氣候可行性論證,在城鄉規劃編制過程中充分考慮氣象災害風險因素。
(一)開展全省氣象災害風險調查工作
各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對全省氣象災害風險進行調查摸底,全面掌握各類氣象災害風險分布情況。建立以社區、鄉村為基礎的氣象災害風險調查收集網路,建立省級氣象災害風險資料庫,分災種編制氣象災害風險區劃圖。完善氣象災害風險信息上報系統和制度,加強對氣象災害風險信息的綜合分析、處理和套用。組織開展基礎設施、建築物氣象災害防禦能力普查,編制承災體脆弱性區劃;排查氣象災害風險隱患,找準氣象災害防禦的薄弱環節,為編制氣象災害風險區劃、完善防禦措施奠定基礎。
(二)建立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和氣候可行性論證制度
建立重大工程建設的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制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對可能受氣象災害或氣候變化影響的重大工程建設項目在項目審批前組織氣候可行性論證。在城鄉規劃編制和建設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中充分考慮氣象災害的風險性,避免和減少氣象災害對工程建設造成的影響。研究制定綜合評估氣象災害危險性、承災體脆弱性和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的方法和模型、風險等級標準和風險區劃工作規範,開展氣象災害風險區劃和評估,為經濟社會發展布局和編制氣象災害防禦方案、應急預案提供依據。
(三)加強氣候變化影響評估
加強對氣候變化事實及演變規律的監測分析,深入研究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氣象災害發生和發展的規律,開展氣候變化對極端氣象災害事件,以及對經濟、社會、國防、能源、水資源、農業、糧食、生態環境等的影響評估和應對措施研究;建立集氣候變化監測、預測、影響評估、應對為一體的氣候變化業務。
三、提高氣象災害綜合防範能力
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制定並實施氣象災害防禦方案,完善防災法規和標準,普及氣象災害防禦科學知識,逐步構建政府領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功能齊全、科學高效、覆蓋城鄉的氣象災害綜合防禦體系。
(一)制定並實施氣象災害防禦方案
各地要依據氣象災害特點及風險區劃,組織編制防禦方案,明確氣象災害的行政管理體制、各部門的防禦職責和聯動機制、氣象災害防禦重點和防禦措施等,完善氣象災害防禦領導機制和應急救援組織體系。有關部門要按照氣象災害防禦方案的要求,編制氣象災害防禦子方案,進一步明確目標、分解任務、細化責任。組織實施好氣象災害防禦方案,建立氣象災害防禦綜合效益評估機制,及時分析總結氣象災害防禦工作中的新問題,不斷修訂、補充和完善氣象災害防禦方案,落實防禦工作責任制。
(二)加強氣象災害防禦法規和標準體系建設
建立內容完善、科學配套的氣象災害防禦法律法規體系。建立健全《福建省氣象條例》、《氣象災害防禦管理辦法》、《氣象災害防禦應急預案》、《氣象災害風險評估辦法》等氣象災害防禦法律法規。各地各部門要根據當地的氣象災害種類及風險區劃,加快推進以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為主體的氣象災害防禦標準體系建設,增強防禦工作的科學化、規範化、標準化水平。
(三)加強氣象災害防禦科普宣傳教育工作
擴展氣象科普基地,設立氣象科普專欄,在全社會廣泛開展氣象災害防禦知識和防災自救技能的宣傳。將氣象災害防禦知識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納入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定期組織防禦演練,提高全社會的防禦意識和防災避險能力。
四、提高氣象災害應急處置能力
完善應急預案,健全各級應急救援指揮體系和應急回響工作機制,形成科學決策、統一指揮、分級管理、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氣象災害應急救援體系。
(一)完善應急預案
組織制定各類氣象災害應急預案,明確氣象災害的等級,監測預警、信息發布、應急救援行動的啟動和終止規程、緊急避難場所和轉移路線、氣象災害應急救援組織體系、各部門職責和聯動機制以及應急處置措施等,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應急預案體系。加強應急預案的動態管理,適時進行修訂和更新。
(二)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加強氣象災害應急處置能力建設,建立健全應急處置部門聯動機制,實現防禦信息的跨部門共享。積極開展應急演練,提高各單位的協調配合和應急處置能力。加強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能力建設,提高對乾旱、冰雹、大霧、森林火災、污染物擴散、環境污染等災害的應急作業水平。加強重點防禦區域搶險救災應急物資的儲備,加強應急救援裝備、設施、避難場所的建設和統籌管理。加強氣象災害防範應對專家和隊伍建設,發展、壯大氣象減災志願者隊伍。建立健全氣象災害防禦社會動員機制,發揮民眾團體、民間組織、基層自治組織和公民在氣象災害防禦、緊急救援、救災捐贈、醫療救助、衛生防疫、恢復重建、災後心理疏導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加快建立財政支持的災害風險保險體系,充分發揮金融保險行業在氣象災害救助和恢復重建工作中的作用,鼓勵單位和個人購買保險,降低受災風險。積極參與國際性的氣象災害應急救援工作,建立跨國界的氣象災害聯合監測、預警和應急救援機制。
(三)提高綜合防禦能力
充分發揮社區、鄉鎮在氣象防災減災中的基礎作用。定期對基層氣象防災減災基礎設施進行檢查評估,推動基層氣象災害應急準備工作的規範化和社會化。在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創建活動中進一步強化基層社區、鄉鎮的氣象災害防禦能力,切實增強基層居民氣象防災減災意識和避災自救技能。建立社區、鄉鎮氣象災害警報站,及時接收預警信息並向責任區內的民眾傳遞,按照防禦方案和應急預案開展防禦工作。面向社區和鄉鎮開展遠程培訓、集中培訓和應急演練相結合的氣象災害防禦綜合培訓。
第五章 重點建設工程
根據氣象災害防禦戰略布局、規劃目標和主要任務的總體要求,積極貫徹落實中國氣象局與福建省人民政府簽署的《共同推進氣象服務海西建設合作協定》,建設一批重大氣象災害防禦工程,提高重點區域和重點行業的氣象災害防禦能力。其中,綜合防範、應急處置等方面的工程,按照國家防災減災規劃執行。
一、海西氣象監測預警體系
(一)完善新一代天氣雷達網工程
1.新一代天氣雷達觀測系統。進一步完善我省天氣雷達監測網,在泉州、三明、東山、寧德等地建成新一代天氣雷達系統,實現固定新一代天氣雷達的組網觀測,增強對暴雨、颱風、強對流等災害性天氣的監測和預警能力。
2.雷達綜合套用業務系統。一是建設雷達共享及套用分系統,建設1個省級雷達數據共享中心,9個市級雷達共享分中心,建立全省新一代天氣雷達數據的收發、處理、管理和共享服務體系。建立省、市級海量存儲及信息共享子系統,建立全省高清視頻會商子系統,建立全省雷達資料傳輸應急通信子系統及全省氣象信息安全子系統。二是建設氣象雷達業務服務分系統,建設集氣象信息採集、產品加工製作、產品線上編審、產品發布準備、業務流程監控、客戶信息管理等功能於一身的氣象服務產品加工處理、業務流程綜合管理的平台。
3.雷達技術保障分系統。建設新一代天氣雷達系統運行監控平台。
4.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改造泉州、三明、東山、寧德等地新一代天氣雷達塔樓及信息中心業務用房。
(二)山洪地質災害防治氣象保障工程
1.山洪地質災害氣象監測系統。根據我省中小河流治理、山洪地質災害防治、易災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需要,加密建設500個自動氣象站。在太姥山脈和武夷山脈建設10個無人高山指標自動氣象站和20個梯度氣象觀測自動站;建設13部風廓線雷達和5套雨滴譜儀;在國家級基本台站增建10個GPS/Met觀測站;在易受氣象災害影響的交通幹線、沿海主要港口,建立20個交通氣象觀測站,布設具有能見度觀測功能的自動氣象站;建立2個輸電線積冰(鐵塔實景)觀測示範站;在重要旅遊區建設20套專業氣象觀測站,建設1套省級移動GPS探空系統和1台微波輻射計。在9個設區市配備具有基本氣象要素觀測、通信系統、網路接入、GPS定位、服務與指揮等功能,集觀測、通信、指揮、保障於一體的移動觀測車,實現對突發事件和突發氣象災害的移動觀測。在63個縣級氣象局配備移動氣象觀測系統,確保第一時間開展應急氣象保障服務。編制70個基本氣象台站探測環境保護專項規劃。
2.山洪地質災害氣象預警系統。建設山洪地質災害暴雨實時監測分析系統和省、市、縣三級致災強降水格線化實時監測預警系統。適時構建綜合性能穩定、能夠嵌入安裝各類氣象數值模式運算程式的高性能計算系統。建設山洪地質災害氣象條件等級預報系統和氣象災害風險評價系統。完善省級氣象災害預警中心建設,建設9個設區市氣象災害預警分中心,建設縣級山洪地質災害氣象預警平台,並實現氣象與水利、國土等部門的信息共享。
3.裝備運行監控與保障系統。建立省、市、縣氣象裝備運行實時監控與應急保障系統,升級完善省級維護維修平台,建設市級車載移動式維護維修平台,建設省級風洞實驗室和自動化檢定系統,完成省級標準器裝置自動化升級改造,新建市級檢定分所和移動氣象計量標校系統,改造省級氣象裝備儲備庫。
4.配套工程。建設與山洪地質災害防治氣象保障系統相適應的配套工程,重點在武夷山南嶺園建設中國氣象局預報員技術交流中心,建成以高清視頻會議系統為主的適宜交流的電子會議系統,實現與中央氣象台、省氣象台會商系統的聯網;建成集科技信息、氣象業務信息、政務信息、公益信息、人才信息等於一身的信息共享平台;努力營造適合氣象人才交流、培訓和工作的環境,使其建成為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的預報員技術交流中心和國家級的天氣學科科研與創新基地。
(三)海洋氣象保障工程
1.海洋氣象觀測系統。充實海洋氣象觀測內容,在廈門建設2座觀測塔(梯度風觀測塔和電離層觀測塔各一座),平潭建設1座觀測塔,開展海—氣通量觀測等;在福建中部沿海建設2部高頻地波雷達站,開展海上風場反演監測;在福建—台灣航線選擇部分期客(貨)船安裝6套自動氣象站;在離海岸較遠的5個海島各建設1套自動氣象站。
2.海洋氣象災害預報預警。以研發颱風風雨、海上大風及海霧精細化預報預警系統和海洋氣象預報質量檢驗評估系統為重點,建立和完善海洋氣象預報預警業務系統和多災種監測預警綜合業務平台。針對海洋航運、海上救援、港口和現代海洋漁業等需求,建設專業氣象保障服務系統。建設海洋漁業、海事等多部門氣象信息共享平台。
3.核應急氣象保障系統。建設核電廠特定應急區域基礎氣象信息資料庫。編制核電廠場外核應急實施程式。建立應急區域精細化風、溫、濕以及降水等氣象要素場的診斷模型、短時短期預報模型和核應急氣象評價模型,建設大氣環境緊急回響氣象預警中心和核應急氣象保障業務平台,實現向省核應急指揮中心事故後果評價系統提供及時、準確的氣象數據。
4.配套工程。一是建設平潭海洋氣象基地。在平潭綜合實驗區建設集海洋氣象綜合業務、試驗研究、科普宣傳於一體的平潭海峽氣象監測預警服務系統。主要內容包括建設總面積為5000平方米的海峽氣象防災業務樓和研究中心樓、環島型海上氣象監測網、現代農業小氣候觀測站和海洋氣象預警信息發布平台、海峽兩岸合作氣象觀測實驗基地等。
二是建設翔安海峽大氣探測中心基地。在翔安區大嶝島建立一個兩岸氣象科技交流基地,基地內建設地面氣象觀測站、大氣成分觀測站、霧和霾研究中心、人工影響天氣研究基地、電離層觀測站和監測分析處理中心、風廓線雷達、地面微波輻射計觀測站和一個梯度風塔,建設GPS/Met水汽監測系統,觀測資料通過主幹網傳輸到市信息共享平台。
三是建設三沙登入颱風外場綜合觀測基地。在霞浦縣三沙鎮建設國家颱風實時探測資料獲取、收集和分發基地,以及颱風野外科學試驗訓練基地。基地規劃占地49畝,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分山頂、山坡、山腳三個平台建設颱風氣象觀測場、300米邊界層氣象梯度觀測塔、風廓線雷達、小型無人探測飛機試驗場、飛機儲放庫、GPS高空探空氣球充氣庫、小型觀測場、近海浮標站系統、測波雷達系統及配套基礎設施等,提高颱風綜合觀測能力及觀測資料套用能力。
(四)應對氣候變化氣象基礎工程
1.氣候變化綜合監測系統。在國家基準氣候站布設雙套自動氣候站,並開展雲、能、天觀測自動化試點工作。在國家級氣象台站建設實景監控系統,編制探測環境保護專項規劃。新建38套固定自動土壤水分觀測站,為農服務重點縣局配備移動攜帶型自動土壤水分觀測站。建設漳州農田生態系統、閩江口濕地生態系統、武夷山森林生態系統等3個氣象監測站,配備專業儀器設備,開展農田、濕地、森林生態氣象要素監測;新建6套農田小氣候自動觀測站。在尚未建立國家基準氣候站的設區市建設7套太陽輻射觀測站;評估和改造已建風能觀測網,並在內陸風能資源豐富區建設20個強風自動觀測站。在重點城市加密建設100套城市氣象觀測站,開展城市基本氣象要素觀測。在武夷山新建1套大氣成分觀測站,並對省級觀測車配備1套移動大氣成分觀測儀器,開展大氣成分及污染物觀測,增強對突發污染事件的監測能力。
2.氣候變化影響評估系統。建立實時、客觀的氣候變化(包含氣候災害、極端與異常氣候)監測、診斷、預測、評估和服務平台,開展氣候變化對福建經濟社會發展影響的預評估技術研究,開展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和氣象災害對農業、交通、城鄉規劃等領域的評估及適應對策研究。
建立氣象災害風險識別與評估業務系統。開展重大氣象災害風險評估方法研究;開展乾旱、暴雨洪澇、颱風、高溫熱浪、低溫雨雪、寒潮等氣象災害風險承受能力與風險控制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研究。重點提高氣候變化對農業、水資源、能源等行業或重大工程影響評價的針對性和定量化水平。開展重大工程和城鎮規劃氣候可行性論證技術和氣候風險技術評估,建立重大工程、城鎮和區域建設對氣候影響的評估方法與標準。
3.氣象災害防禦與服務保障系統。實施閩南沿海和九龍江流域人工增雨作業基地建設,建設4部移動式近程天氣雷達,推進九龍江流域跨區域飛機人工增雨作業示範區建設,推進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向生態調節型轉化;最佳化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指揮系統和作業效果評估系統;組織開展調查評估縣級以上行政區域空中雲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徵及其開發利用潛力,針對人影作業重點行業開展專項調研和評估,推進利用物聯網技術加強人影作業裝備的安全運行管理。
建設防雷產品測試實驗室,開展雷電防禦技術研究;建立雷電監測產品共享及防雷技術業務服務系統。建立交通運輸、電力、旅遊等行業高影響天氣監測、發生規律及精細化預報技術等專業氣象預報技術和天氣預警系統,研發對策與服務效益評估系統。進一步完善和開展電力、交通、海洋、航空、海事、旅遊等氣象服務系統。
二、省氣象防災中心項目
在福州市金山建設集業務服務、科技創新、技術保障、科研實驗、教育培訓、應急指揮為一體的福建省氣象防災中心,在福州市建新鎮淮安山建設福州高空氣象探測站。兩個項目共規劃占地面積92.4畝,其中福建省氣象防災中心占地面積83畝,福州高空氣象探測站占地面積9.4畝,總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福建省氣象防災中心由防災業務主樓、公共氣象服務中心、科技中心、防災應急保障中心、大氣探測中心等部分組成,配套建設附屬設施。
三、氣象台站能力建設工程
按照台站綜合改革要求,重點改善基層氣象台站業務系統的配套基礎,著力提升基層氣象台站“四個能力”,切實增強基層氣象台站業務服務能力,實現“一流服務”。進一步加大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力度,對探測環境受到破壞、嚴重影響業務質量的台站實施遷建,對地處偏遠、為地方政府服務存在困難的台站實施局站分離建設。拆除危房、修繕舊房和新建、購置業務用房,切實改善辦公條件。改造涉及安全和影響職工工作、生活的配套基礎設施,合理解決台站交通工具。實施綠化、美化、亮化、淨化工程,建設各具特色的台站文化設施,營造與氣象業務現代化相適應的工作、生活環境和文化氛圍。
四、多要素自動氣象站網建設工程
按照科學布局、合理選型、信息共享、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的原則,建設運行穩定可靠、數據收集及時準確的多要素自動氣象觀測站網。在氣象災害易發區、天氣系統敏感區、主要城市、交通主幹線和海島等,新建和改建一批多要素自動氣象站,使全省多要素自動氣象觀測站平均間距縮小為約11公里,主要港口城市多要素自動氣象觀測網達到密度為5公里×5公里,並在重要橋樑、港口、高速道路、旅遊景區、沿海及部分島嶼(包括廈金、廈台航線鄰近島嶼)進行加密布設。完善自動站信息處理與共享系統,與水利、國土、林業、海洋等部門建設的觀測網實現實時數據共享。加工採集到的數據,生成標準數據集,以網站WEB瀏覽、手機WAP顯示、數據集調用等方式,通過“數字福建”政務網、SDH數字電路接入、網際網路、移動通信等途徑,為各部門提供數據共享服務。建立和完善省級和地市級多要素自動氣象站運行監控與保障系統,實現自動站的運行狀態實時監視、故障信息實時告警、站點設備遠程線上檢測和設備故障維修快速回響。
五、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
建立“政府領導”的預警信息發布和傳播機制,加快省、市、縣三級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平台建設,建立覆蓋面廣、回響及時的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發布機制。依託福建氣象業務系統和氣象預報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建設1個省級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9個市級分中心、59個縣級分中心。建立與省突發公共事件預警指揮中心、省直有關部門預警指揮機構相聯接的通信線路。在現有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基礎上,通過氣象網站、氣象頻道、手機簡訊、電視插播、廣播插播、電子顯示屏、農村信息大喇叭、電話聲訊服務等技術手段,拓展信息收集和傳輸渠道,解決預警信息傳播“最後一公里”問題,提高預警信息發布的時效性。
六、海峽氣象防災減災科技能力建設工程
一是建立海峽氣象研究所。依託中尺度數值預報系統,在台灣海峽和沿海加密布置探測設備和預警服務平台,加強海峽氣象深度研究,為提升海峽氣象預報預測能力提供技術支撐。二是開展延伸期預報研究。依託擬建設的高性能計算機系統、已建立的科技創新團隊以及多年積累並已業務試驗運行的科研成果,開展持續性天氣氣候事件延伸期預報(10~30天)研究。
七、公路交通氣象觀測網工程
科學合理布局高速公路交通氣象觀測站,對大交通量路段、氣象條件複雜路段和重要構造物路段,在實地調查和充分論證後,規劃建設特殊路段交通氣象觀測站,尤其是在國、省、縣道交通主幹線及主要港口周邊新建和改造部分交通氣象觀測站。建設交通氣象信息共享系統,包括相應的通信網路系統及運行環境配套,安裝交通氣象信息共享軟體,實現氣象環境條件觀測、路面狀況觀測、實景氣象觀測數據的共享。建設交通氣象數據中心和預警服務平台,開展數據收集、監控和共享服務,為交通、氣象部門應對突發氣象事件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完善交通氣象裝備保障系統,形成交通、氣象應急保障聯動機制。
八、海洋氣象綜合監測預警預報工程
至2015年,建立較完整的海洋氣象業務流程,基本建成近海海洋氣象綜合觀測系統,海洋氣象災害預警預報和服務能力得到明顯提升,海洋氣象服務時效延長到10天,初步實現海洋氣象專業化、精細化服務,海洋氣象服務信息基本覆蓋沿海海洋區域,基本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防災減災等對氣象服務的需求。至2020年,建成海洋氣象綜合觀測系統,實現對海域的立體氣象監測,海洋預報預警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構建完善的災害預警和防範體系,為我省海洋經濟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海洋氣象服務。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氣象災害防禦的重要性,把氣象災害防禦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政府要將氣象災害防禦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根據當地氣象災害特點和防禦重點,組織編制氣象災害防禦規劃,並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強氣象基礎設施建設,統籌規劃、分步實施氣象災害防禦重大項目。層層落實防禦工作責任制,各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通力協作,形成合力,健全氣象災害防禦信息通報與協調機制,加強對防禦工程的實施和管理,抓好防禦工作宣傳和培訓,努力提升防禦工作水平。
…………。
附屬檔案:福建省氣象災害風險區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