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工程學院設計創新研究中心

福建工程學院設計創新研究中心傾力於設計學學科建設,牢牢抓住設計學多學科交叉的學科特點,旨在打造一個融合多種學術智慧,集創新、研究與教育為一體的新興學科平台,將不同學科的人群匯聚到同一平台進行設計創新學術研究與產業套用,依託我校工、管、文、理、經、藝、法等相關學科在文化、科技與商管等方面的優勢,以創意設計為宗旨,透過“產學協力、創意擴散、文化開發、永續經營”為創新設計研發主軸,思考產業未來願景,運用跨領域整合知識,以人本思維為思考出發點,以科技為輔具,結合文化創意、永續生存與福址社會等三位一體,朝向新的套用研究轉化,發展具有前瞻性及引導性的創意設計開發模式,促進設計學科與其他學科的共同繁榮,為提高學校學科綜合發展水平發揮重要作用,為一流的專業建設和一流的套用型人才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福建工程學院設計創新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及內容:
1. 文化創意永續設計研究方向
以傳統文化、本土文化、在地文化的自然與人文資源為核心,運用創新設計的思維與方法,盤整藝術、設計與科技資源,立足兩岸文化創意產業在品牌策略、視覺傳達、動漫繪本、場域活化、展會行銷、文創產品創新設計等方面的發展需求。
基於經濟、社會及自然生態可持續發展的人類生活系統,以尋求並建構人和自然環境的平衡點,運用綠色科技成果和永續設計方法,倚重生態學理論分析設計目標系統內部各元素的特性與潛在關聯,注入自然美學和設計文化,遵循照顧地球、照顧人、公平分享的設計倫理,透過完善的設計規劃,創造出能滿足於生命所有形式的可持續的、更安全的解決方案。
相關研究方向:視覺文化與傳達溝通設計、環境美學與文創空間設計、服務體驗與文創產品設計、非遺文化傳承與創新設計等研究方向。
主要成員:管幸生、林建德、曾祥遠、廖繼盟、張小燕、胡志雄、武志軍、黃恩武、姚瑞、林志煒、黎煥延、楊園、林玉鳳、龔任界、黃芳、蔣天寅、肖瑜男、熊敏、王鑫、郭亮、顏雪陽、陳晶晶、陳鋒、周晨陽、梁由之、嚴祖喜等人。
相關研究課題:櫥窗設計要素影響消費者視覺美感之研究(管幸生等人)、“海上絲綢之路”語境下“閩文化”題材動畫的創作及傳播研究(顏雪洋等人)、鐘錶文化與傳統藝術融合創意設計(曾祥遠等人)、國家數字地震科普館建設前期調研服務--虛擬實現技術(林建德等人)、不同楔形體之旋轉性動態錯視知覺研究(林志煒等人)、傳統文化在風景園林教育中的研究與實踐(楊文欣等人)、福州脫胎漆藝術品價格與價值研究(黃芳等人)、竹家具產品外觀設計(邱志榮等人)、福建當代漆畫研究與套用(張建平等人)、閩台媽祖文化視閾下的城市公共環境設施設計研究(張小燕等人)、基於檔案館資源的文化創意產品設計開發與策略研究——以福建省檔案館為例(翁悅悅等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背景下閩台傑出工藝家人格特質與生涯發展研究(吳正仲等人)、文化創意視角下永泰縣嵩口古鎮景觀設計研究(林靈芳等人)、博登筆、紙等文創產品設計之技術諮詢(楊寶華等人)、兒童安全座椅視頻設計(武志軍等人)等研究課題。
2. 智慧型與福祉設計研究方向
因應高齡化社會的來臨,探討高齡者的健康、住家、行動力、通訊、休閒和工作等議題,以使用者為中心發掘問題,提出改善高齡者生活之產品、環境或服務設計的對策,達到促進弱勢群體、高齡者與身心障礙者能擁有人性化及可獨立自主的優質生活的目的。將橘色科技的人文理念和科學成果套用於視覺傳達、產品創新、服務體驗和空間營造等設計服務研究。強調健康、溫馨、體貼、安全等原則的人本關懷,聚焦養身、醫療、智慧型照護、特殊家居等生活內容。
相關研究方向:智慧型創意產品設計、通用設計、人因互動與福祉科技研發、康復醫療產品設計、老年智慧型穿戴產品設計策略、高齡者智慧型生活型態研究等研究方向。
主要成員:朱聰玲、邱志榮、吳正仲、黃嵐鈴、楊濤、王巍、晉詩寧、陳建華、李暢暢、劉碧華、翁悅悅等人。
相關研究課題:閩台高齡者智慧型生活型態研究(黃嵐鈴等人)、閩台醫院上肢康復產品的使用現況調查與設計改善對策(黃嵐鈴等人)、老年智慧型穿戴產品設計策略研究(晉詩寧等人)、基於AD理論的智慧型人體康復訓練器造型設計模式研究(楊濤等人)、人體下肢康復訓練機器人設計研究(楊濤等人)、基於WebGL的智慧校園系統設計研究(黃恩武等人)、針對工業設計專業的3D列印創新套用培訓探索(劉碧華等人)、衛浴產品設計(邱志榮等人)、網際網路+背景下漳浦剪紙藝術的當下生態和傳承保護(楊圓等人)、手持式證件拍攝輔助器產品外觀設計(翁悅悅等人)、聽不同音樂類型的刺激對設計創意構想發展之影響研究(廖繼盟等人)、自助售貨機平面設計服務(武志軍等人)、定製化高校紀念品開發設計研究的理論與實踐——以福建工程學院紀念品開發設計研究為例(劉鵬聖等人)等研究課題。
3. 鄉鎮活化與居家設計
隨著時代轉變,現今社會十分重視地區文化傳承,城鄉兩面都有人呼籲採取措施逆轉形勢。以實際行動在尊重傳統的前提下,原居民和城市人合作為鄉村注入活力是可期待的。小區營造是針對不同種類的小區特色而行動,以「人」「文」「地」「產」「景」五大面向盤點小區特色,進行小區營造規劃。「人」指的是小區居民的需求的滿足、人際關係的經營和生活福祉之創造;「文」指的是小區共同歷史文化之延續,藝文活動之經營以及終身學習等;「地」指的是地理環境的保育與特色發揚,在地性的延續;「產」指的是在地產業與經濟活動的集體經營,地產的創發與行銷等;「景」指的是「小區公共空間」之營造、生活環境的永續經營、獨特景觀的創造、居民自力營造等。
相關研究方向和課題:公共藝術介入福建鄉村社區總體營造、住宅空間適應性研究、鄉鎮活化設計策略、室內裝飾設計等研究方向。
主要成員:黃東海、魏峰、楊寶華、薛小敏、張實、任丘鋼、卓娜、林陽、劉鵬聖、廖珊珊、馬松影、李洋、楊文欣、陳露、丁榕鋒、林靈芳、王穎潔、趙一靜、張建平。
科研輔助人員:林國平、陳亞峰、卓新珍、賴雅鳳、蘇麗鳳、柯麗芬、孫靜知、潘妙榮、林夏斌、方怡君、李萍、何天揚、崔茜、王秋艷等人。
相關研究課題:基於家庭發展動態需求的住宅空間適應性研究(薛小敏等人)、基於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閩東地區鄉村書院再造研究(馬松影等人)、公共藝術介入福建鄉村社區總體營造的策略與方法研究(趙一靜等人)、新創藝形象沙龍室內裝飾設計(卓娜等人)、中、美高校陶藝實驗室比較(陳露等人)、永泰縣白雲鄉樟洋村混凝土結構民居外立面研究(馬松影等人)、永泰縣白雲鄉樟洋村土木結構民居外立面研究(魏峰等人)、永泰縣白雲鄉樟洋村磚木結構民居外立面研究(李洋等人)、三迪一品10#1006室內設計(林陽等人)、整體組裝式衛生間設計研究(馬松影等人)、秀嶼區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網路體系規劃(柯麗芬等人)、公共藝術介入福建鄉村社區總體營造的策略與方法研究(趙一靜等人)等研究課題。
4. 相關設計學教學改革課題
工業設計創新驅動福建製造業轉型升級的路徑研究(曾祥遠等人)、積極心理學視野下“幸福課”與高校心理主題班會之融合研究(陳亞峰等人)、工業設計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研究(邱志榮等人)、福建省工業設計學科發展研究報告(曾祥遠等人)、套用團隊合作模式改革工業設計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模式(黃嵐鈴等人)、台灣地區高校室內設計專業教學實踐經驗及其啟示研究(廖珊珊等人)、基於隱性知識的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研究——以福州大學城高校為例(范潔等人)、基於教育生態學視角下的VR教育研究(黃恩武等人)、中國古代設計思想精髓對構建高校套用型設計學科特色定位研究(劉鵬聖等人)、藝術自覺理論在公共藝術與工業設計中的套用與研究(梁由之)、案例庫——建築裝飾技術課程群(馬松影等人)、閩台動漫產業對接背景下動漫互通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陳鋒等人)、教師校本綜合培訓-軟木畫校本特色建設(黃東海等人)、教師校本綜合培訓-教師硬筆書法培訓及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嚴祖喜等人)、快速成型技術在工業設計創新實踐中的套用研究(劉碧華等人)等研究課題。
福建工程學院設計創新研究中心已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本平台科研人員獲批省社科規劃項目4項,省科協社科項目1項,省教育科學規劃重點項目2項、一般項目1項,省教育廳社科一般項目21項、教改項目3項,校級科研項目14項、教改項目5項,橫向課題9項。平台科研人員總計發表論文200餘篇,其中SCI\EI論文20餘篇,北大、南大核心10餘篇;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0餘項,外觀專利10餘項。出版教材、畫集、專著等10部,設計及繪畫作品參加各級各類大賽(展覽)20餘件。舉辦國際研討會5場,參加各類專業學術研討會50餘次。
福建工程學院設計創新研究中心平台擬開展的研究工作
本平台科研實力在學校有較大影響,構建起學院科研和學科可持續發展的運行機制,獲批福建省福祉橘色設計研究中心和福建省創新、創業暨創客中心兩個省級研究基地。積極推進“設計創新研究中心”朝向省級重點學科實驗室建設目標的實現。以省重點建設學科標準為指導,建成集創意創新設計的學術研究、產業創新與實踐研究於一體的省級學科研究基地,開展區域經濟產業所需的設計和研發,培訓全省設計類高級人才,推廣設計理念和項目,培育新的行業企業,推動創意設計產業園區建設,為打造全省設計學科的重點高校打下學科基礎。目標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積極申請國家課題,承擔一些省部級科研課題,鼓勵研究團隊與地方政府、企業開展產學合作服務。
  2. 鼓勵研究團隊成員發表高水平的學術論文,出版高水平的教材或專著,積極爭取各種出版基金的支持,鼓勵研究人員將研究成果以自編教材或專著形式出版。
  3. 申報各類科研成果獎,提高獲獎等次。支持研究人員參加國內外重大設計大賽。
  4. 強化學科梯隊建設,鼓勵45歲以下的教師攻讀博士學位,提高學術隊伍的學歷層次和學術水平,大力引進國內外優秀學術帶頭人成為本機構的學術研究骨幹。
  5. 3~5年中長期目標。在科研能力和水平的重大科研項目承擔上不斷取得突破,產生一批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的原創性、標誌性設計研究成果。科研經費超過省內同類學科研究績效,在國際公認的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數量保持在全省同類高校前3位,培育出若干個在國內有重要影響的科研創新團隊,部分團隊進入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校設計科學創新團隊行列。與國家部委和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積極合作,搭建若干個在國內有重要影響,在研究和解決設計理論和設計實務問題具有較強實力的設計創新研究平台,成為推動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智庫和創新基地。
  6. 本研究中心將依託系列地方產業經濟活化項目,逐步驅動地方產業提升自我創新能力,將設計智慧內化為地方產業永續發展的能力,透過項目實施與交流為地方產出設計骨幹人員種子,開展專業設計人員培訓服務、設計諮詢服務、研發設計服務、智慧財產權服務等設計綜合服務工作等,年服務企業超過10家、服務經費50萬元以上;設計成果轉化方面,授權專利等成果轉化率80%以上,年經費10萬元以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