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助長和社會抑制

社會助長和社會抑制,由於他人在場而導致個人作業水平提高或降低的現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會助長和社會抑制
  • 定義:由於他人在場而導致個人作業水平提高或降低的現象
解釋
前者稱為社會助長,又稱社會促進;後者稱為社會抑制。心理學家對社會助長問題的實驗研究可追溯到1898年美國心理學家N.特里普利特的工作。他注意到腳踏車騎手在有競爭對手時,比他自己單獨練習時騎得快,因此設計了一項實驗,以驗證兒童在有他人在場時是否會在纏繞釣魚線的作業上做得更快,結果證實了他的預期。後來,許多類似的研究也得到了同樣的結果,例如F.H.奧爾波特1920年以後進行過的一系列實驗研究,他首先使用了“社會助長”這一術語。但是,科學家對社會助長的濃厚興趣在20世紀30年代逐漸減弱,到40年代便趨於消失。原因在於,實驗研究中出現了有他人在場反而會使個體作業績效水平下降的現象,即出現了社會抑制效應。
1965年R.B.扎永茨提出了社會助長的內驅力說,認為他人在場會導致個體內驅力或動機的增強。而這種內驅力或動機的增強會產生助長或抑制行為表現的效果,至於出現哪種效果則取決於作業的性質。如果作業是熟悉或容易的,他人在場會對績效有助長作用;如果作業是新奇或困難的,他人在場便會對績效有阻抑的作用。
扎永茨的這種觀點得到不少心理學家的贊同。此後又出現過其他一些解釋社會助長的理論,如受評憂慮理論、分心–衝突理論和印象整飾理論等。其中分心–衝突理論認為,產生分心現象時,個體既要關注應從事的工作,又要關注與此無關的其他事物如在場的其他人。如果這兩種關注的強度一樣大,由於受到注意容量的限制,導致注意的衝突,引起一種喚醒狀態,這種喚醒狀態就會像內驅力一樣發揮積極效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