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優勢反應強化理論
- 外文名:Social facilitation
- 提出者:羅伯特·查容克(R.B.Zajonc)
- 提出年代:1965年
- 學科:社會心理學
社會促進,詳細內容,套用,理論發展,
社會促進
亦稱“社會助長”、“群體效應”。指個體完成某種活動時,由於他人在場而提高了績效的現象。他人在場的形式有實際在場、想像在場和隱含在場。與社會促進相反,有時候他人在場,反而會使個體的工作績效降低,這種現象稱為社會干擾,也稱社會抑制。
詳細內容
查容克對社會促進作用和社會阻抑作用提出共同的原因解釋。
他認為,他人在場提高人的一般動機水平,而動機水平的提高會加強優勢反應。由於簡單而熟悉的行為,正確反應占優勢,他人在場加強這種反應,從而提高了行為效率。而個人在完成複雜、困難、生疏的任務時,不正確的反應占優勢,他人在場提高動機水平的結果是強化不正確的反應,妨礙任務完成,所以有阻抑作用。
經過試驗結果顯示:有人在場時,測試者學習簡易的詞比單獨學習要好些,而學習有難度的詞表時,獨自學習的效果比集體學習要好。這證明有人在場會促進熟練工作的成績,而干擾非熟練工作的成績。
套用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根據活動的內容、工作的性質,以及個人的特點來安排工作和學習的環境,利用群體情境的社會助長進作用,避免阻抑作用,從而提高活動效率。
優勢反應強化說這一假設提出後,許多研究者深化並發展了這一假說。進一步的研究表明,個體可能通過其競爭動機和他人對其評價的認知獲得社會促進效果。在結伴活動中,每個人都試圖自己幹得快一些好一些,實際上這是一種隱含的競爭動機。此外,他人在場也會喚起個體對他人評價的認識,這可能是影響社會促進更為重要的因素。個體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地受到他人評價,並逐漸學會關注他人評價,贏得好的評價。在場的他人也許對活動並無多大興趣,但活動者卻以為他人正在評價自己,於是激活競爭動機,產生促進作用。
理論發展
在研究社會促進這一現象中,美國社會心理學家N.特里普利特最早於1897年通過文獻研究法發現,在腳踏車比賽中,多人同時比賽比一個人單獨計時比賽成績好,隨後設計兒童繞線圈活動對這種現象進行過實驗研究。1916~1919年,F.H.奧爾波特對這種現象進行了系統的實驗研究,結果發現,他人在場即可以使個體活動效率提高,也可以使個體活動效率降低,依活動的性質而定。一般而言,對一些簡單的、機械的體力活動而言,他人在場提高了個體的活動效率,他將這種現象稱為社會促進;對一些複雜的腦力活動或是個體還沒有熟練掌握的活動而言,他人在場降低了個體的活動效率,他將這種現象稱為社會抑制(social inhibition)或社會干擾(social interference)。
隨後幾十年,社會心理學家們繼續對這種現象進行了大量的實驗研究和理論研究,但直到1965年,R.B.查榮克從行為主義立場提出優勢反應強化學說,對社會促進和社會抑制做出了較為合理、全面的解釋。他認為,他人在場提高了個體的動機水平,從而使個體在面臨作業任務時很快地將優勢反應表現出來;若優勢反應是針對作業任務的正確反應,結果便表現為社會促進效應;若優勢反應是針對作業任務的錯誤反應,結果便表現為社會抑制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