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賬戶

社保基金賬戶

世界各國的社保制度概述大體上講,目前世界各國的社保制度有三大類,一是DB型現收現付制,二是DC型完全積累制,最後是各種不同形式的混合模式,如半積累制和名義賬戶等。DB型現收現付制所謂DB型現收現付制是指“待遇確定型現收現付制”,就是說,用當代工作的一代人上繳的保險費來立即支付當今退休一代人的基本融資制度,保險費集合起來由國家統一調配,一般來說是有節餘的,這筆節餘就叫做“社保基金”,中央政府為了減少支付壓力,將之投資於某種金融工具,例如政府債券等;在這種制度下,退休一代人的養老金給付標準的計算方式主要是看他在整個工作生涯中的工資總水平,尤其是最後幾年的水平,還有資歷、工齡、級別和貢獻等綜合因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保基金賬戶
  • 外文名:Social security fund account
  • 概述:目前世界各國的社保制度有三大類
  • 收現付制:待遇確定型現收現付制
  • 完全積累制:第二種DC型完全積累制有兩種形式
世界各國的社保制度概述,DB型現收現付制,DC型完全積累制,混合模式,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概述,國外如何監管社保資金,美國社保金,新加坡社保金,

世界各國的社保制度概述

大體上講,目前世界各國的社保制度有三大類,一是DB型現收現付制,二是DC型完全積累制,最後是各種不同形式的混合模式,如半積累制和名義賬戶等。

DB型現收現付制

所謂DB型現收現付制是指“待遇確定型現收現付制”,就是說,用當代工作的一代人上繳的保險費來立即支付當今退休一代人的基本融資制度,保險費集合起來由國家統一調配,一般來說是有節餘的,這筆節餘就叫做“社保基金”,中央政府為了減少支付壓力,將之投資於某種金融工具,例如政府債券等;在這種制度下,退休一代人的養老金給付標準的計算方式主要是看他在整個工作生涯中的工資總水平,尤其是最後幾年的水平,還有資歷、工齡、級別和貢獻等綜合因素,這就是“待遇確定型”(DB型)的主要含義。目前來看絕大多數已開發國家採用的都是這種模式。

DC型完全積累制

第二種DC型完全積累制有兩種形式,一是智利模式,大約近十個拉美國家採用了這種模式,個人繳費完全在個人賬戶里,國家提供幾個投資基金,由個人來決定投資組合,基金管理人負責具體運作,虧了賠了都由個人來承擔,國家不承擔任何責任,未來的養老金給付水平幾乎完全取決於繳費餘額和投資收益(減去管理費用),這就是“繳費確定型(DC型)”的含義。所以,在智利模式下,國家沒有掌握一個集中的社保基金。所謂的社保基金,是分散在每個人的賬戶里,投資決策是個人行為,是分散型的決策,根據個人的偏好和國家提供的投資基金種類進行個人決策。一般來說,可供選擇的投資基金從風險大小和利率高低來分無非依次有這么五六種,例如,非交易型的短期政府債券基金(G基金)、債券市場基金(F基金)、普通股票基金(C基金)、小型資本化股票指數投資基金(S基金)、國際股票指數基金(I基金),等等。關於投資基金的設立,雖然各國的情況不太一樣,但它們大同小異。
二是“中央公積金制”,這種類型社保基金的特點是,在養老金給付上基本上是DC型的,其收益率由國家根據投資收益情況統一確定,但在基金投資方面則完全由國家來運作。所以,這種制度下,養老金的最終給付與以往的繳費積累既有一定的聯繫,但這種聯繫又不是完全精算型的,因為投資收益率是經過國家“調整”與“管理”的。在英國前殖民地國家中大約有十個左右是採用這種模式,他們將其一少部分(大約15%以下)投資於股市,大部分是以購買政府債券的形式進行基礎設施的投資,收益率表現不好,虧損較大。

混合模式

第三種是混合型。混合型的社保制度也可以基本上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半積累制,它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現收現付制,一部分是積累制。對於實行半積累制的國家來說,具體制度細節也是千差萬別,但一般是國家掌握現收現付制的那部分基金。從理論上講,目前中國社保制度的設計框架就是半積累制性質的。美國擬議中的三種改革方案就屬於這種典型的半積累制。另一類是“名義繳費確定型”,也稱“名義賬戶制”,它是DB與DC型相結合的一種模式,既有現收現付制的優勢,又兼具積累制的優點,就是說,它採用前者的融資方式,用當代就業者的繳費來支付當前退休的一代,這樣就避免了現收現付制向積累制過渡的轉型成本,但在給付方面則是繳費確定型的,嚴格按繳費的數量給予退休津貼,將繳費與未來津貼緊密聯繫起來。歐亞六國近幾年來帶頭採用了這種嶄新的制度,它對一些轉型國家很有吸引力。歐亞六國採用的名義賬戶制度中,有的國家將社保基金完全由中央政府來控制,有的國家將其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由國家統籌並統一投資,另一部分劃給個人賬戶,留給個人進行投資,由個人進行決策。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概述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以下簡稱社保基金)是指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以下簡稱理事會)負責管理的由國有股減持劃入資金及股權資產、中央財政撥入資金、經國務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及其投資收益形成的由中央政府集中的社會保障基金。
社保基金是不向個人投資者開放的,社保基金是國家把企事業職工交的養老保險費中的一部分資金交給專業的機構管理,實現保值增值。 社保基金投資運作的基本原則是,在保證基金資產安全性、流動性的前提下,實現基金資產的增值。
國家規定社保基金可以進入股市,當然不是全部,有比例的限制。主要目的是為了讓社保基金實現增值,保證人民的利益 社保基金資產是獨立於理事會、社保基金投資管理人、社保基金託管人的資產。 財政部會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擬訂社保基金管理運作的有關政策,對社保基金的投資運作和託管情況進行監督。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按照各自的職權對社保基金投資管理人和託管人的經營活動進行監督。
“社保基金”是一個被簡化了的統稱,共有五種概念。 ·一是“社會保險基金”; ·二是“社會統籌基金”; ·三是基本養老保險體系中個人賬戶上的基金,被稱為“個人賬戶基金”; ·四是包括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基金(也稱“企業年金”)、企業補充醫療保險在內的企業補充保障基金; ·五是“全國社會保障基金”。
現任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為前央行行長、前天津市市長戴相龍。戴理事長同時兼任理事會黨組書記。

國外如何監管社保資金

美國社保金

不得投資股市房市 相對於美國各種金融投資手段,社保基金實行的是最審慎和最保守的管理方法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部長田成平日前訪美時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領域的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需要借鑑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國家成功的經驗。”那么,美國的社保基金都是如何運作的呢? “最保守的”管理方法 美國的社保基金產生於上個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當時老年人貧困率超過50%,迫切需要政府採取有效的救助措施。羅斯福總統為此制定了一個初步的社會保障機制,後迭經改革。目前美國的社保基金主要指強制徵收工薪稅形成的“聯邦老年、遺屬和傷殘人保險信託投資基金”(OASDI),簡稱為聯邦社保基金。該基金交給專門的信託基金來管理,其信託人(理事)有6人,其中4個成員由他們在聯邦政府中的位置自動擔任,分別為:財政部長(管理託管人)、勞工部長、衛生署長、社會保障署長。另外2名成員由總統指定,並經參議院同意,任期4年。在田成平和美國勞工部長趙小蘭會談時,趙小蘭向田成平介紹了美國社保基金的運行規則,再三強調美國對社保基金管理相當審慎。確實,相對於美國各種金融投資手段,社保基金實行的是最審慎和最保守的管理方法。根據法律規定,信託基金不僅由聯邦政府統一集中管理,而且收支節餘必須投資於聯邦政府連本帶利擔保的證券,所獲利息也被存入信託基金。也就是說,社保基金根本不允許投資股票或房地產開發。當然,不允許社保基金進行股票和房地產投資,除了規避風險外,還在於社保基金金額龐大,一旦介入經營性活動,將可能對股市和房市造成重大衝擊。但這種投資,也注定社保基金收益率極低。按照2005年美國社保基金的報告,到2004年底,社保基金覆蓋全美1.57億人,有4800萬人領取社保基金,全年支出金額為4930億美元。當年聯邦社保基金的收入為6580億美元,總資產達到16870億美元。而截至2004年底,社保基金全年投資收益率為6.0%,所持有的資產都是年利率為3.5%~9.25%的理念特種國債和國債有價證券,沒有任何股票資產。 選舉話題聚焦社保改革 但隨著美國戰後“嬰兒潮”步入老年,社保支出壓力增大,美國社保基金正面臨可能入不敷出的境地。美國總統布希去年2月發布國情咨文時就稱,美國社保系統正面臨破產危險,必須對此進行重大改革。根據布希的思路,美國社保基金將實現“部分私有化”,社保基金也同私人基金一樣可以部分用於股市投資。這一舉動被許多經濟學家認為將會有效改善社保基金的經營狀況,但也有不少人認為,這將加劇“救命錢”的風險。如何對社保基金改革,是美國選舉中的一個主要焦點問題。 企業資助是第二“保險鎖” 除了國家主導的社保基金外,許多企業還有相關的養老金制度,或者叫企業年金。這種社會第二“保險鎖”的特徵是企業資助,個人自願,政府給予稅收優惠。隨著美國社保領域改革的深化,政府正對企業養老金給予更高的要求,希望其能有效減輕國家財政的社保負擔。比如上月17日,布希就簽署新的退休金改革法案,嚴令美國企業撥付足夠年金確保員工退休福利。根據新法案,美國企業必須為員工退休金計畫承擔更多責任,由目前承擔的90%的撥付比例提高到100%,並在未來7年內補交完拖欠的退休金。撥付不足的企業將被予以嚴懲,撥付比例不足80%的企業將被禁止提高的福利待遇。對於新法案,支持者認為至少填補了目前退休保障體制的漏洞,有助於向美國人提供更穩定的退休福利。布希稱此法案是“美國30多年來對退休金法律體系最為廣泛的一次改革”。參議員邁克·恩奇表示,這項法案將是未來美國退休保障機制的基石。但批評者也認為,此舉加重了企業的負擔,將削弱企業的競爭力。

新加坡社保金

嚴禁政府挪用 相對獨立的機構設定、規格較高的監管以及代表三方利益的管理模式,確保了新加坡公積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新加坡是一個人口僅有400多萬的小島國。但是,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新加坡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獨樹一幟的社會保障體系,這就是被譽為目前世界上運作最成功的養老保障制度——“中央公積金制度”。這是一個全面的社會保障儲蓄計畫,為數百萬新加坡人提供退休以後的生活保障和信心。 1955年7月1日,新加坡制定了中央公積金條例,開始實施中央公積金制度,並設立了中央公積金局,負責處理相關事務。在過去的50多年裡,為滿足新加坡國民在住房、醫療、家庭保障以及投資理財等方面的需要,中央公積金局實施了多項創新性的措施,使這項制度由成立之初的單一養老功能拓展到社會生活的幾個主要方面,這主要包括退休、保健、擁有房地產、家庭保障和公積金儲蓄增值等。 社會保障之基石 新加坡的中央公積金是政府、僱主和雇員共同參與的強制性儲蓄保險。作為新加坡最重要的防護網和社會保障之基石,中央公積金規定,55歲以下會員的個人賬戶分為普通賬戶、保健儲蓄賬戶和特別賬戶。 其中,普通賬戶的儲蓄可用於住房、保險、獲準情況下的投資和教育支出;保健儲蓄賬戶用於住院費支出和獲準情況下的醫療項目支出;特殊賬戶中的儲蓄則用於養老和緊急支出。55歲以後,其個人賬戶變更為退休賬戶和保健儲蓄賬戶兩個,其成員在中央公積金計畫賬戶內的數額達到最低規定後,可以提取部分積蓄。 政府千方百計保證公民利益 由於公積金制度規定其會員可以將一部分積累額購買住房、股票和支付教育及住院醫療費用等,因此,為了避免公積金過多用於其他支付而影響養老保險,從1987年1月起,新加坡政府開始實施最低存款數額計畫,規定達到55歲後必須在其公積金賬戶(另行開設之退休賬戶)中保留一筆最低存款額,以供62歲退休後生活之需。每年的7月份,公積金局將調整最低存款數額,以達到所預定的目標數額為止。目前的最低存款數額約為9萬新元(約合5.7萬美元)。 此外,為了鼓勵新加坡人為無工作的配偶或父母儲存退休金,公積金局於1987年開始實施填補最低存款額的規定,即會員可以在他們的父母或配偶在55歲時達不到最低存款額的要求時,選擇以現金或公積金儲蓄轉移填補,而會員則可以享有每年最高7000新元(約合4440美元)的免稅扣除額。與此同時,年齡在55歲以下的會員,可以選擇把公積金儲蓄從其普通賬戶轉到特別賬戶,其目的是填補特別賬戶最低存款額所需要的現金數額,這也是幫助會員為他們在退休時累積足夠的現金儲蓄和享有特別賬戶較高的利率。 在達到55歲和在退休賬戶達到最低存款額的要求後,會員可一次性地提取其公積金,也可在下列情況下提取其公積金:永久離開新加坡或終身殘廢或神志不清。若會員死亡,其公積金也可以作為遺產,由指定受益人申請提取。 健全法令保障公積金安全性 新加坡政府認識到公積金在管理國家薪金政府和整體經濟方面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工具。面對數額龐大的公積金存款,政府並沒有挪用去修建辦公樓、市政建設等,而是在加強管理和服務上加以規範。 國家制定了公積金法令,公積金局為法定機構,財政和行政自主,總統有權檢查公積金賬目。公積金局主要由僱主代表、雇員代表、政府代表組成。相對獨立的機構設定、規格較高的監管以及代表三方利益的管理模式,為加強公積金的管理,保障其可靠性、安全性奠定了基礎。 為方便會員能夠及時領取到公積金,政府在居民比較集中的地方增設了服務網點,並利用電子手段方便會員查詢並管理他們的公積金存款。嚴格的管理,真誠的服務,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運作原則,保證了公積金的安全運轉,促使參加會員的存款數量不斷上升。 目前,新加坡的公積金會員超過了300萬人,公積金總額超過了千億美元,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的穩定和國民的健康與福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