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配額交易的市場機制與政策研究》是依託湖南大學,由張躍軍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碳排放配額交易的市場機制與政策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張躍軍
- 依託單位:湖南大學
《碳排放配額交易的市場機制與政策研究》是依託湖南大學,由張躍軍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碳排放配額交易的市場機制與政策研究》是依託湖南大學,由張躍軍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中文摘要碳交易是運用市場機制以較低成本實現碳減排的有效方式。2011年我國政府提出十二五期間要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由於碳配額分配...
碳排放權價格的波動影響碳市場企業的參與程度和投資決策,並進一步影響中國碳市場的平穩發展以及減排目標的順利實現。以北京、深圳、湖北和廣東碳排放權交易價格作為研究對象,首先採用SVAR模型,研究中國碳排放權價格與巨觀經濟變數、能源價格...
《中國碳排放交易機制與碳配額分配方法研究》是依託北京理工大學,由唐葆君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碳交易作為應對氣候變化和推動綠色發展的一種重要機制,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中國政府也在積極推進並構建圍繞政府部門公共政策...
碳排放交易,是指運用市場經濟來促進環境保護的重要機制,允許企業在碳排放交易規定的排放總量不突破的前提下,可以用這些減少的碳排放量,使用或交易企業內部以及國內外的能源。《京都議定書》第17主題規定,碳排放交易是一個可交易的配額...
《基於複雜適應系統仿真的碳交易市場配額分配機制研究》是依託中南大學,由胡東濱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目前我國是世界上碳排放總量最大的國家,面臨的減排壓力不斷增大。要達到減排目標,提高在國際碳交易市場的話語權,迫切...
《中國碳交易市場構建框架和運行機制研究》是2018年8月1日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蘇建蘭。內容簡介 為遏制全球氣候變暖,《京都議定書》把減排約束正式付諸實踐,包括二氧化碳(C02)在內的溫室氣體交易成為現實,推動了全球性碳...
碳交易機制是規範國際碳交易市場的一種制度。碳資產原本並非商品,也沒有顯著開發價值。然而,1997年《京都議定書》的簽訂改變了這一切。按《京都議定書》規定,到2010年所有已開發國家排放的包括二氧化碳、甲烷等在內的6種溫室氣體數量要...
碳排放權交易,源於上世紀90年代經濟學家提出的排污權交易概念,排污權交易是市場經濟國家重要的環境經濟政策,美國國家環保局首先將其運用於大氣污染和河流污染的管理。2011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於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
2021年6月底前將上線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將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交易中心將落地上海,碳配額登記系統設在湖北武漢。2021年6月,生態環境部等多部委於6月25日宣布全國碳交易市場開啟。原理 碳交易基本原理是,契約的一方通過支付另一方...
針對現有碳交易政策效果研究的不足,本項目充分考慮不同行業的減排效率與減排潛力差異對碳交易主體行為的影響,構建基於Multi-Agent的碳排放權交易仿真模型,以配額分配機制為切入點,從碳減排量、對碳排放主體的經濟影響以及減排成本三個...
而基於社會責任、品牌建設、對未來環保政策變動等考慮,一些企業通過內部協定,相互約定溫室氣體排放量,並通過配額交易調節餘缺,以達到協定要求,在這種交易基礎上建立的碳市場就是自願碳交易市場。運行機制 目前,碳市場的運行機制有如下...
每一個納入EU-ETS的排放實體也均有配額登記賬戶。試驗成效 歐盟排放交易體系在試驗階段雖然並非完美無缺,但是作為一項重要的公共政策,考慮到該體系需協調27個主權國家的行動,而且從最初構建到實施只有3 年時間,可以說其實施效果超過其他...
建立健全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全國碳市場)是中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是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水平、完善環境資源價格機制的重要抓手,是探索利用市場機制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工具。2011年,中國獲得世界銀行“市場夥伴準備基金”(簡稱...
5.7 碳價格穩定機制 5.8 抵消與連結機制 5.9 市場監管 5.10 參與主體與交易產品 6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對我國經濟-能源-氣候系統的影響評估 6.1 研究背景 6.2 模型與數據 6.3 模擬結果 6.4 小結 7 結論與政策建議 7...
試點省市碳排放初始配額分配模式共同點與差異點,區域強制型碳配額交易市場執行機制、第三方核查機構管理制度特點、首個交易年執行機制履約情況,碳配額交易方式、柔性機制、價格調控機制設計,配額供求狀況與價格變動及其影響因素,碳配額市場...
第三章中國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52 3.1中國建立碳交易市場必要性分析52 3.1.1中國參與國際碳金融競爭的有效途徑52 3.1.2國際氣候談判的必然要求53 3.1.3經濟轉型與產業發展的需要54 3.1.4完善中國環保政策體系的必要措施...
2.2.1 三種低碳經濟模式 2.2.2 韓低碳經濟成長模式案例比較 2.2.3 減排目標、成本及價格信號形成 2.3 全球碳交易市場的發展形態 2.3.1 國際碳市場 2.3.2 區域碳市場 2.3.3 配額交易與減排量交易的內在關係 2.3.4 全...
第五節 研究綜述/12 ◎第三章 碳市場發展歷史與現狀/14 第一節 歐盟碳市場/14 一、歐盟碳市場發展現狀/14 二、歐盟碳市場運行機制設計/17 第二節 我國試點碳市場/22 一、北京碳排放權交易試點/23 二、...
6.1 區域碳強度指標的因素分解 6.2 區域碳排放強度的測算 6.3 區域碳交易市場機制的理論模型 6.4 主要結論與政策討論 第七章 基於碳金融機制的碳強度交易市場研究 7.1 碳金融機制的國內外研究和發展 7.2 我國建立碳金融市場的...
成交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7月14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CEA)累計成交量2.399億噸,累計成交金額110.3億元人民幣。2024年2月26日,在召開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表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兩年半以來,...
第二節 研究的特色與創新點 第三節 對中國統一碳排放權交易機制最佳化設計的政策建議 第四節 未來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 碳市場配額交易者減排成本曲線的集成估計 附錄二 中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地區高耗能廠商減排成本資料庫的構建...
同時,考慮到中國是歐盟的貿易夥伴,中國海運公司也有大量船舶從事中歐海洋運輸,歐盟海運碳排放交易機制出台,必然對中國國際貿易以及海運造成重大影響。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研究意義 第二節 國內外研究現狀 第三節 研究思路和...
2.2 標準對碳市場相關政策的支撐作用 2.3 標準在支撐碳交易試點工作過程中的優勢與局限 2.4 標準實施的效益 第3章 碳市場的標準化需求 3.1 已開展的與碳排放權交易相關的標準研究與制定工作 3.2 碳市場的標準化需求 3.3...
《碳交易政策與法律問題研究》,是2023年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譚柏平。內容簡介 該書全面闡述了中國碳交易的時代背景,介紹了國外碳交易實踐及立法經驗,翔實闡述了中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及地方立法,並對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實踐及...
戴彥德、康艷兵、熊小平等編著的這本《碳交易制度研究》從全球視野並結合我國實際,分析了我國開展碳交易的重要意義;從理論層面研究了碳交易的本質和制度特徵,首次提出了包括“3項核心制度,2個支撐機制,1套外圍體系”的碳交易制度理論...
本課題以我國承諾2030年碳排放達峰為背景,結合管理科學、計量經濟學、運籌學、實驗經濟學、氣候變化經濟學等多學科技術方法,在2030年我國碳排放達峰相關研究基礎上,設計兼顧效率和公平的區域碳配額分配機制,構建區域碳配額交易模型並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