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速率”是天文學專有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碰撞速率
- 外文名:collision rate
“碰撞速率”是天文學專有名詞。
“碰撞速率”是天文學專有名詞。內容簡介 “碰撞速率”,來自中國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的天文學專有名詞中文譯名,詞條譯名和中英文解釋數據著作權由天文學名詞委所有。補充說明 “英漢天文學名詞資料庫”(以下簡稱“天文名詞庫”)...
碰撞反應速率 碰撞反應速率(collision reaction rate)是1993年公布的力學名詞。公布時間 1993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力學名詞》第一版。
就稱為分子的有效直徑(effective diameter)。分子間的相互作用過程看做是剛性小球的彈性碰撞,且碰撞在同一種分子中進行。跟蹤一個分子,假定其他分子靜止不動,該分子以平均相對速率 運動。跟蹤的是A分子,如圖1所示,計算它在出時間內...
化學反應碰撞理論說明:(1)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都是有效碰撞;(2)活化分子數越多,有效碰撞次數就越多,反應速率就越快。因此,化學反應速率快慢可根據濃度、壓強、溫度、催化劑等不同因素對活化分子發生有效碰撞次數的影響來判斷。...
規律: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對某一反應來說,活化分子在反應物分子中所占的百分數是一定的,反應物濃度增大→活化分子數增多→有效碰撞增多→反應速率增大。因此,增大反應物的濃度可以增大化學反應速率。注意:①化學反應速率與濃度有關,而...
碰撞中期 當兩個矽鋁質板塊之間的洋殼完全消亡﹑兩個板塊直接接觸時即進入碰撞期。這時從一側板塊上刮削下來的物質可以在另一側板塊的前緣堆積下來。兩個板塊發生碰撞時﹐相對匯聚速率可能突然降低﹐如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在大約4500萬年前碰撞...
只要升高溫度,反應物分子獲得能量,使一部分原來能量較低分子變成活化分子,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數,使得有效碰撞次數增多,故反應速率加大(主要原因)。當然,由於溫度升高,使分子運動速率加快,單位時間內反應物分子碰撞次數增多反應也會...
即藥物分子與受體碰撞的頻率。藥物作用的效應與其占領受體的速率成正比,效應的產生是一個藥物分子和受點相碰撞時產生一定量的刺激,並傳遞到效應器的結果,而與其占領受體的數量無關。
碰撞輻射模型是通過輸入電子溫度與電子密度計算電漿中各激發態粒子密度的一種物理模型。原理 在類氫離子電漿中主要的基本粒子過程包含:電子碰撞激發、電子碰撞退激、電子碰撞電離、三體再結合、放射再結合、自發躍遷。其速率係數分別...
最大, 次之, 最小。在室溫下,它們的數量級一般為每秒幾百米。3種速率有不同的套用,討論速率分布時要用到最概然速率 ;在計算分子的平均平動動能時要用到方均根速率 ;以後在計算分子的碰撞頻率時,要用到平均速率 。
研究了里往伯銫原子感情 四氯化碳分子的碰撞電離特性,發現在銫原子主量子數n=30-50的範圍內,其碰撞電離速率數與自由電子模型的予期不相符合,對此進行了相應的理論分析和討論。此外,還研究了里往伯銫原子的碰撞能量轉移截面,發現了...
這是同種氣體分子平均碰撞頻率。由於p=nkT,,故 P - 分子所處空間的壓強 T - 分子所處環境的溫度 K - 玻爾茲曼常數 (1.380662±0.000044)×10-23 J·K-1(5)三、氣體分子平均自由程 由於平均說來,一個平均速率為的...
黏附係數:在某一給定表面覆蓋度下,分子的淨吸附速率除以分子與表面的碰撞速率,稱為黏附係數,用來表示吸附速率。注意不要與描述氣體分子被表面物理吸附混淆。黏附係數可描述吸附的後繼情況,即已有一定覆蓋度時的吸附情況。相關知識 紡織...
② 泰特平均自由程。規定為氣體分子的速度與碰撞頻率之比的平均為=。如此算得的平均自由程為 1857年還未發現氣體分子的速度分布律,R.克勞修斯假定氣體分子的速率相同而方向不同,最先引入了自由程的概念。克勞修斯的自由程為。通常所說...
濃度、分壓可以 人為地加以控制,可以不隨溫度改變,而反應速率的溫度係數γ不可能不隨溫度改 變。因為溫度對化學反應速度的影響,分子碰撞頻率隨溫度增加是次要的,有限的。根據計算每增加10K約增加2%左右,而且不是所有碰撞都是有效的。
第一節分子碰撞理論 一.Arrhenius定理的物理圖像 二.分子碰撞理論與碰撞頻率 三.活化能 四.碰撞理論的反應速率公式與討論 五.機率因子 六.分子碰撞理論的不足 七.碰撞理論與經典動力學的基本定理 第二節過渡狀態理論 一.原子間的相互...
擴散率是一種擴散速率,是粒子或熱量或流體傳播速度的量度。擴散率的大小與介質間的濃度差或能量差有關,它表示物質中各特性趨於均勻一致的能力。對於不同的媒介,其擴散率的測量方法不同。簡介 擴散率指物質濃度或溫度分布不均勻的情況...
B必須由原來的籠中經過擴散性跳動來到同一籠中形成偶遇對,分子在一次偶遇的停留時間內頻繁碰撞並進行能量交換,使發生反應的機會增加,從而彌補了由擴散跳動的困難性所引起的分子直接碰撞機會的減少,使某些反應在液相和氣相中的反應速率...
麥克斯韋在1859年用機率論證明了在平衡態下,理想氣體分子的速度分布是有規律的,這個規律稱為麥克斯韋速率分布律,並給出了它的分布函式表達式。定義 分子動理論認為,氣體系統內大量分子無規則熱運動導致分子之間頻繁地相互碰撞,分子以大小...
r=k[NO2][CO] 式中r為反應速率,[NO2]、[ CO]分別為反應物NO2和CO的濃度,k稱為反應的速率常數。根據質量作用定律,基元反應的級數與反應的分子數是相等的。1879年古德貝格和瓦格根據分子碰撞理論導出了質量作用定律;並指出分子...
電荷轉移係數是指指由於兩體碰撞發生電荷轉移反應時,消失的速率係數。簡介 電荷轉移係數是指指由於兩體碰撞發生電荷轉移反應時,消失的速率係數。原理 電荷轉移是正離子與中性原子碰撞時發生的電荷轉移過程。這時,正離子將俘獲原子中的一...
在此壓力下分子間的碰撞可以忽略,分子束沿著直線方向運動,其速度和內部量子態不會發生變化。當兩束分子束相碰時,由於碰撞粒子的密度低,可研究單次碰撞的反應過程。這是研究反應產物能量分布、產物散射角分布、反應截面和反應速率的很有...
實際上反應物分子要複雜得多,反應能否發生還與碰撞分子對相互取向及碰撞的部位有關。因此,對簡單碰撞理論得出的結果就採用一空間因子戶來進行修正。修正後的速率常數公式為一般採用頻率因子A的計算值與實驗值來確定P因子,故其包括了一切...
首先由麥克斯韋從理論推出其公式,氣體分子速率分布定律的公式,稱為麥克斯韋速率分布定律。歷史 1859年,J.C.麥克斯韋首先獲得氣體分子速度的分布規律,爾後,又為L.玻耳茲曼由碰撞理論嚴格導出。處於平衡狀態下的理想氣體分子以不同的速度...
分子偶遇是液相中分子不同於氣相分子的一種特殊碰撞。描述氣相中分子A和B進行化學反應的動力學特徵時,首先考慮A和B之間的碰撞而形成碰撞分子對,用碰撞分子對的濃度表征其數量,反應速率與碰撞分子對所包含的能量有關。而在液相中,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