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台製作技藝(澄泥硯製作技藝)

硯台製作技藝(澄泥硯製作技藝)

硯台製作技藝(澄泥硯製作技藝),山西省新絳縣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絳州澄泥硯產于山西省新絳縣,是中國名硯中唯一的陶硯,其製作可追溯至西漢時期,至唐宋達於興盛,明代取得進一步發展,歷代都將澄泥硯奉為貢品。硯台製作技藝(澄泥硯製作技藝)利用汾河灣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擇取沉積淤泥,經過濾、制坯、雕刻、煅燒等幾十道工序,歷時年余制出成品。

2007年1月,絳州澄泥硯製作技藝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8年6月7日,硯台製作技藝(澄泥硯製作技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Ⅷ-13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硯台製作技藝(澄泥硯製作技藝)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山西省新絳縣
  • 遺產編號:Ⅷ-133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澄泥硯起源於秦漢時期的磚瓦,燒造工藝經後世逐步完善。
唐代(公元618~907年),澄泥硯製作技藝在秦漢時期的磚瓦燒造工藝基礎上,開創了其多的製作技藝,當時製作的澄泥硯曾被列為“貢硯澄泥硯”。
宋代時期,經澄泥硯製作技藝燒制的硯已為“四大名硯”之一。宋、元、明、清是澄泥硯發展的高峰期,但由於統治階層更替以及文化差異,澄泥硯在這一時期展現出不同的工藝特點。了解這些不同的工藝特點,這是澄泥硯辨偽的關鍵因素之一。
清代(公元1644~1911年)時,後來由於種種原因澄泥硯製作技藝就已失傳。隨著澄泥硯製作方法的失傳,絳州澄泥硯的生產出現了一個近300年的斷檔。
到了20世紀80年代末,版畫藝術家藺永茂攜其子藺濤歷經千辛萬苦終將澄泥硯恢復生產後,澄泥硯又重新在硯海中展露新姿,重新成為古城絳州的一大地方特產,澄泥硯製作技藝得到了進一步傳承。

工藝特徵

澄泥硯由於使用經過澄洗的細泥作為原料加工燒制而成,因此澄泥硯質地細膩,猶如嬰兒皮膚一般,而且具有貯水不涸,歷寒不冰,發墨而不損毫,滋潤勝水可與石質佳硯相媲美的特點,因此前人多有讚譽。澄泥硯由於原料來源不同、燒制時間不同,具有鱔魚黃、蟹殼青、綠豆砂、玫瑰紫等不同顏色。澄泥硯一般注重圖案,講究造型,器物線條凝練,狀物摹態,形象畢肖,靈通活脫,逗人情思。
澄泥硯不施彩釉,採用科學周密的原料配方,精心的藥物熏蒸,特殊的爐火燒煉,使之自然窯變,同窯之中的絳州澄泥硯幻變神奇、色彩各異、巧奪天工、不但保持了史書記載的名貴顏色,而且燒制出古硯從未有過的花石紋,其紋理天成,美妙多姿。經專家評鑑確認,具備古硯“澤若美玉、擊若鐘磬、易發墨、不傷筆、冬不凍、夏不枯、寫字做畫蟲不蛀等特點。
澄泥硯用特種膠泥加工燒制而成有浮雕、半起胎、立體、過通等品種。硯體形有圓、橢圓、半圓、正方、長方、隨意形的。雕式有號、耳瓶、二龜坐浪、海獸哮月、八怪斗水、仿古石渠閣瓦等立體硯。平面雕刻有山水人物、草樹花卉、走獸飛禽;又有犀牛望月、台山白塔、嫦娥奔月等。

工藝流程

絳州澄泥硯生產製作的主要環節有12個,而其中每個環節都還有一些細碎的小工序,總計70餘道。
采泥
製作絳州澄泥硯的泥料取源於新絳汾河灣的取泥場。汾河由此折彎西行,在新絳形成了偌大的汾河灣,方圓數百平方千米中合適土層的泥料成為制硯的較佳泥土。但並非所有的泥土都能使用,必須選擇較純淨的,黏結度、含沙量適中的泥土方可作為做硯的泥料。
為了採到適合做硯的泥土,澄泥硯研製人員足跡踏遍了新絳縣周圍5個縣的河床、角落。尤其是汾河污染嚴重,泥土幾乎成了黑色,而上游的植被水土保持不夠,致使泥土中的含沙量過高,根本不適合做硯,因此只能尋找古河床遺留的合適土層的泥,作為制硯的泥料。
澄泥
採回的泥料中,含有大量的雜質,需用不同“目”的細密絹籮進行數遍的淘洗、過濾,最少得過濾五六遍以上,在過濾到最後兩遍時,開始添加配料,以增加比重並體現硯的最後呈色。
壓濾、排水
將濾好的泥料裝入質地細密的絹袋中,放置在地或掛在某處,使其中的水流出,但注意不能曝曬,否則袋中泥料會形成外層乾成泥片而內部濕的現象。
練泥、陳腐
當袋中泥料的水分濾去後,需將泥料倒出進行陳腐。具體的做法是先經過成百次的揉泥,其目的在於排除泥料之間的汽泡,增加泥的緻密度,從而提高成品率。經過揉制的泥放入大缸並用塑膠布封閉,進行陳腐。陳腐時間為半年以上,這樣才能腐化泥料中的有機質,同時使泥料中的分子排列更趨於均勻,可以提高成品率。
揉泥、制坯
這一環節應當注意揉制手法,一定要用力均勻,以避免製作的泥坯壓力不勻,造成結構不勻而破裂。
陰乾
將做好的泥坯(硯坯)置放於恆溫、恆濕、恆風的環境中(即陰乾房)慢慢陰乾,這樣會讓水分慢慢排出,且使坯體乾燥均勻。陰乾的時間為夏季兩個月,冬季兩個半月以上。
精雕細刻
硯坯陰乾後,就可以根據需要在硯坯上刻各種圖案了。或雕或刻,可根據設計者的需要發揮。
砂磨
將雕好的硯坯的硯堂、背面、側面等用不同“目"的布砂進行打磨,使其光潔。
窯爐燒制
這是澄泥硯製作工序中最關鍵,也是較難掌握的一道工序,比燒制磁器、紫砂的難度大。因為硯坯的厚度較大,有的可達7cm~8cm左右,是一般陶瓷坯體厚度的5~10倍,其難度可想而知。澄泥硯燒制的較佳燒成曲線,從入窯到出窯,一般得1周時間,這中間的陰、晴、雨、雪等諸多氣溫變化,均得十分留心,因為這些都會改變窯爐內的正、負壓,造成溫度與燒成氣氛的改變,從而增加次品數。
總的來說,窯爐燒制最關鍵的是控火,概括為3個字:穩、慢、勻。但也不能太慢,否則坯體內的游離水、組織水不能及時、均勻地排出;也不能太快,因為水分子在高溫情況下,體積會膨脹10多倍;如果升溫太快,則會把通道脹破,造成胚體的破裂。
燒制中還得控制燒成的氣氛,這和陶瓷有異曲同工之處。氧化焰、還原焰、中性焰、半氧化還原焰等,這些氣氛的長短、強弱都會影響硯體的成色與呈色。
影響硯的呈色的另一個因素即泥土的成分與添加劑的成分,銅、鐵、鈦、錳、鈷等配料的多少都會影響其最後的呈色。就這樣小心謹慎地堅持1周左右即可出窯。一般情況的成品率在35%左右。
水磨
將燒制出來的成品硯浸入水中,再用不同“目”的水砂紙將硯的各個面打磨光滑、細膩,使之“撫如童肌”,亦可將硯表面上附著的雜質磨掉,呈現硯的本來顏色。
精修
硯在泥坯階段時,由於泥的鬆脆,有些地方雕刻不到,待燒成後再做進一步精修,可使硯作更加精美。
配盒、包裝
這是最後一道工序。將硯配以傳統的錦鍛盒,仿紅木、花梨木盒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文化價值
澄泥硯是在中國古代文化和經濟高度繁榮的唐代創製的,它是在當時制硯材料多樣化,而人們開始對日常使用的硯台材質有了更高要求的社會需求下產生的,是中國古代非石質硯製作技藝發展成熟達到頂峰的歷史見證。
澄泥硯和其他硯台一樣, 在古代首重實用性,同時,它作為一種古代文人日常使用的文房用具,本身就是記載和傳承中國古代文明的載體。在2世紀社會,雖然硯台和古代傳統筆、墨等用具都已不再作為普遍使用的實用工具,但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透過這些文房用具來了解中國獨特的歷史與文化,而硯台由於自身的材質特點,是中國傳統文房四寶中非消耗品之一,具備可以長久保存的優勢,故尤其被人所關注。
澄泥硯誕生伊始便品質上乘,為古代文人墨客爭相使用,從而有了規模生產,甚至出現制硯名家,共原始的單一實用性範疇也逐漸被突破,人們不僅僅使用此硯,更兼之收藏鑑賞,其至在硯台之上銘刻硯銘,賦予詩詞歌賦,其中不乏名家之作,如是以來,經過長期的積累與歷史的沉澱,形成了澄泥硯獨特的文化內涵,成為中國古代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科學價值
中國古代澄泥硯製作技藝吸取了當時陶硯,瓷硯,磚瓦硯等所有共他泥料燒制而成硯台的工藝優點,並形成了獨立。完整的工藝體系,這從前文中屢次提及的蘇易簡《文房四講》中較為詳細的工藝步驟記載便可窺見一斑。
中國當代澄泥硯製作技藝雖非完全源自古代技藝傳承,但從前文的調查研究可以看出其是根據古代文獻記錄復原製作,並在此基礎上再借鑑了陶器,瓷器製作的一此先進經驗或適當藉助現代化機械對其中一些工藝步驟進行了技術改進,使之更能適合21世紀社會的需求。
澄泥硯製作技藝工藝流程複雜,其中燒成溫度的設定,窯內氣氛的控制,添加劑的使用等關鍵工藝步驟都蘊藏著科學內涵。
藝術價值
硯台製作的藝術性傾向到了明清時期則體現得更為明顯,各類品硯、論硯的專門著作中對於硯台樣式的介紹開始占據更多的分量,甚至出現了詳盡的圖錄。如清代唐秉釣的《文房四考圖說》、謝慎修的《謝氏硯考》等著作均對各種硯形進行了描述。對於澄泥硯來說,人們對其藝術性的關注除式樣外,還有其燒成的各種色彩,如朱棟《硯小史》等著作就曾對澄泥硯的顏色進行過品評。這種對於色彩的看重也直接體現於澄泥硯的色彩控制與著色工藝上。
21世紀,中國傳統筆墨紙硯已經不再是人們日常使用的文房用具,同樣地,人們對於澄泥硯的關注也從首重實用性轉至首重藝術性。澄泥硯從某種程度上說已經完全步入了“工藝美術品”的行列。

傳承狀況

相對於澄泥硯製作工藝曾出現間斷、無人製作的歷史,21世紀以來澄泥硯製作工藝的發展還是有一定規模的。中國在山西省的新絳縣,河南省的新安縣、焦作市、鄭州市等地均有澄泥硯的製作生產,但在全中國範圍看來,進行澄泥硯製作的廠家也不過幾家而已,且均是較小規模的手工作坊,另外一直有退出此行業的製作者,歸結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首先,傳統澄泥硯製作工藝複雜,整個生產過程耗時費工且成品率不高,生產初期探索與實踐階段還有可能出現零成品率的狀況,這使得很多製作廠家資金周轉困難,甚至難以為繼;其次,澄泥硯製作工藝屬於當代復原製作的古代工藝,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新絳縣等地政府對生產廠家扶持的力度不夠,致使很多澄泥硯生產廠家都在競爭激烈的現代化商業社會中逐漸倒閉,還在進行澄泥硯製作生產的廠家多是一些技術成熟、具備穩定年產量和銷售量的廠家;最後,在一些旅遊勝地當代澄泥硯仿冒者眾,也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澄泥硯的形象與聲譽。
雖然澄泥硯製作技藝已經被政府逐漸重視,總體形勢較之從前有所改善,但這些生產廠家的經濟效益遠遠無法和一些現代化企業相比。中國傳統手工技藝保護的困境,在澄泥硯製作技藝上也同樣存在。中國四大名硯中,發展最好的端硯年銷量為30萬方左右,占全國硯台年銷量的70%,歙硯年銷量6萬方左右,洮河硯年銷量2萬方左右,而澄泥硯的年銷量則僅僅只有數千方,是四大名硯中發展形勢最為嚴峻的一種。

傳承人物

藺永茂,男,1968年2月26日出生,新絳縣澤掌鎮光村人,中國文房四寶制硯藝術大師,山西省工藝美術大師。2009年5月26日,藺永茂入選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山西省新絳縣申報,傳承項目:硯台製作技藝(澄泥硯製作技藝)。

保護措施

1986年,山西省新絳縣絳州澄泥硯研製所由傳承人藺永茂、藺濤父子創立。
2010年10月,山西新絳縣在北京舉行的中國文房四寶特色區域榮譽稱號授牌儀式上,被授予“中國澄泥硯之都”榮譽稱號。
2016年,山西省完成了澄泥硯製作技藝、風火流星、平遙黃酒製作技藝等20個非遺項目的微型宣傳片拍攝製作。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新絳縣絳州澄泥硯研究中心獲得澄泥硯製作技藝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硯台製作技藝(澄泥硯製作技藝)項目保護單位新絳縣絳州澄泥硯研究中心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展覽
1994年,絳州澄泥硯在北京參加了中國名硯博覽會。
1997年,絳州澄泥硯參加了中國文房四寶展覽會,並得到多位專家與同行的肯定。
2009年6月,澄泥硯製作技藝在以“弘揚民族藝術,延續中華文脈”為主題的年度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活動中展出。
2010年6月,澄泥硯製作技藝在北京舉行的巧奪天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百名工藝美術大師技藝大展上參展。
榮譽表彰
從2007年開始,藺氏父子澄泥硯研製所製作的絳州澄泥硯連續三屆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傑出手工藝品微章”,三方獲獎澄泥硯雲海騰蛟澄泥硯、和平硯及箕形梅花硯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永久收藏。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