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硯,硯台的一種,1992年出土於遼寧撫順。現被收藏在撫順市市博物館。考古學家稱該硯有2500年多的歷史,對研究先秦文明史有重要的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丁文硯
- 類別:硯台
- 出土時間:1992
- 出土地點:撫順
基本概述,工藝特色,歷史傳承,
基本概述
硯這種附帶磨杵或研石的形制從什麼時候才開始發生改變,即取消磨杵或研石,而接近於現在的硯呢?目前所知,要直到兩漢時期。漢代由於發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硯上研磨,故不須再藉助磨杵或研石來研天然或半天然墨了。如此看來,磨杵或研石經過史前及夏商周共三千多年的漫長跋涉,才逐漸消隱,儘管今天已不為所用,但其為傳播文化立下的功績仍不可沒。
工藝特色
丁文硯應屬於澄泥硯的一種,用特種膠泥加工燒制而成因燒過程及時間不同,可以是多種顏色,有的一硯多色,尤其講究雕刻技術,有浮雕、半起胎、立體、過通等品種。硯體形有圓、橢圓、半圓、正方、長方、隨意形的。雕式有號、耳瓶、二龜坐浪、海獸哮月、八怪斗水、仿古石渠閣瓦等立體硯。平面雕刻有山水人物、草樹花卉、走獸飛禽;又有犀牛望月、台山白塔、嫦娥奔月等。這些雕硯刀筆凝練,技藝精湛,狀物摹態,形象畢肖,靈通活脫,逗人情思。置於桌畔案頭,既是文房中實用的四寶之一,又是供觀賞的藝術珍品,產地卻莫衷一是,有遼寧撫順說、山西絳州說、山東青州說,雖各有說法,但都沒有離江河太遠,古人說取河泥澄而制硯不假。只是這個製法卻頗費周折,光是淘洗澄結便要一二年,出泥後“令其乾,人黃丹團和搜如面,作二模如造茶者,以物擊之,令其堅。以竹刀刻作硯之狀,大小隨意。微陰乾,然後以利刀刻削如法,曝過,間空垛於地,厚以稻糠並黃牛糞攪之,而燒一伏時,”然後再用黑蠟、米醋相參蒸多次。如此繁複的工序,使硯台堅如鐵石。今日所見古澄泥硯極為稀少,上品更是難求,其原因之一,恐怕就在於製作工藝繁複而產量甚低了。加上石硯中的佳硯理當比泥硯更勝一籌,流傳久遠者當然比泥硯更多。到清代,丁文硯已經沒落衰微,偶有較好的,也多是世俗之品。
“硯與文字同興,予黃帝之代也”,從近代考古學家證實,早於五千年前便有了磨墨用的研墨器了。當時的墨,尚未是固定形態,故需要多加一塊小研石用來磨研。
歷史傳承
秦漢時期的硯多以石為材料,但多了紋飾,或獸形雕刻,線條亦較為流暢。
魏晉南北朝時代除用石來造硯,亦曾以瓷及陶來造硯,硯台多以三或四足支撐,較近代之硯台為高,可能跟當時席地而坐的生活習慣有關吧。
唐、宋朝代的經濟、文化皆有高度的發展,文人輩出,詩、詞、書法、繪畫皆盛極一時,硯台的發展亦於唐宋時代達到高峰,我國的四大名硯:端硯、歙硯、洮河硯以及澄泥硯亦相繼出現,各領風騷。這時代的硯台多以實用為主,形狀多為“鳳”字形。
明清兩代所制的硯以從實用轉為工藝美術品了。明代的硯端莊厚重,紋飾也較古樸,但到了清代,硯的製作極注重雕刻,方法,題材和其他石雕、牙雕、玉雕也很類似,而且,一些不太發墨的材料如玉石、翡翠、水晶也用來制硯,美觀性増多了,但實用性卻大為減少。
清末至民國時期可謂硯台的式微時期,造成這種現象的出現,一方面是兵荒馬亂的政治局面貫通於這一時期,更重要的另一是墨汁和硬筆的出現,其快捷方便的書寫方式讓人們樂意接受,並成為大眾喜愛的方式。
這時期的硯台從清中期崇尚繁複精美工藝,追求優質美石,漸向一些大眾化的簡易硯台過渡,其中學生硯數量尤為可觀。但正是這樣一個時期,卻出現了一位為人尊崇的硯雕大師——海派陳端友,他的作品最早吸收了雕塑寫實的風格和表現手法,注重透視感和空間感以及物態結構,開近代寫實硯雕的先河。
50年代後期至今天這個階段。前期緣續清末之風,以出口創匯為主。70年代末,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硯台在沉寂了近百年的時空中再次重獲生命的氣息,大量生產外銷和仿古硯,各硯種陸續開採,大量優質硯石面世。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硯台作為“用”的主要功能削弱,人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變化,以觀賞為主,以山水和歷史典故為題材的硯台創作開始興起,並很快形成一種潮流,愈演愈烈,直至今天。
這一時期無論在品種、數量、形式、題材等方面在硯台史上可謂盛況空前,由於科技信息的發展,雕刻技藝與技巧也達到一個新的高度,湧現了一批優秀的工藝大師和工藝精品。從整個行業看,由於缺乏與之相適應的理論指導,傳統的制硯工藝精神未能與時代的特色實現有機的結合,過份重視 “人”的作用而往往忽略了“器”的意義,甚至忽視了硯的文化內涵,致使硯台在繁複精細的雕刻下,缺失了深刻的文化藝術意蘊,與時代的需求形成了一定的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