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
腦膜突起在一定部位,硬腦膜內層摺疊成皺襞,其中重要的有:大腦鐮 ,形如鐮刀。是硬腦膜內層自顱頂正中線摺疊並向伸展與兩半球之間的結構。其前端窄,附於雞冠,後分寬,向下連於小腦幕的上面。
小腦幕,呈半月形,水平地位於大腦半球與小腦之間。小腦幕分為兩側顳骨岩部;前緣游離並向後凹陷,稱為幕切跡,與蝶骨鞍背圍成的孔有中腦穿過。小腦幕將顱腔分為幕上、下間隙。幕上間隙又借大腦鐮分為左、右兩部。當幕上間隙的顱內壓增高時,可將海馬旁回和海馬旁回鉤推入小腦幕孔,形成顳葉鉤回疝。小腦鐮 ,後部附著與枕內嵴,前緣游離,呈鐮刀狀,部分的分割小腦兩半球。向上連於小腦幕,下接枕骨大孔邊緣。鞍隔 ,為環狀鄒襞,中央有一孔,漏斗從此通過。其前方附著於鞍結節和前床突,後方附著於小腦幕游離緣,構成垂體窩的頂。
形成
硬膜竇是由硬腦膜的骨膜層在特定部位互相分離而形成的腔隙,在腔隙內面襯有內皮細胞。硬膜竇中,充以靜脈血並於靜脈相續,故稱靜脈竇。因其壁厚不易塌陷,當損傷時則出血兇猛。上矢狀竇(superior sagittal sinus):位於顱頂中線偏右,居大腦鐮的上緣。前起盲孔,後至竇匯。主要接受大腦背外側面上部和部分內側面的靜脈血。上矢狀竇兩側壁上有許多靜脈陷窩,蛛網膜絨毛伸入其中。腦脊液通過上述絨毛的再吸收作用而進入靜脈竇。因此,上矢狀竇是腦皮層靜脈和腦脊液回流的必經之路。
下矢狀竇(inferior sagittal sinus):位於大腦鐮下部的游離緣,在小腦幕的前緣處與大腦大靜脈匯合共同延為直竇。
治療措施
積液的治療,一般多採用鑽孔引流術,即在積液腔的低位處,放置
引流管,外接封閉式引流袋(瓶),防止氣顱。於術後48~72小時,在積液腔已明顯縮小,腦水腫尚未消退之前,拔除引流管,以免復發。對慢性積液者,為使腦組織膨起,更好地閉合積液腔,術後可以不用或少用強力脫水劑。病人采平臥或頭低位臥向患側,以促進腦組織復位。必要時尚可經腰穿緩慢注入20~40ml
生理鹽水,亦有利於殘腔的閉合。對少數久治不愈的復發病例,可採用骨瓣或骨窗開顱術清除積液,將增厚的囊壁廣泛切開,使之與蛛網膜下腔交通,或置管將積液囊腔與腦基底部腦池連通,必要時可摘除
骨瓣,讓頭皮塌陷,以縮小積液殘腔。術後再經腰穿注入生理鹽水或過濾空氣以升高顱內壓,亦可通過增加靜脈補液量,或適當提高血壓,同時,給予鈣阻滯劑減低腦血管阻力,從而改善腦組織的灌注區,以促進腦膨起。
詳細信息
素材名稱: 硬腦模及其結構前面觀
所屬分類: 臨床醫學
適用專業: 外科學
知識點: 神經外科
素材類型: 圖片素材(jpg)
素材大小: 0.12M
上傳教師: 管理員
臨床表現
硬腦膜下積液的臨床表現酷似硬腦膜下
血腫,亦有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之分,術前難以區別。其臨床特徵為輕型或中型閉合性頭傷,腦原發性損傷往往較輕,傷後有逐漸加重的
頭疼、
嘔吐和
視乳頭水腫等顱內壓增高的表現。病程發展多為亞急性或慢性,偶而可呈急性過程。嚴重時亦可導致顳葉鉤回疝,約有30.4%的病人出現單側瞳孔散大,約半數有意識進行性惡化及錐體束征陽性。硬腦膜下積液量一般為50~60ml,多者可達150ml。其性狀,急性者多為血性腦脊液,稍久則轉呈黃色清亮液體,
蛋白含量稍高於正常。
[2] 知網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