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
石魚屬於
毒鮋科,是幾種有毒的海水魚類的統稱。石魚生活在印度
洋到
太平洋熱帶的淺水中。它們只在水底生活,而且行動遲鈍。它們躲在岩礁、珊瑚以及泥底一動不動。別以為它們只是不好看,它們還是危險的魚類。如果不小心踩到它們,它們便會通過背鰭上的刺將大量毒液注入到人身體內,引起劇痛,甚至致命。這些魚可以長到一尺多長。
石魚的代表品種為玫瑰毒鮋(S. verrucosa),體長可達約33公分(13吋)。
毒鮋科還包括幾種其他粗壯多疣塊的魚類,亦有毒,但不如石魚惡名昭著。鮋形目(Scorpaeniformes)
鮋科(Scorpaenidae)某些鮋亦被視作
岩魚或石魚。
這種魚生長在澳大利亞的南岸,它們就像是海上的岩石或者珊瑚。石魚的毒液會引起激烈的疼痛,並使被毒害的動物休剋死亡。
分類
廬山石魚
廬山石魚體色透明,無鱗,體長一般在30~40毫米左右,同銹花針長短差不多,即使長上七至八年,長短也不會超過一寸,故又名銹花針。
廬山石魚因長年生活在廬山泉與瀑布中,把巢築在泉瀑流經的岩石縫裡,故稱石魚。
石魚生長在廬山的峽谷溪流中,體小,長而略扁,其肉細嫩鮮美,味道香醇,因而遐邇聞名。石魚不論炒、燴、燉、泡都可以,營養成分豐富,尤為產婦難得之滋補品。
石魚除廬山有外,在九江、宜春、贛州、吉安等地的山區都有發現,但以
廬山石魚質佳。“石魚炒蛋”為廬山特產名菜之一。
石魚,是一種小型魚類,多半棲附在飛瀑深潭、高峽山崖石縫之間,其吸盤能吸附峭壁逆水前進,固稱為"石魚"。它頭部平扁、體細長,前部渾圓而腹部側扁,成魚體長50~60毫米,最大者可達13厘米左右,多在四至五月產卵於小溪中。其肉細嫩鮮美、味道香醇、脂肪適中,含蛋白質高而成為井岡山、永新等地"三石"(石耳、石魚、石雞)特產之一。
現井岡山拿山一帶的石魚背偈腹平、猶如指、色白、味美。近年來,全區年產量可達2000~2500公斤。
菜譜 石魚青瓜炒豆腐原料:黃瓜一根,豆腐一塊,石魚乾適量調料:蔥末、薑絲,醬油,雞精,香油做法:1、黃瓜、豆腐切成小塊,石魚乾用水浸泡十分鐘備用2、蔥末、薑絲嗆鍋,放入豆腐,加醬油,炒1分鐘左右,放入石魚乾,連泡石魚乾的水一起加入,放適量鹽,小火悶5分鐘。3、把水熬乾之後,放入黃瓜丁,小火一分鐘,這時候黃瓜會出水,再中火一分鐘,把黃瓜出來的水炒乾,放雞精,香油出鍋即可。
石魚化石
遼寧石魚
遼寧石魚,多數
沉積岩如泥岩、頁岩、石灰岩出露的地區都有分布。凌源市
宋杖子一帶的
原白鱘化石,出於晚侏羅—早白堊世義縣組地層。
石魚在該區產出歷史悠久,分布面較廣,據同治甲戌年《永新縣誌》地方特產記載:“官北石魚,產於遼寧省朝陽市的凌源市、北票市,錦州市義縣等地。該石為白鱘、狼鰭魚等魚類化石,《石雅》載之為“石魚”。多數沉積岩如泥岩、頁岩、石灰岩出露的地區都有分布,道路的切坡、採石場、波浪沖刷的河岸以及懸崖,常剝露出大量魚化石,是理想的採集地點,軟岩石出露之處,若岩石沒有嚴重變形也是較好的採集地;硬岩石則發掘十分困難,且不易得到完整的石魚。
凌源市宋杖子一帶的原白鱘化石,出於晚侏羅—早白堊世義縣組地層。原白鱘為
軟骨硬鱗魚次亞綱,鱘形目,
匙吻鱘科。體呈紡錘形,長可達1米以上。頭長約為全長的1/4,略扁平,吻部突出,端稍上翹,眼小,口大。軀幹和尾部側扁。背鰭較大,居臀鰭之前,大小相似,尾鰭叉裂明顯,近對稱發育。
凌源市
大新房子一帶的狼鰭魚化石,出於晚侏羅—早白堊世義縣組下部地層。其體呈梭形,背部平直,體長約為頭長的3.5倍,頭部大小與體高相似。眼大,吻短,口裂較深。
鰓蓋骨巨大,長方形。背椎41~47個,
尾鰭分叉大、裂淺,常有一個尾上骨。
北票市上園鎮尖山溝一帶的
北票鱘化石,出於晚侏羅—早白堊世義縣組下部地層。北票鱘為
軟骨硬鱗魚類,鱘目,北票鱘屬。幼鱘不足,成鱘可達90cm。體呈長梭形,背緣較平。頭寬而平直,口寬,吻部圓鈍。尾鰭為長歪尾。
北票市上園鎮尖山溝和黃半吉溝一帶的狼鰭魚化石,出於晚侏羅—早白堊世義縣組下部地層。其體小,呈紡錘形。體高約為全長1/4~1/5,頭大,吻端圓鈍,頭長與頭高几乎與體高相等。眼大,口緣有大的錐形齒。脊椎43~45個,最末三個尾椎上揚,
尾鰭分叉淺。鱗片圓形。
義縣
金剛山一帶的狼鰭魚化石,出於晚侏羅—早白堊世義縣組地層。其體呈紡錘形,略側扁。頭短,頭長小於體高。
額骨寬短,口緣及口內的尖錐形牙齒碩大,脊椎40~41枚。尾鰭分叉,無尾上骨。鱗片圓形,較厚大。
陝西石魚
石魚,產於陝西省寶雞市
眉縣、
千陽縣石魚溝等地。該石為魚類化石。石魚溝地質構造特殊,因出土過大量魚化石而得名。
清徐珂《清稗類鈔·礦物》
魚石:“汧陽縣有魚石,狀如饅頭,破之即成兩石,各有一魚形,鱗鬣宛然,以手摩之,作魚腥。溪中所產之石皆然。”註:汧陽縣,即陝西省寶雞市千陽縣。
形態特徵
底棲,行動遲鈍,生活於岩礁、珊瑚間以及泥底或河口。體粗短,頭和口大,眼小,
皮膚被以疣狀腫塊和肉垂,不光滑。為危險魚類。伏於水底不動,體形與顏色常同周圍環境混為一體,不易察覺。石魚的背鰭上長著12~14根粗大鋒利的毒棘,是用來防備
天敵傷害的。
生活習性
生境及食性
石魚生長在熱帶海洋中淺水域的岩石縫隙里,以小魚小蝦為食。產於江西省猶縣。魚綱、銀魚科。成體大的長寸許,生活在飛瀑深潭、高峽水流崖石縫間。因其喜水底沙礫處,故古代稱之“沙塭”。肉味鮮美,蛋白質豐富,為高級營養食品。
偽裝特性
石魚因其外表而得名,善於偽裝成一片岩石、珊瑚或是水草等,還會根據周圍環境而變化顏色,等獵物接近時敏捷地吞食。
毒性
石魚的外表看起來平庸無奇,但它的叮咬功力可是出類拔萃,既疼痛無比又具有致命毒性。它生長在熱帶海洋中淺水域的岩石縫隙里,背部長有數根極為鋒利的尖刺,它會將自己偽裝成一片岩石或珊瑚,哪個倒霉的路過動物一旦踩到它身上,石魚背上的尖刺會刺穿它的皮膚,注入一種致命毒液。據稱被刺的痛感尖銳而強烈。
石魚是世界上最毒的魚類,當被誤踩上時,可通過背鰭棘的溝將大量毒液注入對方體內,引致創傷和劇疼,有時可致命。人體在中毒後會立即出現
呼吸困難,渾身劇烈疼痛,伴隨症狀有惡寒、發燒、噁心,進而會引起昏厥、神經錯亂、嘔吐膽汁,接著心臟衰竭、血壓下降,皮膚會在1個小時之內變成藍色,面部會因痛苦抽搐而扭曲變形,緊接著會胡言亂語、譫妄無知,最後呼吸麻痹,失去知覺。免疫力最強的人在24小時之內、普通人在二、三小時之內會死亡。
分布範圍
歷史
石魚石蘊存於石魚山第三紀地層中,其地質岩層一直與五里外的石獅江相通,石獅江入漣水口處也有魚化石分布。據考在幾百萬年以前,湘鄉市湖山及蘇坡鄉一帶曾為湖泊,湖裡的魚類和其他浮游生物,在地層變遷運動中被埋在泥沙下面,經長期的地質作用後成為岩石層中的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