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硤尾大火
- 時間:1953年12月25日晚九時半
- 地點:九龍白田村
- 損失:被焚去木屋、石屋一萬餘間
講述的是1953年12月25日晚九時半,九龍白田村發生空前大火,首由白田上村八家坡起火,除了整個白田上村、中約、下村付之一炬外,還波及窩仔村、石硤尾村、...
石硤尾是香港九龍北部的一個地區,東至港鐵東鐵線路軌,南至界限街,西至巴域街和大埔道,北面以大窩坪的筆架山山麓為界。根據規劃署的分區計畫大綱圖,大窩坪及...
由於大量中國大陸人口移入,香港的木屋迅速增多,大型火災頻生。1951年11月,九龍城東頭村大火燒毀木屋5000多間,災民20000多人,1953年12月25日的石硤尾大火受災面積...
1953年的石硤尾大火,使很多災民失去家園,令香港0在該處興建香港第一個公共房屋-石硤尾邨。 自1960年代起,隨著香港工業迅速發展,深水埗區的工業發展也日益蓬勃,...
西環邨未建立前,是屬於摩星嶺一帶的山丘。自1953年石硤尾大火,第一個公共屋邨成立後,港英政府開始在港島發展屋邨。1958年,西環邨建成,成為第三個(第一個在港...
寮屋區十分擠逼,衛生惡劣,更經常發生火災意外。直到1953年12月24日石硤尾大火燒毀該處的寮屋區令近五萬人無家可歸後,香港政府才改變房屋政策,興建公營房屋安置...
在1953年石硤尾大火事件、1962年颱風溫黛襲港、1972年六一八雨災、1996年嘉利大廈五級火警、1999年香港國際機場中華航空642號班機空難、2003年香港SARS事件中發揮其...
1950年,升為社會福利司;1954年成為香港第1任徙置民政署長,為石硤尾大火後的災民迅速興建安身之所,開公共房屋之先例,後出任第一任房屋協會主席。1956年,調剛...
1953年石硤尾大火發生後,政府加速投入基建及公屋建設,建材 的需求殷切。青年時期的呂志和博士,靈機一動,遠赴日本,買下韓戰後剩餘的軍用機械物資。遂於1955年創立...
1953年,吳宇森的家園在石硤尾大火中被燒毀,由於一家慈善機構的捐贈,他和家人得以遷往另一所屋子居住。中學畢業後,吳宇森到台灣念藝術專科,並嘗試拍攝實驗電影[12]...
故事以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紀初的香港為背景,加入大量關於香港的大事回顧,如石硤尾大火、六一八山泥傾瀉、七十年代股災、蘭桂芳元旦事件及嘉利大廈大火等...
位於香港島掃桿埔大坑道近渣甸山一帶,屬於掃桿埔平房區的一部份,由循道會及衛理公會於1954年籌建,並於1955年落成,以作為安置1953年石硤尾大火的災民的地方之...
1953年 石硤尾大火促成香港公共房屋政策的發展 1954年 1955年 香港政府於石硤尾設立首個居民徙置區 李鄭屋徙置區地盤發現古墓 1956年 九龍發生雙十暴動 1957年...
工展會、石硤尾大火、九龍大暴動、香港小姐初辦、七日鮮電影……白花油,萬千回憶因你而勾起。彌敦道兩岸作者介紹 編輯 ◎嶺南學院中文系畢業,曾任出版社總編輯。...
上世紀五十年代,一場石硤尾大火改變了本港的住屋歷史。自此之後,公共屋村建立如雨後春筍,大小屋村隨之誕生。過去,屋村設計簡陋,但給人溫暖的感覺。大家的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