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硤尾

石硤尾

石硤尾是香港九龍北部的一個地區,東至港鐵東鐵線路軌,南至界限街,西至巴域街和大埔道,北面以大窩坪的筆架山山麓為界。根據規劃署的分區計畫大綱圖,大窩坪及又一村同樣屬於石硤尾的一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石硤尾
  • 地理位置:香港九龍北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始建:1954年
簡介,歷史,主要建築,石硤尾公園,

簡介

石硤尾是香港九龍北部的一個地區,位置為畢架山以南,界限街以北,深水埗以東,九龍塘以西,主要是一個住宅區。石硤尾邨始建於1954年,是香港首個公共屋邨。1953年12月25日,石硤尾木屋區發生一場災難性大火,5萬多人一夜之間無家可歸,情況危急,港英政府為了安置災民,決定在石硤尾災區興建7層高的H型大廈,至1954年底,8幢H型大廈終於建成,成為第一代公共屋邨。

歷史

1940年代末期,中國大陸爆發國共內戰,引起很多人到香港避難。他們當中不少人都在石硤尾一帶自行興建木屋,以作棲身之所。1953年12月25日,發生了石硤尾大火事件,五萬多人無家可歸。所以,香港政府決定在該區興建廉租屋邨,是香港首個公共房屋發展計畫。
石硤尾舊貌石硤尾舊貌

主要建築

石硤尾邨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石硤尾,於1954年開始入伙,於1972年開始重建,新建樓宇於分別於1979年至1982年間及2006年入伙,現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
石硤尾遠景石硤尾遠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大量內地難民移港定居,由於當時港英政府沒有一個房屋政策來為低下階層而設的,所以很多難民在1949年至1953年間在山邊興建木屋來居住,但這些木屋設備簡陋,衛生環境惡劣,加上木屋的密度高,所以經常發生火警,最終於1953年的聖誕夜,石硤尾木屋區發生了史無前例的大火,令五萬多人無家可歸,於是政府在原址興建二十九座徙置大廈,用以安置災民,當中首八座(A-H座,現在的十至十三、三十五至四十一座)由聯合國捐款建造。這些大廈大多數均分為兩翼,並在兩翼中間以廁樓相連。只有較後興建的第廿七至廿九座(後來的第8、9及14座)採用單幢式設計,當中第29座為全邨唯一的第二型徙廈。
自此以後,徙置大廈的興建奠定香港公共房屋發展基礎。除了在石硤尾興建徙置大廈外,還在大窩口、大坑東和李鄭屋一帶興建徙置大廈,時至今天,除本邨外,徙置大廈均已重建完成,當時這些徙置大廈由徙置事務處管理。
其後港英政府於1961年推行“政府廉租屋”計畫,政府於大坑西街與南昌街交界興建七座廉租屋大廈,於1964年落成,當中第三座是首座採用單塔式設計的廉租大廈。
直至1973年5月28日,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所有徙置大廈和廉租屋大廈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統一管理,而該邨也被分為“上邨”(廉租屋邨)及“下邨”(徙置屋邨)。當時下邨部份也於1972年開始進行重建,重建工程包括拆卸十一幢徙廈重建新樓宇,及改建18幢徙廈,並重新編配樓宇座號,新樓宇於1979年至1984年入伙,而“上邨”及“下邨”也於大約1984年再度合併為石硤尾邨。
及至1980年代起,政府推行“整體重建計畫”,有計畫地全面重建徙置大廈及廉租屋大廈。第1-13、35、36、38座已於2000年至2001年拆卸,當中第35、36及38座是因為鄰近斜坡於1999年8月25日發生山泥傾瀉而需儘早清拆[1],所有受影響租戶也於事件發生後一星期內獲發新單位。第37、39、40及41座已於2004年封閉,第17、18座曾改為石硤尾人文館,而美荷樓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並擬改為公屋博物館,而原第1-7座(即廉租屋大廈)的位置已重建成美如樓及美映樓,已於2006年入伙。
石硤尾新貌石硤尾新貌
現時仍存在的第1、2型前徙廈,全數已於2006年10月17日起封閉待拆卸,以進行第五及六期重建。有二十戶因未能在封閉前遷出,房署給予該等租戶額外兩星期的遷出寬限期。
石硤尾邨在香港公屋的歷史上,擁有全香港首個徙置屋邨,最後一個擁有第一、二型徙廈的屋邨的紀錄,當中第14座是全香港最後一幢僅餘的二型徙廈,且是少數採用單幢式設計的二型徙廈。
石硤尾邨是最早期公屋,沒有電梯,亦沒有獨立浴室及洗手間,每家每戶需在狹窄的走廊用紙板圍爐煮食,晚上很多居民寧願睡在屋外走廊的尼龍床,“朝行晚拆”成為當時特色。
據了解,香港一個家庭的年收入如果在一定數目之下,大約是12萬港元,即可申請公屋住房,這是一種廉價租金的房屋。
主要道路
大埔道
大坑東道
公共運輸
捷運:石硤尾站
巴士: 九巴 專線小巴

石硤尾公園

特色:設施包括8個網球場、一個兒童遊樂場、噴水池、人工瀑布及圓型廣場。
設備:八個網球場、兒童遊樂場、圓形廣場、兩個籃球場、休憩花園、蔭棚、緩跑徑、健身站及避雨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