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扇

石扇

梅州市梅縣區石扇鎮之名首見於《程鄉縣誌》。這本梅州市梅縣區有史以來第一部志書是由明朝嘉靖辛丑(1541)年程鄉知縣陳應奎和教諭賴存業主編,幾次修編後以手抄本流傳了150餘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梅州市梅縣區石扇鎮
  • 解釋:“扇形的石頭”
  • 出自:《程鄉縣誌》 
  • 主編:程鄉知縣陳應奎和教諭賴存業
石扇名稱考,曾出元首,

石扇名稱考

石扇之名首見於《程鄉縣誌》。這本梅州市梅縣區有史以來第一部志書是由明朝嘉靖辛丑(1541)年程鄉知縣陳應奎和教諭賴存業主編,幾次修編後以手抄本流傳了150餘年。清朝康熙三十(1691)年由程鄉知縣劉廣聰編修刻版印刷(史稱劉志)。該書卷一之“輿地誌”中有記載:…龜漿都,距縣五十里…村曰石扇、象村、謝田、濁水、白墓前、金谷坑及嵩山數處…。按明朝行政區劃分:附城稱廂,鄉下稱都,都以下稱村。可見當時石扇村和象村同屬龜漿都所轄。龜漿都地域相當於現在的石扇、白渡、城東及蕉嶺南山、高思一帶。
石扇之名因何而得?從字面的含義一般理解為“石頭做的扇子”,或引申為“扇形的石頭”。最早解釋石扇名稱來歷的文字見於清乾隆十五(1751)年嘉應州(今梅州)知州王之正主持編纂的《乾隆嘉應州志》(史稱王志):南嶺岃在城北三十五里,岃前有二石高丈余,巉岩透漏開展如扇,因以石扇名其鄉。意思就是說:南嶺岃前面有兩塊一丈多高的大石頭,上面還有一些孔洞,就像展開的扇子一樣。因此就把這個地方稱為“石扇”。
後人就以這段文字為依據寫入文章,此後幾百年石扇的名稱由來幾乎成了定論。我自小在象村長大,1962年在梅北中學讀國中時,就曾經到南嶺岃尋找這兩塊“扇形石”,可惜一無所見。因此我早就對這種說法心存疑問。
有疑問的不止我一個人。早在清朝光緒二十四(1898)年,曾在京城做過翰林院編修的鬆口人溫仲和主持修編嘉應州志,他也對這種說法有疑問。於是派人實地勘察(採訪),調查人指出了這個錯誤:
《光緒嘉應州志》這樣記載:南嶺岃在城北三十五里,岃前有二石高丈余,巉岩透漏開展如扇,因以石扇名其鄉(王志)。案採訪冊,此石在石扇水口,有中流砥柱石,舊志以南嶺岃,當之誤。
調查人認為扇形石不是直立的開展如扇,而是平臥在河床中的“中流砥柱石”。我依稀記得上世紀六十年代水口紅宮子路坎下河床上確實有一灣十餘米寬的扇形陂頭,陂上是有幾塊突起的石頭,莫非就是“中流砥柱石”? 希望有自小在那一帶長大的鄉親能回憶一下,那裡是否曾經有一座扇形的石陂?據推算早在六百多年前,客家先民們由福建自北而南逐步遷徙到程鄉,經石峰徑沿河上溯進入水口來到石扇開發定居,走這條路線最為便捷。因而以水口河床上最顯目的地貌——“扇形中流砥柱石”來命名村莊的可能性也頗大。再者水口山也是南嶺岃的北段盡頭,若此石即是扇形石,王志稱“前有二石”其實也無大錯。至於石扇之名是否即由此處石陂而得?筆者也不敢妄斷,讀者可以自行分析決論。不過時至今日答案已經無關緊要,石扇之名已經被人叫了幾百年,有石無石都無所謂了。幾年前我特意站在下扇橋上想拍攝一張扇形陂頭的照片 ,沒想到原先河床跌宕處的扇形石陂已被茂密的觀音竹和水草所覆蓋,完全沒有了當年的面貌。
下面這一張由網上下載的照片是在國內另外一個地方所拍攝,這些扇形石形象非常逼真,據說是由於河水中的碳酸鈣經幾萬年沉澱堆積而形成的。石扇水口河床上跌宕處當年有可能就有兩塊類似的扇形石,人們在它上面加築一些泥土,成為扇形的引水陂。
石扇的名稱來歷大體就是如此。雖然現在找不到扇形石了,但我們還是應該感謝六百多年前最早來到這個地方開拓的先民們,他們起的這個名字響亮好記,字面也古樸文雅,比起別處叫什麼“狗嫲崗”、“牛屎坳”、“豬子坑”的地名,“石扇”之名就好聽得多了。
現在的梅州市梅縣區石扇鎮從行政區域來說包括了象村和巴莊村。其實象村自明清以來一直附廓(屬附城西廂管轄),直至清末才歸石扇所轄。象村之名出自何處?據《宋史》載,“南宋乾道七(1171)年潮州野象數百食稼”,據此可以認為宋、元間粵東還有成群野象出沒。程鄉地域屬潮州府管轄,明初客家先民來此地開發時或許還有野象損毀農作物,象村之名很可能即由野象而得。此外粵東還有不少如“象湖”、“象洞”、“象嶺”等地名,相信都與野象有關。
巴莊村在明朝的《程鄉縣誌》里未有記載,只記載周溪發源於“平遠蓮塘角”。清《乾隆嘉應州志》才記載:巴樟約屬石扇,有可能巴樟原屬長田都所轄,明朝嘉靖四十三(1564)年程鄉分出平遠縣,巴樟才脫離長田割歸石扇所轄。民國之前的史料均寫作“巴樟”,由於客家話樟與莊同音,解放後提倡簡化字才逐漸改寫成“巴莊”。至於巴莊(或巴樟)的名稱出處,筆者認為有可能是由村西的一座大山“耙頭嶂”快讀轉音而來,似乎不具有其他含義。(引自《梅北校刊》2013年第九期136頁,作者:李欣祥)
梅州市梅縣區石扇鎮,位於梅州市西北18公里,處在梅州市梅縣區與平遠、蕉嶺三縣區交界之處,為人口2萬多人的一個客家小鎮。提起石扇,就不能不提它的名字由來。據《嘉應州志》記載:石扇鎮因境內南嶺岌有兩塊大石,高丈余,開展如扇,故名石扇。歷史上曾在銀錢設墟,曰銀錢墟;後來鎮府駐地遷出銀錢,為中和墟,但現仍存銀錢古墟場。石扇鎮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石灰石、煤炭、玄武岩、花崗岩、錳、稀土、鎢、鑽沙等,其中以石灰石、煤炭和玄武岩的蘊藏量為最多。
石扇有李、羅、鄧、高、林、謝、黃、余、葉、鄒、朱、巫、曾、彭、肖、章、張、鄭、賴、馮、范、劉、廖、陳、曹等二十幾姓人家。石扇民風淳樸,居民團結和睦,守望相助,因而社會風氣極是高尚。石扇地方雖小,而人才輩出,向來為人稱道不絕。小鎮雖幽,但仗一方靈秀山水,偏僻村落,也養育出了騰飛蛟龍。羅芳伯,西南村大嶺下羅屋人,曾為一教書匠,但不屈於滿清之治,而遠赴南洋,於婆羅洲建立起亞洲第一個共和國。雖然後因歷史原因,且終究是背後無援,力薄無奈為荷蘭紅毛所滅,但其英名永留青史。彭精一,1931年出任梅縣縣長(今梅縣區長),其任上,整治梅州市區,今日凌風東路之騎樓,就是彭精一先生所規劃。梅江上第一座橋-梅江橋,1931年起建造至1934年完工,至今已有70多年歷史。梅江橋建築精美,橋上月形圓拱倒映江水,別是一番景致,自建成之日起就成為梅江勝景之一。它就是在彭精一先生主持下建造完工的。至於共和國中將肖向榮,出身窮苦憑努力與愛國熱忱為國盡忠,相信自不必我多言大家都知道的了。還有大批愛國愛鄉之鄉賢,如章生輝先生、彭淦波先生、曹紹球先生、林清榮先生、李達成先生等等,他們有的是海外僑領、或是成功商人。更重要的是,他們有一顆愛鄉之心,或是建橋修路,造福鄉親,或是扶持教育、提攜後輩。

曾出元首

羅芳伯,原名芳柏,清乾隆三年(1738年)出生於今梅州市梅縣區石扇鎮一耕讀之家。“自幼學文習武為群兒冠”;“遇事勤奮,鄉里稱之”。乾隆37年(1772年),羅芳柏與百餘名親戚朋友漂洋過海,來到盛產金礦和鑽石的婆羅洲(即今印度尼西亞西部的加里曼丹島)。起初,芳柏以教書為業,他有文化、有膽識、有才能,又懂武術,身體壯實,既能團結僑胞,又能與當地土人合作,深受當地人民和華僑的擁戴。加里曼丹島土地肥沃,可耕可牧,又有山林、金礦,資源豐富,還有港灣可發展交通,但其時該島內部各大小採礦公司之間互相爭鬥,外部又有來自印尼的荷蘭帝國東印度公司的武裝入侵,內憂外患極為劇烈。羅芳伯在站穩腳跟後,積極聯絡蘇丹和當地土族頭人,成立華僑與當地民眾相結合的軍隊,奮力擊退外來入侵者,取得了東萬律的管轄權。1777年,羅芳柏根據當地人民的意見,以東萬律為首府,著手建立“蘭芳公司”,並組織“蘭芳大總制”共和國。在他管轄下的11萬民眾一致擁戴他,稱他為“大唐總長”,敬稱為“芳伯”。
石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