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63年出生於廣東梅縣石扇鎮巴莊村。
1978年以石扇考區第一名的成績考入
空軍飛彈學院,攻讀計算機專業。
1982年畢業於空軍飛彈學院之後進入
南京理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後來進入空軍裝備研究院雷達與電子對抗研究所工作,先後擔任高級工程師、副所長、所長等職。
1994年,陳志傑領銜組建全軍第一個航管研究室,被任命為該室的主任。為跟蹤國際技術前沿,組織上安排他前往歐美考察,並赴美國
麻省理工學院學習了一段時間。
20世紀90年代初成功研製出中國人民解放軍首套機場、分區級自動化空管系統,主持構建了覆蓋全國空域的一體化空中管制指揮平台。
2008年獲授專業技術少將軍銜。2011年12月當選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1990年代末,軍航新航行系統試驗系統建設正式立項,並定為國家“九五”重點項目。陳志傑被任命為這個工程的總設計師。整個工程涉及衛星導航和現代通信技術等新技術,有的航管技術和設備必須靠引進。出口國一方面嚴密封鎖,一方面對部分技術設備獅子大開口,漫天要價。為了突破國外對這一重要技術體系的控制,陳志傑主動請纓,牽頭16個工業部門、地方院校單位的有關科研人員爭分奪秒,發奮攻關。通過13年的不懈努力,圓滿完成任務。軍航新航行系統,突破了西方國家在這個領域的封鎖,掌握了當代核心技術,是中國第一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空管系統建設。該項目獲200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權威部門考核後評價:軍航新航行系統,掌握了當代核心技術,突破了西方國家在這個領域的封鎖,是中國第一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空管系統建設,標誌中國人民解放軍空管建設第一次與國外同行並肩前行。
1994年陳志傑提出了以“融”為主的頂層設計思路:融合軍隊和民航用戶的需要,融合航管諸要素的功能,實現軍民航空管一體化,實現空管空防一體化。陳志傑帶領課題組成員,對全國所有通航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進行分析調研後,開展技術難點排查。需讓軍隊各級管制區、民航28個高空管制區、37箇中低空管制區所有軍民機場高效運轉,通信、導航、情報、氣象保障各種系統協調運行,軍事飛行和民航飛行互不干擾……難題被一一羅列出來。陳志傑帶領課題組拿出了解決之道:運用先進軟體技術,進行系統集成;研製關鍵接口設備,構築高效互聯平台;最佳化設計空域利用方案,拓展軍用和民用航路資源,實現軍隊和地方航空器之間、各空管單位之間的和諧運行。經過13年艱苦探索和實踐,陳志傑帶領課題組成功完成全軍自動化空中交通管制體系綜合論證、系統建設和系統集成。
該課題創建了中國及中國人民解放軍
空中交通管制自動化系統的套用體系和技術體系,制定頒布了4個國家軍用標準、10個行業標準和全國空管基礎數據。2006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陳志傑被國家空管委首批聘任為全國空管總體技術專家,從1996年至今一直擔任總體組組長,主持參加了全國空管系統“八五”至“十二五”歷次五年規劃,主持歷屆國家空管科研項目指南編制、課題評審和結題驗收等工作,為空管頂層決策和長遠發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
獲獎記錄
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5項;
中國科協“求是傑出青年實用工程獎”、“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空軍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獲得者;
被評為“全軍愛軍精武標兵”。
人物評價
陳志傑長期從事空中交通管制技術研究與工程實踐,是中國該領域的主要開拓者和學術帶頭人之一,在自動化空管模式和概念的建立、空中交通管制自動化系統和新一代空管系統技術研究開發與套用、戰場空域協同控制等方面做了大量開拓性和基礎性工作,為中國、中國人民解放軍自動化空中交通管理體系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陳志傑帶領科技團隊艱苦創業,相繼主持建成覆蓋全國空域的全軍一體化空中交通管制指揮平台,實現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空管方式質的飛躍。研製成功中國第一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航行試驗系統,有力地推動了中國新一代空中交通管制技術發展,此項成果掌握了當代核心技術,突破了西方國家技術封鎖。陳志傑創建了戰場
空域管理模型與方法,提出了中國空管空防一體化建設技術架構等,大大提升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合預警能力和戰時對空戰場調配管理能力,顯著提升了部隊作戰訓練質量效益。(
新浪軍事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