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質,地形地貌,氣候,水文,土壤,植被,自然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政治,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學技術,文體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風景名勝,著名人物,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商朝,奴隸制國家形成後,曾在滹沱河沿岸劃分方國和邑,分封奴隸主。
西周,這一帶先屬邶(bei)國,後屬(qi)國。春秋後期,屬
中山國東垣邑(在今郊區東古城)。周郝王十年(前305年),趙武靈王攻中山取東垣等城邑,遂屬趙。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滅趙,又歸秦。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置
東垣縣,先屬
巨鹿郡,後劃入恆山郡。
漢高帝11年(196年),東垣縣改為
真定縣,仍屬
恆山郡。文帝元年(前179年),改恆山郡為
常山郡,真定屬常山郡。中元五年(前145年),封常山國,元鼎三年(前114年),恢復常山郡,同年析常山郡的真定、綿蔓、肥壘、藁城封為
真定國(國都在今郊區東古城)。王莽新朝(9~23年),常山郡曾改稱“井關”,真定稱“思治”。東漢元年(25年),恢復西漢地名,真定曾先後建王國與侯國,隸屬常山。永平五年(62年),常山郡建置屢經變遷。時而為國,時而為郡,真定為縣,隸屬常山郡。
西晉,屬常山郡真定縣。西晉滅亡後,中原長期處於分裂與戰亂,這一帶曾先後為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北魏、北齊、北周領地。
隋初(581年),常山郡改為
恆州,轄真定、
井陘、常山等縣。開皇三年(583年),自井陘縣析出
石邑縣,真定、石邑均屬恆州。大業初年(605年),常山縣併入真定縣。大業三年(607年),恆州改為恆山郡,轄真定、石邑等8縣。
唐武德元年(618年),恢復恆州,後這一帶曾被大夏農民政權控制。武德四年(621年),在真定設恆州,轄真定、石邑等縣。隨後又曾在恆州置恆陽軍都府(726年),後改為
恆山郡(742年)。天寶十五年(756年),恆山一度淪為安祿山偽政權,同年唐軍收復這一帶,恆山改為
平山郡。至德二年(757年),又改為恆州,轄真定、石邑、獲鹿等縣。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反叛,河北被偽燕政權控制,並在恆州置恆陽軍節度使。這一帶開始淪為藩鎮割據之地。元和十五年(820年),恆州改
鎮州,轄真定、石邑、獲鹿等地。
唐之後,鎮州先後稱北都、升為真定府、鎮州(923年)、恆州(944年),並一度落入契丹領地稱鎮陽(945年)。後漢,又改為鎮州,並升為真定府。後周,稱鎮州,仍轄真定、石邑、獲鹿等地。
北宋,置
河北路、駐鎮州。開寶六年(973年),石邑併入獲鹿,郊區一帶始成為真定,獲鹿兩縣轄地。後鎮州復升為真定府(1048年),真定、獲鹿等縣屬
真定府。靖康元年(1126年),金朝控制了河北。
金興定三年(1219年),獲鹿改為
鎮寧州,不久蒙古占領了河北大部。
元太宗元年(1229年),又將鎮寧州改為
西寧州,太宗七年(1235年),廢西寧州,恢復獲鹿縣,改真定府為
真定路,轄真定、獲鹿等,屬中書省。
明洪武元年(1368年),真定路改為真定府,轄真定、獲鹿、井陘等地,隸屬北直隸。永樂年間(1403年一1425年),北直隸改為京師。
清崇德元年(1636年),開始設直隸(省)
真定府。公元1723年,改為
正定府。
民國元年(1912年),直隸為省。民國二年(1913年),廢州府、存道、縣。行政建制改為三級。郊區一帶為
獲鹿縣、
正定縣所轄。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10月,建立
石門市,從兩縣劃入59個村鎮歸市轄。民國三十年(1941年),將59村劃為三、四、五、六區,為市郊。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11月,石門市解放,仍維持原區劃。12月,石門市改為
石家莊市。同時石門市三、四、五、六區改為石家莊市五、六、七、八區。
1950年,將三、四、五、六區合併,原五、八區為五區,原六、七區為六區。
1953年,五、六區合併為石家莊市郊區。
1955年,郊區改稱振頭區。從1955年到1958年,又先後三次分別從
獲鹿、
正定、
欒城共劃入81個村鎮屬振頭區管轄。並從振頭區劃出11個村歸市區。
1958年9月,撤銷振頭區,組建三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即衛星、紅星、東風人民公社,12月,又分別按駐地改稱簡良、廿里舖、兆通人民公社。同時劃出18個村歸城市人民公社。
1959年7月,在石津運河以北、滹沱河沿岸,又建立柳辛莊公社。9月,簡良人民公社駐地遷振頭,改稱振頭人民公社。
1960年5月,石家莊專區與市合併,以上四個公社轄區京廣鐵路以西劃歸
橋西區。京廣鐵路以東,建設大街以西劃歸
橋東區,建設大街以東劃歸
長安區,郊區建制撤銷。
1961年12月,以
京廣鐵路為界,重新建立東、西兩個郊區。鐵路以西為西郊區,鐵路以東為東郊區。
1965年,東、西郊合併,稱石家莊市郊區。
2001年,撤銷石家莊市郊區,設立裕華區。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2001年1月,
正定縣的留村鄉、二十里舖鎮,
欒城縣方村鎮的方村、南焦、南王、趙卜口、宋村、東荊壁、西荊壁、賈村、台上、位同、南栗、南位12個村和
長安區的裕東、裕華路、東大街3個街道以及原郊區的槐底街道、孫村街道的孫村、塔冢2個村劃歸裕華區。
原郊區留營鄉和振頭、建國路2個街道以及
西里街道的城角莊、北杜、西三教3個村劃歸
橋西區,西三莊鄉、杜北鄉、大郭鎮、趙陵鋪鎮的趙一街、趙二街、趙三街、前太保、後太保、党家莊6個村和天苑、五七路2個街道以及西里街道的北焦、高柱、柏林莊3個村劃歸
新華區,南高營鎮的桃園、莊窠、柳辛莊、柳林鋪、前進、紅旗6個村和趙陵鋪鎮的陳章、柳董莊、肖家營3個村以及孫村街道的塔談、留村2個村劃歸
橋東區。
2003年,孫村街道更名建通街道。
2007年,撤銷留村鄉。
2013年,設立裕翔街道、建華南街道。
區劃詳情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地質
裕華區,地質類型屬河漫灘侵蝕堆積土體結構,地表岩性以砂質黏土和黏質砂土為主。在地質構造上,裕華區自中生代燕山運動以來一直處於以下降為主的地域,在大地構造上屬冀中動陷,沉積有巨厚的第三紀和第四紀物質,其基底是巨大起伏的基岩古地貌,早在第三紀晚期就已被主要來自太行山的各種侵蝕、剝蝕物質所基本埋平而呈現出平原地貌的雛形。進入第四紀以來,在平原雛形基礎上,伴隨著平原相對於太行山的進一步下降,繼續沉積著各種侵蝕、剝蝕鬆散物質,使平原進一步平坦化,並逐漸形成現代的平原地貌景觀。
地形地貌
裕華區地處華北平原地貌大單元,是太行山前沖洪積平原的一部分。向西遙望太行山脈,區內地勢平坦開闊,地貌類型單一,是典型的山前沖洪積平原地貌。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微傾,地面標高62~70米,地面坡度在0.5%~1%。
氣候
石家莊地處中緯歐亞大陸東岸,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天氣變化比較複雜,雷雨、大風、冰雹、乾旱等災害性天氣時有發生。年平均日照時數2736.2小時,日照率62%。太陽輻射年平均132.2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氣溫12.9℃,無霜期198天。
水文
裕華區境內無天然水系,只有人工河(民心河和環城水系)過境。
土壤
裕華區分3個土類(
褐土、
潮土和
水稻土)、6個亞類(碳酸鹽褐土、潮褐土、褐土、鹽化潮土、沼澤化潮土和潛育水稻土),11個土屬、31個土種。
植被
裕華區,原始植被絕大部分被人為耕作活動所代替,仍殘存一些反映全區生物氣候帶特徵的自然植被類型。一、河漫灘:以草甸植被為主,有河草、蒲草、三棱草等天然植被。二、河灘低洼積水處,有蘆葦、蘆草、梭草、水葫蘆等。微凸起處部分地段還有鹼蓬叢生的濕生植被,此外有柳樹、楊樹等喬木植被。三、山前傾斜平原溝坎,有酸棗、荊條等灌木。草被有白頭翁、遠志等、部分低洼地有車前子、狼尾草等。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裕華區土地總面積86259.45畝,2019年農用地面積14486.2畝。
生物資源
裕華區生物種類多屬人工飼養、栽培。植物主要有23科300餘種。糧食作物以
小麥、
玉米為主,油料有
芝麻、花生、油菜。蔬菜主要有西紅柿、茄子、辣椒等。瓜類有西瓜、甜瓜。林木有楊類、柳類、榆、槐、泡桐,灌木有紫穗槐、荊條。果樹有蘋果、梨、桃。觀賞植物有月季、扶桑、茉莉、仙人掌及多種草木花卉。水生植物有蘆葦、藕、蒲草、水葫蘆等。野生植物較少,多生長在田間、路旁。主要有雜草、茅草。飼養的畜禽主要有豬、馬、驢、騾、牛等。水產品有魚(白鏈、鯉魚、草魚)、蝦等。
人口
2019年,裕華區總人口636481人,戶數183699戶,其中男性308710人,女性327771人。城鎮人口632175人。按年齡段分18歲以下142919人,18—34歲146336人,35—59歲243029人,60歲以上104197人。出生人口9991人,死亡人口1080人。
2019年,裕華區少數民族共有38個,共13535人,占總人口的0.21%,分別是蒙古族114人,回族3801人,藏族14人,維吾爾族66人,苗族90人,彝族48人,壯族133人,布依族31人,朝鮮族194人,滿族7500人,侗族45人,瑤族25人,白族28人,土家族256人,哈尼族4人,哈薩克族1人,傣族10人,黎族12人,傈僳9人,佤族2人,備族5人,拉祜族2人,水族2人,東鄉族2人,納西族14人,景頗族2人,柯爾克孜族2人,土族10人,達斡爾族42人,仫佬組3人,羌族13人,仡佬族4人,錫伯族33人,俄羅斯族4人,鄂溫克族5人,毛南族2人,京族4人,赫哲族3人。
經濟
綜述
2019年,裕華區地區生產總值392.5億元,增長8.3%。服務業增加值350.9億元,增長9.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0.38億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14.5億元,增長5.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9.2億元,增長8.2%。實際利用外資1594萬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萬元,增長8.3%。各類市場主體10.46萬家。“4+4”現代產業在建項目總投資607.7億元,完成投資125.28億元。
財政
2019年,裕華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0.38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3.60億元(含上級專款),占調整預算的95.52%。
2019年,裕華區民生支出17.84億元,占總支出的75.25%,增長15.67%。教育投入7.51億元,增長5.18%。醫療衛生支出1.98億元,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貼1902萬元,補助標準提高到年人均520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投入3562萬元,年人均補助標準69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2470萬元,保障區內60周歲以上困難老人和9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享受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投入4300萬元用於老舊小區環境綜合整治、管網改造、供暖維修、黨建示範點的提升改造。投入15000萬元用於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環境綜合整治、街巷道路維修、園林綠化提升,道路灑水降塵、垃圾清運等美化城區工作。
2019年,裕華區爭取可用財力9.82億元。盤活存量資金.4596萬元。將2784萬元政府存量債務化解完畢。
第一產業
種植業
2019年,裕華區糧食播種面積115.6公頃,總產量759.9噸,其中冬小麥播種面積59公頃,總產量359.9噸;夏玉米播種面積54.6公頃,總產量352噸;甘薯播種面積2公頃,總產量48噸。耕地地力保護補貼面積53.91公頃。蔬菜播種面積385.05畝,總產量1046.75噸,主要種植品種為西紅柿、黃瓜、大白菜。設施農業占地面積100.05畝,設施個數30個,共抽查檢測蔬菜樣品505個,合格率100%。
農業機械
2019年,裕華區農業機械總動力1441千瓦,機耕面積59公頃,機播面積113.6公頃,機收面積112.6公頃。機械化秸秤直接還田率97%以上。
第二產業
2019年,裕華區省、市重點項目13個。其中3個續建項目順利施工。1—9月全區1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2.5%。總產值增長3.7%。民營企業營業收入390.28億元,增長5.12%。利潤33.74億元,增長5.42%。上繳稅金23.44億元,增長13.41%。
第三產業
稅務
2019年,裕華區共組織收入174.83億.元、其中稅收84.55億.元、增收4267萬元,增長0.51%。公共預算收入37.87億元,增收2.68億元,增長7.63%。非稅收收入90.28億元,其中社會保險金收入54.8億元,非稅收入35.09億元,其他收入0.39億元。
服務業
2019年前三季度,裕華區服務業增加值208.9億元,增長9.4%。共引進省外資金71.92億元,新簽約項目103項,擬引資203.51億元。
交通運輸
政治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9年,裕華區中國小教職工共有3125人,其中,幼兒教職工77人、國小教職工1595人、中學教職工1453人、專任教師3100人。中國小學校57所,在校學生73325人。其中國小47所(含民辦5所),在校學生51042人。中學10所(含民辦3所),在校學生22283人。幼稚園74所(含民辦),在園幼兒18800名,擁有教職工2555名,專任教師1338名,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100%。
教師隊伍建設
2019年,公開招聘教師80人。選聘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2019屆免費師範畢業生20人,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招聘勞務派遣教師230名(其中國小200名、幼稚園30名)。完成全區439名教師的崗位晉升,2名教師獲中國小正高級教師任職資格,53名教師獲高級教師任職資格,76名教師獲中國小一級教師任職資格。77名教師獲中國小二級教師任職資格。開展25期不同形式的教師、校長和教育行政幹部培訓,培訓人數2000餘人。
截至2019年,裕華區共有省特級教師18名,省級名師7名,省級骨幹教師21名,市級名師104名,市級骨幹教師249名,區級骨幹教師462名,區級名師226名。
義務教育
2019年,裕華區國小一年級新生9920人,司比增長721人;國中一年級新生5910人。大班額總數124個,學區管理制試點校21所,課後服務人數2.4萬餘人。
學前教育
截至2019年,裕華區共有幼稚園74所(含民辦),在園幼兒18800名,擁有教職工2555名,專任教師1338名,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100%。
2019年,裕華區新增4所市級普惠性幼稚園,全區市級普惠性民辦幼稚園20所,6000餘名幼兒享受每人每年2500元或3000元的補貼。
特殊教育
截至2019年,裕華區共有公辦、民辦特教學校各1所。3所融合教育試點(園)校。義務教育殘疾兒童人數共223人,222人已通過普校隨班就讀、特教學校就讀、送教上門等形式安置入學,入學率99.5%,1人應家長要求緩入學一年。
科學技術
2019年,裕華區國家、省、市科技創新發展立項20項,重點科技計畫項目20項,爭取國家、省、市各類科技扶持資金3384萬元,有80家高新技術企業通過省專家評審,科技小巨人企業從22家增加到31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從670家增加到735家。
截至2019年,裕華區共有省級孵化器2家,市級孵化器1家。市級以上眾創空間21家。其中,國家級眾創空間8家,占全市28%,省級7家。
2019年,裕華區共落實科技項目、企業及創新平台等獎補扶持資金401萬元。高新技術企業從2018年的97家擬增長到117家(20家已獲得證書編號),科技小巨人企業從22家增加到31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從670家增加到735家,全市增速領先。
2019年,市眾創空間績效考評中,全區6家眾創空間獲得優秀,占全市26%。新認定省級孵化器1家,市級孵化器1家,省級眾創空間1家,市級眾創空間3家。
文體事業
國家三級圖書館:裕華區圖書閱覽中心。國家一級文化館:石家莊市裕華區文化館。
2019年,裕華區安裝252條健身路徑。區老年體協、太極拳協會、書畫攝影協會等協會擁有會員2500餘人,各類民眾文體隊伍600餘支,健身隊伍300餘支,文藝骨幹7000餘人。已有28萬餘人參與冰雪運動,覆蓋率47%。
2019年,裕華區創作詩歌作品20餘首、微視頻作品12個、書畫、攝影作品170餘幅。舉辦文藝演出240餘場。
截至2019年,裕華區共有在冊文化市場經營單位共有219家。
醫療衛生
2019年,裕華區常住人口56萬餘人,流動人口5.1萬餘人,已婚育齡婦女7.8萬餘人。全區出生上報人口3252人,人口出生率為8.07%,符合政策生育率為99.1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8%,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09.13。
截至2019年,裕華區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523家(含駐區機構),其中,醫院34家,門診部17家,診所378家,醫務室25家,村衛生所23家,鄉鎮衛生院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家,社區衛生服務站33家,急救中心1家,醫學檢驗實驗室1家,婦幼機構1家。衛生技術人員10007人,其中執業醫師4457人,執業助理醫師645人,註冊護士4867人,鄉村醫生38人。
2019年,裕華區共核實、修正各類數據8418條,其中核查出生信息5012條、死亡信息3406條。出生3252人,其中一孩1365人,二孩1811人,多孩76人,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09.13,符合政策生育率99.17%。
社會保障
住房保障
2019年,裕華區公共保障住房在保家庭共10276戶,其中公租房8399戶(實物配租7075戶,未配租1324戶),廉租房1877戶(實物配租1732戶,租賃補貼145戶),發放租賃補貼53萬元,共分配公租住房1253套,廉租住房32套。2019年全區廉租房新增41戶,公租房新增1338戶。
老舊小區環境綜合整治
2019年,裕華區老舊小區整治87個小區,改造面積344.22萬平方米。
農民工預儲金
2019年,住建局辦理16個農民工預儲金業務,共交納農民工預儲金5254餘萬元。協調處理農民工討薪事件129起,1025人,涉及金額1588餘萬元。
城中村改造
2019年,裕華區有23個自然村,21個村列入市城中村改造計畫,20村列入《石家莊市裕華區城中村改造三年行動計畫實施方案( 2018—2020年)》,其中17村啟動拆遷改造,15個村開工建設回遷樓,10個村全部完成回遷安置,3個村完成部分回遷安置。
風景名勝
河北美術館
河北美術館,始建於1984年,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槐安東路113號。是河北省唯一從事美術創作、理論研究、展覽收藏和組織、指導、培訓、展覽的全省專業、業餘畫家的省級美術專業機構,是
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直屬的文化事業單位。共有四個展廳和兩個走廊,總面積2700平米,展線560米。
河北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博物館
河北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博物館,位於石家莊市槐安東路136號。依託
河北地質大學的學科、專業發展起來並服務於教學和科研,其藏品主要來源於是相關專業、學科的長期積累,包括岩石、礦物、寶石、礦產、古生物化石標本和模型等。
著名人物
李學勇
李學勇,1950年9月生,河北石家莊人,大學學歷,1974年3月加入
中國共產黨,1968年6月參加工作。現任第十三屆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主任委員。
楊志峰
榮譽稱號
2017年,裕華區入選第一屆河北省文明城區。
2019年2月,裕華區入選2016-2018創建周期縣級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2019年5月,裕華區入選2018年石家莊市法治宣傳教育先進區。
2022年4月,裕華區入選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創建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