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國際資本流動

短期國際資本流動

短期國際資本流動(Short-term international capital movements)是指期限為1年或1年以內或即期支付資本的流入與流出。這種國際資本流動,一般都藉助於有關信用工具,並通過電話、電報、傳真等通信方式來進行。這些信用工具包括短期政府債券商業票據銀行承兌匯票、銀行活期存款憑單、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等。由於通過信匯票匯等方式進行國際資本轉移,相對來說,周轉較慢,面臨的匯率風險也較大,因此,短期國際資本流動多利用電話、電報、傳真等方式來實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短期國際資本流動
  • 外文名:Short-term international capital movements
  • 期限:1年或1年以內
  • 藉助:有關信用工具
流動形式,具體方式,流動特點,複雜性,政策性,投機性,市場性,重大影響,

流動形式

貿易資本流動
這是指國際間貿易往來的資金融通資金結算而引起的貨幣資本在國際間的轉移。世界各國在貿易往來中,必然會形成國際間的債權債務關係,而為結清這些關係,貨幣資本必然從一個國家或地區流往另一個國家或地區,貿易資本流動就形成了。一般來說,這種資本流動,是資本從商品進口國向商品出口國轉移,具有不可逆轉的特點,因此,嚴格來說,它屬於國際資金流動。
銀行資本流動
這是指各國經營外匯業務的銀行金融機構,由於相互之間的資金往來而引起的資本在國際間的轉移。這些流動在形式上包括套匯、套利掉期頭寸調撥以及同業拆放等。
保值性資本流動
這是指短期資本持有者,為了避免或防止手持資本的損失而把資本在國際間進行轉移。這種資本的流動,亦稱資本逃避(capital flight)。這種資本流動的動機是為了資本的安全性和盈利性。引起資本流動的原因是國內政局動盪、經濟狀況惡化、國際收支失衡以及嚴格的外匯管制等。
投機性資本流動
這是指投機者為了賺取投機利潤,利用國際市場上匯率、利率及黃金、證券等價格波動,通過低進高出或通過買空賣空等方式而引起的資本在國際間的轉移。

具體方式

投機性資本流動又可包括以下四種具體方式:
1)在沒有外匯抵補交易下,利用貨幣謀求更高收益的資本流動。例如,在匯率穩定的前提下,各國政府為了改善國際收支狀況而提高貼現率所吸引的短期資本流動,就屬此類。
2)對暫時性的匯率變動作出反應的資本流動,它包括兩種情況:一是一國發生暫時性國際收支逆差引起的匯率暫時性下跌,由於投機者預期到這種貨幣匯率不久會回升,因此買進該國貨幣,致使短期資本向該國流動;二是一國發生暫時性順差,其結果恰好相反,會導致投機資本流出該國。
3)預測匯率將有永久性變化的資本流動,即當投機者預期到某種貨幣匯率會持續下跌時,就會拋出該種貨幣,造成資本流動,反之,當投機者預期到某種貨幣匯率會持續上升時,就會買進該種貨幣,造成資本流入。這種資本流動會加劇國際金融市場的動盪。
4)與貿易有關的投機性資本流動,即通常所說的“超前”與“掉後”,亦即人們認為幣值即將調整而加速或延遲外匯抵補交易的過程,進出口商根據對今後某一特定貨幣價值的估算而要求客戶儘快支付貨款或準許客戶延遲支付貸款。

流動特點

短期國際資本流動,是國際資本流動中數量巨大、形式複雜的一種,它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複雜性

它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形式複雜多樣,如上所述的貿易、銀行、保值性、投機性等資本流動,二是資本流動借用的工具複雜多樣,既可包括貨幣現金和銀行活期存款,也包括貨幣市場上的其他各種信用工具,如各種短期證券和票據等。

政策性

即指各國政府的系列經濟政策如利率、匯率政策對短期國際資本流動的影響很大。某個國家利率相對提高,國際資本就會往該國流動,反之,國際資本會流出該國。此外,如果一個國家沒有外匯管制或外匯管制較松,也容易發生短期國際資本流動。

投機性

在浮動匯率制下,短期國際資本流動具有很強的投機性。尤其短期資本中的"熱錢",更具有投機色彩。投機性構成短期國際資本流動的一個顯著特點。

市場性

即遊資真正遵循“市場原則”,哪裡利潤高就往哪裡流動。就是沒有行情,也會人為製造利多利空的訊息,哄抬或打壓某國或某區域的貨幣,造成區域或全球範圍內劣幣(匯率貶值的貨幣)追逐良幣(匯率升高或堅挺的貨幣)的資本流動現象。

重大影響

對國際直接投資環境的影響
短期國際資本投機衝擊對國際直接投資環境的影響
1.從匯率變動看,短期國際資本投機衝擊引起匯率的大幅波動和貶值,對國際直接投資產生影響。國際直接投資需要支付款項和轉移資本,即需要外匯。雖然原則上投資的雙方可自由商定在他們的投資中使用何種貨幣,但許多國家法律規定,債務必須通過本國貨幣的轉移來清償。因此,匯率是聯繫各國經濟的重要紐帶,成為影響國際直接投資的重要因素之一。匯率的變化會引起各國金融資產和實物資產價值的波動,這種波動一方面導致企業在國內外融資成本的變化以及國際直接投資比較利益的變化;另一方面也會引起企業財富儲量的短期變化,使國際直接投資能力發生變化。匯率的多變性是現行國際浮動匯率制的主要特徵。匯率的變化對於國際直接投資者而言是一個不可預測與不可控制的因素。匯率的不確定性給國際投資帶來較大的風險。本幣貶值幅度越大,所導致的不利後果越嚴重,因此,人們通常把由匯率泡沫破滅所引發的匯率的大幅度下跌稱為貨幣危機。在開放型經濟開發中國家和地區,貨幣危機往往是重大金融危機的核心環節。1992年的歐洲匯率危機是一次典型的貨幣危機,1994-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以貨幣危機為主,亞洲金融危機則以泰國的貨幣危機為開端,其他國家或地區的金融危機也因貨幣貶值而深化。在開放型經濟的開發中國家和地區,貨幣危機容易引發大規模金融危機的原因在於這些國家和地區因經濟穩定性差(巨額財政赤字、高通脹率和經濟成長波動大)而較難保持貨幣價值穩定。因此,開發中國家與地區的“軟”貨幣與已開發國家“硬”貨幣間匯率經常波動。但是,這些國家與地區卻不能放任本幣與全球性“硬”貨幣間匯率的經常波動。因為,穩定的匯率是國際經濟往來的重要保障。為此,往往由政府出面來實現匯率的穩定,實質上,就是政府向微觀經濟主體提供一種公共設施,把匯率風險集中起來由政府承擔,以保障國際經濟往來的低成本和高效率。因此,開發中國家和地區對於匯率控制較嚴,多實行固定匯率制度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名義匯率因此長期保持穩定,但開發中國家與地區通脹率通常高於已開發國家,經濟成長中也有較多的泡沫,匯率中含有較多的泡沫成分,即本幣匯率經常被高估。一旦政府放棄維護匯率穩定的承諾而讓本幣貶值或轉向浮動匯率制,本來由政府承擔的匯率風險突然“下放”給微觀經濟主體,至少會在短期內造成經濟混亂,使那些相信政府會維持穩定匯率的承諾因而較多地暴露於匯率風險之中的微觀經濟主體遭到最慘重的實質性損失
2.從社會穩定層面看,短期國際資本的投機衝擊引起政局不穩、社會動盪,惡化了投資環境,打擊了投資者信心,造成嚴重資金外流。1997年亞洲爆發金融危機,東南亞各國貨幣普遍貶值了10%-40%,居民財富大幅縮水,許多人一生的積蓄大部分已經蕩然無存,自然造成了社會劇烈地動盪,各國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政治危機。動盪不安的政局,嚴重影響了投資者的投資信心。據估計,自金融危機爆發至1998年5月,約有1150億美元從韓國、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流出,而在發生金融危機之前,每年大約有1000億美元流入亞洲地區。資金外流造成的資金短缺嚴重影響了亞洲國家經濟的恢復。
對國際直接投資流向的影響
短期國際資本對國際直接投資流向的影響
從短期來看,國際遊資投機衝擊造成的金融危機對開發中國家吸引外資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進入90年代,大多數開發中國家都將藉助外資發展本國經濟作為經濟發展戰略,國際直接投資日益成為許多開發中國家獲取國際資本的主要方式。外國直接投資占開發中國家資本總流量的比例已由1991年的28%增至1998年的56%。開發中國家外國直接投資總量占全球的比重也呈增長趨勢,1995年為32.3%,1996年達到37.7%,1997年為37.2%。但由於亞洲金融危機,開發中國家吸收外商投資增長緩慢,在國際直接投資中的地位從1997年之後有所下降。1998年吸收外國直接投資1790億美元,占全球份額減少為25.8%,這是13年來出現的首次下降,主要是由於流向亞洲開發中國家和地區的外資減少(1998年為850億美元,1997年為960億美元);1999年開發中國家吸收外國直接投資2080億美元,占全球比重進一步降低到24%。而已開發國家吸收了絕大部分新增跨國投資。1996年起已開發國家歷年吸收外商投資占當年跨國投資的比重分別為60%、59%和74%。1998年增加的1920億美元中,幾乎全部為已開發國家所吸納;1999年已開發國家吸收外資總額達6365億美元,占全球的3/4,當年新增加的2050億美元,已開發國家吸納了76%。這種情況表明國際直接投資取向發生了深刻變化,已開發國家在國際直接投資中占有絕對主體地位,而開發中國家則有被“邊緣化”的趨勢。但從長期來看,開發中國家吸引外資的下降狀況並非沒有盡頭,從金融危機中吸取教訓的東亞國家和地區,正在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更加重視直接投資的作用,經歷過調整的東亞恢復經濟的快速增長仍將可期,從而為外國直接投資帶來的機會仍將是巨大的。
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推動
短期國際資本投機衝擊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推動
區域經濟一體化是冷戰結束後世界經濟變化的一大重要特徵。它一般以相互間實現自由貿易為起點,逐步向經濟一體化方向發展。它要求其成員在關稅、資本和人員流動,乃至在一些國內外政策方面對國家主權作出一定的讓渡和分享,以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在50年代、60年代先後出現在歐洲、拉美和非洲開發中國家,冷戰結束後,發展成了世界各國的首要問題,經濟合作的氣氛大為加強,因而,區域經濟一體化合作重新活躍起來,新的區域經濟合作組織不斷出現,區域經濟合作組織之間的合作趨勢也在加強。據日本貿易振興會統計,到1996年年中,全世界已有101個區域經濟圈,其中60%以上即69個是在90年代以後建立的,並且其中絕大部分是由開發中國家組織的。這些區域性經濟集團充分表明,世界市場在經過經濟跨越國界的激烈競爭時代以後,正在進入區域經濟圈時代。位於同一地區的國家,因地理位置接近,交往方便,往往在歷史上就有較密切的經濟聯繫,而他們與其他相距遙遠的國家,經濟聯繫就相對較少。由於國家較少,交往便利,經濟聯繫更加密切,彼此差異較少,易於找到利益的共同點,從而易於達成某種協定,建立某種一體化組織。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地區國家之間也需要通過聯合發揮地緣優勢,增強自己的經濟實力,以提高國際競爭能力。由於歷史原因,東亞的經濟金融合作遠遠落後於歐洲和北美。在亞洲金融危機之前,亞洲並沒有實質性的金融合作。最早認為東亞國家應當聯合起來,建立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的是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他提議建立東亞經濟決策委員會(EAEC)。當時,美國政府公開反對他的這個提議。在美國的反對下,EAEC終於流產。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由於IMF的救援條件十分苛刻且效果不是很好,因此,日本提出要建立亞洲貨幣基金組織(AMF)來補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當亞洲出現危機時,由亞洲貨幣基金組織首先進行救援。他們提議,基金組織擁有1000億美元,其中日本出資500億美元,中國內地和香港地區、韓國、新加坡共出資500億美元。但是,這個提議同樣遭到美國政府的反對,反對的意見主要有:與IMF的工作重複,造成一些國家的道德風險,亞洲國家應集中精力進行金融改革而不要分散精力。但實質的原因是IMF和美國怕分散自己政策的影響力。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是一個轉折點,亞洲國家開始感到單純依靠國際經濟組織或大區域經濟合作組織來抗禦經濟、金融危機是不夠的,應當挖掘次區域經濟合作的潛力,以達到聯合自強的目的。東亞各國為此而採取的行動首先是在1999年11月成立了東協10 3機制。接著於2000年5月,在亞行年會之後召開了第一次同行意見會議,討論的主題是加強東亞的金融合作。為了促進持續的增長,與會者一致同意加強政策對話和區域合作,包括對資本流動的監管、建立自助和支持機制、促進國際金融改革。2000年5月,東協10 3財政部長在泰國清邁達成了清邁協定。涉及金融合作的協定有:(1)充分利用東協10 3的組織框架,加強有關資本流動的數據及信息的交換。(2)擴大東協的貨幣互換協定,同時在東協與其他三國(中國、日本和韓國)之間構築雙邊貨幣互換交易網和債券交易網。(3)研究如何將東協10 3各國超過7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用於相互之間的金融合作,以穩定亞洲區域內的貨幣市場。此後2001年5月,又在夏威夷舉行了東協10 3財長會議。宣告建立東協10 3的早期預警系統,以求及早發現新興工業化國家巨觀經濟、金融和公司企業的弱點,防範潛在的金融危機。2001年11月我國在第五屆東協10 3首腦會議上提出了十年內建立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的倡議,這個倡議獲得東協十國的一致同意,並將很快進入磋商和正式談判的階段。建立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目標之一是促進東亞地區的金融穩定。在中方提出的五條原則中,第三條強調的就是繼續推進金融領域的合作,落實清邁倡議。清邁協定表現出東亞國家攜起手來共同抗禦金融危機的決心,這在歷史上是第一次。在此基礎上,日本已經同韓國、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締結了貨幣互換協定。中國也同泰國締結了協定。2002年3月29日,中國又同日本締結了在必要時向對方提供最高約合30億美元的貨幣互換協定。它以日元和人民幣為提供貨幣的對象。人們認為日元與人民幣的互換雖然同在發生貨幣危機時用美元同本幣交換的機制不同,但是外匯儲備額居世界第一位的日本同外匯儲備居第二位的中國之間構築了外匯通融的安全保障體系,是一個巨大進步。它在IMF之外構築了防範金融風險的另一條防波堤,在東亞第一線的各個國家依靠自己的內部資源,互助互利,在發生危機時可以更迅速地做出反應。可以避免在發生危機時各自為政,甚至實行競相貶值的匯率政策。近年來東亞區域經濟、金融合作又以新的勢頭得到有力的推動。促成這種變化的有以下幾個因素:一是在亞洲經濟復甦以後,對再次發生金融危機的高度警惕;二是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以及中國同東亞各國、各區域經濟依存性的加強。隨著亞太經濟形勢的上述變化,亞洲國家已經越來越感到加速東亞區域經濟合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亞洲貨幣合作的主要目標是:防止亞洲再次遭受國際遊資投機衝擊而陷入金融危機。
短期國際資本流動書籍短期國際資本流動書籍
資本流動方式資本流動方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