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在商丘設定郡縣,以在睢水之陽得名睢陽縣,治所在商丘古城。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睢陽縣改名為商丘縣,總面積共有2500平方千米。1997年6月1日商丘縣大部分...
東漢建武元年(25年),壽春邑(治今安徽壽縣壽春鎮,《書益稷》“娶於塗山”即此地也)改稱壽春縣,屬揚州(初治歷陽,今安徽和縣歷陽鎮。後改治壽春)九江郡(改治...
睢陽之戰是唐代安史之亂時期的一場著名戰役,發生在唐肅宗李亨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張巡撤出雍丘後,率眾沿睢陽渠向南撤退,當時他只有馬三百匹,兵三千人,退至素...
睢陽區是河南省商丘市市轄區,位於商丘市中心南部,北依梁園區,東鄰商丘新區與虞城縣,西連寧陵縣,南望柘城縣、鹿邑縣與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是商丘市委、市政府所在...
5. 《水經注》曰:“睢水又東逕高鄉亭北,又東逕亳城北,南亳也,即湯所都矣。睢水又東逕睢陽縣故城南,周武王封微子啟於宋以嗣殷後,為宋都也。” 6....
睢陽五老圖,為北宋時期畫作。所謂“五老”,是指杜衍、王渙、畢世長、馮平、朱貫,皆大宋朝中重臣,辭官後寓居南京睢陽(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頤養天年,經常晏集...
商丘市歷代一直是商丘周邊地區的治所、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民國末年,商丘縣為特大縣,今虞城縣的馬牧集、站集、黃冢、店集、谷熟、營廓、杜集,今夏邑縣的...
今汝城為楚南邊境地。秦代屬長沙郡,為郴縣地。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分長沙南部置桂陽郡,汝城屬桂陽郡郴縣地。...
碭山,隸屬於安徽省宿州市,古稱下邑,位於安徽省最北端,地處皖、蘇、魯、豫四省七縣交界處,東南連本省蕭縣,由南到西部分別與河南省永城市、夏邑縣、虞城縣...
商丘古城位於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商丘古城已有四千多年歷史,現存地上的歸德府城於...
明都澤,古澤名。在今河南商丘縣東北、虞城縣西北。又稱作孟渚澤,是我國九大古澤之首。《水經注》:“明都澤,在梁郡睢陽縣東北。”...
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年),僑置義昌郡。治義寧縣(安徽壽縣境內)。領義寧、寧昌2個縣。南朝永昌元年(465年),撤銷義昌郡及2個縣,併入睢陽縣。 ...
佛學術語,故事,茶香室叢鈔十三曰:‘水經汳水篇注云:汳水又東,逕梁國睢陽縣故城北而東,歷襄鄉塢南。’續述征記曰:‘西去夏侯塢二十里,東一里,即襄鄉...
秦,設大梁縣,屬碭郡,郡治睢陽縣(今商丘市睢陽區)。[23] 西漢,境內設浚儀縣,浚儀作為開封的名稱,一直沿用了八百年左右。西漢初,因避漢景帝劉啟之名諱,將啟封...
又東逕葛城(寧陵縣葛國故城)北,又東逕梁國睢陽縣故城北,而東歷襄鄉塢南。又東逕貰城南,俗謂之薄城。又東逕蒙縣故城北,俗謂之小蒙城也。猚水(獲水)又...
《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河南五》記載:橫城在(歸德)府西南(今河南商丘)。《左傳》昭二十一年,宋華、向之徒亂,樂大心、豐愆、華牼御諸橫。杜預曰:睢陽縣...
劉揖(?—公元前169年)西漢宗室諸侯王。又名劉勝,漢文帝少子。漢文帝前元一年(公元前179年),復置梁國,立為梁王,都睢陽(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得帝寵愛,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