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骨膜炎

眼眶骨膜炎

眼眶鄰近組織炎症的蔓延,特別是鼻竇方面的病灶感染都可引起眼眶骨膜炎,急性者多為細菌性感染,慢性者多屬結核性、梅毒性或損傷等原因所致。

概述,眼眶骨膜炎-病理病因,眼眶骨膜炎-臨床表現,眼眶骨膜炎-檢查,治療措施,預防與治療,預防,治療,

概述

眶骨骨膜炎是指覆蓋於眶骨表面的一層纖維性結締組織膜的炎性病變,根據發病部位不同眼眶骨膜炎可分為前後兩種,前部眶骨膜炎較為多見,患側皮膚紅腫,可觸到肥厚的骨緣並有壓痛,同時眼球向病灶相對方向移位,診斷較為容易。而後部的眶骨膜炎,則由於病變深在,雖有眼球突出及壓痛等症狀,但診斷較困難,上述兩種眶骨膜炎有時可互相波及。

眼眶骨膜炎-病理病因

眶骨骨膜炎是指覆蓋於眶骨表面的一層纖維性結締組織膜的炎性病變,根據發病部位不同眼眶骨膜炎可分為前後兩種,前部眶骨膜炎較為多見,患側皮膚紅腫,可觸到肥厚的骨緣並有壓痛,同時眼球向病灶相對方向移位,診斷較為容易。而後部的眶骨膜炎,則由於病變深在,雖有眼球突出及壓痛等症狀,但診斷較困難,上述兩種眶骨膜炎有時可互相波及。
病因:1.由全身傳染病遷徙所致。
2.副鼻竇的感染:如額竇炎或前篩竇炎可引起前部眶骨膜炎;後篩竇炎或蝶竇炎可導致後部眶骨膜炎。
3.眼瞼及淚囊部病變(結核、梅毒或真菌感染)的蔓延。
4.外傷性感染。

眼眶骨膜炎-臨床表現

自覺有局限性疼痛尤以晚間更甚觸之疼痛加劇全身伴有頭痛與體溫增高等現象
1.前部眶骨膜炎
(1)急性眶骨膜炎:多為副鼻竇感染所致。最初可見感染處皮膚紅腫或結膜充血、水腫,繼則於眶緣部發生局限性堅硬的腫塊,有自發性疼痛及觸痛,疼痛可延及眉部,夜間尤甚。嚴重者尚可伴有發熱、頭痛、嘔吐等症狀。輕者數日後炎症即逐漸消退;病熱嚴重者可致化膿,甚至引起 骨髓炎 ,形成死骨,膿腫破潰後常造成瘺管。
(2)慢性眶骨膜炎:多為結核、梅毒所致。
①結核性眶骨膜炎:多見於20歲以下的 結核病 患者,外傷常為誘因。其典型變化是所謂“無熱膿腫”的形成。膿腫穿破或切開後,用探針可觸至粗糙的骨外表面,壞死的骨片或碎屑可自創口排出。創口周圍的皮膚組織向內翻卷,久不癒合;或雖癒合,但由於瘢痕組織與骨壁發生粘連,以致形成瞼外翻及眼瞼閉合不全。
②梅毒性眶骨膜炎:見於晚期梅毒,常發生在眶上緣處,眶骨膜逐漸變厚,很少形成膿腫,有時可致梅毒瘤。
2.後部眶骨膜炎
主要表現為眼球突出及眼球後部的壓痛,而眼外部常無明顯發炎現象。病變愈向後發展對於視神經的威協愈大,特別是眶尖部骨膜炎,預後較前部眶骨骨膜炎嚴重,常可形成“眶上裂”或“眶尖”綜合症。如果骨膜下膿腫向眶內穿破,則可引起眶蜂窩組織炎,甚至向顱腔蔓延引腦膜炎而危及生命。

眼眶骨膜炎-檢查

自覺有局限性疼痛,尤以晚間更甚,觸之疼痛加劇,全身伴有頭痛與體溫增高等現象。
體徵:按其發生於眼眶的邊緣或深部位置而分。
前部眶骨膜炎:眼瞼及球結膜充血、水腫、眼球多偏向對側、運動受限,眼眶緣有明顯壓痛,炎症晚期可自行破損,膿液流出而自愈。或反覆發作形成瘺管,嚴重者可合併形成瘢痕性瞼外翻。
後部眶骨膜炎:眼球向前方突出,若病灶在眼眶尖部則呈現眶上裂或眶尖綜合徵,上瞼下垂,眼球固定不能移動,瞳孔散大,對光反應消失,甚至視力障礙,如向後蔓延到顱內可並發腦膜炎或腦水腫危及生命。
1、前部眶骨膜炎 
(1)急性眶骨膜炎:多為副鼻竇感染所致。最初可見感染處皮膚紅腫或結膜充血、水腫,繼則於眶緣部發生局限性堅硬的腫塊,有自發性疼痛及觸痛,疼痛可延及眉部,夜間尤甚。嚴重者尚可伴有發熱、頭痛、嘔吐等症狀。輕者數日後炎症即逐漸消退;病情嚴重者可致化膿,甚至引起骨髓炎,形成死骨,膿腫破潰後常造成瘺管。
(2)慢性眶骨膜炎:多為結核、梅毒所致。
2、後部眶骨膜炎
主要表現為眼球突出及眼球後部的壓痛,而眼外部常無明顯發炎現象。病變愈向後發展對於視神經的威脅愈大,特別是眶尖部骨膜炎,預後較前部眶骨骨膜炎嚴重,常可形成“眶上裂”或“眶尖”綜合徵。如果骨膜下膿腫向眶內穿破,則可引起眶蜂窩組織炎,甚至向顱腔蔓延引腦膜炎而危及生命。

治療措施

主要是病因治療,全身給予定量的廣譜抗生素,必要時可套用皮質類固醇。局部配合理療或熱敷,化膿者可行切開排膿術,深部積液要放置引流條,如已形成瘺管且經久不愈,可能有死骨殘留,應在急性炎症控制後手術取出。

預防與治療

預防

1.注意面部衛生糾正挖鼻孔拔鼻毛等不良習慣。
2.當鼻唇頰部發生腫時應及時治療切忌擠壓或濫行手術。

治療

眼眶的炎症尤其是急性炎症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它不僅危害視力,有時尚可造成對生命的威協。炎症的血管性反應一方面引起眼球突出,重者可以發生暴露性角膜炎;另一方面造成眶內壓力的增加,可壓迫視神經以致發生萎縮。此外,大量炎症毒性產物的被吸收,可引起全身中毒;炎症可蔓延到顱內引起腦膜炎,腦膿腫海綿竇血栓形成等;也可擴散到全身發生敗血症。因此對於眶部炎症應及時作出正確診斷,早期徹底給予治療。
1.全身療法:應針對病因加以處理,由全身傳染病或病灶感染所致者,應給予磺胺劑或抗生素,必要時套用激素,同時清除可能存在的原發病灶。結核性者須用抗癆藥物;梅毒性者則行驅梅療法。
2.局部療法:炎症期可熱敷;已化膿者可切開引流;結核性者切開後需刮除腐骨及壞死組織,並注入鏈黴素。
3.中 醫療 法:根據辨證施治原則進行處理。熱毒盛者應清熱解毒,方用五葉清毒飲合黃連解毒湯;證實虛寒者宜補虛散寒,方用陽和湯;陰虛內熱者宜滋熱清熱,方用清骨散;氣血雙虧者宜補氣養血,方用八珍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