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珠(真珠)

真珠(真珠)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真珠,拼音為zhēn zhū,詞義指指露珠,水珠。又被翻譯為珍珠。形圓如豆,乳白色,有光澤,是某些軟體動物(如蚌)殼內所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真珠
  • 詞目:真珠
  • 拼音:zhēn zhū
  • 詞義:指露珠,水珠。真珠
詞語概念,基本資料,引證解釋,藥名名稱,小說人物,

詞語概念

基本資料

詞目:真珠
拼音:zhēn zhū
詞義:指露珠,水珠。真珠

引證解釋

1. 即珍珠。形圓如豆,乳白色,有光澤,是某些軟體動物(如蚌)殼內所產。為珍貴的裝飾品,並可入藥。
唐 賈島 《贈圓上人》詩:“一雙童子澆紅藥,百八真珠貫彩繩。”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介二·真珠》:“真珠入厥陰肝經,故能安魂定魄,明目治聾。” 清 孫枝蔚《代書寄呈大兄伯發》詩:“憶昨庚辰歲,米價如真珠。”《艾青詩選·自序七》:“寫詩的人常常為表達一個觀念而尋找形象。例如拙作《珠貝》:‘你是虹彩的化身,觀念在心裡孕育,璀璨如一片朝霞,結成粒粒真珠。’”
2. 指帘子。
羅隱《簾》詩之一:“會應得見神仙在,休下真珠十二行。” 南唐 李璟《浣溪紗》詞:“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鎻重樓。”參見“ 真珠簾 ”。
3. 指酒。
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四:“太守 王元邃 以白酒之和者,紅酒之勁者,手自劑量,合而為一,殺以白灰一刀圭,風韻頓奇。索余作詩,余為長句云:‘小槽真珠太森嚴,兵廚玉友專甘醇。兩家風味欠商略,偏剛偏柔俱可憐。’”
4. 荔枝的一種。
蔡襄《荔枝譜》第七:“真珠,剖之純瓜,圓白如珠,荔枝之小者止於此。”
5. 指美人之淚。
溫庭筠《菩薩蠻》詞:“玉纖彈處真珠落,流多暗濕鉛華薄。” 明 劉基《霜葉飛·七夕》詞:“盼油壁香車,駕了踟躕,欲上頻回顧,但暗滴真珠,教向人間、散成飛雨。”
6. 指露珠,水珠。
五代成彥雄 《露》詩:“銀河昨夜降醍醐,灑遍坤維萬象蘇,疑是鮫人曾泣處,滿池荷葉捧真珠。” 宋 蘇軾《同柳子玉游鶴林招隱醉歸呈景純》詩:“巖頭疋練兼天靜,泉底真珠濺客忙。”

藥名名稱

釋名珍珠、蚌珠
氣味鹹、甘、寒、無毒。
主治1、安神。用真珠末如豆大一團。蜂蜜調服。一天服三次。
2、婦女難產。用真珠末一兩,酒送服。立產。
3、胞衣不下。用真珠一兩,研為末,苦酒送服。
4、子死腹中。用真珠末二兩,酒送服,立產。
5、痘瘡疔毒(不餐痘中有疔,病勢極險)。用豌豆四址九粒(燒存性)、頭髮灰三分、真珠十四粒(炒研為末),一起和油胭脂同搗成膏。先將美術疔挑破,擠去惡血。取膏少許點上,瘡變紅活。此方名“四聖丹”。
6、肝虛目暗,茫茫不見。用真珠末一兩、白蜜二合、鯉魚膽二枚,和勻,煎過,濾取汁,頻頻點眼。
7、青盲眼。治方同上。
8、目生頑翳。用真珠一兩、地榆二兩,加水二大碗煎乾。取真珠放醋中浸五日,熱水淘去醋氣,研為細末。每取少許點眼,至愈為止。
9、小兒中風,手足拘攣。用真珠末(水飛過)一兩、石膏末一錢,,和勻,每取一錢,加水七分煎成四分,溫服。一天服三次。

小說人物

詞目:真珠
真珠形象圖(翁子揚版本)真珠形象圖(翁子揚版本)
出處:《搜神記》、《蠻荒記》
身份:美人魚公主
在中國當代著名小說作家“樹下野狐”所著的《搜神記》、《蠻荒記》當中,有這樣一個人物,她就是真珠,真珠是一個外表柔弱,但內心很堅強的女子,她能夠勇敢承認自己得不到的感情,勇敢地把它推開勇敢的面對自己的國家與臣民,勇敢的擔負起自己的責任。
真珠一直生活在東海,後因一系列事情對拓拔野情愫暗生,但只是單戀,相思成苦。東海龍族的六侯爺對其一見鐘情,苦苦追求但一直得不到答覆,後來在《蠻荒記》快要結束的時候終於答應了嫁給六侯爺,也算是有了一個好的歸宿。
真珠真珠
個人認為這個角色一直是狐狸作品中的點睛之筆,不愧是“真珠”;這是一個塑造得十分成功的形象,贏得了大部分網友對其的喜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