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認知行為主義
- 外文名:Cognitive-behaviorism
- 奠基人:班杜拉
- 早期代表:約翰.布魯德斯華生
- 中期代表:斯金納
- 晚期代表:愛德華·托爾曼
- 研究對象:整體行為
- 決定因素:中介變數
- 套用:合理情緒療法、積極認知行為療法
目的行為主義一般指本詞條
1、大膽地使用以往被傳統行為主義所摒棄和拒絕的心理學概念,探索認知、思維、意象在行為調節中的作用;2、強調行為和認知的結合。既可以通過人的思維、信念和期待等認知過程預測人類的行為,也可以通過改變人的認知來改變人類的行為,通過行為的改變也可改變人的信念、期待等認知過程;3、強調自我調節的作用。傳統的...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Behaviorist Theory)是指運用行為主義的理論和方法研究學習的一種心理學流派。在對動物和人類進行一系列控制較嚴密的實驗研究的基礎上,發現並提出一系列有關學習的原理和規律。概念 行為主義者認為,學習是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他們的基本假設是:行為是學習者對環境刺激所做出的反應。他們把環境看...
行為主義方案(the behaviorist approach)是一種數學課程方案,其目的在於通過數學課程的變革來改革數學教與學的方法,使數學教育能取得更有成效的一種行動方案。它的心理學基礎是刺激一反應學說,即認為任何學習過程都可以構造成一個或一組適當的刺激一反應的程式,學習過程的效果表現為“客觀上”能夠覺察的行為的改變...
第二十四章有目的行為主義的最後變數 第二十五章對心理學家和哲學家來說的概述和總結 出版目的 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相當的年輕,但其源起,卻可溯及人類思想的萌芽期。18世紀之前的心理學思想,散見於古希臘和中國哲學家、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官能心理學家、科學革命時期的機械論者等著述之中。到了18-19世紀,在前人...
《解讀行為主義教育思想》對華生古典行為主義心理學、托爾曼的目的行為主義、格斯里的接近性條件作用理論、斯金納的操作行為主義心理學等行為主義心理學流派產生的時代背景、主要論點進行了較為系統的解讀。在此基礎上,結合中國小教學實際,對行為主義心理學理論在教育目標分類學、程式教學、教學設計、計算機輔助教學等領域的...
動物與人的目的性行為(Purposive Behavior inAnimals and Men)書名。美國心理學家托爾曼的代表作。美國紐約艾潑雷頓一世紀一克羅夫茨出版公司1932年出版。書中系統闡述作者的目的性行為主義理論。作者首先表明自己在研究對象和方法上是徹底的行為主義者,但他將行為分成分子行為和整體行為。整體行為具有目的性、認知性、最...
認知行為主義是心理學上的一種理論體系, 它是由華生的行為主義開始不斷發展演變,最終由班杜拉提出的理論體系。托爾曼是其發展過程中的傑出代表人物。托爾曼堅持以一種完全不同於赫爾和其它行為主義者的方式和風格建立一種“特殊的”行為主義體系——認知行為主義的體系,有時也稱為目的行為行為主義的體系。在其基本...
第四節 對早期行為主義的總評 本章摘要 建議參考資料 第二編新行為主義 第五章從古典行為主義到新行為主義 第一節 操作主義思潮與心理學 第二節 邏輯實證論和心理學的操作主義 第三節 武德沃斯的動力心理學 第四節 美國機能心理學的思潮 本章摘要 建議參考資料 第六章托爾曼的目的行為主義 第一節 托爾曼...
行為主義教育哲學(behavioristic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把行為主義觀點運用於研究教育問題的教育哲學理論。主要代表有美國沃森和斯金納等。反對傳統的人由自由意識所決定,並按照自我意識而行動,故不能利用科學的方法來說明自在的自我的觀點。構想用人類行為控制的科學知識來說明人的行為,並認為行為帶有的社會性質。主張...
他的理論也被和其他一些理論一起被稱為—有目的地行為主義(purposive behaviorism)。方法論的行為主義到今天仍是最強調實驗的心理學流派,包括許多研究認知心理學的人,只要行為被定義為包括言語在內—至少非內省的言語都有研究價值。自從1980年代以來越來越多的動物認知研究,以及一些非正統的觀點如唐納德·格利芬(...
行為主義觀點心理學(Psychologe from the Stand point of a behaviorist)是指心理學是研究行為的科學,可將研究動物的方法和原則套用於對人類的研究;人類的活動是可以預測和控制的,研究心理的目的在於根據刺激預測反應,從反應中找出有效刺激的性質。作者認為.心理學研究應採用客觀方法,具體包括觀察法、條件反射法、...
行為主義療法的技術療法分為放鬆療法、系統脫敏技術、模仿學習療法/示範療法、代幣法。放鬆技術是作為焦慮狀態的頡頏反應來套用於治療的。系統脫敏療法又稱互動抑制法,利用這種方法主要是誘導求治者緩慢地暴露出導致神經症焦慮的情境,並通過心理放鬆狀態來對抗這種焦慮情緒,從而達到消除神經症焦慮慣的目的。 代幣法根據...
新行為主義理論的創始人:斯金納(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是新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他1904年3月20日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東北部的一個車站小鎮。1930年起出現了新行為主義理論,新行為主義者修正了華生的極端觀點。他們指出在個體所受刺激與行為反應之間存在著中間變數,這箇中間變數是指個體...
多數有目的的模仿行為都需要某種動機力量的支持。觀察、記憶和重現,如果沒有動機推動和支持,都有可能不發生(當然也有無意模仿的情況,但這種模仿往往是零散的、隨機的,且往往對個體不具有明顯的意義)。觀察學習不一定非要達到動作再現程度,雖然從行為主義的角度看問題,只有模仿者實際再現出被模仿的行為,才能確認...
是作者系統論述行為主義取向的代表作。書中主張,心理學是研究行為的科學,可將研究動物的方法和原則套用於對人類的研究;人類的活動是可以預測和控制的,研究心理的目的在於根據刺激預測反應,從反應中找出有效刺激的性質。作者認為.心理學研究應採用客觀方法,具體包括觀察法、條件反射法、口頭報告法和測驗法。書中...
以達到預測、控制行為的目的。E.B.霍爾特、拉什利、w.S.亨特、魏斯等人屬早期行為主義者。(2)1930年以後為新行為主義時期。主要有三種形式,即:正統行為主義,包括托爾曼的目的行為主義和赫爾的假設一演繹行為主義;非正統行為主義,包括新赫爾學派、新托爾曼學派行為主義等;斯金納的極端行為主義。
行為主義觀點的心理學(Psycholog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a Behaviorist),美國華生著。美國費城利平科特出版社1919年出版。是作者系統論述行為主義取向的代表著作。主張心理學是研究行為的科學,可將研究動物的方法和原則用於人類心理的研究。心理學研究的目的在於尋找刺激與反應的聯繫,根據刺激預測反應,從反應中找出...
行為治療是在行為主義心理學的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個心理治療派別,是當代心理療法中影響較大的派別之一。與心理分析等其他療法不同,它不是由位研究者有系統地創立的一個體系,而是由許多人依據一種共同的心理學理論分別開發出的若干種治療方法集合而成的。行為治療是基於現代行為科學的一種非常通用的新型心理治療...
麥獨孤的思想影響了新行為主義思想的發展,他的目的心理學思想就是托爾曼所倡目的行為主義思想的張本。麥獨孤對生理心理學、實驗心理學、普通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等都有獨創性的研究和見解。以下介紹麥獨孤心理學思想的要義:目的心理學,麥獨孤是策動心理學(hormic psychology)的創始人。他主張人類和動物的...
《動物與人的目的性行為》(1932)在總結前期主要觀點的基礎上,提出了整體行為的概念,系統闡釋了整體行為與分子行為的主要區別,形成了目的性行為主義理論體系。同時,托爾曼提出了要為整個心理學領域尋找一個全面的理論或框架的想法。《戰爭的內驅力》(1942)從精神分析的觀點指出是人類的驅力導致了戰爭,指出戰爭...
弗洛伊德使心理學重新獲得了其願望。作為特定反應關係的願望為心理學提供了原因概念,而且願望可以被視作目的。人體的某種機制執行著指向某種目的的行動,這就是行為的原因。正因如此,心理學史家 R.W.倫丁認為,可以把霍爾特的心理學與 W.麥獨孤的目的心理學、A.阿德勒的目的論和 E.托爾曼的目的行為主義相聯繫。
所以,學習者是遵循著指向目的的一些符號;是遵循著一張“認知地圖”,學的是符號及其所代表的意義,不是機械的運動反應;學的是行為的途徑,不是動作的模式。這就是符號學習說的基本含義。托爾曼的符號學習說, 前後使用過多種名稱, 如目的性行為主義 (purposive behaviorism),符號-格式塔說 (sign-Gestalt 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