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五千年前,境內有
徐夷、
淮夷等部落在這裡繁衍生息。
秦二十四年,滅楚淮北之地設四川郡,郡治設在今宿州境內,因郡內有四條河流(
淮河、
沂水、
濉水、
泗水)而得名四川郡。
漢,四川郡改名
沛郡,轄三十七個縣:相縣、蕭縣、杼秋、豐縣、沛縣、臨睢,太丘、建平、
酇縣、譙縣、鄲縣、銍縣、竹邑、蘄縣、符離、谷陽、洨縣、虹縣、向縣、龍亢、公丘。
三國屬於魏譙郡(今亳州)。唐憲宗元和四年(1266年),撤併
蘄縣、
符離、
臨渙、
靈璧4個縣置宿州,屬河南行省
歸德府。
後梁,置宿州,轄苻離、蘄縣、臨渙縣、虹縣,屬武寧軍。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基本上沿襲未變。
宋,置宿州,轄苻離縣、蘄縣、臨渙縣,屬淮南東路。
元,置宿州,轄臨渙縣、苻離縣、靈璧縣、蘄縣,屬河南歸德府。
明,置宿州,轄靈璧縣,屬江南臨壕府。
民國,宿州改為
宿縣,屬安徽省。3年置道,宿縣屬安徽省淮泗道。16年廢道,宿縣直屬安徽省,21年屬第六專員公署,後改屬第四專員公署。原駐泗縣之專員公署遷駐宿城。汪偽時期,宿縣屬安徽省維新政府(省府駐蚌埠),後屬蘇淮特別行政區。民國30年屬淮海省。抗日戰爭勝利後,宿縣屬安徽省。
1941年2月,張愛萍三進皖東北,指揮部隊首戰青陽鎮,平定洪澤湖,收復被日偽占領的根據地;組織打通皖東北與邳睢銅的聯繫,重建邳睢銅根據地;指揮部隊西進,恢復泗縣二區的抗日民主政權。
1944年9月,張愛萍任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兼淮北軍區司令員,轉戰在徐州以南、津浦路東西的廣大戰場,連續作戰,收復失地,擴大了淮北解放區。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張愛萍組織帶領四師和淮北軍區武裝,向拒不投降的日偽軍連續發動強大攻勢,解放泗縣、靈璧、永城、蕭縣等縣城。
1949年4月設宿縣專區,屬
皖北行署區。宿縣專署駐宿縣,轄宿城市及宿縣、
靈璧、
泗縣、
泗洪(由泗縣析置,駐青陽)、
五河、
懷遠、
碭山、
蕭縣(駐龍城鎮)、
永城等9縣。1950年由宿縣析置
濉溪縣,駐濉溪口。宿縣專區轄1市、10縣。
1952年宿縣專區屬安徽省領導。宿縣專署駐宿城市。將碭山、蕭縣2縣劃歸江蘇省,
永城縣劃歸河南省。1953年撤銷宿城市,併入宿縣。1955年蕭縣、碭山2縣由江蘇省劃入安徽省
宿縣專區;將
泗洪縣劃歸江蘇省淮陰專區。1956年撤銷
宿縣專區,將宿縣、靈璧、泗縣、五河、懷遠、濉溪、蕭縣、碭山等8縣劃歸
蚌埠專區。
1961年復設宿縣專區,專署駐宿縣。原蚌埠專區所屬宿縣、
靈璧、
泗縣、
五河、懷遠、
濉溪、蕭縣、
碭山等8縣劃入宿縣專區。1964年以宿縣、靈璧、五河、懷遠4縣各一部分地區設立
固鎮縣(駐固鎮)。
1970年宿縣專區改稱宿縣地區,地區駐宿縣。轄宿縣、碭山、
蕭縣(駐龍城鎮)、靈璧(駐靈城鎮)、泗縣、五河、
固鎮、
懷遠、濉溪等9縣。1977年將濉溪縣劃歸淮北市領導。1979年設立宿州市,屬宿縣地區領導。1983年10月8日,國務院批准同意將宿縣地區的
懷遠縣、固鎮縣、
五河縣劃歸蚌埠市。宿縣地區1997年,面積9795平方千米,人口532.8萬,轄宿州市和
碭山、蕭縣、
靈璧、
泗縣4縣。行署駐宿州市。
1998年12月6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宿縣地區和縣級宿州市,設立地級宿州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埇橋區。宿州市設立埇橋區,以原宿州市的行政區域為埇橋區的行政區域。宿州市轄原宿縣地區的
蕭縣、
碭山縣、泗縣、
靈璧縣和新設的
埇橋區。
行政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