碭山縣

碭山縣

碭山,隸屬於安徽省宿州市,古稱下邑,位於安徽省最北端,地處、魯、四省七縣交界處,東南連本省蕭縣,由南到西部分別與河南省永城市夏邑縣虞城縣毗鄰;西北部與山東省單縣相連,東北部與江蘇省豐縣接壤。總面積1193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碭山縣下轄13個鎮,1個開發區,1個加工園,1個新區。

截至2017年末,碭山縣總人口99.8762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94.17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40.09億元,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87.94億元,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66.14億元,一、二、三產業比例為20.6:45.3:34.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19499.9元。

碭山歷史悠久、資源富集,自秦置下邑縣,至今已有2200餘年建城史。碭山素有“世界梨都”美譽,被稱為“中國酥梨之鄉”。2010年4月被吉尼斯紀錄認定為世界最大的連片果園產區。是“中國武術之鄉”、“中國嗩吶之鄉”,是後梁開國皇帝朱溫故里。2018年12月13日,入選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名單。2019年4月29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碭山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地名由來,建置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現狀,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質構造,地形地貌,氣候特徵,水文概況,自然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交通,運輸,社會事業,科技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衛生事業,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社會福利,歷史文化,綜述,民風民俗,風景名勝,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漢書·地理志》:“碭山出文石”。《水經注》:“獲水又東逕碭縣故城北,秦立碭郡,蓋取山之名。”訓詁學家顏師古註:“以有碭山故名碭郡,碭,文石也,其山出焉,故以縣名。”《明史·地理志》:碭山縣“東南有碭山,其北有芒山。”《寰宇通志》:“碭山,在碭山縣東南七十里,縣之名取此。”

建置沿革

春秋時期,屬宋國
戰國,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前286年),齊國滅宋國,改屬齊國。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0年),燕國樂毅率燕、秦、趙、魏、韓五國聯軍攻齊,齊國戰敗,原宋國領土歸屬魏國。
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滅魏國,置碭郡,為三十六郡之一,在縣境設下邑縣
漢王元年(前206年)四月,今縣境仍設下邑縣(治今縣城東毛李莊),屬項羽西楚國(都彭城,今徐州市)碭郡(治睢陽縣,今商丘市睢陽區)。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正月,碭郡改屬彭越的梁國(國都為定陶)。六年春,隨碭郡歸漢。十一年三月丙寅,隨碭郡改屬劉恢梁(都睢陽,今商丘南)。高后七年(前181年)二月,改屬呂產的呂國。八年八月,改屬梁國。後九月,碭郡歸漢。漢文帝前元二年(前178年)二月乙卯,碭郡改屬劉楫梁國。十二年,復為劉武梁國(都睢陽,今商丘睢陽區)。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梁國改屬豫州刺史部。
新莽時(9年),改梁國為陳定郡,碭縣改為"節碭縣"(今永城市芒山鎮),改下邑縣為"下治縣"(今碭山縣城東),仍屬豫州刺史部。
東漢章帝建初四年(79年),復碭郡(仍治睢陽縣,今商丘市睢陽區),下邑縣改名夏邑縣(仍治下邑故城,今碭山縣城東),屬豫州(治譙縣,今亳州市譙城區)。建初四年(79年),梁國遷都下邑故城,夏邑縣屬之。
三國(魏)革梁國,屬徐州。三國延康元年(220年)十月,曹魏代漢,今縣境仍設夏邑縣(治今碭山縣城東),屬豫州(初治譙,後多次移治)梁郡(治夏邑,今碭山縣東1千米毛李莊)。青龍四年(236年),夏邑縣(治碭山縣東)兼梁國國都。
西晉武帝泰始元年(265年),復梁國,碭縣併入下邑縣(治今碭山縣城東)。
南北朝宋時,復置碭縣(治今永城市芒山鎮),南齊(479年)廢。
北魏孝昌元年(525年)夏邑縣移治今河南夏邑;二年(526年),置碭郡、碭縣。碭郡治所在原下邑城(今碭山縣城東),碭縣治所魯城(今永城市芒山鎮)。北齊(555年)廢碭郡、碭縣,置安陽縣(治今永城市芒山鎮)。
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安陽縣為碭山縣(治今永城市芒山鎮),隋大業六年(610年)割彭城、瞧陽二郡之地置永城縣,原碭山縣城(今芒山鎮)劃歸永城,碭山縣治所遷至今碭山縣城東,芒碭山以北為碭山縣轄區。
,碭山縣(治今碭山縣城東)屬瞧陽郡。光化二年(899年),朱全忠以碭山、單父、虞城、曹州之成武,表置輝州。後唐碭山縣屬單州
,碭山縣(治今碭山縣城)屬單州。
碭山縣旅遊交通圖碭山縣旅遊交通圖
興定元年(1217年),碭山縣改屬歸德府(今河南省商丘市)。興定五年升永城縣為永州,轄下邑、碭山、酇三縣,芒碭山一帶屬碭山縣(治今碭山縣城)轄,宋理宗紹定年間(1228—1233年)碭山縣(治今碭山縣城東)為洪水盪沒,遷治所至芒碭山南麓保全鎮(今河南省永城市芒山鎮柿園村)。
憲宗七年(1257年),復置碭山縣(治今碭山縣城東),還舊地屬東平路。元至元二年(1265年),降永州為永城縣,芒碭山一帶再屬永城縣。是年,碭山縣併入單父縣,至元三年,復置碭山縣(治今碭山縣城東),屬濟州,八年,屬濟寧路
洪武四年(1371年),碭山縣隨徐州改屬中書省。六年九月,改臨濠府為中立府(治中立縣,由鍾離縣改)。七年八月,中立府改為鳳陽府(治臨淮縣,由中立縣改)。八年十月,鳳陽府徙治鳳陽縣(今府城鎮)。十三年正月,鳳陽府直隸六部。十四年十一月,碭山縣改屬直隸六部徐州直隸州。永樂元年(1403年),徐州直隸南京(今南京市),南京後改為南直隸,又稱直隸南京(仍治今南京市)。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水患,遷碭山縣治於小神集(今碭山縣城關鎮東南陳寨北門外小神集)。四十四年,復舊治(今碭山縣東毛李莊)。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改治舊城西1千米秦家堂(今城關鎮),二十八年竣工,為夯土磚堞城垣。
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徐州為府,碭山縣屬徐州府。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碭山縣屬江蘇省徐海道;民國22年屬江蘇行政督察銅山區;民國24年屬江蘇省行政督察第九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5月,日軍陷徐州。日偽以徐州為中心的蘇皖邊區的1個市21個縣作為特區直接控制。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5日,國民黨接管汪偽碭山縣。
1949年元月,屬中原行政區商丘專署所轄。1949年10月,屬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宿縣專署。
1949年10月1日建國,碭山縣仍屬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宿縣專區。
碭山風光碭山風光
1950年2月,碭山縣民主政府改稱碭山縣人民政府。
1952年11月15日,碭山縣劃歸江蘇省。
1953年3月6日,碭山縣改屬江蘇省徐州專區(駐徐州市)。
1955年2月21日,將碭山縣劃入安徽省宿縣專區。
1956年1月12日,撤銷宿縣專區,碭山縣改屬蚌埠專區。1月,碭山縣人民政府改稱碭山縣人民委員會。
1959年3月22日,撤銷蕭縣、碭山縣,組建蕭碭縣,屬蚌埠專區。
1961年4月7日,蕭碭縣改屬宿縣專區。12月15日,撤銷蕭碭縣,恢復碭山縣,仍屬宿縣專區。
1968年8月,碭山縣革命委員會成立。
1981年12月30日,碭山縣革命委員會改稱碭山縣人民政府。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清朝末年,全縣劃分4坊21社,後改為25里。
民國元年(1912年),廢除里,全縣劃為3個市4個鄉,人口不足4萬者為鄉,人口大於4萬者稱市。民國18年廢市、鄉,改設為7個區,下轄118個鄉鎮。民國23年,將一、七區合併為一區,五、六區合併為五區,全縣劃分為5個區,69個鄉鎮。建立了保甲制度,全縣有271個保,3828個甲。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1月7日碭城解放。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月,廢除保甲制度,全縣設9個區,72個鄉鎮,1446個村。
1950年7月,撤消卞樓區,設立城西區,城廂區改稱城關鎮(區級),全縣9個區(鎮)100個鄉(鎮)。
1952年2月,全縣調整為8個區,84個鄉(鎮),1592個行政村。
1953年8月6日,華山縣撤消,將原來屬碭山縣故黃河北(即華山縣六、七區)的20個鄉,255個自然村劃碭山縣管轄。仍稱六、七區,後改為高寨、周寨區。
1953年9月2日,改名范集區為一區,闞寨區為二區,陳寨區為三區,周集區為四區,唐寨區為五區,高寨區為六區,周寨區為七區,吳集區為八區,城西區為九區,所轄鄉未動。
1953年10月17日,山東省單縣第六區8個整鄉和3個半鄉計96個自然村劃歸碭山管轄,改設成9個鄉(馬良、王范莊、陳莊、劉莊、吳樓、羅寨、汪莊、陳集、玄廟),稱第十區。按舊治系一村兩省的馬良、盧王莊、楊莊集、賈莊、姜庵等5村劃歸碭山。另有單縣胡楊莊、董台子兩村經雙方縣政府與當地幹部協商亦劃歸碭山,這時碭山原界一體,全縣計有10個區,112個鄉、鎮,1373個行政村。
1954年8月27日,撤銷第二區建制,原第九區改名為第二區。
1956年3月,撤區並鄉,成立26個鄉和城關鎮。
1958年9月,全縣劃為河北鄉周寨、城西鄉碭城、中心鄉隴海、唐寨鄉唐寨、李莊鄉良梨、陳寨鄉陳寨六個人民公社(鄉),實行“政社合一”的管理體制。
1959年6月,城西鄉碭城人民公社分為城關鎮碭城人民公社、城西鄉東風人民公社。
1961年9月,原來的7個公社劃為15個公社。陳寨公社劃分關帝廟、黃樓、回龍3個公社;周寨公社劃分周寨、高寨、大寨3個公社;城西公社劃分官莊、曹莊、陳莊3個公社;唐寨公社劃分唐寨、趙樓2個公社;隴海公社劃分隴海、權集2個公社。李莊、碭城兩個公社規模不變(碭城公社包括城關鎮)。
1964年2月,碭城公社公為城關鎮和碭城公社,城關鎮轄城鎮居民和四關生產大隊,碭城公社轄屈樓、劉閣、毛園、曾莊、馮園、土山等生產大隊。碭城公社後改稱城郊公社。
1964年4月11日,為利於解決水利糾紛,經安徽、河南兩省商定,將本縣東南邊沿地區,即黃樓公社所轄的6個行政村劃歸河南省夏邑縣。
1965年5月,李莊公社分成李莊、良梨兩個公社。全縣設16個公社,1個鎮,下轄224個生產大隊,3043個生產隊。
1980年2月,設區劃社,全縣設11個區,1個城關鎮,改劃為63個公社,349個生產大隊,4558個生產隊。
1984年,撤銷公社體制,設立鄉政府,鄉下設行政村。全縣共11個區,1個鎮,63個鄉,584個行政村。
1988年2月,撤區並鄉,全縣設7個鄉,11個鎮。
1992年2月,設立文莊鎮,將唐寨鎮的毛堂、東汪莊、侯口、文莊4個行政村和趙樓鄉的段樓、倪莊、劉莊、王寨4個行政村劃歸文莊鎮,鎮政府駐文莊。
1996年5月,趙樓鄉改設程莊鎮。良梨鄉改設良梨鎮,鎮政府駐於樓。
2000年4月,隴海鄉的楊樓、屈樓、土山、七神廟、毛園、劉閣、馮園7個行政村和趙屯鄉的葦子園、於樓2個行政村劃歸城關鎮。
2001年,全縣設5個鄉,14個鎮,共383個行政村。
碭山縣地圖碭山縣地圖
2004年12月,城關鎮更名碭城鎮,隴海鄉整建制併入碭城鎮。全縣共置18全鄉鎮、394個行政村。
2005年,全縣進行部分村委會合併調整,年末行政村由原來的394個調整為358個。
2007年月12月,撤消西南門鎮、文莊鎮、黃樓鄉、權集鄉、劉暗樓鄉,並分別整建制併入碭城鎮、唐寨鎮、關帝廟鎮、玄廟鎮、周寨鎮;改設趙屯鄉為趙屯鎮。全縣原來18個鄉鎮混合型區劃體系調整為13個鎮級區劃體系,由原來358個行政村調整合併為155個行政村,10個社區。將原西南門鎮整建制併入碭城鎮,鎮政府為原碭城鎮駐地(西河北路1號)。將原文莊鎮整建制併入唐寨鎮,鎮政府為原唐寨鎮駐地(局子街)。將原劉暗樓鄉整建制併入周寨鎮,鎮政府為原周寨鎮駐地(周寨村)。將原黃樓鄉整建制併入關帝廟鎮,鎮政府為原關帝廟鎮駐地(關帝廟)。將原權集鄉整建制併入玄廟鎮,鎮政府為原玄廟鎮駐地(碭山縣果園場場部所在地)。同時還將趙屯鄉撤銷,設立趙屯鎮,行政區劃範圍不變,鎮政府為原趙屯鄉駐地(陳莊村)。保留葛集鎮、李莊鎮、良梨鎮、程莊鎮、朱樓鎮、曹莊鎮、官莊壩鎮7個鎮,行政區劃範圍、鎮政府駐地不變。

區劃現狀

截至2018年,碭山縣下轄13個鎮,1個開發區,1個加工園,1個新區。碭山縣政府駐碭城鎮人民東路99號。
統計用區劃代碼
名稱
341321100000
碭城鎮
341321101000
趙屯鎮
341321102000
李莊鎮
341321103000
唐寨鎮
341321104000
葛集鎮
341321105000
周寨鎮
341321106000
玄廟鎮
341321107000
官莊壩鎮
341321108000
曹莊鎮
341321109000
關帝廟鎮
341321110000
朱樓鎮
341321111000
良梨鎮
341321112000
程莊鎮
341321400000
經濟開發區
341321401000
薛樓板材加工園
341321402000
高鐵新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碭山縣東南連安徽省蕭縣,南部、西南部、西部分別與河南省永城市夏邑縣虞城縣接壤;西北部與山東省單縣,東北部與江蘇省豐縣毗鄰。介於北緯34°16′—34°39′,東經116°29′—116°38′之間,總面積1193平方千米。

地質構造

碭山縣地處山東台背斜徐蚌拗折帶。沉積了巨厚的第四系地層,其厚度自東向西至西北逐漸增大。縣境南部的程莊、王灣、陳莊、關帝廟一帶,第四系厚度為318.15米—456.77米。下伏基岩為古生代二迭系砂頁岩。碭城南4里王莊鑽孔打至500米尚未穿過第四系地層。第四系地層初步劃分為中下更新統(Q1—2),上更新統(Q3),全更新統(Q4)3組。
①中下更新統(Q1—2)本組地層為沖積——湖積層,其頂部常為灰綠色粘土,局部棕黃色亞粘土,多含直徑1—2厘米的白色、灰白色鈣質結核,局部含有直徑1—4毫米的黑色鐵錳結核,一般呈半固結狀態,層厚40—70米,頂板埋深111.45—193.0米之間。此層為承壓水,常夾1—3層以石英為主的細砂、粉砂。單層厚度一般為1.5—7米,據深孔抽水資料表明,該層富水性較好,單位湧水量為0.067—0.47升/秒米,滲透係數為0.53—2.99米/晝夜。水質以HCO型為主,礦化度一般小於1克/升。
碭山縣碭山縣
②上更新統(Q3)本組地層為沖積——洪積成因的青黃雜色、棕黃色、棕紅色的粘土、亞粘土為主,結構緻密,常含有直徑1—4毫米的黑色鐵錳結核及直徑1—5厘米的灰黃、灰白色的鈣質砂。地層沉積厚度,縣東南部為60—97米,西北部較厚為100—128米,此層為承壓水,一般夾有1—3層黃色、棕色、淺黃色以石英粒為主的細砂或粉砂。單層厚1—12米,多呈西北~東南向條帶狀分布。根據抽水資料表明,上部含水層鑽孔抽水,單位湧水量為0.04—0.8升/秒米,個別達0.76升/秒米,滲透係數一般1—5.7米/晝夜。水質主要為SQ24—CR型,其次為HEQ23型,水溫17℃左右,礦化度多為1—2克/升,個別2—4克/升。
③全統(Q4)本組地層為沖積——洪積層。表層為黃河泛濫的沖積帶,以亞砂土為主所復蓋。在垂向上以亞砂、亞粘、粘土互層,形成了複雜的地質結構。其沉積厚度一般為44—54米,郭莊、黃樓、謝集等處厚度為56.27—63.85米,此層常夾有1—3層黃色、灰黃色粉砂,單層厚度1.5~10米,大徐莊厚度達33.09米,均勻鬆散,以石英粒為主,顆粒分選較好,砂層呈透鏡狀,經常尖滅,在水平方向常發生相變。本組內賦存的地下水是農業灌溉開採利用的主要對象。此層為潛水和局部承壓水。1977年12月20日—22日普查測量:故黃河大堤沖積平原地下水位的埋深一般為2.0—4.75米,堤外沖積平原地下水位的埋深一般為1.5—2.7米,礦化度一般小於2克/升,故黃河背河窪地局部為2—4克/升左右。
④全更新統又分為全新統下段、全新統中段和全新統上段,全新統下段(Q14),為棕紅、棕黃色,紫灰色粘土、亞粘土與亞砂土、粉砂互層,一般厚度10—20米,頂板埋深為30—40米,下部為褐黃、灰黃色亞砂土或粉砂,單層厚度一般為1—5米,上部為棕紅褐黃色粘土、亞粘土土層。質細、較勻一,結構緊密,微層理髮育,含少量鈣質結核,間有淡水螺化石,全新統中段(Q24),為青黃雜色、棕黃色亞粘土與粉砂、亞砂土沉積,一般厚度為0—18米,頂板埋深自東南向西北逐漸增大,堤外平原為9—15米,下部為淡黃色亞砂土,粉砂,發育不好,呈透鏡,單層厚度為2—5米,上部為青雜色亞粘土含鈣質結核。全新統上段(Q34),為近代黃河泛濫沖積之厚層,其岩性為亞砂土,部分為粉砂夾粘土的透鏡體,含水層厚度一般5—16米,為潛水和局部承壓水,水平發育含淡水螺化石。表土層,故黃河堤內平原及小神湖窪地為棕紅色粘土、亞粘土,其餘多為黃色粉砂、亞砂土。

地形地貌

碭山縣地勢平坦,系黃河沖積而成,境內中部略高,南北稍低。黃河故道以北海拔平均47.8米,以南海拔平均44米,縣西北最高處達海拔54.8米,縣東南最低處為40.4米,由於黃河屢次泛濫及改道,中小地勢起伏,崗、坡、窪相間。這種微域地形的地貌變化,使水、鹽重新分配,形成本縣的五種地貌類型:
廢黃河高灘地
為黃河及其瀉道在不斷增高的人工堤約束下形成的高出地面的河床沉積,它包括黃河故道和灘地,寬10—20公里,故黃河砂質廢河槽,寬1—1.5公里,廢河槽兩旁是天然堤帶(高0.5—1.0米,寬20—50米),兩天然堤帶外側為1—8公里的波狀起伏高灘地,高灘地的外側為背河窪地,高灘地與背河窪地的地面高程相差6—8米。
決口扇形地系
黃泛決口水流堆積而成,黃河泛濫時,洪水衝決堤口,向堤外平原漫流,因流速減小發生沉積,隨著漫流範圍的擴大,形成由決堤口向外展開的扇狀地形。本縣決口扇形地主要有3個,一是故黃河北岸的苗城河上游地區;二是碭山城西沙河、利民河上游地區;三是碭山城東的李莊東北地區,決口扇形地地勢複雜,地形起伏不平,由於沉積的多是粉沙及細砂,土壤結持力弱,經風力的再搬運,堆積成沙崗、沙丘及波狀物。
緩平坡地
由黃河泛濫漫流沉積而成,是全縣分布最廣、面積最大的地貌類型,地勢平緩,由北向南、由西向東微度傾斜。地面坡降1/10000左右。地下水位為2.5—3米。地下水礦化度1克/升左右。
淺平窪地
淺平窪地分布在城東南小神湖窪地一帶,上層多為靜水沉積較厚的重壤土或粘土,海拔高程在40—42.5米之間,低於緩平坡地,地勢低平,地面由四周向中心緩緩傾斜。坡降在1/5000至1/10000。一般年份地下水位在2米以下,乾旱季節達2.5米,汛期在1米左右,地下水礦化度低於1克/升。
背河窪地
亦稱交接窪地。主要分布在故黃河兩大堤外側低洼處,與大堤平行呈帶狀分布。背河窪地的一側與廢黃河高灘地相接,高差極為明顯,窪地的另一側向緩平坡地逐漸過渡,地勢緩緩高起,邊緣很不明顯。背河窪地由於受兩側地下水補給,特別是受高灘地的靜水壓力影響較大,地下水位較淺,排水困難,地面及地下水逕流滯緩,地下水埋深在1.5—2.5米,汛期短時期在1米以內,礦化度1—2克/升。

氣候特徵

碭山縣地處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日照充足,無霜期長。冬季受西北利亞冷高壓控制,多北風,氣候晴燥,雪雨稀少;春季北方冷高壓漸退,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漸增、多東風,氣溫回暖快、降水逐漸增多;夏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多南風,炎熱多雨;秋季副熱帶高壓減退,北方冷高壓增強,多北風,氣溫降低,降水減少。
日照
碭山縣年平均日照數為2480.6小時,年際差552.1小時,全年以5、6兩月日照時數多,分別為246.3小時和260.8小時,2月最少為167.1小時,從季節來看,夏季最多,為244.1小時,冬季最少,為169.7小時。
溫度
碭山縣年平均氣溫14℃,1~7月份為升溫過程,7~12月份為降溫過程。一年之中,最冷月份為1月,平均氣溫-0.9℃,最熱月份為7月,平均氣溫27.2℃。常年高溫(日最高氣溫35℃)天數為15天。全年逐旬平均氣溫以7月下旬最高,為28.2℃;1月中旬氣溫最低,為-1.2℃,旬平均氣溫高於27.0℃的有3旬,低於0℃的也有3旬。
降水
碭山縣年平均降水量約773.6毫米,四季降水分配極不平衡,春季平均降水量134.8毫米;夏季平均降水量450毫米,其中7月份降水量最大,約占年降水量的28%;秋季平均降水量141.8毫米;冬季平均降水量46.2毫米,其中元月份降水量最小,僅占年降水量的2%。年平均降水日數87天。春季平均降水日數22.1天;夏季平均降水日數31.7天;秋季平均降水日數20.6天;冬季平均降水日數12.6天。
蒸發
碭山縣年蒸發量平均為1712.4毫米,約為年平均降水量的2.5倍。夏季蒸發量最高,年平均為672.5毫米,占年總蒸發量的39%,冬季蒸發量最低,年平均156.1毫米,占年總蒸發量9%。6月份蒸發量最大,為287.6毫米,1月份蒸發量最小,為43.7毫米。
碭山縣秋冬季多北風,春季多東風,夏季多南風。春末夏初常有西南乾旱風,氣溫高、濕度小,風速大,引起強烈的地面蒸發與植物蒸騰作用,嚴重影響小麥灌漿,致使千粒重降低。風速常年平均2.5米/秒,最大風速為20米/秒。

水文概況

地表水
碭山河流屬新汴河,南四湖兩大流域,以黃河故道為分水嶺,以北為南四湖流域,匯水面積440.3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36.9%;黃河故道以南為新汴河流域,匯水面積752.68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63.1%。
地表水主要來源是大氣降水。碭山縣降水總量豐水年為13.41億立方米,平水年為9.32億立方米,枯水年為6.28億立方米。多年平均降水9.51億立方米。
縣境內地表水徑流年際變化較大,多年平均徑流深為110.2毫米,年徑流量1.31億立方米。最大年(1963年)徑流深373.3毫米,年徑流量4.45億立方米,最小年徑流深16.2毫米,年徑流量0.19億立方米,正常年全縣地面蓄水量為4829.50萬方。
黃河故道濕地黃河故道濕地
地下水
碭山縣地下水資源,劃分為淺、中、深3個地層,即4~50米,50~150米,150~200米,富水性按勘探鑽孔成井的砂層累計度(細砂、粉砂、亞砂土)劃為富水區、中等富水區、弱富水區3個類區。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碭山縣木本植物:主要有桑、刺槐、榆、椿、梧桐、、楸、毛白楊、皂角、野柿、文觀果、海棠、山定子、毛桃杜梨、土杏、君遷子、毛櫻桃、聖柳、郁李等。
草本植物:主要有狗尾草、扁蓄草、梭梭草、稗子、大薊、小薊、雞眼草、黑天天、穀穀子、牛舌、吉祥草、芥菜、馬蘭、苦菜、馬炮、米米蒿、附附草、麻麻流、葛草、豬牙草、拉拉秧、銀銀菜、鹽瞿子、貓耳眼、蠍子草、臭麻子、澤漆麻、醋酸子、螞蜂菜、雞蛋頭、黃花蒿鹼蓬、鹼灰菜、掃帚苗、羅布麻、牛毛氈、三棱草、蒲草蘆葦等。
野生中藥材:主要有生地、薄荷、蒲公英、白矛、馬齒莧、芍藥、香附、野地黃、兔絲子、蒼耳草、野山楂、枸杞、栝樓、牛旁、益母草、金銀花、牽牛花、夏枯草、旱蓮、艾、西天草、車前子、串筋花、秫秸花等。

動物資源

碭山縣野生動物哺乳綱:有野兔、老鼠、黃鼠狼、獾、蝙蝠等。
鳥綱:有麻雀、雲雀、雀鷹喜鵲、蘭鵲、烏鴉、鴿、布穀鳥、大雁、白燕、啄木鳥、貓頭鷹、黃鸝、斑鳩、鵪鶉、麻鴣尤、野雞、野鴨等。
魚綱:有鯉魚青魚草魚鰱魚鯽魚鮎魚鯤魚、葛牙、刀鰍、黃鱔、鱅魚、棒花魚、黃桑魚等。
爬行綱:有龜、鱉、蛇、壁虎蜥蜴等。
甲殼綱:有青蝦黃蝦、紫蝦等。
昆蟲綱:有蜻蜓、蟑螂、螳螂、蠶、土蜂、蜜蜂、馬蜂、蟬、螻蛄蟋蟀、牛虻、蠅、土鱉蟲、金龜子、螢火蟲、蚜蟲、蠐螬、地老虎、蝗蟲、瓢蟲、蟈蟈等。

礦產資源

煤礦
安徽省地質礦產局325地質隊於1958-1962年在普查填圖工作中,發現碭境南部地下蘊藏煤。1978年,325地質隊同安徽省煤田第三勘探隊對煤田地質情況作進一步勘探,以李莊至朱樓公路為界,325隊勘探東礦段,第三隊勘探西礦段,勘探表明:煤田西自楊集車站,東至縣界,長30多千米,南北寬10千米左右,總面積300多平方千米;地處永城背斜北冀,含煤地層為石河子組和山西組,呈向北斜的單斜構造,傾角5度至15度,煤層傾角與地層傾角一致;可採煤層為G1、G2、D1、C1、C2共5層,總厚度1.6米至13.87米;G1為主煤層,平均厚度1.25米,埋深290至1040米;其品種有焦煤、瘦煤、貧煤、自然焦等,總儲量為7億噸。即將開採的朱樓煤田主要位朱樓鎮境內,屬碭山東段煤田西南的一部分,井田面積76平方千米,初步探明煤炭地質儲量2億噸,其中可開採儲量約為1.03億噸,以瘦煤為主,主要用於煉焦。
石油、天然氣
1979年,國家地質部石油勘探隊、江蘇省石油勘探隊及中原油田石油公司先後到碭山縣勘查石油、天然氣資源,施工鑽孔4個,鑽地探尺1.7萬多米,勘得縣境北部玄廟一帶地下有儲油、儲氣構造,面積約12平方千米。

人口

截至2017年末,碭山縣家庭總戶數32.4855萬戶,總人口99.8762萬人,其中男性519283人,女性479479人;城鎮人口186300人,鄉村人口812462人。當年新出生人口17496人,出生率為17.52‰;死亡人口7341人,死亡率7.35‰;人口自然增長率10.17‰。

經濟

綜述

2017年,碭山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94.17億元,增長9.0%,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40.09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87.94億元,增長9.6%;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66.14億元,增長12.2%。一、二、三產業比例為20.6:45.3:34.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19499.9元,比上年增長10.2%。
碭山縣城碭山縣城
固定資產投資
2017年,全年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5.6億元,同比下降1.9%,有效投入持續擴大。其中:工業投資完成94.42億元,同比增長10.5%;房地產投資完成23.82億元,同比增長35.6%。從產業分布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1.99億元,同比增長1.1%;第二產業完成投資94.42億元,同比增長10.5%;第三產業完成投資49.18億元,同比下降19.2%。在建項目247個,其中:本年新開工項目213個,在建億元以上項目36個(不包括房地產項目)。
財政收支
全年全部財政收入完成13.89億元,比上年增長20.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完成89696萬元,比上年增長13.5%,在地方財政收入中:各項稅收收入完成62149萬元,比上年增長17.7%,其中:增值稅完成26896萬元,增長93.8%,營業稅完成431萬元,下降97.1%。非稅收入完成27547萬元,比上年增長4.9%。財政一般預算支出425418萬元,比上年增長23.1%,其中:農林水利事務支出70849萬元,增長12.8%,教育支出101999萬元,增長13.9%,社會保障就業支出44178萬元,增長10.8%,醫療衛生與計畫生育支出78061萬元,增長33%。
人民生活
2017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51元,比上年增長8.4%。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96元,比上年增長9.6%。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為42.2%。

第一產業

種植業
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115666公頃,其中:糧食播種面積68070公頃。糧食麵積中小麥播種面積26200公頃,增長1.9%。棉花播種面積5910公頃,下降0.8%;油料播種面積19610公頃,增長3.67%;蔬菜播種面積11111公頃,增長6.5%。全年糧食總產量28.42萬噸,增長1.68%,其中:夏糧16.57萬噸,增長2.73%。油料產量5.47萬噸,增長3.99%。棉花產量5500噸,下降1.08%。蔬菜產量44.05萬噸,增長5.69%。水果總產量148.66萬噸,增長4.28%,瓜類產量33.96萬噸,增長0.7%。
梨都碭山梨都碭山
畜牧業
全年肉類總產量54433噸。全年大牲畜飼養量4.26萬頭,其中出欄大牲畜12756頭;生豬飼養量85.87萬頭,其中出欄生豬46.41萬頭;羊飼養量156.59萬隻,其中出欄羊87.55萬隻。年末家禽飼養量798萬隻,其中出欄家禽378萬隻。
漁業
水產品產量4750噸。
農業基礎
2017年末,擁有拖拉機8335台,動力23.34萬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機3635台,聯合收穫機1709台,小型拖拉機4700台,動力4.1萬千瓦。全年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39516噸。農用柴油使用量22010噸。機電井數12730眼,全年有效灌溉面積33930公頃。

第二產業

工業
截至2017年末,碭山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31家,完成工業增加值636617萬元,增長10.0%,其中:輕工業完成增加值321173萬元,增長7.6%,重工業完成增加值315443萬元,增長12.7%。分行業看:農副食品加工下降4.3%,飲料製造業增長23.6%,紡織服裝製造業下降0.7%,木材加工業增長17.3%,造紙及紙製品業下降32.3%,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業增長4.3%,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增長2.2%,儀器儀表辦公用機械製造業增長5.5%,電力供應業下降0.5%。規模工業主營業務收入2998954萬元,增長7.9%,利稅總額226968萬元,增長8.7%,其中:利潤總額157158萬元,增長19.1%。全年累計工業產品銷售率99.28%。
建築業
全年具有三級以上資質等級的建築企業11家,完成建築業總產值122739萬元,增長17.2%,利潤總額4735萬元,全年竣工產值89197萬元,房屋施工面積86.12萬平方米。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17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9.68億元,增長12%,其中城鎮完成60.62億元,增長13.98%,鄉村完成9.06億元,增長0.8%。從單位規模看:限額以上完成44.70億元,增長20.6%,限額以下完成24.98億元,下降0.7%。
對外經濟
全年進出口總額9977.28萬美元,比同期增長19.16%,其中:進口總額完成304.19萬美元,出口總額9673.09萬美元。全年實際利用外資13894萬美元,增長16.87%。
房地產業
2017年全縣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238151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5.62%,其中:住宅投資完成16897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0.96%。施工面積3191978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長32.16%,其中住宅施工面積2558212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長28.52%。新開工面積1361203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長153.53%,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940803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長116.29%。商品房銷售面積920647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長33.27%,其中住宅銷售面積868170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長64.47%。商品房銷售額377537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0.32%,其中住宅銷售額34404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9.22%。商品房竣工面積485019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長91.66%,其中住宅竣工面積386062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長145.96%。
郵電通信
全年完成增加值1.75億元,增長10%。本地固定電話用戶數24555戶,行動電話用戶64萬戶。國際網際網路用戶114993戶。
金融業
年末金融機構存款餘額248.19億元,比年初增加33.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7%。其中: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86.92億元,比年初增加14.6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5%。金融機構貸款餘額132.9億元,比年初增加43.57億元,比同期增長48.8%。

交通運輸

交通

2017年公路里程達2589.06公里。
碭山縣位於皖、蘇、魯、豫四省七縣交界處,隴海鐵路、310國道貫穿全境,黃河故道橫臥其間。大京九、京滬鐵路、連霍高速、105、206國道擦肩而過。鄭徐客運專線濟祁高速十字交匯貫穿全境,構成了碭山新的交通格局。縣城東距歷史名城徐州市84千米,西接古都商丘市72千米,芒碭山雄峙於前,黃河襟帶於後,古為汴京齒唇,徐淮門戶,素有九州通衢、天下要衝之稱,是安徽省連線歐亞大陸橋的唯一通道。
高速鐵路:鄭徐高鐵
鄭徐客運專線碭山段正在建設,新建碭山南站,預計2016年完工運行。
鐵路:隴海鐵路
國家東西大動脈隴海鐵路經過碭山設碭山站,碭山是安徽省連線歐亞大陸橋的唯一通道。
高速公路濟祁高速
濟祁高速公路碭山段也已進入實質性建設,建成後將與連霍高速、泗許高速公路連線。
公路:310國道、S101、S223
碭山縣縣道13條總計254千米,“十二五”期間將全部改造完成,縣鄉公路依照“十二五”規划進行修建。“村村通”工程現已經全面完成。

運輸

2017年全年完成增加值3.93億元,全年運送旅客190萬人次,其中:鐵路運輸110萬人次;鐵路貨運量34萬噸。新增民用汽車13179輛;
碭山高鐵南站碭山高鐵南站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17年申請發明專利超121件,新增發明專利授權10件。

教育事業

截至2017年末,碭山縣各類教育學校292所,其中:國小132所,普通中學56所,特殊教育1所,幼稚園103所。在校學生133766人,其中:普通中學在校生37801人,比上年上升0.59%;國小在校生61752人,比上年增長4.4%。普通中學專任教師3083人;國小專任教師3101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
2017年11月,碭山縣創辦具有全國招生資格的藝術類大專院校“中國微電影藝術職業學院”,中央新影電視藝術研究院參與教學工作。

文化事業

2017年,碭山縣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納入市民活動中心建設,鄉鎮建設了17個綜合文化站。縣圖書館藏書紙質書籍10萬冊、電子圖書40餘萬冊。文化館農村電影放映活動共支出36萬元,放映電影1800場。農村體育活動以鎮(園區)為平台,農民體育活動舉辦901場,支出25萬元。目前我縣共有各類文化經營單位299家,其中文化演藝業108家,網咖57家,歌舞娛樂場所6家,藝術教育培訓業20家,電影發行放映業1家,印刷企業5家、打複印39家、書店攤26家。全縣各類文化產業經營單位現有從業人員5000餘人,年創收入1.5億餘元。
梨園大戲梨園大戲

衛生事業

2017年,參加新農村合作醫療的人數784234人。年末擁有醫院、衛生院36個,實有床位數4234張,衛生技術人員3651人,增長2.07%,其中:執業醫師805人,執業助理醫師591人,註冊護士1451人。鄉鎮衛生院18所,床位998張,衛生技術員937人。

勞動就業

截至2017年末,碭山縣從業人員42.2萬人。分產業看:第一產業22.8萬人,第二產業9.3萬人,第三產業9.1萬人。在崗職工3.3萬人。全年城鎮新增就業9057人。

社會保障

職工養老、職工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五項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4.7萬人、4.2萬人、2.96萬人、3.31萬人、2.52萬人;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參保總數9123人,實現了“即征即保”,參保率達到100%;機關事業單位全縣420家,單位養老保險已參保201家,參保人員10959人。職工和城鎮居民醫保最高支付限額均達到25萬元,大病保險費用報銷上不封頂,失業金標準提高到938元/月。民生工程成效顯著,為15.81萬名60歲以上人員發放養老金1.04億元,發放喪葬補助金75.21萬元。大病保險基金支付238萬元;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56.69萬人;參加城鎮醫療保險職工34863人,徵收醫療保險費6372.1萬元。

社會福利

年末各種福利機構31個,床位3996張。五保戶供養人數4159人。

歷史文化

綜述

碭山縣之名來源於芒碭山,歷史多與芒碭山相關。夏分九州,碭屬豫州之域;西周初期屬宋,為碭邑。隋開皇18年改為碭山縣。《漢書·地理志》:“碭山出文石”。《水經注》:“獲水又東逕碭縣故城北,秦立碭郡,蓋取山之名。”訓詁學家顏師古註:“以有碭山故名碭郡,碭,文石也,其山出焉,故以縣名。”《明史·地理志》:碭山縣“東南有碭山,其北有芒山”。《環宇通志》:“碭山,在碭山縣東南七十里,縣之名取此。”梁太祖朱溫誕生於碭北午溝里。碭山也是近代畫壇宗師齊白石的祖籍,檄定百夷的傅友德,名重一時的葛俊清等俊傑賢士代出其間。

民風民俗

碭山歷史悠久,民俗文化運動繁富。有繪畫、刻字、剪紙等民間藝術,印花布、柳條、蒲葦製品等民間工藝,四平調、琴書、嗩吶等民間曲藝,高蹺、竹馬旱船、舞龍燈等民俗表演,鬥雞、斗羊、鬥鵪鶉等民間競技,拳術、器械等武術表演,洋溢著濃郁的碭山韻味、梨都風情。
碭山梨花節“斗羊”賽碭山梨花節“斗羊”賽
安徽有三黃:黃山、黃梅戲、黃河道。歷史上的黃河多次泛濫改造,在碭山北部留下了一條長達62千米的故河道。故黃兩岸百姓喜愛習武,這裡的雞、羊也愛爭鬥。從周代開始,古碭郡就盛行鬥牛、鬥雞、鬥蛐蛐、斗馬、鬥鴨、斗鵝、鬥鵪鶉、鬥狗、斗畫眉。到了西漢斗羊賽脫穎而出,並風靡三國時代,歷經三千年不衰,比著名的突尼西亞邊太基古城斗羊比賽還早二千年。
黃河故道地區的羊種小尾寒羊,生性好鬥,達官貴人和平民百姓都喜斗羊而樂此不疲。久而久之,已成為人們祈求風調雨順人丁無災的一種民俗活動。在《唐書·藝文志》一書中,唐代絲織工藝家、畫家竇師綸就在內庫畫本《斗羊》中畫出黃河故道斗羊時的場景。

風景名勝

碭山縣
碭山黃河故道
金大定八年(1168年)六月,黃河從李固渡(今河南滑縣)決口流經碭山,至清鹹豐五年(1855年)六月,黃河從蘭陰銅瓦廂三堡下無工堤段潰決,黃河改道北徙,不再流經碭山縣,原碭山境內黃河成為廢河。故黃河在縣境內長46.60千米,流域面積277.80平方千米。碭山古黃河省級地質公園旅遊資源豐富,以地質地貌、水體景觀為主,輔以典型地質剖面和生態人文景觀,有黃河故道濕地、黑龍潭等水域風光,有黃河故道林場、萬畝果園等生物景觀,有古黃河大堤等治黃遺蹟,也有突山文化遺址,以及酥梨等水果採摘節等旅遊商品,旅遊資源豐富,類型齊全。
碭山縣
梨樹王景區
碭山素有“梨都”之稱,以盛產酥梨年產量15億斤左右,碭山梨銷往歐、美、東南亞及全國各大中城市,名揚海內外。近百萬畝連片果園年產各類水果30億斤,堪稱世界之最。在碭山近百萬畝果園中,古樹奇觀碭山有逾百年老樹六萬餘株。在園藝場侯樓分場一處百畝老梨園,梨樹多有百歲高齡,滿園古樹,肌膚蒼黑,鐵乾嶙峋。梨園中間,被譽為“梨樹王”的一株老梨樹,華誕已一百八十餘歲,占地0.3畝,年產酥梨4000餘斤。因其樹形大、樹齡老、果實碩大、黃亮美觀、皮薄多汁、酥脆爽口、香濃味甜聞名於世。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