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學史
青蒿入藥,最早見之於
馬王堆三號漢墓(公元前168年左右)出土的帛書《
五十二病方》。《神農本草經》名草蒿,將青蒿列為別名,列為下品。宋《大觀本草》和《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均有記載。沈括在《
夢溪筆談》中明確指出:“青蒿一類,自有兩種,有黃色者,有青色者,本草謂之青蒿,亦恐有別也”。《本草綱目》載黃花蒿,謂:“此蒿與青蒿相似,但此蒿色綠帶蛋黃,氣辛臭”。張衍箴認為,在宋代以前,青蒿與黃花蒿是同做草蒿(青蒿)入藥的。
胡世林通過比較兩者主要分類學特徵,認為《本草綱目》所述青蒿即今天的黃花蒿(
A.annua L.),而所述黃花蒿謂今天的青蒿(
A.apiacea Hance),並提出造成這種紛亂關係的根源之一在於李時珍不當另立黃花蒿。
屠呦呦認為,《頭注國譯本草綱目》在中藥“青蒿”項下,錯誤注以植物學名
A.apiacea Hance,而在黃花蒿項下,卻注以植物學名
A. annua L.,從而造成這種紛亂關係。並建議
A. annua L.的植物學名,也用青蒿。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植株有濃烈的揮發性香氣。根單生,垂直,狹紡錘形;莖單生,高100-200cm,基部直徑可達1cm,有縱棱,幼時綠色,後變褐色或紅褐色,多分枝;莖、枝、葉兩面及總苞片背面無毛或初時背面微有極稀疏短柔毛,後脫落無毛。
葉:紙質,綠色;莖下部葉寬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3-7cm,寬2-6cm,綠色,兩面具細小脫落性的白色腺點及細小凹點,三(至四)回櫛齒狀羽狀深裂,每側有裂片5-8(-10)枚,裂片長橢圓狀卵形,再次分裂,小裂片邊緣具多枚櫛齒狀三角形或長三角形的深裂齒,裂齒長1-2mm,寬0.5-1mm,中肋明顯,在葉面上稍隆起,中軸兩側有狹翅而無小櫛齒,稀上部有數枚小櫛齒,葉柄長1-2cm,基部有半抱莖的假託葉;中部葉二(至三)回櫛齒狀的羽狀深裂,小裂片櫛齒狀三角形。稀少為細短狹線形,具短柄;上部葉與苞片葉一(至二)回櫛齒狀羽狀深裂,近無柄。
花:頭狀花序球形,多數,直徑1.5-2.5cm,有短梗,下垂或傾斜,基部有線形的小苞葉,在分枝上排成總狀或復總狀花序,並在莖上組成開展、尖塔形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4層,內、外層近等長,外層總苞片長卵形或狹長橢圓形,中肋綠色,邊膜質,中層、內層總苞片寬卵形或卵形,花序托凸起,半球形;花深黃色,雌花10-18朵,花冠狹管狀,檐部具2(-3)裂齒,外面有腺點,花柱線形,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鈍尖;兩性花10-30朵,結實或中央少數花不結實,花冠管狀,花葯線形,上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具短尖頭,花柱近與花冠等長,先端2叉,叉端截形,有短睫毛。
果:瘦果小,橢圓狀卵形,略扁。花果期8-11月。
產地生境
遍及中國全境;東半部省區分布在海拔1500m以下地區,西北及西南省區分布在2000-3000m地區,西藏分布在3650m地區;生境適應性強,中國東部、南部省區生長在路旁、荒地、山坡、林緣等處;其他省區還生長在草原、森林草原、乾河谷、半荒漠及礫質坡地等,也見於
鹽漬化的土壤上,局部地區可成為植物群落的
優勢種或主要
伴生種。
廣布於歐洲、亞洲的溫帶、寒溫帶及亞熱帶地區,在歐洲的中部、東部、南部及亞洲北部、中部、東部最多,向南延伸分布到地中海及非洲北部,亞洲南部、西南部各國;另外還從亞洲北部遷入北美洲、並廣布於加拿大及美國。模式標本采自蘇聯
西伯利亞地區。
生長習性
黃花蒿喜溫暖、陽光,忌水浸,不耐蔭蔽。光照對青蒿素含量的影響較大,對土壤質地及
pH值要求不嚴,pH 值5.4-5.7對葉片產量及青蒿素含量無大的影響,但性喜開闊向陽的濕潤環境,宜排水良好、微偏酸性的少宿根性草本植物的黃壤、
沖積土和紫色土。
繁殖方法
有性繁殖
黃花蒿採用
種子繁殖。種子發芽溫度為8℃-25℃,發芽適溫為18℃-25℃,種子貯藏以低溫瓶裝貯藏最好,黃花蒿種子在低溫條件下至少可以保存3年。不同類型、播種期、播種基質及種子貯藏方法對種子發芽有顯著的影響,不同類型的種子發芽率有明顯差異。
種子繁殖以火土加肥泥為播種
基質最好,可獲得71%的發芽率,但種子繁殖可使青蒿素含量下降。
無性繁殖
黃花蒿可用
扦插繁殖。於7-8月份採用頂部枝條作插穗,以火土為基質進行扦插可獲得86%-96%的成活率。不同類型、不同部位枝條、不同扦插期及扦插基質對黃花蒿的扦插成活率均有一定的影響。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黃花蒿對土壤要求不嚴格,雖然一般土地均可栽培,但選擇地勢向陽、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或粘質壤土栽培,生長更為茂盛,莖葉中黃花蒿素含量會更高。
秋季將生荒地按常規深翻,有條件地區可結合翻地施入基肥,每畝施入1500-2000kg漚肥或廄肥,翻後打碎土塊、清除樹枝、石塊、草根,耙平做畦。畦高約25cm,寬1.2m,畦東西向,種植南北向,以利接受光照。
播種育苗
黃花蒿種子發芽溫度為8℃-25℃,當早春氣溫在10℃-25℃時即可播種,播種時將混有少許細沙的種子均勻撒播或開溝條播,每畝用種量為150-200g,用細土覆蓋(以蓋住種子為度),播後噴透水保濕,3-6天發芽,剛出土時子葉小,圓形,約12天長出
真葉。
田間管理
在苗高4-5cm時進行間苗,保持株距5cm,使其均勻生長。播後一個月進行首次鬆土除草,使其表面乾松,地下稍濕潤,促使根向下扎,並注意不要澆水、施肥,使地上部生長緩慢。
當長到60-80天時,莖生葉內始長出側枝時,其根系已發達,需肥量大,可結合鬆土除草進行追肥2-3次,以人糞尿為主,每畝1000-1500kg,也可施速效氨肥以促進莖葉生長,提高產量和品質。施肥時不要將肥粘在植株莖葉上,以免灼傷。
黃花蒿忌水浸,因此,連綿雨季時要注意及時排水,防止爛根。
採收加工
黃花蒿不同生育時期葉片中青蒿素含量差異顯著。
採收期對黃花蒿產量及青蒿素含量的影響明顯,採收期的確定應以獲取最大的青蒿素產量為目的。不同產地其適宜採收期有差異,廣西在8月下旬初蕾期採收最好,山東以9月份花蕾期採收最好。採集的時間以晴天中午12 時至下午16時為宜,在這期間採收的植株青蒿素含量最高。
不同的乾燥方法對青蒿素的產量也有一定的影響,自然曬乾的效果最好。
病蟲防治
黃花蒿病蟲害較少,偶有
根腐病、
菌核病、
蚜蟲為害。根腐病多發生於排水不良地段,可預先挖好排水溝,預防積水;發現病株及時拔出燒毀;也可用生石灰或5%
福馬林消毒地面。
菌核病的預防一是平時要注意及時排水,發現病株拔除;二是可用1:1:20
波爾多液或50%
多菌靈500-600倍液灌根。
蚜蟲多以成、若蟲吸食莖葉汁液為主,但嚴重時亦可造成莖葉發黃枯死。可用50%
敵敵畏乳油加水1000-1500倍常量噴霧或50%
樂果乳油加水1500倍常量噴霧。
主要價值
藥用
傳統中藥習稱黃花蒿為“青蒿”,入藥作清熱、解暑、截瘧、涼血、利尿、健胃、止盜汗用。此外,還作外用藥。
入藥部位:全草。
性味:辛苦,涼,無毒;寒。
功效:清熱解瘧,驅風止癢。
主治:傷暑,瘧疾。潮熱,小兒驚風,熱瀉,惡瘡疥癬。
1、治小兒風寒驚熱。《綱目》
2、生葉汁,塗惡瘡疥癬及毒蟲咬傷。《現代實用中藥》
3、清熱。《南京民間藥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外用,搗敷。
選方:
【仫佬藥】埃弄:枝、葉、全草用於瘧疾,骨蒸潮熱,腹瀉。《桂藥編》
【阿昌藥】尊:治結核潮熱瘧疾。《德宏藥錄》
【傣藥】牙咩悶(德傣):全株治外傷。《滇省志》
【藏藥】堪那:地上部分治感冒發燒,瘧疾,炭疽病。《藏本草》
黃花蒿,是抗瘧疾藥物
青蒿素的主要原料。青蒿素,是一種治療
瘧疾的藥物,能迅速消滅人體內瘧原蟲,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青蒿琥酯、蒿甲醚對腦瘧等惡性瘧疾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青蒿素類藥物可口服、可通過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甚至可製成栓劑,使用簡單便捷。但為了防範瘧原蟲產生抗藥性,目前普遍採用青蒿素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的
複方療法。
經濟
南方民間取枝葉制酒餅或作制醬的香料。牧區作牲畜飼料。
鑑別方法
性狀鑑別:莖圓柱形,上部多分枝,長30-80cm,直徑0.2-0.6cm,表面黃綠色或棕黃色,具縱稜線;質略硬,易折斷,斷面中部有髓。葉互生,暗綠色或棕綠色,捲縮,碎,完整者展平後為三回羽狀深裂,裂片及小裂片矩圓形或長橢圓形,兩面被短毛。氣香特異,味微苦。以色綠、葉多、香氣濃者為佳。
顯微鑑別:葉片表面觀,上下
表皮細胞形狀不規則,垂周壁波狀彎曲,長徑18-41(-80)μm,脈脊上的表皮細胞呈窄長方形。氣孔橢圓形,不定式。表面布滿非腺毛和腺毛。非腺毛於中脈附近多風,為T字形毛,壁細胞橫向延伸或在柄處折成V字形,長240-480(-816)μm,柄由3-8細胞組成,單列,基部柄細胞較大,壁細胞常脫落。腺毛橢圓形,無柄,兩個半圓形分泌細胞相對排列,常充滿淡黃色揮髮油。
物種區別
古本草書記述的“草蒿”(神農本草經)及“青蒿”(除花色淡青、淡黃色者外)與“黃花蒿”(
本草綱目)無異,中藥習稱“青蒿”,而植物學通稱為“黃花蒿”
A. annur Linn.,該種在不同生態環境中生長,其體態略有變異。入藥作清熱、解暑、截瘧、涼血、利尿、健胃、止盜汗用,此外,還作外用藥。
南方民間取枝葉制酒餅或作制醬的香料。牧區作牲畜飼料。
本種不同於植物學上稱的“青蒿”A. carvifolia Buch.-Ham. ex Roxb.,二者藥用功能雖然接近,但後者不含“青蒿素”,亦無抗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