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病方

《五十二病方》,醫方著作,約成書於戰國時期,作者失考。1973年出土於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之帛書,原無書名,整理小組按其目錄後題有“凡五十二”字樣命名。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醫方著作。

基本介紹

  • 書名(異名):《陰陽十一脈灸經》
  • 作者:不詳
  • 成書年代:公元168年以前
  • 歸屬類別:中醫典籍
校注、整理,內容簡介,影響評價,

校注、整理

《五十二病方》帛書現藏湖南省博物館,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所編《五十二病方》於1979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

《五十二病方》現存10000餘字,全書分52題(實質上包括100多種疾病),每題都是治療一類疾病的方法,少則一方、二方,多則20餘方。現存醫方總數283個,原數應在300個左右,有少部分已殘缺了。書中提到的病名現存的有103個,所治包括內、外、婦、兒、五官各科疾病,所載尤以外科病所占比重為大。《五十二病方》對藥物學、方劑學亦有一定貢獻,書中收載藥物247種,其中有半數為《神農本草經》所不載。在處方用藥方面,則已初步運用辨證論治原則。《五十二病方》所載治法多種多樣,除了內服湯藥之外,尤以外治法最為突出。有敷貼法、藥浴法、煙燻或蒸氣熏法、熨法、砭法、灸法、按摩法、角法(火罐療法)等。治療手段多樣化,也是醫藥水平提高的標誌之一。

影響評價

《五十二病方》的出土,填補了《內經》以來我國未有臨床醫學著作的空白。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