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山(皖城)

潛山

皖城一般指本詞條

潛山市,古稱“舒州”,由安徽省直轄,安慶市代管,地處安徽省西南部,瀕臨長江黃金水道。是三省通衢之地。105國道318國道滬渝高速濟廣高速岳武高速3條高速穿境而過。潛山地貌特徵呈“七山一水兩分田”分布,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市域總面積1686.03平方公里。

潛山市春秋時屬皖國,山稱皖山,水稱皖水,城稱皖城安徽省簡稱“”即源於此。素有“皖國古都、二喬故里、安徽之源、禪宗之地、京劇之祖、黃梅之鄉”的美譽,是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是京劇發源地、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故事的發生地,是三國佳麗大喬小喬的生長地,自東漢至南宋先後為州、郡、府治所近800年。市境內有天柱山三祖寺山谷流泉摩崖石刻、虎頭崖等自然景觀,有二喬故里、薛家崗、天寧寨、蜈蚣崗等人文景觀。

截至2018年末,潛山市下轄11個鎮、5個鄉、2個功能區;戶籍人口58.6萬;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69.58億元,同比增長8.7%;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08億元,同比增長10%;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50元,同比增長9.9%。2018年,潛山市退出貧困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潛山
  • 外文名稱:Qianshan City
  • 別名古皖國舒州皖城
  • 行政區類別縣級市
  • 所屬地區華東地區
  • 下轄地區:11個鎮、5個鄉、2個功能區
  • 政府駐地:潛山市梅城鎮潛陽路370號
  • 電話區號:0556
  • 郵政區碼:246300
  • 地理位置:安徽省西南部,大別山南麓
  • 面積:1686.03平方公里
  • 人口:585723人(2017年戶籍)
  • 氣候條件:北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天柱山三祖寺山谷流泉摩崖石刻、二喬公園、虎頭崖攀岩
  • 火車站天柱山站潛山南站
  • 車牌代碼:皖H
  • 行政區劃代碼:340882
  • 地區生產總值:169.58億元(2018年)
建制沿革,名稱由來,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質地貌,土壤植被,氣候,水文,自然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生物資源,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鐵路,公路,社會事業,教育,文化,體育,醫療,社會保障,歷史文化,風景名勝,城市榮譽,著名人物,

建制沿革

名稱由來

潛山市名以潛山為名,諸書記載也較統一。如《明一統志》說是“至治間析置潛山,以山為名。”康熙《安慶府志》也說:“以山為名,有事潛岳。”《潛山縣誌》說法也類似:“縣以山名,山以潛名”,以潛山“幽岩邃谷,窮之益深,潛之取義也。”據志書介紹潛山的創建情況是:“宋立四寨(按,抗元柵寨),元至元中立野人原寨。至治間,始以故懷寧之清朝、玉照二鄉地析置潛山縣。”後遷治故皖城(今潛山市城梅城鎮)。這個作為縣名的潛山,《明史·地理志》交待位縣城西北,“亦曰天柱山,亦曰皖公山。”潛山的“潛”字,古書通“”字,按《爾雅·釋言》解為:“深也。”縣誌解釋即本此義。諸書說法中以清顧祖禹的《讀史方輿紀要》解釋最為準確。他指出,潛山位於“縣西北二十里,綿亘深遠,與六安州霍山縣接界,即霍山矣。《舊志》:潛山與皖公、天柱三峰鼎峙,層巒迭嶂,為長淮扞蔽。說者皆以潛、皖、天柱為三山。其實非也。蓋以形言之,則曰潛山,謂遠近山勢皆潛伏也。以地言之,則曰皖山,謂皖伯所封之國也。或謂之皖公山,亦曰皖伯台。以峰言之,則曰天柱。其峰突出眾山之上,峭拔如柱也。名雖有三,實一山耳。”

歷史沿革

先秦時期,潛山縣是安徽省早期人類活動的重點地區之一。說明早在五千年前,這裡就是人類活動的重要場所。
秦朝,秦王政二十四年(223年),秦滅楚國,為九江郡(均治壽春,今壽縣城關鎮)。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統一全國,調整區劃,屬衡山郡(治邾,今湖北黃岡縣境內)。
西漢,元狩元年(122年),衡山國除為郡,歸漢。二年,撤銷江南廬江郡,以原衡山郡東部和九江郡西南地區重組廬江郡(治舒,今廬江縣城池鄉城池埂),今潛山市為皖縣(治故皖城,今潛山市城梅城鎮,當時皖縣範圍很大,含今潛山、懷寧、太湖、望江、宿松5個縣及岳西縣東部部分地區)一部分,屬之。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廬江郡屬揚州刺史部。
東漢,仍舊制,屬揚州廬江郡皖侯國。
三國,蜀漢章武二年(222年)十月,吳國建立,仍屬吳國揚州(治建業,今南京市)廬江郡(治皖縣)皖縣地。
西晉,鹹寧四年(278年),地入晉。六年(280年)三月,晉滅吳,合二揚州、二廬江郡為一,今潛山縣仍屬揚州(治建業)廬江郡(改治舒,今舒城縣城關鎮)皖縣(治故皖城,今潛山市梅城鎮)地。
東晉,初,仍舊制。後撤銷皖縣,併入舒縣。
南朝,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劉宋代晉,初仍舊制。永初三年(422年)二月丁丑,晉熙郡(仍治懷寧,即故皖城)改屬南豫州(治歷陽,今和縣城歷陽鎮)。泰始二年(466年)九月,改屬豫州(治睢陽,僑置於今壽縣城關鎮)。九月壬辰,改屬西豫州(由豫州改,仍治睢陽),三年五月辛酉,復屬豫州(東、西豫州並,仍治睢陽),仍為晉熙郡懷寧縣地。齊升明三年(479年)四月,齊代宋,晉熙郡屬西豫州(由豫州改,仍治睢陽,齊末常稱豫州)。齊末,豫州改治懷寧(故皖城),懷寧縣仍屬豫州晉熙郡。梁中興二年(502年)四月,梁代齊,仍之。豫州又名西豫州、荊河州,仍治懷寧(故皖城),後遷治。太清二年(548年)十月丙戌,置晉州,又稱西晉州(治懷寧,故皖城),仍為晉州晉熙郡懷寧縣地。不久,降東魏,後復。梁大寶二年(551年),復名晉州,仍之。
北朝,北齊紹泰元年(555年)三月,晉州入北齊,改晉州為江州(仍治懷寧,即故皖城),屬江州晉熙郡懷寧縣地。陳太建五年(573年)五月伐北齊,克晉熙城,復名晉州(仍治懷寧),仍屬晉州晉熙郡懷寧縣西北地區。北周建十一年十二月乙丑,地入北周,仍為晉州晉熙郡(均治懷寧,今潛山市梅城鎮)懷寧縣西北地區。
隋朝,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隋代北周,仍之。開皇三年(583年),廢郡留縣,改晉州為熙州(仍治懷寧,故皖城),懷寧縣改屬熙州。大業三年(607年)四月,改熙州為同安郡(仍治懷寧),仍之,屬揚州刺史部(監察區)。義寧二年(618年),殷恭邃部義兵占領懷寧。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改同安郡為舒州(仍治懷寧)。
五代十國,吳國中和四年(884年)、景福二年(893年),楊行密先後收復舒州。唐天祐四年(907年)四月唐亡,地屬吳王楊行密控制區,懷寧縣仍屬舒州。武義二年(920年),舒州改屬德勝軍,又稱廬州節度使(治合肥),懷寧縣仍屬舒州。南唐吳天祚三年(937年)十月,地入南唐,仍吳舊制。後升舒州為永泰軍節度(仍治懷寧),仍之。保大十四年(956年)三月入後周。七月,復屬南唐,懷寧縣仍屬舒州。後周顯德五年(958年)三月入後周,復名舒州(仍治懷寧),懷寧縣仍屬舒州,兼州治。
潛山市地圖潛山市地圖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懷寧縣屬舒州,舒州屬淮南道。至道三年(997年),舒州改屬淮南路(治揚州)。熙寧五年(1072年),舒州改屬淮南西路(治壽州,今壽縣城關鎮)。政和五年(1115年),舒州賜額德慶軍(仍治懷寧),仍屬淮西路。
元朝,德祐元年(1275年)正月入元。元初,懷寧縣屬江淮行省淮西道安慶安撫司。
明朝,吳二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建明,改元洪武,新置潛山縣屬江南行省(仍治今南京市)安慶府。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安慶府直隸中書省。十三年正月,直屬六部。永樂元年(1403年),直隸南京,後改稱南直隸,余仍之。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明亡,為福王(後為南明弘光帝)控制區,潛山縣仍屬南直隸安慶府。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初,地入清,仍屬南直隸安慶府。六月,蘄州朱常自稱明樊山王(亦稱荊王),據潛山縣境。三年亡。此處為反清據點,還有朱統錡等反清武裝。
清朝,順治二年閏六月乙巳(1645年8月19日),安慶府改屬江南省(治江寧,今南京市)。康熙元年十二月甲子(1663年2月2日),安慶府改屬江南省安池太道(治池州府,今貴池市區)。
鹹豐三年一月十七日(1853年2月24日),太平軍占領安慶城。9月25日,太平天國在安慶城設安徽省,改安慶府為安慶郡。改潛珊縣為潛山縣,屬安徽省安慶郡。四年正月,占領潛山。夏,在全縣建基層政權(6個軍,18個師,73個旅,1個監軍)。十年正月入清。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1月,廢道、府,潛山縣直屬安徽省。
中華民國三年(1914年)6月,潛山縣屬安徽省安慶道(治懷寧,今安慶市區)。
中華民國十六年(1927年)3月,北伐軍江左第七軍占領潛山縣城,29日離潛。8月,潛山縣屬安徽省。
中華民國十七年(1928年)8月,安徽省正式廢道,潛山縣直屬安徽省。
中華民國二十一年(1931年)4月,潛山縣屬安徽省第一區(首縣為懷寧縣)。10月10日,潛山縣屬安徽省第一專區(駐太湖縣)。
中華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1月,潛山縣改屬安徽省皖北行署第一專區。
中華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2月,撤銷皖北行署,潛山縣屬安徽省第一專區(抗戰勝利後改駐安慶城)。
中華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2月,日本侵略軍占領縣城,27日退出潛山,潛山縣政府從水吼嶺遷駐野人寨。
中華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從野人寨遷回梅鎮。
中華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潛山縣。
1949年10月1日建國,潛山縣仍屬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安慶專區。
1950年9月14日,潛山縣政府改稱潛山縣人民政府。
1952年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省,潛山縣改屬安徽省安慶專區。
1956年5月3日,潛山縣人民政府改稱潛山縣人民委員會。
1968年8月10日,成立潛山縣革命委員會。
1981年4月6日,潛山縣革命委員會改稱潛山縣人民政府。
1988年8月17日,潛山縣改屬安徽省安慶市。
2018年7月14日,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潛山縣,設立縣級潛山市,以原潛山縣的行政區域為潛山市行政區域。潛山市由安徽省直轄,安慶市代管。
潛山市潛山市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潛山市轄11個鎮、5個鄉、2個功能區,潛山市人民政府駐梅城鎮潛陽路370號。
行政區劃代碼
名稱
340882100
梅城鎮
340882101
源潭鎮
340882102
余井鎮
340882103
王河鎮
340882104
黃鋪鎮
340882105
槎水鎮
340882106
水吼鎮
340882107
官莊鎮
340882108
黃泥鎮
340882109
黃柏鎮
340882110
天柱山鎮
340882200
塔畈鄉
340882201
油壩鄉
340882202
龍潭鄉
340882203
痘姆鄉
340882204
五廟鄉
340882400
安徽潛山經濟開發區
340882401
天柱山旅遊度假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潛山市位於安徽西部大別山東麓,介於北緯30°27′—31°04′與東經116°14′—116°46′之間。市境南北長約62公里,東西寬約28公里,總面積1686.03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的1.2%。含1982年11月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天柱山風景區。東與桐城市相連,西和岳西縣為鄰,東南與懷寧縣接壤,西南與太湖縣為界,北與舒城縣交界。
潛山市

地質地貌

潛山市境內地貌深受構造、岩性、氣候、河流等內外營力作用的控制和影響。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由西北向東南呈梯狀延伸為中低山區、丘陵、崗地和平原。山區占全市面積1686.03平方公里的49.3%(其中中山區占4%,低山區占45.3%),丘陵占9.9%,崗地占23.9%,平原占16.9%。其地貌類型主要分為5種。
大別山侵蝕構造中山區位於西北部,屬大別山腹地,跨官莊、水貴、彭河、逆水、槎水、龍潭、割肚等鄉及國營駝嶺、天柱林場內的一部分。區內崇山峻岭,峰巒迭幛,山勢陡峭。海拔均在800米以上,標高超過公里的山峰有60餘座,最高峰豬頭尖標高為1539米,次為天柱峰,標高為1488.4米。山頂多呈尖狀,山脊狹窄。坡度一般在30°—40°之間,部分在60°以上。沖溝發育完善。峽谷呈“v”型。出露的岩層為晚太古界淺海相的變質岩。土壤母質為酸性結晶岩類殘積物。
大別山侵蝕構造低山區位於大別山南麓,市內中山區的東南部,屬大別山余脈。範圍包括黃柏區的一部分鄉、水吼區的多數鄉和源潭、余井、梅城、黃鋪區少數鄉的局部地域。區內溝壑密布,河川縱橫,山脈蜿蜒。斷塊山、斷陷盆地、山地、丘陵、盆地相間排列。海拔為400—800米。相對高差為100—400米。山頂多呈尖園型。山脊線曲折綿延。坡度一般為20°—30°,局部陡坡達40°—50°。沖溝發育明顯,呈“V”型或“U”型。出露的岩層為晚太古界及混合花崗岩。土壤母質為酸性結晶岩類的殘積物和坡積物。區內氣候溫涼,雨量充沛,適宜於發展林業。
大別山前丘陵區位於中部,依山呈條狀分布。包括雙峰、源潭、嶺頭、余井、潘鋪、野寨、痘姆、牌樓等鄉的局部地域。海拔為100—400米。相對高差為50—300米。山勢平緩,丘陵起伏,河谷迂迴其間,山頂多為渾園型。坡度一般為10°—30°。山丘脊線平滑,頂面舒坦。沖溝發育顯著,溝谷呈“U”型。出露的岩層為片麻岩、混合花崗岩和少量的中性岩。土壤母質為酸性、中性結晶岩類及少量的碳酸鹽岩坡積物。該區剝蝕和堆積作用並行,相對濕度大。宜植松、杉樹和經濟作物。
大別山前崗地區位於源潭——牌樓斷裂帶的東南部。包括三妙、青樓、古井等鄉的全部和雙峰、棋盤、源潭、嶺頭、余井、潘鋪、野寨、痘姆、牌樓、黃鋪、河鎮、黃泥等鄉(鎮)的局部地域。海拔為50—100米。相對高差為10—60米。崗沖相間,波狀起伏。坡度一般為8°—10°。沖底常與圩畈平原相連。山間低洼處多被淺薄的第四系物質覆蓋。出露的岩層為第三系紫紅色砂礫岩及第四系更新統網紋狀紅土、砂質粘土。土壤母質為紫色岩類風化物、第四系紅土和下蜀黃土。該區多被開墾為農田、旱地。
堆積平原區位於市境東南部,包括王河、油壩、梅城等鄉和梅城鎮的全部及余井、潘鋪、羅漢、黃泥等鄉(鎮)的大部分地域。地勢平坦低洼。海拔在50米以下。該區以下降運動為主。進入中生界後,山區的大量泥砂在這裡堆積,形成河流迂迴曲折、溝渠縱橫交錯的現代地貌形態。出露的地層為白堊紀時期湖相砂礫岩沉積物和第四系砂層。土壤母質為湖相沉積物和河流沖積物。該區土層深厚,水肥條件好,是市內糧食作物的主要生產基地。
潛山市潛山市

土壤植被

潛山市由於受地形、母質、生物、氣候及人為生產活動的影響,境內形成多種不同類型的地帶性和非地帶性土壤。地帶性土壤為紅壤和黃棕壤,非地帶性土壤有紫色土、石灰土、潮土、水稻土、棕壤、草甸土。全縣地處北亞熱帶向中亞熱帶過渡的氣候區,土壤的分布具有明顯的由南向北過渡的特徵。地帶性紅壤與黃棕壤呈犬牙狀交錯,非地帶性土壤與地帶性土壤相嵌。其垂直分布自下而上為黃紅壤——棕壤——山地草甸土。根據《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分類暫行方案》的規定,通過普查,全縣土壤總面積為205.5513萬畝。其類型為8個土種,14個亞類,43個土屬,81個土種。其中,耕地涉及7個土類,13個亞類,31個土屬,59個土種。
潛山市地處北亞熱帶——中亞熱帶過渡區段,原始植被殘存無幾,自然植被以落葉闊葉林為主,次為常綠闊葉林、針葉林、山地草甸、草叢。人工植被有經濟林、用材林、薪炭林。用材林、櫟類闊葉林呈散生狀。森林覆蓋率為39%。按海拔高度可分為3種不同類型的植被區。

氣候

潛山市位於季風北亞熱帶農業氣候區。總的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豐沛,無霜期較長;春雨連綿,夏熱多雨,秋高氣爽,冬季乾冷。
由於季風一年一度的交替活動,地形的複雜多樣,使境內各地氣候具有明顯的差異。光熱資源自東南向西北遞減,降雨量則按丘陵、圩畈、山區遞增,旱、澇、風、雹、低溫、霜凍等災害性天氣出現的頻率,也因地形的不同,而有明顯的局地性。
根據氣候上劃分四季的標準(候平均氣溫小於10℃為冬季,大於22℃為夏季,介於10—20℃之間為春、秋季),境內四季氣候的特徵鮮明。

水文

潛山市的流經河流主要是皖河,河道全長227公里,上游山區,兩岸叢山峻岭,河谷狹窄,坡陡流急,礁灘甚多,河床為卵石;中游丘陵,河谷寬廣,水流平緩,河床為沙質,兩岸多農田;下游為平原圩區、湖泊灘地,受江水頂托倒灌,容易受澇。皖河以長河為主源,發源於岳西縣境黃梅尖南麓,源流稱銀河,南流,經涼亭至店前,匯入店前河;至龍灣進入花涼亭水庫。
潛山市潛山市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潛山市土地總面積為1686.03平方公里,折合為2529045畝,約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1.21%。

礦產資源

潛山市礦藏資源有大理石花崗石瓷土金紅石鐵砂黃沙石英石棉雲母矽石等。具有良好的開發條件。
金紅石屬第四紀砂礦,未開採,有礦點3處、儲量近2萬噸,是迄今所知的全國僅有的幾個金紅石砂礦中儲量較大的礦點之一,礦層位於粘土下部的砂礫層和砂層之間,礦體比較規則、穩定,平均厚度1.68米。還含有獨居石石榴子石輝石橄欖石白雲母自然金等礦物。

生物資源

潛山市境內屬於國家保護的珍稀樹種有12種、珍稀動物26種。中藥材資源有厚朴茯苓苦參等280種。森林覆蓋率達53%,木材蓄積量240萬立方米,“三竹”(毛竹、水竹、元竹)面積8萬畝,舒席是潛山傳統的竹製品。有藥用價值的植物達957種。
潛山市潛山市

人口

2017年,潛山市戶籍人口數585723人,比2016年增加828人。其中,城鎮人口128984人,鄉村人口456739人。全年出生人口7518人,出生率12.84‰,比2016年提高3.17‰;死亡人口4351人,死亡率7.43‰,比2016年提高1.89‰;人口自然增長率5.41‰,比2016年提高1.28‰;潛山市民族以漢族為主。

經濟

綜述

2018年,潛山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 169.58億元、增長8.7%,較2017年同期提高1.4個百分點,超人代會目標(不低於8.5%)0.2個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2.71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88.29億元、增長10.2%;第三產業增加值58.58億元、增長8.7%。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3.4:52.1:34.5,三產占比提高3.9個百分點。
2017年,潛山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1.9377億元,按2015年不變價格計算,增長7.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19345萬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835963萬元,增長7.7%;第三產業增加值464069萬元,增長8.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5959元,比上年增長10.6%。三次產業結構比調整為14.4 :55.0 :30.6;一產、二產、三產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0.6%、57.3%、32.1%。
2017年,潛山市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1.8920億元,比2016年增長8.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5729萬元,增長4.1%。從地方財政收入構成看,稅收收入5.0922億元,同比增長7.1%。從地方稅收種類看,增值稅完成22783萬元,同比增長72.8%;企業所得稅完成2927萬元,下降4.6%。財政收入占GDP比重為7.83%。
2017年,潛山市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完成366825萬元,比2016年增長11.6%。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3.0730億元,增長3.8%;教育支出6.3263億元,增長4.3%;科學技術支出6885萬元,增長8.9%;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0096億元,增長6.2%;醫療衛生支出5.1370億元,增長18.3%。

第一產業

2017年,潛山市農林牧漁業增加值達到22.747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4.7%;現價農業總產值達到394403萬元,可比價增長4.5%;農業勞動生產率22499元/人,比2016年增長5.58%。
2017年,潛山市糧食播種面積36680公頃,比2016年下降2.21%;棉花種植面積2877公頃,增加321公頃;油料種植面積6545公頃,減少828公頃。
2017年,潛山市糧食總產量220700噸,比2016年下降1.6%;油料產量12930噸,比2016年下降4.3%;棉花產量3904噸,增長12.83%;茶葉產量3450噸,增長2.99%。
2017年,潛山市肉類總產量30397噸,比上年增長2.6%,其中豬肉產量22918噸,增長1.09%;蠶繭產量1400噸,比2016年下降2.78%;生豬年末存欄178615頭,比2016年增長0.11%;全年水產品產量5000噸,比2016年增長4.17%。
2017年,潛山市耕地有效灌溉面積36658公頃。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43.5萬千瓦,比2016年增長3.7%。全年化肥施用量20971噸,比2016年增長0.19%。

第二產業

2017年,潛山市全部工業增加值75.3514億元,占GDP比重達到49.6%,比2016年增長7.5%,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到50.9%。
2017年,潛山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達到198家,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760379萬元,比2016年下降15.4%,實現利潤總額154414萬元,比2016年下降16.6%,實現利稅總額200557萬元,下降11.8%;工業勞動生產率207076元/人,下降20.26%,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267.47%。
2017年,潛山市建築業實現增加值82449萬元,比2016年增長9.1%;建築業總產值完成155866.8萬元,比2016年下降3.2%;建築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400.3萬元,同比增長4.0%;建築業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01.92萬平方米,比2016年減少24.33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55.42萬平方米,比2016年減少18.57萬平方米。

第三產業

2017年,潛山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8.8034億元,比2016年增長12%。其中限上企業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7451.5萬元,同比增幅13.7%。
從分行業銷售額看,批發業銷售額增長12.1%,零售業銷售額增長14.1%,住宿業銷售額增長15.3%,餐飲業銷售額增長17.0%。
2017年,潛山市外貿進出口總額7121萬美元,同比下降23.96%,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105萬美元,同比增長82.9%。
2017年,潛山市共接待遊客890萬人次,比2016年增長28.99%,實現旅遊總收入85億元,比2016年增長41.67%,創外匯收入2821.3萬美元,增長10%。
2017年,潛山市交通運輸、郵電、倉儲業完成現價增加值1.6676億元,按2015年不變價格增長7.7%。民用汽車擁有量101982輛,比2016年增長1.2倍。
2017年,潛山市郵政業務總量7384.6萬元,同比增長36%,電信主營業務收入2.4445億元,增長6.7%。年末該地固定電話用戶30000戶,行動電話用戶達到342841戶。計算機網際網路用戶95530戶,數位電視用戶69012戶。
2017年,潛山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31.8704億元,比年初增加17.2591億元,增長8.0%;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61.9346億元,比年初增加16.2282億元,增長11.1%。年末金融機構貸款餘額108.2870億元,比年初增加10.5902億元,增長10.8%。
2017年,潛山市保費收入2.1360億元,比2016年增長4.2%。其中,財產保險收入7034萬元,比2016年下降3.1%,壽險保費收入1.4326億元,比上年增長8.1%。

交通運輸

鐵路

天柱山站,建於1996年,是合九鐵路上的車站,站址在安徽省潛山市梅城鎮皖國路西首,郵政編碼:246300。隸屬於上海鐵路局合肥車務段管轄,現為三等站。
潛山南站,潛山南站是合九高鐵的一座三等車站,位於安徽省潛山市油壩鄉,隸屬於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2018年開建。

公路

潛山市境內有318國道、105國道。

社會事業

教育

2017年,潛山市共有各類學校149所。中等職業教育1所、基礎教育147所、成人技術培訓學校1所,其中:普通中學46所。年末在校學生總數63042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學生9826人,國中在校學生14548人,中等職業教育2119人。國小入學率100%;國中學齡人口入學率100%;國小畢業生升學率100%,國中畢業生升學率72.4%。

文化

2017年,潛山市擁有公共圖書館1個,二級文化館1個,博物館1個,縣級電視台1座,廣播電台1座。縣公共圖書館等級達標3級,全年圖書館圖書總藏量21.75萬冊。繼續開展文化下基層、進社區、送電影下鄉等活動,完成“送戲進萬村”演出164場,送電影下鄉1968場,組織開展農民文化體育活動425場。全年實施公共文化場館(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16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全部開放。張恨水、程長庚故居2017年初對外免費開放。“皖光苑”(潛山博物館)順利通過國家4A級景區驗收。啟動薛家崗遺址3A景區打造。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二喬傳說”入選省級“非遺”。

體育

2017年,潛山市實現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全覆蓋,對79個行政村及相關單位安置健身器材。全民健身活動再掀新高潮,“健身活動天天有,體育比賽月月辦”。成功舉辦了全縣長板速降大賽、中國·天柱山國際溯溪越野挑戰賽等,積極參加省十四屆運動會。

醫療

2017年,潛山市共有各類衛生機構244個,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病床1844張,比上年增長2.6%;各類醫療衛生機構人員數2722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2502人。新農合籌資標準提高到每人600元,2017年502916人參加新農合,參合率96.14%,實際補償比66.93%。

社會保障

2017年,潛山市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3934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實現參保212104人。年末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4997人;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4081人;工傷保險24097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19976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4244人。全市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月末人數2720人,月人均補差358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月末人數23706人,月人均補差211元。全年完成棚戶區改造498套,建成公租房332套,分配入住1178套,完成新建小區Ⅰ期整治。

歷史文化

  • 潛山彈腔
潛山彈腔,是潛山市古老劇種之一。潛山彈腔,即老徽調。在明朝就已流傳於民間,流布地區以潛山為發祥地,周圍輻射至安慶六邑。到清乾隆之初,職業性班社甚多,尤以“五世堂”(余家班)、“四箴堂”、“同樂堂”等長年出演。憑藉長江水路優勢,上達四川重慶,下到南京蘇浙。並與這些地區的文化藝術廣泛交流,彈腔有了“徽調”之稱,班社亦隨之稱為“徽班”。
潛山彈腔潛山彈腔
  • 桑皮紙
桑皮紙,因產生於漢代,又稱為漢皮紙,主要產地在龍關、槎水、黃柏、官莊、後沖、毛尖山等地,年產量逾三百萬刀,規格分“大漢、中漢、小漢”三種,全為手工工藝生產,工藝流程為選料、蒸煮、揀皮、製漿、簾撈、焙烤等,特點是柔嫩、拉力強、不斷裂、不褪色、防蟲、無毒性、吸水力強,該紙主要用於書畫、裱褙、典籍修復、包裝、制傘和文化工藝品。古時生產桑皮書畫紙銷往印度、日本等國家,俗稱“仿宣紙”。該紙可書、可畫、可裱,既是從事書法美術創作的理想的文房一寶,又是出版社難能可貴的紙張材料。
桑皮紙桑皮紙
  • 痘姆陶器
痘姆陶器,是潛山市傳統名牌產品之一,潛山痘姆陶器生產歷史悠久,據薛家崗遺址考古發掘考證:痘姆制陶起源可追溯到6000多年前,通過一代代制陶藝人勤奮學習,不斷改進生產工藝,因此痘姆鄉被稱為“皖西南陶瓷之鄉”。陶器規格多樣,種類繁多,主要有日用陶器、建築陶器等,它不僅是人們生活必需品,而且具有較高欣賞價值的藝術品。
  • 十二月花神
十二月花神,是潛山古代民間燈會、廟會中的主要文娛表演節目。是根據中國古代神話傳說“觀音灑淨”為題材,以傳統舞蹈形式表達勞動人民在盛世中的生活感情,舞蹈表達的是觀音灑淨水,使人間萬物復甦,百花競放的美好景象。歌詞主題鮮明,是以歌盛世、慶昇平、樂豐收、觀花賞景為內容的十二首美麗的生活頌歌,每首都採用了中國古代優美、健康的典故。“十二月花神”的唱念字韻,沿用“中州韻”,並滲入大量“徽音”,尤其是潛山的藝人,這種方言更為濃重。唱腔在基本腔框架內,根據方言的四聲調值,產生許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曲調,更突出了這個舞蹈的古樸典雅,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十二月花神”演奏曲的曲名叫“抱椿台”,原是用笛子和洞簫演奏的。人物造型主要有觀音、文(武)童和十二個花神,十二個花神頭戴花枝冠,戴珠項鍊,穿淡紅色斜領短上衣、白水袖、淡綠帔肩、粉紅彩鞋,並分別頭戴表示本月份的花枝冠。道具有雲帚、白淨瓶、柳枝、雲片、蓮台等。如此豐富的音樂舞蹈形式在民間特別是在黃泥一帶最為流行,如黃泥鎮每年十月一次的“忠烈大王廟會”及民國年間每年十月一次的“平安會”、水吼鎮每年一次的“黃公會”等大型民眾集會都必須有該舞蹈的演出。“十二月花神”藝術絕大多數來自農民或農村手工業者,多表現民眾生活、風土民情,反映出安慶及長江兩岸舞蹈風格的秀麗文靜,形成規範,流傳至。
十二月花神十二月花神

風景名勝

  • 山谷流泉文化園
山谷流泉文化園,位於安徽省潛山市天柱山鎮風景村境內,現存唐(618年-907年)至民國(公912年-1949年)歷代石刻400餘方,以宋代(960年-1279年)石刻最多。石刻密布崖壁盤石及溪谷河床。題刻作者達數百餘人,可查考者不下百人,唐代李德修,宋朝王安石、黃庭堅、蘇東坡,明朝胡纘宗,清代張楷等名宦大家都曾題字崖谷。題刻內容廣涉天文、地理、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各個方面;文體多樣,有詩詞、歌賦、紀事、題名;書體有真、草、隸、行、篆。
山谷流泉文化園山谷流泉文化園
  • 天柱山
天柱山,亦稱“皖山”或“潛山”,在潛山市西北部,漢武帝曾封為南嶽。主峰天柱峰,海拔1485米。四周有飛來峰、天獅峰、蓮花峰、觀音峰、黑虎峰等山峰。有三祖寺、馬祖庵、司元洞、渡仙橋、煉丹台、石牛洞等名勝古蹟。山中有“天柱雲霧”名茶及瑞香木、魚鱗木等多種珍貴植物。為世界地質公園、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首批44家國家級重點風景區勝區之一,2011年5月5日批准為安徽繼黃山、九華山之後,第三家“AAAAA”級旅遊區、並獲得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中國自然和文化遺產地等稱號,2011年9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成為世界地質公園。
天柱山天柱山
  • 三祖寺
三祖寺,一名山谷寺,又稱乾元禪寺,建寺逾1500周年,這裡道教、佛教文化幾度輝煌,鼎盛時期有“三千道人八百僧”之說,佛道寺觀達3600餘間,是中國禪宗文化發祥地之一,現為全國重點對外開放寺廟。坐落在潛山市城區西北9公理處的谷口鳳形山上。水光山色,渾作一體,構成了谷口的獨物風貌,成為天柱山風景名勝的重要一景。
  • 金紫山
金紫山,位於潛山市北部的官莊鎮,與岳西縣枯井園自然保護區和舒城縣萬佛山森林公園毗連。公園是以潛山市國有駝嶺林場為依託,分為香山、雙峰、平陽河三個遊覽區和療養度假區,生產經營區、管理服務區,總面積40.73平方公里。金紫山屬大別山山脈向東南延伸的山地,峰巒疊嶂,群山蒼莽,主峰豬頭尖海拔高1539米,為潛山第一高峰,挺拔險峻,主要勝景有12處,即一線崗,雙虹岩、氣樓瓶、天鼓墩、金雞門、鳳冠石、延壽關、渡山橋、摩星石、篩月潭、仙女崖。
  • 潛山博物館
潛山市博物館,又名皖光苑,位於天柱山大門以北1公里處,交通極為便利。是一座綜合性地誌博物館,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國家三級博物館。館內辟有歷史文物精品、青銅鏡、古生物化石專題陳列3個,有小說大家張恨水紀念館、京劇創始人程長庚陳列館、有北宋建築太平塔、歷代碑廊等。
潛山縣博物館潛山縣博物館
  • 張恨水紀念館
張恨水紀念館,坐落在張恨水墓園內,位於潛山博物館西側,墓園總占地面積15畝,建設面積1000平方米。內設張恨水陳列館,墓室、銅鑄像、恨水亭等。
張恨水紀念館張恨水紀念館
新建好的墓園紀念館,建築面積約500平方米,設兩個展廳,主展廳面積200平方米,次展廳面積80餘平方米。將分別展出張恨水先生的文學成就及遺物。
  • 黑虎瀑
黑虎瀑,位於天柱山鎮境內,面積3平方公里,國家2A級旅遊景區,距潛山市14公里。此地三山環抱、一水回流,仙人崖橫於東、雞冠領枕於北、黑虎瀑布懸於西、105國道貫於中,潛水河流經灣前,山隨水轉、水繞山流,一灣白水、滿目青山。黑虎瀑是天柱山景區瀑布最長、落差最大的瀑布,在這裡,既可遠眺天柱雄姿、又可賞林泉之勝,是理想的旅遊觀光、療養避暑勝境。
黑虎瀑黑虎瀑
  • 查沖生態園
查沖生態園,坐落天柱山麓源潭鎮路口村的查沖生態園,距離潛山市城區約18公里,遠遠望去幾山幾窪,有山有水,非常壯觀。
查沖生態園查沖生態園
查沖生態園於2004年12月開工建設初具規模,園區占地1000多畝,其中有700多畝“坡改梯”,栽有布朗李、大雪棗、凱特杏、水蜜桃、大紅寶石榴、無核方柿和各種花卉以及200畝無污染蔬菜。

城市榮譽

2018年10月22日,潛山市入選2018年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創建名單。
2018年10月31日,潛山市榮獲“2018中國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稱號。2018年12月16日,潛山市榮獲首批全國美麗鄉村建設優秀城市。
2019年3月,被列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著名人物

曹松(約830—903)字夢征,舒州人(今潛山人)。晚唐著名詩人。
程長庚(1811—1880),名椿,譜名程聞檄,一名聞翰,字玉山(一作玉珊),號榮椿,乳名長庚。曾任“精忠廟”廟首,三慶、春台、四喜三班總管。工文武老生,腹笥淵博,能戲300餘出,他與四喜班張二奎、春台班余三勝,為京劇第一代演員的三位老生傑出人才,雖比余、張享名較晚,但其威望極高,並稱老生三傑、老生三鼎甲,程長庚名列"三鼎甲"之首。為京劇藝術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貢獻,被稱為徽班領袖、京劇鼻祖。
胡之璧,1934年11月生,女,安徽潛山人。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中醫藥大學中藥研究所名譽所長、研究員。
張恨水(1897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嶺頭鄉黃嶺村人,原名心遠,恨水是筆名,取南唐李煜詞《烏夜啼》“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之意。肄業於蒙藏邊疆墾殖學堂。後歷任《皖江報》總編輯,《世界日報》編輯,北平《世界日報》編輯,上海《立報》主筆,南京人報社社長,北平《新民報》主審兼經理,1949年後任中央文史館館員。1917年開始發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